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08集
2023/09/21 23:15:02瀏覽84|回應0|推薦2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08集

  那麼我們在上一堂課談了一些世間的種種現象,這些都是佛眼所看到的。世間人看到的,我們還說會有偏差。佛看的那我們就完全可以相信了,這是聖言量,佛是聖人當中的聖人,我們還能夠不信嗎?句句說的都是我們。除了你對佛的這個道理有領受,能依教奉行,不然你依然是佛說的可憐憫者,就是昨天那句經文「為心走使」,做這個慾望心的奴隸。然後又說道:「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這些事情還沒說完,接下來的還有,所以我們繼續再看下來的經文,我們從這一句看起:

世人善惡自不能見,吉凶禍福,競各作之。身愚神闇,轉受餘教。顛倒相續,無常根本。

  我們看註解:

“經義為,世人愚癡,不明何者是善,何者為惡。各逞己意,妄加分別。於善惡三世因果之恆規,不能生信。故云「世人善惡,自不能見」。既不知因,便不畏果,但圖當時快意,不懼後患無窮。縱情恣欲,任意作惡,競造惡因,不顧當來之凶禍,故云「吉凶禍福,競各作之」。”

  世間的人看不到這個因果,因為這個因果是屬於三世的因果,不是一世的因果。所以有的人就常常這麼說為什麼不立即給他現報呢?有時候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你排不進去,只有特殊的情況才能夠排得進去,一般是你是排不進去的。不能今生就給你受報,那只有極特殊的極嚴重的,那是及時報的。

  所以那個張寶勝,這是中國著名的氣功師,他就是跟鬼打交道,他跟別人不說,他跟牛實為他說了一點實話,牛實為是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人體科學家。張寶勝說他的後臺就是一個無頭鬼,他到陰間看見過生死簿,牛實為就問他說:「這個生死簿有能改變的嗎?」張寶勝就說有,但是極少。只有你特殊的善特殊的惡,才能把已經排定的程序可以改。但是一般都是沒有這麼大的力量,也就是保持原來的不動。

  所以佛教講宿命,但不是宿命論,就是因為它都可以改。以前過去的一筆一筆的這個因果交錯,這個交錯下來,它就自然而形成一個業karma,他這個業有時候是雙方的,就是說我要還賬我要還給誰呢?這個債主他要來,我才能夠還給他,我要還賬,他不來,我還給誰呀?所以這個事情就很複雜了,所以說這都要排的,這個因果因緣種種都要排在一起。

  所以說我們以後怎麼樣子,什麼許許多多的確實是有,所以就是說為什麼可以算命是不是?不然算命之說就是完全不可靠了,對不對?但不是絕對的,不是宿命論。佛教承認宿命,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他自己是不能見,一般人哪有能力見到因果?要相信都不容易,更何況它是三世的因果,不是就只有這一世。

  之前說過,還有很多的阿修羅他壽命很長,他都記得誰做過什麼事,將來他受不受報,他自己看是看不見,可是阿修羅他有這個能力,他都能看得見。

  因為你看不見這個受報,你就不信因果了,所以目前的人就是不信因果,誰信做好事得好報做壞事得惡報?這東西我不拿白不拿,是不是?好像還有道理,我貪污這筆錢我不拿白不拿,所以他這個思想就在這兒,他不相信,他不相信這個以後要有果報的。好,下來我們再看一段註解:

“又《嘉祥疏》謂,世人以「死之祠祭殺生為凶,嫁娶等為吉。世人於此二事,競各為之。」蓋吉凶是因,禍福是果。殺生祭祀是凶,殺業所感三途之報為禍。世人皆以嫁娶為吉。但不知因喜慶而殺生,反成凶事,而招當來無窮之禍。此正是世人不明善惡所招之惡果也。

「身愚神闇」者,《嘉祥疏》曰:「身造惡故云身愚,心不信故云神闇。」”

  所以這個「吉凶禍福」,吉的事、凶的事、禍的事、還有福的事,大家都努力拚命的去做,就是「競各作之」。所以這個經文很有意思,就是大家都在互相比賽幹壞事,就這個意思。

  你的身老是在造惡,所以說是「身愚」,這是身作的。心不信正道,所以說「神闇」。佛說這種人心在作惡,身也在作惡,心沒有正信,所以說他是「神闇」。好,我們繼續看註解:

“又《凈影疏》曰:「身愚神闇,心塞意閉。生死善惡,自不能見。」故知愚闇,即是癡毒。以愚癡故,心意閉塞,不能正信因果。不能信受經法,入於正道。

對於外道邪說,反易信奉。故云:「轉受餘教」。如是顛倒之見,相續不絕,永溺生死。而其根本,正是癡業。生死無常,以癡為本。故云「無常根本」。”

  這個「轉受餘教」就是-

  他不信佛教,他跑去信什麼呢?跑去信邪教去了,信外道的邪說。所以現在真正說起來,眾生裡頭能信正教的人很少,能信邪教的人確實很多。

  那個張香玉,念公提了這個人,我們這裡沒聽過。他說她這個人是萬人空巷,後來被逮捕了,這個女眾被譽為氣功大師,她自創宇宙語,現出種種神奇的事跡,跟隨的人很多。念公說其實她這個非常落後非常無知,你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不應該相信她。其實這樣的事情到處都有,現在還陸陸續續的都有,而且他說的也是佛法,都是佛教的內容,他也勸人家行善修善,而且我看到的不止是在家人跟隨,連出家人也在內,而且大部分還是讀了不少書的。所以有一個人就跟我說:「他是提倡大悲咒的。」那我就回他說:「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no copyright沒有版權的,誰都可以用。」那就是屬於這一類,願意信邪教的。他因為「身愚神闇」,他就是愚癡癡毒,不能正信因果,聽受經法,反而對於外道邪說他很容易相信,很容易接受。念公說的這個她就是前面說的那個張香玉,說她這個或者你給什麼,給她加持一下,要交幾十塊錢。念公說的現在就是當時念公在的時候,在北京二百八十多個病床都是經過張香玉醫治而生病的。這個就是等於這個正法不能生信,就「轉受餘教」。因為現在有很多說他是信佛,實際上他是糊裡糊塗的信,沒有遇到真正的善知識,這都是緣,也是沒有辦法的。

  下來念公再提到一個人就是大同煤礦的一個教師,她先教數學後教語文,最後教政治經濟學,教了很多年的書,現在好像她還有點地位,所以她就打著什麼佛教協會的那個信,到處跑,是一個女的,她跟念公談談,她也見過上海的鄭頌英,鄭頌英就把念公的《大經解》送給她,她說看了很有好處怎麼樣怎麼樣子的,她說她念佛的情況,這點還不錯,她說她不用嘴裡念,也不用心裡念,她自己用耳朵聽還能聽到這一句阿彌陀佛,所以各個人都不一樣,這樣子算不錯的了,是不是?但是她還要搞道教,當時她就問念公說,我這個小周天大周天,這些都是道教裡面這個修行的境界,小周天大周天是不是都要放棄不要了?念公就回她說,用不著管這些事。她就說,有人可是這麼對她說了,說你又信了佛教,再把這個道教加上去,那不是更快了嗎?所以大家就是說,這種思想很可憐!她覺得對於佛教的東西我也來一點,道教的東西我也來一點,這不是好處都吸收在一塊兒了嗎?這不是更快嗎?勸她的人就是這個理由,那她也就接受了。念公就說,這樣子的話你連佛教徒都不是了,你連三皈依都沒有了,三皈依不純了,所以大家就是「轉受餘教」,要相信別的教去了。所以要堅持正信很難哪!

  那麼下來念公再提多一個人說,常常來見他的那個巴建明,他現在也信了耶穌教,前不久曾經有兩天又念咒了,他心裡很高興說,這回我可以去見黃老了,黃老就是念公,因為念公有跟他說過,你去鬥爭什麼時候勝利你再來看我,你不勝利你就不要來了。可是第三天他又不念了,所以就是善根跟這個業力,自己都在那裡互相的鬥。所以每個人都要知道,要趁現在我們這個善根占上風的時候,趕緊用功,切防業力發動,就是最怕業力發動,所以巴建明本來一直都是好好的,又去信這個耶穌教去了,這是他自己的業力發動,所以要謹防業力發動,業力發動就是天主什麼的了,佛教就不來了,就熱衷於談他耶穌教這一些。所以要謹防謹防啊!「轉受餘教」這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這一切障礙之中最可怕是中斷障,你要是不信了,你這個修持就中斷了,這是斷你的慧命,所以中斷魔中斷障是最厲害的。「轉受餘教」這個就是叫顛倒見,你這佛教不信,跑去信邪教,這不就顛倒了嗎?這種顛倒見的相續不絕,他這個顛倒見就是更能產生無窮的顛倒,於是乎就永溺於生死苦海之中,這個根本是什麼呢?就正是因為愚癡呀!「身愚神闇」,所以生死是以癡為本,就是無明為本,這是什麼呢?所以就是「顛倒相續」,這就是無常的根本,所以無明是根本,愚癡是根本,這一種「身愚神闇」信餘教就是顛倒,「轉受餘教」就是顛倒,這就是在生死中,無常生死以這個為根本。那麼下來又是經文:

蒙冥抵突,不信經法。心無遠慮,各欲快意。迷於瞋恚,貪於財色。終不休止,哀哉可傷!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死生之趣,善惡之道,都不之信,謂無有是。更相瞻視。且自見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婦,更相哭泣。

  我們緊接著繼續看註解的解釋:

“「蒙冥抵突」者,「蒙」者,有眼球而不能見也。憬興云:「蒙又作矇。蒙,覆不明也。冥,闇昧無知也。」「抵」者,獸以角觸物。「突」者,衝也。又義寂釋此句曰:「謂無所了知,觸事違犯。如小兒夜行,狂犬妄走,無所不作也。」以愚昧蒙昧,故不明經義。以抵觸為性,乃好衝突,故於經法,不能信受。於是「心無遠慮,各欲快意」。

《會疏》曰:「不顧後世。但求現樂,故云『各欲快意』。」存心瞋恚,貪財好色,無有休止,故云「哀哉可傷」也。”

  那麼再底下一段就說到「蒙冥抵突」了,「蒙」是有眼珠而不能見叫做「蒙」,這也就是表示暗昧無知,這個「蒙」是看不見,「冥」是表示暗昧表示無知,這個「蒙」跟「冥」兩個加在一塊兒,「蒙冥」就是以眼睛瞎用來做譬喻,整個兩個字擱在一塊兒也就表示「暗昧無知」。

  「抵」是牴觸,「突」是衝突。義寂解釋這幾句就是說,「蒙冥抵突」是什麼意思呢?就說是「無所了知」,這個人很無知,碰見事他就違犯,他都不同意,像小兒就是小孩子在夜裡頭看不清道路胡亂跑。還有這個狂犬妄走,就是瘋狗不知道方向無所不作,牠沒有什麼可以不做的,這就是「蒙冥抵突」了。他愚昧不明白經中的意思,你跟他講,他也不懂,而且他還牴觸,聽了就衝突,他還要批評不能受教啊!對於經法不能信受。

  「心無遠慮」是指心裡頭沒有遠慮,考慮不到來生這些事情。「各欲快意」就是只求眼前痛快,有酒當醉就醉,就這句「各欲快意」。而且心裡頭就是瞋心很重,很容易生氣,「迷於瞋恚」也沒有遠慮又「各欲快意」,就是只想自己痛快,在這個瞋恨心之中就使到自己迷了,迷失了。

  接著是「貪於財色」,一個是瞋,一個是財色,所以貪瞋癡這三個是三毒,貪財好色,所喜歡的只是這個事。不信經法,沒有遠慮,就是瞋恨,就是貪財好色。沒有休息的時候,一直到最後也不休息,這個休息不是躺下來休息,這是沒有停止,「終不休止」,沒有停止的時候。那佛說這種人是哀哉可傷,悲哀啊!可傷啊!這是佛的感嘆。下來我們繼續看註解:

“「先人不善,不識道德」表祖上愚癡也。《凈影疏》曰:「素不為善,明其無行。不識道德,彰其無解。」無解無行,愚癡之極也。世代相承,子受父教,都是邪說,不談善惡果報。故云「無有語者」。

先人癡頑,後輩無知,事乃必然。故云「殊無怪也」。「死生之趣,善惡之道」者,《凈影疏》曰:「生死之趣,不能自見,不識果也。善惡之道,不能自見,不識因也。

於因於果,自心不識。他無語者,故永不解。」是以「都不之信,謂無有是」。殊不知生死之事,必自見之,父子、兄弟、夫婦,死別之時,互相哭泣,無得免者。”

  這裡說「先人不善」,這些人怎麼回事會有這樣的表現呢?就是由於他的祖先,祖先不好不善不懂得道德,沒有人跟他講這些,「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所以也不能怪他。所以父母是最有責任的,所謂世間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孩子都是以父母作為學習的榜樣,父母又從祖父輩那邊學習所傳下來的,都很少對因果道德倫理有很好的認識,更別說是對佛法了。祖先沒教好,所以你就不能怪後輩的,後輩又沒有遇到正法,那就形成今天他這個樣子了,什麼樣子呢?不信因果,不信生死善惡的這個道理,所以對「死生之趣,善惡之道」都不信,並且還說根本就沒有,很多人都是這樣子的,也沒人跟他說,他也不相信,佛的話他也不聽,聽的時候他也不同意,不但不同意,他還牴觸,還跟你唱反調,他就認為這一切都沒有的,你說都沒有,可是你自己會看得見的呀!只要你好好看一看,這些因果的事相都擺在你的面前,「更相瞻視,且自見之」,你只要好好的注意一下,好好的注意看一看,你自己就會看見。

  「或父哭子,或子哭父」,或者父親在哭兒子,或者兒子在哭父親。「兄弟夫婦,更相哭泣」,這個哭那個,那個哭這個,這說的是生離死別的情況。下來我們看經文:

一死一生,迭相顧戀。憂愛結縛,無有解時。思想恩好,不離情欲,不能深思熟計,專精行道。年壽旋盡,無可奈何!

  我們緊接著看註解:

“世人愚癡貪愛,不知世間萬物,都是幻夢空花,誤為實有,而不知無常迅速,不能永保。生時愈親愛,死時倍苦傷。生死之際,存者,傷親人之永別,亡者,悲自身之長逝。互戀難捨,如刃刺心。故云「一死一生,迭相顧戀」。昔日恩愛,今成憂苦。而此二者,束縛身心,如繩作結,不令出離,故云「憂愛結縛,無有解時」。”

  好,我們來看這句「一死一生,迭相顧戀」,一個死、一個活,互相這個時候就思慮就留戀了,存在的就對親人要跟自己永別了,就很傷心啊!我這個存在的,可是我的親人和我永別了,我很悲傷,將死的這個人就悲傷自身之長逝,我這個自身在這個世間就快不存在了,我要走了,走了之後我不知跑到哪去了,再也不能跟大家相會了。所以這就是「愛別離苦」,生離死別這個互戀難捨如刃刺心,就如同這個刀子紮在自己的心裡頭一樣。這個必定你都看得見嘛!你不信,你也不能避免,你也都看得見。

  「一死一生,迭相顧戀」,這就是沒有佛法了,沒有佛法的原因,對佛法沒有徹底的理解才會執著這些。真正的原因就是註解說的,「世人愚癡貪愛,不知世間萬物,都是幻夢空花,誤為實有」,包括這個色身,他只看到假有的,看不到真有的,所以才有種種愚癡的行為,什麼行為呢?搶救啊,不捨啊!

  真正明白事實真相就知道,都是在為這個臭皮囊窮忙,你對於這即將死去的親人這樣子做,對她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增加她的痛苦。所以慈淨老師就是透視了這個事情,才能夠知道如何引導臨終者跟家屬,讓他們轉念頭,從那裡下手呢?從處理神識下手,而不是針對這個色身,搶救的是慧命,而不是身命。這是慈淨老師成功的地方,這也就是要對佛法有一定的認識才行,要不然你就是蠻幹。好,我們繼續看下來這段註解對這句經文就說得更加明白了。我們看註解:

“又結縛即煩惱。《大乘義草》曰:「煩惱闇惑,結縛行人,故名為結。又能縛心,亦名為結。亦能結集一切生死故。」故知縛於情愛,即是結縛於生死,無有解時也。

「思想恩好」。世人所珍,究其根源,實由情欲。而不知「欲為苦本」,「純情即墮」。若不能於此「深思熟計」,一心修道,以求解脫。轉瞬無常到來,壽命終了,至此則徒喚奈何。人命在呼吸間,故云「年壽旋盡」,「旋盡」者,謂轉瞬即盡也。”

  「憂愛結縛」是指昔日的這一切恩愛,現在都成了憂苦了,愛要別離了,這兩件事情「愛也罷,苦也罷」,就束縛了你的身心,像什麼呢?像這個繩子打了一個結了,讓你出不來,所以說「憂愛結縛」就是這個樣子,被憂跟愛捆綁起來了。而不知道這些本來沒有,被情執所蒙蔽了。「無有解時」佛告訴你沒有解脫的時候,眾生就是如此。

  這個「結」《大乘義章》說:「煩惱闇惑,結縛行人」,能夠把行人捆住,就叫做「結」。又能縛心,把心也捆住了,所以也叫做「結」。「亦能結集一切生死故」,所以「結」這個字就是兩方面的含義:一個就像打上結,栓上了扣上你了,跑不開了,這個叫做「結」。一個是它能結集生死,它把多少生死都給你結集起來了。所以有兩方面的含義。

  而「憂愛結縛」,所以這個「憂愛結縛」..結集這些生死是怎麼給結的呢?就是由於這個憂跟愛這麼結縛起來的,沒有解脫的時候。所以要知道思想恩好就彼此相思,互相思念,「思」就是互相的想念,彼此有恩就是彼此感情很好,真正的原因就是這句了,「不離情欲」。

  那麼我們看西方的哲學就讚頌這個愛情,東方就不如此,不是這樣子的。愛情沒有什麼神聖,都是不離情慾嘛!這個情還高超一點,慾就跟動物是一樣的了,是不是?動物都有慾,所以叫獸慾,所以慾比動物高不了多少,談不到什麼神聖。你看一個人為什麼不愛一個歲數很大的賢者,不管是男的或者是女的,可是他必須要看上一個年紀相當的美貌的男子或者是女子,這就是慾了,沒有什麼理智,也沒有什麼尊重,與其說是愛對方,還不如就是說要滿足他自己本身的要求,這句話就一針見血了,都是為了這個需求,說穿了就是這麼一回事,這個過來人都知道了,所以沒有什麼高超的,更沒有什麼神聖的,這種事情很神聖嗎?很神聖就不用關起門來了,所以這一種是不離開情和慾。

  再上一點提升一點就是情了,怎麼樣子呢?比如有一方都殘廢了什麼什麼的,他還跟她很好,還願意照顧她,這就高了,這裡頭就不只是慾了,而且還有情。

  但是大家要知道,情這個事情在修道人裡頭也是墮落之因。一個是情,一個是想,那麼我們人是情和想各占一半,所以是「純想即飛,純情即墮」,如果是這種情念就墮落了。純想那就離開了情了。所以我們說要超情離見,就是要超出這個情啊!

  「思想恩好,不離情欲」,好一點是情,其餘的都是慾,總之不離開情慾,就是情也是墮落之根,純情就墮落了。人就是一樣一半,在中間,純想即飛,你就可以生天了,或者你善根厚的可以生西方極樂世界,最高的話你可以當下成就,你飛在佛的心中了。這個飛大家也不要體會成真的是像鳥飛那麼飛,這個飛就表示快速就是了,超越空間,所以純想即飛這就不是墮落。墮落也不要體會是掉下去了,不是說就掉到地獄下面去了,地獄在哪裡呢?就以為地獄就在地球的地底下那個地心,那如果這樣子,你墮落再深一點,那你不是就從美國那邊出來了嗎?所以大家都不要這麼執著。這個地獄哪兒都有,到處都有,經上說在海邊上在樹林子裡頭,什麼地方都有地獄,空中都可以有。大家都已經有這個觀念了,什麼觀念呢?就是不同維次的空間。所以這個都是由於恩好,都是由於情和慾。那麼下來是經文了我們繼續看:

惑道者眾,悟道者少。各懷殺毒,惡氣冥冥。為妄興事,違逆天地。恣意罪極,頓奪其壽。下入惡道,無有出期。

  我們繼續看註解:

“上明從癡起瞋之過。三惡業中,瞋業為地獄因。又云:「一點瞋心火,能燒功德林。」世人醒悟者少,迷惑正道。故心懷殺毒,殘傷他命,惡氣熾盛,從冥入冥。故云「惡氣冥冥」。

又「冥冥」者幽暗也,無知也,暮夜也。所作皆妄,故云「為妄興事」,於是「違逆天地」。”

  於是就「惑道者眾,悟道者少」,對於這個事情看不出都是由於對這個道迷惑,迷了。所以這個「道」字是個很深的字,鬼神重德不重道,鬼神不是不重道,祂是不懂得什麼是道。德大家都能夠懂都尊重,所以百神都呵護都護持。對於「道」這個字祂不能懂。

  像牛頭,這個牛頭不是牛頭馬面的那個牛頭,這個牛頭是隋唐時代的法融禪師,因為他住在牛頭山,所以加上這個號叫牛頭。牛頭沒有見到四祖以前,就是禪宗的四祖,沒有見到四祖以前是「百鳥銜花,猿猴獻果」,連動物都尊重他。可是等他開悟以後,就沒有這個事了。大家不曉得這鬼神不能測啊!不瞭解這個道,所以就沒有辦法了。

  因此像這種還在情慾之中的人,他怎麼能夠悟道呢?對於這個道他只是迷惑,所以叫「惑道者眾,悟道者少」,能夠懂得道的人是非常非常少的。

  「各懷殺毒,惡氣冥冥」,每個人的心裡頭都有殺業這個毒,所以這個就是說到瞋心了,瞋恨之心了,所以古人說「一點瞋心火,能燒功德林」。這個瞋心就是地獄報,這是貪瞋癡,癡是畜生報,瞋心是地獄報,因為瞋心一來,他一點慈悲心都沒有了。所以世人能醒悟的很少,能夠懂得這些因果的很少,更談不上悟道了。

  對於正道他是迷惑的,所以他心中就是一種殺毒,這個殺毒好像我們覺得沒有什麼嘛!人人都是有啊!大家不知道,怎麼說世間上的人都有殺毒呢?我們從哪方面來看呢?

  你看這個世界上吃葷的人怎麼沒有殺毒呢?這一天不曉得殺了多少啦!尤其是過年過節,一個年一個節要殺多少?大家為什麼不覺得這個很慘!還講究吃的,還讚歎吃活的,讚歎把這個魚吃完之後這個魚的眼珠子還在那兒動,嘴巴也還在動,讚歎南方人吃那個「嗆蝦」,「嗆蝦」這個字我們都沒有看過,就是將活的蝦子在桌子上,活的蝦子在桌子上亂蹦亂跳,然後這個吃客這客人就「搛」了,就往嘴裡吃,這個是吃活的,這不都是殺毒嗎?你這樣子活活的將這個蝦這樣子吃進去,這個蝦不是一直跳跳跳,在你的大腸小腸裡面也是在跳,是不是?有的人就以為這是最上等的廚藝。像我們現在人講的,大家比較熟悉的醉蝦。

  說到這裡,師父就想起當居士的時候,所以人的這個慈悲心實在是太少太少了,他就是賣那個海鮮的,因為師父當時是做那個拍攝視頻的,就是拍那個節目的材料,那個節目叫「生命在吶喊」,講殺生的,那麼就去到一個地方,看到一個店在那邊幹什麼呢?在那邊將這些活活的蝦一條一條給牠們串起來,這以前師父說過了,把它串起來之後,那不是變成串燒了嗎?然後就放在那個烤箱烤爐那邊,就放在上面給牠烤,給祂烤轉來轉去...蝦在那邊跳,她也沒有感覺,從開始跳得很快,到慢慢越跳越慢..那個顏色從灰色的蝦變成紅色的蝦了,是不是很可憐啊?你看那個螃蟹在蒸鍋裡面爬,就跟那個蝦一樣從灰色變成紅色了,活活的蒸死了。

  所以現在我們就用假的來替代了,那就減少很多殺業了,就是所謂的素類的種種。那麼這樣子又有人有話說,他們說你們這些人是「齋口不齋心」。那師父我的解釋就是-各位,我們要看它的內容,它取葷的名字是方便接引,引起大眾的這個興趣,出發點是好的,而且他沒有犯殺業啊!沒有犯殺業就沒有冤冤相報了,是不是?

  所以這一切我們這個毒,娑婆世界的五惡五燒,這個五惡就是五毒濁世的這個毒。一般人大家好像都說我從來沒有殺過人,我沒有幹什麼殺人放火的事,但是仔細要想想這個殺業,就是這個口福之禍是很嚴重的,殘害生命是人還是動物都是一樣的,而且還到處去宣揚去讚揚,什麼都吃,還要吃活的東西,而且越吃越多,這都是殺呀!現在又是種種的恐怖主義,就以殺為能事,還很得意,所以就形成「惡氣冥冥」了,「冥」是暗,惡氣暗藏在這個世間,接著就感召天災人禍了。好,我們看下來的註解:

“《嘉祥疏》謂為「上不順天心,下違閻羅王之意」也。如是任意作惡,故云「恣意」。一旦罪惡滿盈,故云「罪極」。於是罪業牽引,則不待世壽終了,乃頓奪其命,「下入惡道」。

「奪」者強取也,使喪失也。頓然斷其壽命,故云「頓奪其壽」。《嘉祥疏》釋「頓奪」曰「滅壽奪算」也。又《凈影疏》曰:「癡故起瞋,共相殘害,各懷殺毒,惡氣窈冥,為妄事等。」續云「造罪之人,宿罪之力,自然招集非法惡緣。隨而與之,恣其作罪。待其罪極,頓奪令盡。將入惡道,受苦無極。」疏謂:世人因愚癡而生瞋心,相殺相害。心懷毒惡,唯作妄事。如是造罪之人,由其宿世罪惡之業力,種種惡緣自然相隨,恣意作惡。待其惡貫滿盈,果報顯現,頓然奪盡其壽命,墮入三惡道。所受果報,無有窮極。欲出無期,故云「無有出期」。”

  所以就「為妄興事」,所做的事都是錯的,所追求的都是妄的,他就喜歡殺業,他這個貪心種種的所為,這一切都是惡的。「為妄興事,違逆天地」,「上不順天心」,嘉祥大師說「下違閻羅王之意」,造作這種種的殺業,而且任意作惡,就是所謂的「恣意」。「違逆天地,恣意作惡」,這個罪就到了極點了,所以最後是「惡貫滿盈」,到了「惡貫滿盈」的時候就會怎麼樣呢?「頓奪其壽」,這就立刻得到報應了,按他的宿命本來不是這個時候的,這就要改生死簿了,就「頓奪其壽」,就是不等他的壽完了,頓然就把他的壽命給斬斷了,給截住了。所以嘉祥說「頓奪」是什麼意思?就是「滅壽」,把他的壽給滅了。奪算就是天算有多少數,說他是七十,就給奪過來了,那就沒有七十,提早結束了。這個意思就是說,世間人因為愚癡就發生了瞋心,「相殺相害,心懷毒惡」,所做的都是妄事,沒有真事正事。那麼這樣子到了造罪的時候,尤其是過去生中又有罪惡這種業力,於是乎就引起種種的惡緣全都湊起來了。所以大家要知道這種事它都是湊在一塊的,因緣業力能生善根。所以你這壞的方面也是一樣,壞的因緣壞的業力也能夠出這個罪根,這樣的話他這一切壞的東西都現出來之後,他就「恣意作惡」了,他就忘形的任性的做壞事了,等到「惡貫滿盈」,等這「惡」都滿了,這個果報就顯著了,就頓然奪去了他的壽命,就墮落三惡道了,這個墮落之後你所受的果報,就沒有哪一天可以出來了。最嚴重的是無間地獄,就是說有一天我們這個宇宙大爆炸了,地獄一點也沒有了,一般地獄的罪人就釋放了,都放走了。可是無間地獄不行,這種人還得換到他方世界有地獄的,沒有爆炸還有地獄的世界去入獄,因此要入了這種無間地獄,那就沒有窮盡沒有出期了,所以叫做「無有出期」。

“末段普勸,止惡從善,求生極樂。”

  就是說本品最後一段經文,就是佛普遍的勸導我們要止惡從善,求生極樂。好,我們看經文:

若曹當熟思計,遠離眾惡。擇其善者,勤而行之。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

  我們接著看註解:

“「若曹」,即「汝等」。「熟思計」即常云之深思熟計。「愛欲榮華」至「無可樂者」,《會疏》曰:「榮華不可保,會者定離散。愛欲不可常,盛者必衰故。顛倒妄樂,故無可樂者。」”

  「若曹」就是說你們哪,就是釋迦牟尼佛跟大家說,你們要「當熟思計」,你好好的想一想,要「遠離眾惡」,不要覺得這個無所謂,這一切的惡都要遠離啊!「擇其善者,勤而行之」,要挑我們人生之中哪一些是善的,要「勤而行之」,所以我們一切助人都是善,而善中之王就是念佛弘法,要挑這些去勤行,就是精勤的去修行。

  然後要知道「愛欲榮華,不可常保」,自己所愛的所欲要的所享的這些榮華富貴,今天這一些安樂享受是不能夠長久保持住的,「皆當別離」就是最終都會和你分手的,為什麼呢?因為都是假的,這個假的定義就是-它是生滅的,無常的,不能常存的,佛用夢幻泡影來形容,就算它存在也是很短暫的時間,而這個存在的時間還是我們的錯覺,所以佛勸我們這些是「無可樂者」,這就是佛的大智慧的話,說你現在認為可樂的東西,也沒有可樂的,實際上真的是如此。

  念公常說,就是看著很好看的,那也不過是一個肥皂泡,看著五光十色,實際它馬上就破了。而且念公說我是從小就有這樣的感覺,一般人就常常都會有這種感覺,知道席散人空,一個盛會可是到席散人空的時候,就覺得有一點悲哀了,剛才盛會不在了,就有失落感了。可是念公說我從小就有這個感覺,就說正當這個盛會正在興高采烈的時候,我這種悲哀的心思就已經出來了,不用等散會,這就是能夠知道這些都是無可樂者。下來我們繼續看註解,引了這個清朝彭際清的他的一段話:

“彭際清曰:「一切世人以欲為樂,不知是苦。智者觀之,唯苦無樂。所以者何?以有為樂,無即是苦,不知有者無所因故。以得為樂,失即是苦,不知得者失所因故。以聚為樂,散即是苦,不知聚者散所因故。以生為樂,滅即是苦,不知生者滅所因故。」蓋謂眾生所樂正是苦因。從茲苦因,必生苦果,故云「無可樂者」。”

  下來還是念公的原話說,他說有的時候還覺得看見我自己也參在裡頭,我覺得真的沒有什麼可以快樂的,無可樂,有時候看到別人我覺得這些人都很苦,他在那邊狂歡,我覺得他很苦,實際就是這樣的一種感覺「無可樂者」。尤其是現在你看到有一些這種什麼搖滾樂啊,那種音樂那種狂舞,表現的很狂歡,實際也可以說是一種掙扎,一種嘶叫,很苦啊!

  實際說在娑婆世界沒有什麼是真實可樂的地方。所以你要不在佛法裡面找真樂,那你就永遠都是苦。而且這個佛法還要強調是大乘佛法Mahayana,還要是大乘裡面的淨土念佛法門,為什麼這麼說呢?是不是又在老王賣瓜了?不是啊,這個是事實,淨土法門最終的目標就是去作佛,這才是真正的大安樂。這是佛說的,不是老王說的。佛在經典說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所以老王只會賣瓜,他怎麼懂得這個道理呢?好,下來我們再看經文,我們看接著下來的經文:

當勤精進,生安樂國。智慧明達,功德殊勝。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在人後也。

  接著就是一段小註說:

“繼勸精進,求生安樂國。得生彼國,悉皆「智慧明達,功德殊勝」。”

  好,我們來解讀,「當勤精進」佛這就勸導歸到正念了,我們應當要勤奮,勤奮去做什麼呢?要勤奮去精進,你們現在已經都信了,那佛因為當時是對與會在座的這些聽眾,有兩萬人,一萬二千是比丘、七千是男居士,那就一萬九了,五百比丘尼、五百女居士正好是兩萬人。還有這些天人阿修羅種種的,那就不知道有多少的數目了。地球上的人是兩萬,還有諸方來的大菩薩,這就算是「汝等」,這個「汝等」最主要是指著這裡頭最當機的,那還是以阿難為首的地球的這些人,當然廣泛的都有,那就連我們也應該在內,我們現場的觀眾都在內了。佛勸導大家要好好的思計,要「遠離眾惡,擇其善者,勤而行之」,這一切都「不可常保」,「皆無可樂者」,要勤精進。你們這已經做了和尚,這是對當時的比丘說的,做了比丘尼比丘了,男居士女居士,今天又聽說了極樂世界。

  那麼底下跟著要來的還有〈禮佛現光品〉,極樂世界現前啊!所以在這一會的人都大有因緣,要精進哪!這個進步是要在正法上面進步,不是得一點這個,得點那個什麼的,不是這方面的進步。要生到安樂國,所以佛就正式在勸所有在法會上聽法的人,實際上也在勸我們。因為念公常常說,要將自己擺進去。師父也一直告訴大家,不是跟我們沒有關係的。我們今天能夠讀到這個經,讀到這句話,我們也等於聽到釋迦牟尼佛在告訴我們,你們應當生到安樂國啊!

  所以念公說實際現在這真的是懂得了,懂得什麼呢?就是說在以前一開始就能懂得,念佛是「無住生心」,這個最妙就是在這個地方,《金剛經》最妙的就是「無住生心」,但是凡夫要達到「無住生心」,那就是要靠念佛了。不過當時念公說,當時也想可能念咒會好一點,因為念佛還有一個「佛」字,裡頭還有一個「見」,咒就離開這一切了,咒裡頭一切都離了,沒有你可思想的,所以念咒可能更好一些。念公那時候才二十幾歲,第一遍看《金剛經》,只承認它這個好處。而對整個極樂世界的黃金為地種種殊勝這一些,就覺得這是說給普通人聽的,實際也是如此。

  但是現在越來越來才知道,這一切這些依正都是自心,從最初步的體會,慢慢到深入的理解,那就是一個大的進步了。你看我們大家跟隨七寶聽《大經解》,也是這個過程啊!剛剛開始哪裡知道極樂世界這些依報正報,這些黃金七寶都是自心,都是法身。聽都沒聽過,這種內容外面的人聽都沒聽過,所以大家現在也是一個進步咯!你看夏師蓮公在《淨修捷要》裡頭說:「託彼依正,顯我自心」,就是拿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來顯明我的自心,我的自心到底是什麼樣?能不能拿個鏡子來看看來照照?講了極樂世界的依報是什麼情形,正報是什麼情形,那你的心就是這個樣子,這全都是你的心啊!

  再來就知道生安樂國的重要,修什麼什麼法,你不能不受後有,與其受其它的後有,就不如受極樂世界這個後有,所以不管什麼人你要想真正超脫,只此一法,只有這一個方法這一個法門,所以我們要去弘揚要勸導,也應該「唯此一路,唯此一門」,勸人家要去作佛,不要勸人家再來做人。去作佛之後,再回來,你就可以決定要做什麼人都可以,這個道理一定要懂!但是聽到這個道理的人太少,所以都是還要來做人,做人很好啊,這個就沒有辦法了,這都是因緣啊!所以「唯此一路,唯此一門」,就是這句話「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這就是這個涅槃門。

  「生安樂國」,生到安樂國之後怎麼樣子呢?經文就說了就「智慧明達」,所以最要緊的就在這兒。生極樂世界不是叫你去享受,到了極樂世界,自然而然你智慧就會明達了,這個是最要緊的事情。所以常常說極樂淨土有最好的硬體設備跟軟體設備,有最好的超過現在的AI智能教學,有最頂尖的菩薩老師,有最完美的同參道友,所以「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現在在這個世界上多少人修行,他這也是生了信心,也很能作功德,就是這個智慧增長的情形很難。能夠正信,能夠很勤苦,能夠很用功,以至於能夠守戒種種這方面的還都有人。可是,真正能夠生出智慧的甚為稀有啊!所以還是念公那句話,「真有智慧,必然相信淨土法門。」否則,就不是真有智慧。而且到了極樂世界就智慧明達了。我們看下來註解說:

“「明」者明了,「達」者通達。《凈影疏》曰:「智慧明達,得智勝也。功德殊勝,得福勝也。」智福並勝,故勸世人,精勤求生。”

  「明者」就是明心見性的那個明,「達者」就是識心達本的那個達,智慧能夠明達,最後也都像極樂的大士,「一旦開達,豁然貫通」,自然中自然相,「光精明俱出,善好殊無比」,到那一步之前要不斷的智慧,可以一步一步的明達。「功德殊勝」這個是指往生的功德,在極樂世界所得的功德是十分殊勝的,所以就勸大家要去往生。好,我們再看一段註解:

“並誡之曰:「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在人後也。」「虧」者,缺也。「負」者,欠也。「經」指經教,「戒」指戒行。此處特勸持戒,以戒乃萬行之基也。

「勿得隨心」者,《涅槃經》云:「常為心師,不為師心。」蓋師心自用,乃行人大失。因此妄心,正是生死根本。師此妄心,恰是認賊作子。煮砂作飯,何能得食。何況隨心任性,妄作非為者耶!《四十二章經》曰:「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與此同旨。「在人後也」者,落後於他人也。”

  「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在人後也。」那麼這裡有說出了一個「心」,所以佛這個告誡我們要重視,不要隨著你的心。這幾段的勸勉這就很重要了,從「若曹」開始就說「當行善事,當生極樂世界」。「勿得」就是告訴你前頭那個是正要做的,這裡還有一個不能做的,就是「勿得隨心所欲」,現在很多的毛病都出在這裡,這一點有很多人修了很久,還是對於這個沒有認識清楚。總之還是在「任意妄為」,一種是「隨心所欲」,就是我的心想什麼就要幹什麼,這叫做「隨心所欲」。當然這個大家一般知道是不行是不好,很多你想做的事是壞事,那就要克制不能做,這個大家還能明白。但是還有許多是細一點的「隨心所欲」,比較微細的念頭,這就很難覺察了。就是你所做的都是按你心裡所想到的去安排,你考慮之後認為這是可行的,這個也就成了你的「所欲」了,你就去做了,不符合這個你就不做,這是一般人的情形,而這個情形正是佛說阿難的。

  下來就說到一般人很少知道的了。念公又舉了《首楞嚴經》的例子,說阿難已經證得了初果,碰見了摩登伽女,幾乎就要大墮落大翻車了。阿難他能夠記住十二部佛說的經論,他甚至都可以背了,自己也得了天眼,像五神通之類的,證了初果,也斷了見惑,怎麼會出這樣的大婁子?幾乎要闖禍了這樣子的事情。

  佛就給他開示,就是你不明白這兩種根本:

  一種是生死根本,就是你認為的這個的心,這個是生死根本,它不是你,它是你的敵人。現在大家還不免有一些地方,在這個問題上敵我不分,不是全部都知道,但是有時候還是敵我不分,這不說了一個生死根本嗎?就是你自己以為是你的這個心,這個是生死根本。

  那麼另一個呢?另一個是涅槃根本,現在你不認識,你也不知道。因為那個真心它不顯現,所以你不認識你也不知道,就這兩個根本。

  那個不顯現的才是真的代表你,這個你認為是你的,這不是你,這不是你這是敵人,是敵人派來的特務,可是你上當了。所以這個《四十二章經》是最早漢朝來翻譯的,它就是選了一些最重要的內容,這裡頭就說了「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這個我們七寶同修聽多了,幾乎都能夠背了,雖然能夠背,但還是常常疏忽了,沒什麼重視。告訴你要慎重,不要相信你的意思,你自己的意思不可信!所以時常都要從佛經裡頭的這一些話,吸取一些東西來打倒你的那顆妄心。不是給它抹粉塗胭脂,把它裝扮起來,保護自己的妄心。佛就跟阿難說,這是一個已經修道精進的你,就這樣子上當了。所以「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那麼下來師父在念公其他開示裡面,找到了這一段相當好,也可以跟大家分享,談的內容就是說的我們的心,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心?大家聽了就明白了。

  先看四句話就是說:「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這是唐朝的一位居士,一位鼎鼎大名開悟見性的居士,所說的四句話。這位居士就是大家知道的龐居士。所以誰說居士沒有料?沒有料就是草包的意思。龐居士一家四口的神奇事跡,我們過去都講過了。

  這裡要說的是另外一段大家沒聽過的。

  有一天龐居士就拜謁了馬祖,拜謁就是拜見。這個馬祖不是台灣神廟的馬祖。是唐朝佛教禪宗大師馬祖道一,六祖惠能再傳的弟子。龐居士跟馬祖見面以後,就向馬祖提出一個問題,龐居士就說:「不與萬物為侶者是什麼人?」侶就是伴侶。有一個人不跟一切事物做伴侶的,是獨立的,唯一的,這個人是誰?他就請教馬祖,馬祖就回答說:「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再向汝道。」這是馬祖的回答。這一下把龐居士的一切思維分別完全給堵死了,為什麼呢?因為馬祖的回答是一個任何人都辦不到的事情,誰能夠一口把西江的水給它喝乾淨?不可能嘛!意思就是說你想讓我告訴你,不與萬物為侶的是什麼人?你首先要一口把西江的水喝乾了,我再來回答你。龐居士聽到這個話覺得,要讓老和尚回答我這個問題,簡直是沒有希望了。可是就在這個時候,龐居士頓領玄旨,自己明白了!明白什麼呢?大家好好的聽:

  原來這個人不向外求,本自具足,然後就說了上面這四句話了--「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讚歎馬祖的道場,也成熟了自己的悟境。就是龐居士說馬祖的道場是一個選佛的道場,馬祖會下,人才濟濟,開悟者如林,個個都是好樣的。

  這首偈子的關鍵在哪裡呢?關鍵的句子是最後那句「心空及第歸」,及第就是古時候考取功名中榜了,就及第而歸了。參禪怎樣才能中榜?怎麼才能進入選佛的名單呢?要想在選佛場中高中狀元榜,那就要「自空其心」,心不空,選佛榜上要題名是絕對無望。所以古人說:「心空境自空,境空心難空」,心是不共的,境是共的,境者是外在的東西,人人有份,想空也空不掉。心是內在的,是不共的,自己完全作得了主宰,只要有決心,就一定能夠作到心空及第。

  心空者不是不要這顆心,而是空去自己當下這一念的情識分別妄想執著,在空掉妄想執著的同時,at the same time,本有的智慧光明即刻顯現了。外在的環境千差萬別,好壞因人而異,所謂「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外在客觀的環境什麼是好的什麼是醜的,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說好醜起於心,環境隨著心念而轉變,就算同一個人,今天看見這個是好的,同樣一件事由於心念不同,到了明天就非常的討厭。各位在家居士,在家居士在家庭生活中,這方面的體驗一定非常豐富。

  念公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說,這老倆口子在一起生活了幾十年,隨著感情的變化,今天看到老頭還不錯,明天看到老頭簡直不能在一起生活,討厭得要死!實際他還是以前那個老頭,是你的心念在起變化而已。這是一個很平常的經驗,很實在的經驗。

  所以以此類推,我們所接觸的事物都會隨著心念的轉變,而會對外在的環境有不同的評價,有不同的欣賞感情,所以說「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這些都是說的八識的妄心,不是說的真心。

  由此我們就要反觀自心,為什麼會在同樣一件事物上,今天看到它好得不得了,明天看到它就很討厭的呢?道理在哪裏呢?原來好也好,不好也好,都是自己的妄想在分別,無始以來就是這種分別。使得我們受盡了輪迴之苦,當下無心,當下無分別,當下就解脫了。佛教實踐如是,佛陀說法亦復如是,也是這樣。

  佛法所要解決的,就是人心的問題。佛教給人類最大的貢獻最傑出的貢獻,就是教導每一個眾生管好自己的心靈,能夠管好自己的心靈就能管好一切,「一切由心造」,「境由心生」,「心凈佛土淨,心穢佛土穢」,一切從心開始,這是人類一切問題的根本所在。

  如果要解決問題不從心上著手,那就是捨本逐末了,丟掉根本而想在枝末上去,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那就是永遠都是搬石頭壓草,水上按葫蘆,水上按葫蘆是什麼情況呢?你按下去,它又起來了。那麼它的本是什麼呢?本就是根本,像一棵樹一樣,本就是一棵樹的樹幹和樹根。末是什麼呢?就是一棵樹的千枝萬葉。

  各位想想看,我們解決問題,究竟要從千枝萬葉上去解決,還是從根本上去解決呢?不言而喻,一定要從根本上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看問題要從根本上來看,解決問題也要從根本上來解決,斷除煩惱要從根本上著手。

  煩惱可以說千千萬萬,如果你要在千千萬萬的煩惱上一個一個的去對治,那就會扶得東來西又倒,永遠都無法使這個心靈安靜下來。

  煩惱有根本煩惱,那就是貪瞋癡三毒。修行的法門也有根本的法門,那就是戒定慧三學,以三學的力量來對治三毒的煩惱,這也有根本,根本在什麼地方呢?不出當下一念,智慧的力量在當下一念,煩惱的力量也在當下一念,當下一念能夠轉變。而且從煩惱方面斷相續心,從智慧方面連綿不斷地延續下去,擴展開來,那問題一定能夠得到解決,就能夠做到內心世界的「河清海晏」,這句成語大家少聽,就是黃河水清了,大海沒有浪了,天下太平了。我們的內心世界不太平,各位的家庭就太平不了,這個社會也就不太平了,國家也不太平了,人類也不太平了。只有全人類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太平無事,我們人類自然就刀兵入庫,把那個兵器收在那個兵庫裏面,「兵戈無用」「馬放南山」就和諧了。不管是解決個人的生死問題,還是解決社會問題,還是全人類的問題,都離不開我們當下這一顆心,這是佛教給我們人類指出的一個方向,這是佛教對人類文明作出的一個極偉大的貢獻。

  但是佛陀的這個無盡寶藏理解的人太少了,運用的人太少了。所以有的時候自己有所見,有些什麼什麼,這都是這個妄心,以自己的看法作為一個標準,都是妄心所為,你對於它沒有認識。

  你對於它能夠真正的認識了,能夠跟這個妄心劃清界限,分得出關係了,那你在修持上就大大的進了一步了。

  你如果要是隨著這個妄心所欲,那就是佛說的,你就會「虧負經戒」,你就虧待了經,對於戒你就不會好好的去守戒,那也辜負了戒,那就怎麼樣子呢?那就「在人後也」,在同修這麼多人之中你就落後了。這是佛的勸告。

  那麼到這裡我們就將〈勸諭策進第三十三品〉完整的介紹了,也將佛的勸勉通過經文的重點經句,跟大家詳細的解釋了,那這一品我們就一起學習到這裡。明天我們開始下一品〈心得開明第三十四〉,這是新的一品了,我們明天再來繼續。好,那我們今天就一起學習到這裡。感謝大家的出席,阿彌陀佛!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purelandcentre&aid=17989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