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10集
2023/10/24 23:09:37瀏覽91|回應0|推薦4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10集

  在上一堂課我們學習到〈心得開明〉第三十四品的最後一段經文,我們今天開始再將經文念一遍,然後才繼續看下來的註解。好,我們先看經文:

宜各精進,求心所願。無得疑悔,自為過咎。生彼邊地,七寶城中,於五百歲受諸厄也。彌勒白言:受佛明誨,專精修學。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世尊垂慈,既勸大眾,欣求極樂,復諭眾生,應捨疑惑,免生邊地。是為如來開示之第四點。經云「宜各精進,求心所願」,是勸眾誠敬專修,一心凈業。「無得疑悔,自為過咎」。

「悔」者,《大乘義章》曰:「追返名悔。」即追悔返退之義。「過」者罪也。「咎」者惡也,災也。是勸大眾不應疑惑,自生災患,以免「生彼邊地……受諸厄也」。

「邊地」者,或名疑城、懈慢國。《略論》曰:「五百歲中,常不見聞三寶安樂國土,謂之邊地,亦曰胎生。」”

  這個就是自己給自個兒找過錯,就是「自為過咎」。找罪過自己造罪過,這樣的話,你就是造罪了,這個就更加嚴重了,這個罪過就大了。

  那你現在是還沒有離開佛教,而且你還在念佛,還在修學這個法門,可是你不是那麼精進,你就半信半疑,你對於這個佛教的道理不明白,但是你其它的功德還很殊勝,那麼這樣還能夠得到往生,就是生到「邊地」,這個「邊地」我們底下還會講,生到「邊地」是比下品還差一點的,這個主要的特徵是什麼呢?智慧不夠。所以不要因為這個就動搖了,不要自己給自己生起了懷疑,將來自己就生到「邊地」裡頭去,這就是這句經文說的「自為過咎」。不是誰在那邊不讓你去,不讓你入界,不給你辦戶口。是你到了那兒,你就再不往前走了。就是等於這麼說,這個是個譬喻啦,在「七寶城中」,「邊地」是七寶的城,也是跟極樂世界一樣的莊嚴,勝過一切天宮,這個後面經文我們會看到。我們繼續看註解:

“「厄」,艱也。《嘉祥疏》曰:「此中先誡斷惑,明懷疑生邊地。離佛前,遠至五百歲花不開。不開且不得至十方供養諸佛。」

《會疏》曰:「始終不退名精進。『求心所願』,願求往生也。『疑惑』者,不了佛智故。『悔』是惡作。初信後疑,悔前信解,半途而廢。

『自為過咎』者,『彼國不逆違』,自甘生邊地故。『諸厄』者,不見三寶,不聞經法故。」《會疏》之解較詳。”

  我們來看說「於五百歲受諸厄也」,就是在這五百歲裡頭你要受這個「厄」,什麼「厄」呢?就是不能見佛聞法,所以他心裡頭就很著急,他就是受這個「厄」。

  這個五百歲,我們在這個地方應當把它解釋為是極樂世界的五百歲,那麼就長了。不過我們在這個地方也不要太執著,總之這個時間是活的,現在可以這麼說,這個時間根本是眾生的錯覺。那極樂世界更是活的,為什麼呢?在我們這裡是三度空間,三維次的空間,這個時間到了四度空間,那就沒有辦法理解了。現在極樂世界是無數度的空間啊,那個時間我們是沒有辦法理解的,所以這個時間肯定就是活的了。那你要從《觀經》說那個最下品的,要十二大劫花才開,那十二大劫是指的我們這兒的時間,因為是佛對我們說的。

  這裡的五百歲是極樂世界的時間,但是有的人也不須要一定要這麼長的時間,可以提前的,這裡有例子,像袁中郎他作《西方合論》,他只生到「邊地」。

  那念公說那天來了一個人,他自己說自己估計會是生中品。其實他估計高了,生中輩談何容易?一般能生到「邊地」就不錯了,就是師父常常講的就「偷笑了」。

  所以袁中郎寫《西方合論》列入《淨土十要》,就是所有淨土書當中挑出十部最重要的,它這個就在這裡頭。所以他就以作《西方合論》的功德生到極樂世界,他把他的弟弟袁小修也叫袁中道,接到極樂世界去了。這篇文章大家可以看,叫袁小修〈紀夢〉,介紹他夢中見到他哥哥的情形,內容裡面哥哥袁中郎最初生到西方的邊地,就是因為他的戒律不夠,相傳他前世是蘇東坡,再前世是禪宗大德。這篇〈紀夢〉完整的內容,師父在印尼淨宗學會密集熏修學習班裡面,有複講淨空老和尚的《無量壽經》四冊講記的時候有講過一次,但是那個沒有做成視頻,只有後來的音頻,那麼師父後期還配上音樂,應該有同修聽過,那麼這一次就不在這裡重複講了。從整個內容來看感覺不像是夢境,是一種似夢非夢的境界,他的弟弟將邊地描述得很清楚,原文的文字很美,大家可以在網上搜到袁小修〈紀夢〉。我們繼續看註解:

“至於三輩中是否包括邊地問題。《無量壽經鈔》論之甚詳。鈔曰:「經說不同。謂《覺經》(即《漢譯》)及《大阿彌陀經》(即《吳譯》)中下輩攝(指中輩下輩皆有邊地)。

今經(指《魏譯》)不爾,別說之。故諸師亦異。所謂曇鸞、元曉、法住、如湛等師,存不攝義。義寂、憬興、龍興、仁岳等師,存攝義也。各據一義,並不相違。

但以此經,翻譯正本。曇鸞大師,我宗高祖。今須依之。即《略論》云:『又有一種往生安樂,不入三輩。』夫三輩,則信心往生,亦所勸也。邊地即是疑心往生,亦所誡也。信疑勸誡,天地水火,何得相攝。」

《鈔》論甚善。具信心者入三輩,存疑心者墮邊地。兩心不同,生處必異。是以今此《會本》,於三輩外,別明「邊地疑城」,於後第四十品中詳述之。”

  所以這個三輩九品種種所說的,不能把全部什麼都概括了。有各種不同的特殊情況,這裡面是千差萬別。前面說的袁中朗,他很快就見佛聞法了。所以這個地方可以證明「邊地」之所以不能見佛聞法,是因為他智慧不夠,聞法也不懂,就算佛跟你說,你也不懂。但是袁中郎他智慧猛利,這跟他前世有關係的,這個前面講過了。他雖然戒行有差,所以他的這個房舍就不能飄到空中了,他還在地面上。但是他很快就離開了「邊地」,所以這個時間就是不可以一概而論。你如果懺悔,這後頭也會說到,你怎麼才能夠出來呢?你要懺悔啊!懺悔你對於佛的智慧不信,對你自個兒的智慧也不信,你懺悔,你這個業消了,那就出來了。所以這不是一個死的時間,這個五百歲可以說只是一個統計的平均數字,就這樣子不可以把它僵化了。那說到這裡之後「彌勒白言」,彌勒就又再匯報了。我們看註解說:

“彌勒領受佛旨。乃向佛言,「受佛明誨」。「明」者,智也,備也,顯也,發也。「明誨」即顯發大智,明白完備之教誨。「專」者專一,「精」者精進,「修」者修行,「學」者學道。

《法華經》曰:「漸漸習學,悉當成佛。」「如教奉行」表彌勒領解佛訓,決定遵行也。「不敢有疑」,表領受捨疑之勸,不敢生疑。疑者乃萬惑之所由生,故應斷也。”

  這個「受佛明誨」就是受佛這樣明白的教誨,我們應當「專精修學」,要專心精進來修持來學習。「如教奉行」這四個字是最重要的,我們能不能夠成功,就在於你能不能「如教奉行」,因為我們常常說「汝意不可信」,那你要信誰呢?你自己的意思不能相信,那你到底要信誰呢?所以一般就是信自己。那佛告訴你「汝意不可信」了,那要信誰呢?就信「教」,你所認為的善知識他教你怎麼做,還有經上教你怎麼做,你就按著這個「教」的方法去做,不要按你自個兒的意思去做。當然你這個心中起了疑怎麼辦呢?那就須要「仰信」,這個師父常常講的,仰信是什麼?「仰」就是把頭仰起來,仰信啊,所以就應該從仰信開始,你相信這是佛說的,佛是大智慧,佛不能有錯。你不要相信你自己,所以都是要破除自己,就是要去掉這個「我」,最後就是要「無我」。現在只是告訴你不要相信你自己,事實上你要真正做到沒有你自己,這是一貫的,佛的東西是一貫的嘛!那你還信什麼?可是自個兒有一個想法,自個兒有個概念,自己有個見解,這個東西牢不可破,這個學佛就慢了。所以對於這個要破除,要依教奉行,對於佛之說不要懷疑。你不能完全相信,你就先「仰信」,「仰信」之後你去做,做了之後你就會明白了。

  念公說像那個宋某某,本來不信淨土的,他把很多人帶去學密了。後來念公跟他說:「你這是錯誤的。」他是搞氣功的,他有兩百多個徒弟,念公說:「你把徒弟都介紹到密宗,這是錯誤。」他聽了馬上改了,然後看了一些淨土的書,現在也信起來了,所以先是「仰信」,那他也沒法子,他並沒有理解就照做,照做之後他自個兒後來也看看書,也什麼什麼的,最後自己也信起來了。

  所以現在有的時候就是說「不敢有疑」,就要先「仰信」,你看這裡說不敢有疑的是誰啊?彌勒菩薩,不是普通人啊!彌勒菩薩這樣子的水平,對於佛所說的,他都不敢有疑。我們是什麼水平?跟彌勒菩薩沒得比啊!我們還有懷疑,那你就要檢討一下咯!聽了這個內容你就要檢討一下了。所以不能信自己,最不能信的是自己,主要就是要知道這個,那麼這個就到這一品經文的最後了,我們到這裡就將三十四品介紹跟講解完畢了。

〈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緊接下來我們開始一起來學習〈濁世惡苦〉第三十五品的內容,這一段就是魏默深全部都給刪了,就是指的會集的,會集的內容,魏默深會集的內容這一段全部都沒有了。

  我們過去講過,會集《無量壽經》前後有四次,第一次是王龍舒,第二次是彭際清,第三次就是這裡說的魏默深。

  那麼到了蓮公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才補上這一品的內容。所以這就是魏默深他這個會集本欠缺的地方,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個地方很重要,也就是說這一品很重要,說的是我們這個世界種種的五惡五痛五燒,這是讓你有一個對比,你要去的是極樂世界,去了極樂世界是那個樣子。而在這個世界你要犯了五惡,現世受報是五痛,來生還要受報是五燒。那麼你要避免五惡五痛五燒,那你就要修五戒,要行十善,人天道啊!那你就必須念佛求往生,就能夠永遠脫離了。

  所以這裡我們再重複,《無量壽經》的好處就是-「照真達俗」這四個字,「達俗」就能夠知道有為的世間裡頭種種的情況,種種的根機,種種的病,種種的藥,然後來隨機設教,來度生無量,所以這些內容是「詳陳苦樂,照真達俗」,最後說到我們娑婆世界的苦,人的種種的惡,告訴你要避免做惡,所以這是最完備的一部經,所有應該有的都有了,別的淨土宗的經都沒有這麼全面。所以大家在這個地方上不能輕視了,不能輕視,不能輕視的意思就是告訴你要重視啊!好,我們先看開頭的經文:

佛告彌勒:汝等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為眾惡,甚為大德。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惡少,易可開化。唯此五惡世間,最為劇苦。

  好,我們繼續看註解:

“此品廣明濁世惡苦。惡者五惡,苦者五痛、五燒。勸令捨惡行善,離苦得樂。《淨影疏》曰:「五戒所防,殺、盜、邪淫、妄語、飲酒。是其五惡。造此五惡,於現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難,名為五痛。以此五惡,於未來世三途受報,說為五燒。」五惡者,惡因也。五痛者,華報也。五燒者,果報也。

又《嘉祥疏》釋五惡曰:「何故但明此五?由世人喜造,故偏彰。」

「端心正意」,指正心誠意,善護己念,遠離三毒,不思邪惡。又義寂曰:「直趣菩提名端心,不求餘事名正意。」其義更深。蓋以唯趣菩提始稱「端心」,餘無所求方名「正意」也。能如是端正身心,自然不為眾惡,故云「甚為大德」。「大德」者,德之至也。

「善多惡少,易可開化」。《嘉祥疏》曰:「他土中多有勝緣,又復善報強勝,作善為易。此土無此二緣。」「開化」即佛開導教化也。”

  好,我們來看解釋。這句經文說「佛告彌勒:汝等能於此世,端心正意」,「端心正意」就是正心誠意。然後說「不為眾惡」,不做種種罪惡的事。「甚為大德」,這個「德」者,得也,能夠得到東西,你不作惡這就是一個大的德,大的收穫。「所以者何」,為什麼呢?「十方世界善多惡少」,它那個地方都是很多的善很少的惡,人也是善人多惡人少,他的性格裡頭也是善多惡少。「易可開化」,很容易就能夠勸導他,就可以教化了。看看我們這個地方,經文說「唯此五惡世間」,這個地方是「五惡」,這五種方面都是惡,五種惡都具足了,是這樣的一個世間。「最為劇苦」,這是最大的苦。所以佛也說我們這個人是「剛強難化」,非常難於教化,所以特別的苦啊!下來說:

“下文「唯此五惡世間」至「離五燒」,其義如文。”

  我們看經文:

我今於此作佛,教化群生,令捨五惡,去五痛,離五燒。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何等為五:

  我們下來看一點註解:

“「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者,《嘉祥疏》云:「降化其意者,悕(願也)心入道,令持五善故,順教修行。」淨影與嘉祥均謂五善即五戒。「福德」乃善行及所得之福利。

《嘉祥疏》曰:「『獲其福德』者,舉遠近二果,成其行也。」近果者,如《淨影疏》曰:「由持五戒,於現在世,身安無苦。」

遠果者,得生極樂,定證涅槃。如《淨影疏》曰:「後世彌陀,終得涅槃。」現世安樂,身後往生,故云「獲其福德」。”

  佛說「我今於此作佛」,釋迦牟尼佛說我在這個世界作佛,所以《阿彌陀經》裡頭大家都稱讚,釋迦牟尼佛在這樣的世界上成佛,這很了不起啊!他就是為了度大家,要讓大家幹什麼呢?要讓大家捨掉這個「五惡」。這五種的惡,剛才不是說「五惡」嗎?「五惡」就能形成劇苦。佛說我到這個世界上來,在這個世界成佛,就是讓大家捨掉這個「五惡」,捨掉「五惡」就去掉「五痛」。

  你作了惡,今生你就要有很多的苦惱,最後是眾叛親離,受法律的制裁等等,這個就是「五痛」,俗話說就是現世報,這還沒完沒了,死後還有更嚴重的入地獄,萬劫千生受苦不盡,這個就是「五燒」了。

  那怎麼能夠「去五痛,離五燒」呢?先得讓他不造作五惡啊,先不造這個惡因,才沒有惡果。所以佛要「降化其意」,所以告訴我們「慎勿信汝意」啊!佛的出現就是要降伏眾生這些意,就是種種錯誤的想法。

  我們不要把這裡一說是惡人,不關我的事,就沒有我的事了。說實在的,人人都有份,怎麼會沒有你的事呢?

  所以要「降化其意」,我們這個「意」是不是能化能降,那就是要看你學佛能深入不能深入,同時也要看你接受的是深的佛法還是淺的佛法,這個有差別的,淺的佛法你很快就達到瓶頸了,就不能再上去了。

  所以圓教的法那就無止盡了,不但不「五惡」,還要反過來,「令持五善,獲其福德」,修行「五善」,持「五戒」,或者是「十善」,這才能夠生天哪!

  接下來是「何等為五」,是哪五樣呢?我們來看經文:

其一者,世間諸眾生類,欲為眾惡。強者伏弱,轉相尅賊。殘害殺傷,迭相吞噉。不知為善

  我們繼續看注解:

“在惡之中,首標殺生惡。太賢曰:「世間所畏,死苦為窮(極也),損他之中,無過奪命。」人所最怕者,死也。人所最惜者,命也。是以殺害他生,最為大惡。此不但佛教,其他宗教,亦戒殺人。”

  我們看第一句就說「其一者,世間諸眾生類」,第一個是指著什麼呢?是指著殺業,所以「五戒」就是「殺盜婬妄酒」,這底下附帶說一下,這個「五戒」又包括「十惡」。所以佛的教戒是很全面的,很全面的。\

  「世間諸眾生類」是指世間的眾生,從內心就是想作種種的惡。所以這個眾生你要知道啊,他有種種這個惡的根性,根性,我們俗話說劣根性,那麼下來看註解:

“文中先明殺惡。文曰:「強者伏弱,轉相尅賊。殘害殺傷,迭相吞噉。」「伏」者,降伏。「尅」同剋,克也,殺也。(見《中華大字典》)《會疏》曰:「『強者伏弱』者:能殺者為強,所殺者為弱。人畜皆然。

「轉相尅賊」者:『尅』謂制勝、殺害。『賊』謂賊害。如雀取螳螂,人亦取雀,故云『轉相』。」又憬興曰:「『尅』者殺也。『賊』者害也。」「殘害」者,兇殘傷害。「殺傷」者,殺生致死或傷害其身。「吞噉」。「噉」者吞也,吃也。蛇能吞蛙,蛙食蚯蚓,故云「迭相吞噉」。以上諸句,明殺生惡。”

  那經文說「世間諸眾生類,欲為眾惡」,就想要作惡,這是天性。有些小孩殘害動物,你看那不點兒的小孩,不點兒的小孩就是很小的小孩,不丁點的小孩,所以有人解釋這個小孩說是「人之初,性本善」,念公說這麼解釋是錯誤的,說小孩本來是善,大了就怎麼樣怎麼樣,沒有這種事,這是自圓其說。小孩虐待動物把那個蟲子抓去餵螞蟻,他那哪兒是善呢?所以「人之初,性本善」,不是指佛家說的「自性」這個性,儒家沒有談到這個,「人之初」是「人之本」,「人之本」是善,這個「本」也不是那個「根本」,不是「本來無一物」的那個「本」,也不是。你不這麼理解,怎麼會有後面那一句「性相近,習相遠」呢?

  如果這句指的是「自性」,那怎麼會有善又有惡呢?那就講不通咯!因為自性本自如如嘛!沒有那些分別的。

  下面我們再看這句經文說「欲為眾惡,強者伏弱」是指「恃強淩弱」,強大的欺負弱小的。

  「轉相尅賊」,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就是互相尅賊,「尅」是克制,「賊」是盜賊,「賊」就是害,互相偷襲。

  你看螳螂吃了蟬,沒想到黃雀那隻鳥在後頭等著,又把螳螂給吃掉了,這就是「殘害殺傷」,活活的一條生命,殺了牠就是殘害,這個叫做殘害。你看那個螞蟻吃那個槐樹的蟲子,槐樹的蟲子痛到直蹦直跳,一隻從樹上蹦下來之後,螞蟻還咬著不放,這就是「殘害殺傷」,牠以為很樂,逮著個東西吃了,而那個被吃的就很痛苦了。

  「迭相吞噉」,互相的你吞我我吃你,就是互相吞噉。下來再看註解:

“「不知為善」乃至「不肯為善」,皆表造惡之過失。以廣為不善,復殺害生命,故受「窮乞……尪狂」等報。”

  「不知為善」就是不知道行善。其實人現在也是一樣,怎樣子呢?這個人不過就是經過廚房的加工,將這個東西作為美食,加種種的材料香料給它有味道,那你也就是跟成天在吞食食物的那些動物沒有兩樣了,是不是沒有兩樣啊?如果沒有加工,叫你像動物這樣生生的來吃,我看你就吃不下去了是不是?就吃不下去了。那麼這些有果報的呀!這些果報是什麼呢?就是下來的經文了,我們來看經文:

後受殃罰。故有窮乞、孤獨、聾盲、瘖瘂、癡惡、尪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為善。

  我們繼續看註解:

“「窮」者貧窮。「乞」者乞丐,討飯度日者也。「孤獨」。《經音義》曰:「無父曰孤,無子曰獨。」憬興云:「孤者無父母,獨者無子女。」「聾」者,耳不聽聲也。「盲」者,目不能視也。「瘖」者,口不能發聲也。「瘂」者,雖能發聲,但舌不轉,仍不能語言。故即啞也。「癡」者愚癡、癡呆。「惡」者,狠惡不善。「尪」者弱也,跛也,短小也。「狂」者瘋狂。上即「不信道德,不肯為善」所受之種種「殃罰」。「殃」者禍也,「罰」者罪也。”

  「後受殃罰」這都是指殺,互相的殺,以後就受到災殃,受到罪罰罪責。所以在這個世界上有「窮乞」,很窮要飯的。「孤獨」就是沒有人養的,小的時候是孤,老了之後是「五保」,「五保」是什麼呢?「五保」指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葬就是給你埋葬,這是一種社會救助的制度,就是那些沒有人照養的孤獨老人。聾子瞎子啞巴愚癡,「尪」是瘸腿的,「狂」是精神錯亂的,這都是因為「前世不信道德,不肯為善」,就造成今天這個樣子了,這是什麼呢?這都是果報。下來註解有一段說:

“下舉「尊貴」等,表為善之得,彌顯作惡之失。”

  我們接著看經文:

其有尊貴、豪富、賢明、長者、智勇、才達,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積德所致。世間有此目前現事。壽終之後,入其幽冥,轉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犁、禽獸、蜎飛蠕動之屬。譬如世法牢獄,劇苦極刑,魂神命精,隨罪趣向。所受壽命,或長或短

  下來就是一段註解了,我們看注解:

“「尊貴、豪富」乃世間富貴之人。「賢明、智勇、才達」乃人中賢智之士。「長者」義兼二者,乃積財具德者之通稱。又為年長多財者之稱號。世間富貴賢智之人,皆由過去世中,行慈盡孝,「修善積德」所致也。”

  那麼下來就是另外一種啦,另外一種人就是什麼呢?尊貴的豪富的,地位很尊,家裡很有錢,而且有的是很賢慧很明白的,這個就是「長者」,年歲壽數很高,家裡還很有錢的,也稱為長者。

  「智勇才達」,有智慧勇猛精進,也有才華也通達,這一類的人都是由於多生的慈愛和孝順,所以是「父慈子孝」,「慈」是與人為樂,為什麼孝道那麼可貴呢?因為孝道不是為自己的。

  你看,你跟愛人好,愛人跟丈夫好,一半為對方,一半為自己,是不是?你愛兒女喜歡兒女,你對他們慈悲,一半為兒女,自己也喜歡他,覺得他高興,你看著你也樂,你也就高興了;他在那發愁,你也就苦了,因為他快樂的時候你也得到快樂。

  這裡說的孝只是單純為了父母,並不是有自己在裡頭,當然你有孝心的人看見父母有什麼的時候,總之這個心是在父母那一邊,不是你自己有得到什麼好處,所以這個功德就非常大了。那麼多生的「慈孝」「修善」,做種種的善法,「積德所致」是指多生的修善積德所致。下來我們再來繼續看註解:

“上述之因果不虛,乃世間所見之事。上舉之「窮乞」乃至「尪狂」乃殃罰中之易見者。而未知「壽終之後」其苦尤為深劇。

「入其幽冥」下,正表其罪苦。「幽冥」者即常云之冥途、冥界。總指三惡道,別指鬼趣與地獄。如《會疏》曰:「幽冥,所謂冥途黃泉也。」”

  「世間有此目前現事」說的就是人世間就有這樣眼前現成的事情,我們都可以看到的,有的就受罪,有的就享福,而且「壽終之後,入其幽冥」,死了到了陰間了,就是入了冥界了。註解再說壽終之後的情形是怎樣子的呢?我們來看註解:

“「轉生受身,改形易道」。《會疏》曰:「脫人身,受鬼畜等身,故云『轉生受身』。四生轉變,云『改形』。六道生死,云『易道』。」

四生指胎卵濕化。例如捨麻雀身而得狗身,是為「改形」。又如捨人身而作狗,則從人道轉為畜生道,是為「易道」。眾生輪轉於六道之中。”

  這個「轉生受身」,是指你要轉世,這就是轉生。另外有一個後有,在另外一個身體出來了,他就受一個身了,一個身相了。

  「改形易道」,就是你要是人變成了鳥,你就是改形了,不再是原有的這個形狀了,你本來沒有翅膀,現在就變成有翅膀了,而且也換了道,你現在是從人道就變成畜生道了,所以叫作「改形易道」。一個是改變形狀,比方麻雀變成了鸚鵡了,牠只是改形,牠沒有易道,牠同樣還是在畜生道。「改形易道」就是這兩種都在裡邊,也改形也易道。下來我們繼續看註解:

“「泥犁」即地獄,「蜎飛」者,飛蟲,「蠕動」者,爬蟲。「譬如世法牢獄,劇苦極刑」。《嘉祥疏》曰:「譬如王法者引喻況。報輕在前,重苦在後。如似王法治罪,先杻械詣市殺之。先現報後入地獄,故云『極刑』。」

其義謂,作惡受報,先受現世輕報,身後復受重報。如王法中,懲治罪犯,先置獄中,身被枷鎖,受諸劇苦。此喻現身苦報。最後乃處以極刑,斷其生命。

「極刑」即喻地獄。地獄之苦,如火焚身也。又死後墮入三途,乃有泥犁、禽獸、蜎蠕之屬。地獄尤苦,故云「極刑」。”

  所以這樣就有了「泥犁」,「泥犁」就是地獄。還有「禽獸蜎飛蠕動」,這個是指小飛蟲小爬蟲,這些最下等的動物這一切的一切,那這一切像什麼呢?就如「世法牢獄」,我們世間法不也是有牢獄嗎?監牢啊,這個就如牢獄之苦,他拿這個做比喻,這個比喻是什麼呢?就是譬如「世法牢獄」,「世法牢獄」也是如此,先只是普通給你帶個手銬腳鐐,先關起來,最後才處於極刑,最後要被殺,這就是極刑了。好我們繼續看註解:

“「魂神命精」見《漢譯》。《魏譯》作魂神精識。《無量壽經鈔》曰:「有云第六識名魂神,第八識曰精識。」今此「命精」,即第八識阿賴耶,乃「去後來先作主人」者,故稱「命精」。

此第八識相似相續,捨命之際,隨重投墮,故云「隨罪趣向」。依其罪報,投入惡趣。若陷無間獄中,永劫難出,是名「或長」。或為微菌,則剎那生死,是稱「或短」。

《會疏》曰:「如八大地獄及長壽鬼云『或長』。如飛蛾蜉蝣等云『或短』。」其中壽命無量差別,皆是宿業所感。善趣以壽長為福,惡趣則以壽長為巨禍也。”

  好,我們來看看這句「魂神命精,隨罪趣向」的這個解釋,說到了地獄裡頭,你的「魂神」就是指的第六識,「命精」是指著你的第八識,代表你自己的,那麼之後就隨著你的罪業,而定你下一生的趣向之處了,看看應該到哪一個地方去。

  「所受壽命,或長或短」,到了那一趣之後,壽命有長的有短的。這就是比方人死了,現在我們受的是「五痛」,死了之後你要入了幽冥,你要隨著你的罪到某一個地方去,到了這個地方之後你就轉世了,你這個壽命或長或短都不一樣,後世你如果入到地獄裡頭,那個時間就很長了,多少劫都出不來了。所以譬如就是這個樣子,跟世間也是一樣,先看是很輕的,後來的這個重報在後頭,所以今生你所受的是「五痛」,死後還有「五燒」啊!你死了之後「魂神命精」隨你的罪去投奔,你這個就有長命跟短命的了。多少萬劫不得出來就是「長」,「短」就像一個朝生夕死的小蟲蟲,一天幾生幾死的那個就是「或短」,這個都不一樣。「或長或短」這個「短」,它並不是說,你這一下子就解決了,很短很快就死了,然後就投生其它道去了,不是,不是這個意思。

  它是生了又生了,一直都是同樣一個東西,它老生啊!我們常常用念公的這個,它老生,它一直都在那邊生。

  所以你看給釋迦牟尼佛佈置精舍的時候,一個阿羅漢聽佛說了就哭了,佛說前一尊佛修精舍的時候,這個地上這些螞蟻牠們就是螞蟻,現在換釋迦牟尼佛了,牠們還在當螞蟻,這個就是牠生了又生了,牠老是這個東西。但是這兩個佛之間相隔多長的時間哪!「或長或短」,這個善趣就希望長,惡趣就希望短,所以說你這個念長壽咒的人,你千萬不要對著動物來念就是這個道理,你對著牠念了之後,牠聽了牠就長壽了,這樣子對於牠反而是很大的禍患,很大的禍患。好,我們繼續看下來的經文:

相從共生,更相報償。殃惡未盡,終不得離。輾轉其中,累劫難出。難得解脫,痛不可言。天地之間,自然有是。雖不即時暴應,善惡會當歸之。

  我們繼續看註解:

“「相從共生,更相報償」表冤冤相報,無有窮盡。《會疏》曰:「殺生等人,生生同出,彼此互害,報其怨恨也。」例如被殺者為索還命債,必追逐其冤對,同時出現世間方能報償,是故冤家債主「相從共生」。今生人殺其羊,當來人死為羊,羊死為人。又如貓死為鼠,鼠死為貓,世世同生,討命償債。故云「更相報償」。蓋因討債之人,往往報復過甚,又結新冤,故無了期。「殃惡未盡,終不得離」。”

  而且這個是「相從共生」,來世都是因為這個業力的關係,你跟著我,我跟著你,一塊生了,一塊投胎出來了。你要去討債,必須你也要到這世間來,對不對?就是他也要到世間來,你討債的那個欠你債的人他也得來,你才能夠跟他要這筆帳嘛!你來他不來,他來你不來,這個帳就要不成了,都是如此啊!

  所以我們這一生的來來往往,都是這些討債還債的事情,其實一生都是債務的關係。你別那麼開心那麼高興,享天倫之樂。師父現在出家了,整天對於在家人那些有家庭的,常常有這樣子的一個感覺,你別開心過早,享天倫之樂,這些全部都是債務的關係才會在一起的。你看從我們當嬰兒開始到現在,都是債務的關係,你欠我,我欠人,就是這樣子的問題,你當是沒怎麼樣,其實你還重新又結了一些新的帳,而且都是債務關係,結了一些帳,我又放出一些錢,那我又欠了一些錢,來來去去都是債務關係,「相從共生」啊!都是這些互相有關係的人,要債的還債的一塊兒,又都出現在這個世間了。所以就是那句話,都是討債還債報恩報怨的,都全部湊在一起了。

  所以明白了這個道理,這一世就要了了它,不要再欠債了,這樣下去還不清啊!那麼最徹底的解決方法就是「廣告時間」,念佛發願求生淨土,這不是廣告嗎?這樣子就徹底的無債一身輕了,從極樂世界再回來,就不是債務問題了,也不是債務關係了,不是業力身,而是願力身了,要還要救要幫要度都有能力,都有能力。好,下來繼續,我們看下來的註解:

“「殃」者禍也,罪也,罰也。所作之殃惡未能償盡,則必輾轉惡趣,無有出期,痛不可言。

「自然有是」者,義寂云:「作惡雖不樂欲苦果,苦果自應。修善雖不希望樂果,樂果自應。義同影響(指如影隨身,如響應聲)。然此經多言自然者,為顯因果決定法爾。」

又《會疏》曰:「因果必應,故云自然。」「暴應」,「暴」乃猛急突然之義。「應」指報應。善人行善,惡人作惡,應受之果報,或不當時立即顯示。但因果不虛,於其後世,必受其報,故云「善惡會當歸之」。”

  「更相報償」互相的報來報去,你來回報他來償命,互相就是這樣子的沒完沒了。「殃惡未盡,終不得離」,你這個罪殃這個惡沒有受盡,你永不得離,你是永遠出不來,就在這裡邊轉,轉來轉去轉來轉去,「輾轉其中」。就好像那個肉蟲讓螞蟻咬,肉蟲在那邊蹦來蹦去,不等你都吃光到吃死了,而是活活的被吃,停止不下來的。「累劫難出」,多少劫就跟前面講的那個精舍的螞蟻一樣,釋迦牟尼佛又成佛了,牠們還當螞蟻,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因為你想想牠腦子裡頭全都是什麼呢?牠的這個識神裡頭全是什麼呢?牠所見的只是螞蟻,牠的同志都是螞蟻,牠的敵人也是螞蟻,牠沒有別類的,所以牠又結了一些新債,新債還是螞蟻,牠欠人,人欠牠,所以就出不來了。「難得解脫」,你不容易解脫,而且就是信了佛修了佛法,你還是難得解脫呀!

  那麼念公對那個王某說,說「你信不深,願不切」,就是生死之心不切,為什麼這麼說他呢?他現在這麼老七十多歲了,還要研究《韋陀》,念公說,他把我的那段話放到雜誌上寫出來了,他說黃老批評我,說「你信不深,願不切」,念公說我哪敢隨便批評人,這是根據他的行動而說的,你這個了生死的事情這麼重要,你哪有閒功夫搞那些事情?所以要「如救頭燃」啊!「如救頭燃」是什麼意思啊?你的這個頭火燒起來了,要很緊急了!所以不只是歲數大的人「如救頭燃」,年輕人一樣也要「如救頭燃」,你腦袋上著火了,哪有那些閒情逸致來搞這些?

  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引申,看看目前所謂的修行人,現在所謂的修行人怎樣子呢?他還在熱衷於研究這個研究那個,嘴裡是說我有念佛,她也知道念佛法門好,但是就沒有能專一。

  一直告訴大家沒有時間了,所以這件事情是「難得解脫,痛不可言」,這個痛苦是不可說的。所以釋迦牟尼佛看見那個鳥吃蟲子,他就要出家了,就是這個道理,就是互相殺互相吞噉互相報應,難得出離。「痛不可言」,他這個痛苦不是就是死一回,不是啊!是老生老死,一直生,一直死,死了之後又生,生了之後又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你看現在這種利用科學培養,大量的孵出來的,一出就出很多,這個生死報應就更快了,多少肉雞多少的肉,一出就出多少,同樣也是一殺就殺多少,這個周率就快了,周率快就是一個時間之內,生死的次數就更多了,被殺被挨刀的次數也就更多了,簡單說就是這個意思。以前還慢一點,慢慢的一隻一隻宰慢慢的宰。你看現在機械化的,一隻一隻排在那邊一輪下去,不曉得殺多少,所以科技發達,死生的速度就更加快了,這些都是「痛不可言」啊!

  「天地之間,自然有是」,天地之間自然就是這個樣子,自然如是。你做五惡就要受五痛,死後還要受五燒啊!「雖不即時暴應」,就是說不是當時頓然的就給你顯現出來,叫作「即時暴應」。「善惡會當歸之」,但是「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所做善業惡業都歸在你身上來了,你一樣也跑不了。

  所以前面說的這些,是第一種殺業。下來我們接著看第二種,好我們先看註解:

“二明盜惡。於有主物,若多若少,不與而取,皆為盜惡。盜惡之行,源於三毒。貪欲慳吝,易生盜心。諸惡相資,以成盜過。”

  這第二類的就是「盜業」。那麼這個「殺」裡頭很乾淨很清楚,說的都是殺。

  這個「盜」裡頭我們就看見這個好像是不完全就指的這一件事,它牽涉到很廣,其實也很自然,所以五戒的第二就是「盜」。

  這個「盜」的含義是,不屬於自己而有主人的東西,不管是多是少,他不給你而你拿了,這個叫作「盜」。

  其實我們現在還應當再擴大一點,還不光是指東西,連這個美名美譽都是屬於「盜」,把別人的功勞歸於自己這都是「盜」。還有啊,不應該享受的東西我享受了,都是「盜」。

  那麼如果這樣子的說法,這樣子觸犯的範圍就大了,你說有幾個人能夠逃得掉呢?造這個業的機會就多了,這些後面會詳細的看到。我們現在看經文:

其二者,世間人民不順法度。奢淫驕縱,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損害忠良。心口各異,機偽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誑。

  我們繼續看一小段註解:

“以下從「不順法度」至「不顧前後」表貪欲之過。「不順法度」。「法」者法軌、法則。「度」者軌度、規度,即常規也。”

  「世間人民不順法度」,這都是通論,比方說殺業,我說人人都有份,那你都吃過葷了,誰沒有份啊?所以不要覺得跟自己無關哪!「盜業」我看也是一樣,每個地方都有份。「不順法度」就是不符合於法律和制度,不順著這個法度。下來繼續看註解:

“「奢淫驕縱」。「奢」者奢侈。「淫」者,《等不等觀雜錄》曰:「經中淫多從女旁,專指男女事也」。淫行無節,故曰「奢淫」。「驕」者驕橫,謂恃己淩人。「縱」者放縱。「自恣」,「恣」者縱也。男女共居,不順法度。放情縱欲,但圖快意,不懼罪譴,故云「任心自恣」。”

  「奢婬驕縱」,這「婬」有女字旁的,就是專指男女之間的這個事情。「奢」是奢侈,很多過度的意思,就是很多了,超過過度的意思,過度的貪戀男女之事。「驕縱」是驕橫放縱。

  「任心自恣」,你就讓這個心還隨著這個心縱情於享受快樂。接下來我們再看這句「居上不明,在位不正」等後面經文的解釋,我們看註解:

“「居上不明,在位不正」等句,表在位者利用權勢,巧取豪奪,損人利己,誤國殃民種種惡業也。《嘉祥疏》曰:「宰相之宦,縱放臣下。用取萬民賄,枉取人物。」是為「居上不明」之義。受賄已屬盜行,況復「陷人冤枉,損害忠良」。”

  這個「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損害忠良」,這都是擺在這個盜戒這條裡頭了。就是說在上位的人,像過去當宰相這樣子的人,他不明白,你不能選賢與能,你任人不是唯賢,是任人唯親啊,那這就是「盜」了。國家給你這種地位,你不給賢能的人,而是給你的最親的人,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皇親國戚,都是給機會自己親近的人,你看這不是「盜」是什麼?

  念公說我從前就覺得這種說法好像挺亂的,可是現在看起來很有條理,這就是「盜」。你別說從前,一直到現在還是這樣。你「居上不明,在位不正」,你在位當權,你有地位,但是你不正派,你看只是一個「在位不正」這四個字,裡頭就包括了多少的壞事在裡面,可以行男女關係,可以接受賄賂,可以結黨為私,種種的壞事都在這裡頭了,這都是「盜」,因為你「在位不正」啊!而且還「陷人冤枉」,我們繼續看註解:

“「陷」者誣陷、陷害。「冤」者屈也。「枉」者邪曲也。「忠」者,敬事直行,奉公忘私也。「良」者善也。如是惡人,嫉妒賢者,陷害忠良。其人之言必巧佞不忠,阿諛取榮,誹謗良善,枉陷人非,心口不一。故云「心口各異,機偽多端」。義寂云:「機謂幻惑,偽謂虛詐。」憬興云:「機者機關。即巧言令色,曲取君意,能行機偽。」又「機」者機心,「偽」者詭詐。如是機詐偽善,種種不一,故云「機偽多端」。”

  「陷人冤枉」就是誣害人,就是冤枉人,捏造事實來陷害人,因為你行為不正,你就怕人家知道,對於知情者,你就要打擊他,就要陷害他,對於這個還要直言不諱的人,那他就更加不能夠容忍了。

  「損害忠良」,因為你這兒就是這樣子的心行,人家忠直善良,他就是不能跟人家和平共處,那麼他就要加以損害,甚至殺人滅口,這也就是同時要犯到「殺」了,不只是「盜」,還同時犯到「殺」,所以這個罪它都不是孤立的,不是單一的,要互相牽連的,那麼這個罪就更大了。

  「心口各異」,這種居上位的人也就是當權的人,這些人說的和行的完全不一樣。不但如此,而且「機偽多端」,所以這個機詐虛假種種的行為,世間這些政客哪一個能夠例外呢?好聽叫政治家,不好聽叫政客,多數都是機偽多端的。大家想想,這個年代還有包青天這樣的清官嗎?沒有包青天了。當然我們也不能一支竹竿打倒全船的人,當然少數的清官還是有的,這個我們也是有目共睹。下來還有一小段註解我們繼續看了它:

“如是惡人,無論尊卑上下,內外親疏,皆欺騙詐惑。故云「尊卑中外,更相欺誑」。”

  不管是地位高的,或者是自己的長親,或者比自己低的,不管是本國人外國人,或者是有內有外有親有疏的,都一切不顧了,不管啦!都是「更相欺誑」,就是說假話騙人,他為什麼要這樣子呢?這不就是妄語戒嗎?所以我們看,他這破了一個戒,別的連著都跟著來了,都來了,他就是為了達到他「盜」的目的,鞏固他的地位,所以就做了這些惡行。下來又是經文了,我們繼續看這句經文:

瞋恚愚癡,欲自厚己。欲貪多有,利害勝負。結忿成讐,破家亡身,不顧前後。

  繼續看註解:

“「瞋恚愚癡,欲自厚己」者,以瞋癡二毒,助長貪心。《會疏》曰:「三惡相資,熾發邪欲。吸引他財,欲積自己。故云『欲自厚己』也。」「欲貪」即貪欲、貪惡也。《維摩經》曰:「身孰為本,欲貪為本。」又《會疏》曰:「欲海深廣,不知厭足,無尊無卑,無富無貧,唯求收積。嘈雜奔波,故云欲貪等。」欲多占有,故曰「欲貪多有」。因利害相爭,損人肥己,故云「利害勝負」,於是「結忿成讐」。「讐」即仇,甚至家破人亡,一切不顧。故云「破家亡身,不顧前後」。「前後」者,前因後果。又《會疏》曰:「前不顧是非,後不顧譏嫌;亦前不顧明哲昭察,後不顧鬼神冥記;或亦前不顧過業,後不顧來報。」但求爭勝,不惜兩敗俱傷。只圖快意,不畏當來罪報。一切不顧,廣行諸惡。”

  那這種人他自己本身是怎麼樣呢?他是「瞋恚愚癡」,火氣很大,自己也很糊塗,他自己以為很能幹,我們俗話說很有頭腦,我這很有地位很有本事,我有很多的權術,我能夠發動多少人,我能打擊對方。他不知道自己正是最糊塗的人,最糊塗的就在底下我們看看「欲自厚己」,只想厚自己,只想自己到處去沾一點油水,使自己得到利益,這是最糊塗的地方,你說他真的需要這些錢財來使用嗎?如果是這樣子,那就不會有那些貪官私家還收藏了大量的財寶,他只是為了那個貪慾的心能達到目的,後面怎麼處理都不管了。他的心只是要「欲貪多有」,想貪多想占有,那麼這裡頭就有鬥爭啦!所以商場如戰場就是這句話。但是不光是打仗是戰,現在的名詞就是什麼貿易戰、晶片戰、科技戰、太空戰,從陸地戰一直戰到太空,搞到玉皇大帝都不得安寧,這些古時候哪裡有?所以都是為了要打擊對方,把對方打垮打死,讓人家的公司破產,我來吞占,所以這裡頭就是為了利害,就要有爭奪,有爭奪就要有勝有負,而且因為這樣子大家就結成了仇了,就要互相的報復了,使到人家家破人亡,所以就是這句「破家亡身,不顧前後」,自己弄得自己也家破人亡,從這個前因後果來看,這些他都不管啦!他不管啦!最後交由誰來管?世間的法律也管不了他啦!是不是?最後交由因果來管,我們人管不了了,從佛法來看一定是這樣子的結果,因果來管。人不怕因果,還以為因果怕他。所以我常常說,等你最後下到下面閻羅王的地方,閻羅王一拍桌子,就知道誰怕誰了,到時候就知道誰怕誰。

  好,我們今天暫時一起學習到這裡。下來的經文,因為這品〈濁世惡苦〉很長的一品經文,講得很詳細,我們娑婆世界種種這些惡殺盜婬妄酒,五惡五痛五燒,我們後面還會看到。好,我們今天就一起學習到這裡。非常感謝大家的出席,阿彌陀佛!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purelandcentre&aid=17998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