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34集
2023/11/26 18:12:00瀏覽53|回應0|推薦2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34集

  七寶淨土講堂堂主慈淨老師,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我們繼續一起來學習《無量壽經》跟註解,就是我們淨宗大德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也叫《大經解》。我們現在還在第二品,我們再將第二品的經文念一遍:

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遊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請看註解在《大經解》114頁倒數第四行,我們從這句看起:

“本品從「咸共遵修……」至品末之「不可思議」,皆是讚歎普賢大士暨會中一切菩薩之德。”

  從這一句「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一直到這一品最後,就是第二品的末了最後「不可思議」到這一句話,這麼長的一段都是讚歎上首的普賢菩薩,跟會中的一切菩薩他們的聖德,就是讚歎他們的成就。這個讚歎都是如實的,如實的就是沒有誇張的,沒有加鹽加醋的,沒有講得很誇大其詞的,真真實實的,他們真的是有這樣的成就。所以佛法就是真語者,實語者,講經也是這樣。前幾堂課有講過了,經典很深你把它講得不足講得不夠,或者某人之德很大,你把他說得很小,這個叫減損謗,也是一種謗法是減損謗。那你要過度把他稱揚讚歎得過了份了,馬來西亞的華語是過頭了,這也是謗叫做增益謗。所以佛教都不說過份的話,都是如實而說的,說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所以與會參加《無量壽經》這一會的聽眾這些菩薩,普賢菩薩跟這些菩薩他們的德行是如實而說的。這些上首代表都有很突出的成就,我們要看完這一品,等第二品全部學完了你就會明白了,你就會贊成了。請看註解下來說:

“「大士」者即菩薩,即大道心有情。士謂士夫。大者,即前釋大道心之大,茲不贅。本經會中,以普賢菩薩為一切菩薩之上首,餘文殊、彌勒、賢護等出家在家菩薩,暨十方來會無量無邊之諸大菩薩,皆悉遵行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乃華嚴長子,其至德即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也。”

  大士就是菩薩的尊稱,普賢之德剛才已經說了,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下來註解再說了: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謂大士十種廣大行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如上十願,願願皆曰:「我此大願,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普賢菩薩在發願的時候,他每一願都是用這幾句話來做總結。什麼叫無有窮盡呢?無有窮盡就是永遠是這樣的幫助別人,利益眾生,這個講的是時間無有窮盡,不是短時期的,不是像我們一般人喜歡就幫一下,不喜歡就不幫他了。什麼時候喜歡又再幫一下,我們是憑自己喜歡的,菩薩是沒有停止沒有間斷的,時間是三世,過去、未來永無中斷。空間是十方,要幫的對象的地方不只是這個地球,而且是廣大無邊。所以你要修普賢行,你要以這種心態去為十方三世一切眾生拔苦與樂。所以普賢菩薩發的願都有這句,「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意思是整個太虛空都沒有了,眾生也沒有了,眾生的業也沒有了,眾生的煩惱全都沒有了,我普賢菩薩的願才結束,「我願乃盡」。當然這些都是不可能的,都是不可能盡的。不可能盡那我的願就沒有終止了。所以你看這個心量有多大!不只是一個地球或幾個星球,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他要度的對象。「疲」是疲勞,「厭」是厭倦,就是說不想再做了,累死了,不要做了,人是肉做的不是鐵打的,真是要做死人咩?我們做兩下就不行了,所以跟菩薩不一樣。我們不管做一件什麼事情,如果天天做的都是一樣的,那就會厭倦了。吃東西也是這樣,為什麼常常要換換口味?天天如果吃一樣的菜飯,給你吃上個一個星期就不想吃了。叫什麼?吃膩了,厭倦了。所以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做同樣的,時間久了一定會起厭倦的心,這是我們一般的凡夫。

  所以現代人講的就是要有新鮮感,要有點變化,別老是死板板的。念佛也是一樣,是不是?老是這句阿彌陀佛,你看在共修的時候,如果是念佛念上一天,早上從開始念這句阿彌陀佛,念到最後迴向的時候也是阿彌陀佛,中間也沒有什麼其它的東西比較好玩一點的,有什麼變化的,都沒有,來來去去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沒什麼變化,又不能倒過來念就是佛陀彌阿,不能啊!阿彌陀佛倒過來念就是佛陀彌阿,所以就念到悶了,沒有味道了,按捺不住了!按捺不住心就開始花了。但是師父又常常說要專,不要夾雜,不要東參西訪趴趴走到處跑,要一門深入才有成就。但是一般人還是凡夫啊!但是佛菩薩不是這樣的,佛菩薩天天做一樣的事情他不疲不厭,這是我們不如他的地方,這也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地方。

  前面簡單的念了十大願王,這十條你看看,普賢的十大願不是一般的人可以做得到的。不說別的,就說第一條好了,第一條就不容易做了。「禮敬諸佛」,諸佛在那裏你都找不到,在你家裏啊!你家裏就有兩尊佛,但是你卻把他們送到老人院去了,把兩尊佛送到老人院。告訴你有情無情都是佛,無情是什麼?桌子啊椅子啊!這些無情的也是佛啊!你不能隨隨便便弄得很髒,東西亂亂丟,不是叫你向桌子頂禮,不是這樣的禮敬,那就變成佛呆子了。對它恭恭敬敬擺得整整齊齊,這就是禮敬啊!這是無情。有情無情都是佛。而且這個佛不單指過去佛現在佛,還包括未來佛,什麼是未來佛?北京鴨海南雞都是未來佛,你這麼說,那我就吃了很多未來佛啦!我把未來佛都吃掉了,所以這第一條「禮敬諸佛」你就過不了關了。

  但是我們聽了經典又說:「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哎呀!糟了!那我們要成佛就沒有指望了,是不是?師父又說作佛比做人容易,現在又給我潑冷水說不修普賢行不能作佛。別擔心,佛很慈悲的,佛了解我們,如來有殊勝的方便,怎麼樣呢?就念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就都圓滿普賢十條的大願了。(客家語)哎,就這麼簡單?是不是啊?是。你一句阿彌陀佛一直這樣念下去,你就圓滿了普賢的十大願,你不用一條一條的「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不需要,不需要,為什麼呢?十大願王是以到了極樂世界作為歸宿啊,是不是?所以你只要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圓滿普賢的大願了,沒聽過是嗎?所以只有在七寶才有機會聽,這是佛在經典裏說的,不是我說的,這是真的,《普賢行願品》是這麼說的。

好,下來我們再看註解:

“《行願品》復云:「若人誦此願者。……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這願王在一個人最後斷氣之後,一切的諸根敗壞了,六根都不能用了,什麼都不行了,什麼也不能跟著自己了,你的家人你的親屬,還有你的車子你的房子你的孫子都沒有辦法跟著你了,在這個時候唯有這個願王不相捨離,不會離開你。

  「於一切時引導其前」引導你一剎那中就往生極樂世界了。所以一部《華嚴經》最後就歸結到這裏了,那麼這個就等於是總結。

  「其人自見生蓮華中」,這個人就自己覺得自己坐在蓮花之上了。

  然後佛就授記了,「蒙佛授記」,蒙阿彌陀佛授記,什麼叫授記?授記就是給你認同認可肯定,肯定告訴你將來會成佛,是到那裏成佛,那個佛土是怎麼樣的,有多少眾生,你要度多少人,種種情形佛都跟你講得清清楚楚,這叫授記。

  「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過後你就可以在不可說不可說,那就是無量無邊數不清的世界裏面,以你無量的智慧,可以隨著眾生的心而給他利益,並且能夠在煩惱大苦海中救濟眾生,這就是普賢大士之德。

  「令其出離」,怎麼出離呢?如何出離呢?就只有一條路,我們也是一樣,沒有第二條路,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這就是出離了。

  所以大家都遵修普賢大士這樣的德,最後都歸入彌陀大願之海。我們繼續看:

“又其中第十願「普皆回向」顯「普」。從初禮敬乃至第九願「恆順眾生」顯「賢」。”

  十大願王其中第十願是「普皆回向」,就表示普賢菩薩名號中的「普」字,從第一個「禮敬諸佛」願到第九個願「恆順眾生」則表「賢」的含義。「賢」是說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普」是講的十方,就是四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全都包括了。

“故知十種大願,顯「普賢」義。「賢」則豎窮三際,「普」則圓攝無餘。”

  第一個「禮敬諸佛」到「恆順眾生」顯出普賢的賢,是如此的勤勞,沒有疲怨,一直禮拜懺悔,「請轉法輪」一直到「恆順眾生」,所以十大願王就顯出普賢之普跟普賢之賢了。下來就引《清涼疏》來說:

“《清涼疏》云:「果無不窮曰普。不捨因門曰賢。」正顯經中普賢,即位後普賢,亦即善導大師所謂,從果向因之相。”

  《清涼疏》上次我們也說了一些,普賢這個名號的解釋是「果無不窮曰普。不捨因門曰賢。」他這個成佛的果位沒有欠少的了,圓滿了,窮盡果位的一個聖德,沒有不窮的地方,果無不窮叫做普,「普皆成就」。「不捨因門曰賢」,雖然他到了最後的佛果了,他已經得到無上的成就了,可是在因地上,他有發這個要度眾生的願,像阿彌陀佛也是一樣,阿彌陀佛跟其他十方諸佛成了佛之後大家都一樣,但是沒成佛之前在因地,每一尊佛發的願都不一樣。阿彌陀佛發的願就是要「度盡無邊苦眾生」,那麼現在成佛了,成佛就是要還願。我們現在人也是跟神求什麼求什麼,得到之後就要去還願,還向神許的願。佛也是要還願,但是到了成佛就沒有什麼叫眾生,都是平等了,一切都如了,沒有一切分別了。但是因地發了這個願力要度眾生,就示現菩薩身來救度眾生,所以這個叫做「賢」。所以這就看出我們經中所提的普賢而為上首,這個普賢是位後的普賢,是成了佛之後,再倒駕慈航。

  上次不是說普賢有三種嗎?一種是位前,一種是位中,一種是位後。位中就是等覺菩薩,所以這是位後的普賢,他已經成了佛位之後而示現菩薩身來救度眾生。這也就是善導大師說的「從果向因」,證明就是成了佛倒駕慈航示現菩薩的位後普賢之相。那麼善導的一些觀點跟密宗一致,大師說「指方立相,即事而真」。所以很多跟密教的觀點是一致的。下來我們再看註解:

“又普賢偈云:「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是即普賢自言,我既往生極樂國已,成就所發之十種大願。乃以殊勝行願功德,皆悉回向眾生,同生極樂。”

  願這一些眾生都到無量光佛剎,那裏是無量光佛剎?極樂世界啊!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這是普賢的大願,普皆攝受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

“普皆回向,乃成「普」義。彌陀四十八願,攝一切眾生,是「普皆回向」之本源。普賢十大願王,正是彌陀大願之第三十五願之廣演。願曰:「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宏誓鎧,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此願留在第二卷中詳釋)。”

  這是經文,在往後我們會有詳細的解釋。所以普賢也正是跟彌陀大願是一個願,普賢的十大願王我們也可以說正是跟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的第三十五願很一致。第三十五願就說了,凡是生到我的國土的,究竟必至一生補處。不管你是到凡聖同居土最低的下下品,你最後,而且時間很快,極樂世界成佛的時間快到我們沒有辦法想像,一直向前進向前進,最後一定到一生補處,成為補處菩薩。什麼叫一生補處?就是後補佛,準備要去作佛的,在那邊等待。像當前的彌勒菩薩就是補處菩薩,他在兜率天內院那邊等,所以他是一定要補佛位的,這是絕對的,不可能有其它的變化。所以彌勒菩薩在五十七億六百萬年之後就來了,就成佛了,這就是補處菩薩。當彌勒菩薩成佛之後,下面要有一個補處啊,下面一個又在兜率天內院在那邊補,所以賢劫中一千尊佛就是這麼來的。名單都排好了,賢劫最後一尊佛的名字也知道了,所以中間不可能有誰去插隊的。所以我們將來成佛也不是在這個賢劫名單裏面去插隊的,我們到他方世界去作佛。因為整個宇宙這麼大,佛土無量無邊,看那個佛土的這些眾生跟你有緣的你就去了。所以不用擔心沒你作佛的地方。只要往生極樂的一切眾生他必定達到一生補處,補佛的位,就必定成佛的。到了極樂世界你不成佛,你在那邊要幹什麼呢?又沒有退級又沒有退班,你沒事幹一直呆著不走啊?壽命無量又不會死的,又不會向後退,只有一直向前,到最後你不作佛要做什麼?要在那邊做老大哥啊?所以一定去作佛的。

  但是也有一些因為他有發這個願,他要快快的去度眾生,所以他有這個願他就「被宏誓鎧」,他要披著宏誓的鎧甲,你要去度眾生。度眾生你別說其它地方,到了鬼道地獄道,來到人道也不容易。現在的人有多壞,你怎麼度他呀?你去到鬼道,那些鬼兇巴巴的,到了地獄你要怎麼樣?所以你一定要有防備。那些鎧甲就像以前的戰士,前面被一個盔甲,就能夠抵擋,我們現在叫防彈衣,防子彈的。所以你要度眾生要做這樣的準備。要教化一切有情,他就發這個信心,都修菩提行,行普賢道。所以彌陀三十五願有這樣提出來,都在行普賢菩薩這樣的道。所以現在會中來參加聽經來莊嚴的都是和這第三十五願相合的,一樣的,這一些人都是已經生到極樂世界了,但是他要被宏誓鎧,要教化度眾生,所以他就來了,到處跑了,「遊化十方」。修行普賢之道也就是導歸極樂之道。那為什麼只是遵修普賢求生極樂呢?因為只有這一個法能夠給眾生真實的利益,其它的法也有,其它方法也可以給眾生得到利益,但那不是真實的利益。為什麼前面加個真實呢?因為這個利益是可以讓你真正徹底解決問題,不要再來做人了,做人很苦啊!是不是?想想這一生來做人苦多過樂,現在好好的,但是你不知道明天怎麼樣,後天又怎麼樣,明年怎麼樣。什麼苦要來你也不知道!所以要快快去成佛,只有這個淨土念阿彌陀佛的法門可以給眾生真實的利益,能救眾生的生死之苦。所以善導大師就說了:「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為什麼出現在印度那個地方?他可以不來的,他來是為了什麼?就是「唯說」唯一要告訴我們的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阿彌陀佛的大願像海一樣的深一樣的廣。所以有人就不甘願啦,佛講經四十九年講了這麼多法門,那你怎麼證明是唯一要說阿彌陀佛的東西呢?是你們修淨土的又賣花說花香了。確實是這樣,因為你不能一聽了馬上要去作佛,釋迦牟尼佛才用其它的方法慢慢的誘導你慢慢的引導你,一步步的到最後才跟你說要去作佛。你本來是佛,就應該恢復你是佛的本來,這就是釋迦牟尼佛要告訴我們的。這也就是這次來靈鷲山參與《無量壽經》法會的一切大眾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真正的原因了。我們再看註解:

“由是可見,會中聖眾,多是曾生極樂,披宏誓鎧,遊化十方,助佛宏化。如是輾轉教化,輾轉度脫,是故經中,無量無邊一切菩薩,皆遵普賢大士之德。”

  因此我們這個法會中的聖眾,「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個「咸」意思就是所有的全部,沒有一個不是。這個願在以後講四十八願的時候,我們要詳細的來講,這是一個總的「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那麼是如何呢?怎麼做呢?就是這句經文了:

“「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上兩句初讚諸大士之實德。”

  一上來就這幾句,「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這兩句是一開頭就讚這些大士的實德,所以我們就是有兩種,有權有實。實是屬於本體方面的,權是屬於用方面的。你看權跟實,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以前,都是慢慢的教導大家,剛才講過的,你不能一下子就告訴他你要去作佛,這會把他給嚇壞了,然後他就不幹了。你告訴他慢慢來,你先去證得阿羅漢,證得阿羅漢就 OK 了,先告訴他 OK,要像哄小孩一樣先哄他,他想阿羅漢也不會太長時間還可以。你一下告訴他作佛,那要很長的路,那他就不幹了,他就跑掉不要來當你的學生了,那個叫權巧方便的說法,所以才說有三乘法,有菩薩有阿羅漢有辟支佛。可是到了說《法華經》的時候,不能不講真話了。為什麼呢?因為釋迦牟尼佛快要入滅要走了,再不講真話就沒有機會了。所以真正到了《法華經》的時候就「開權顯實」,就沒有什麼叫做三乘法了,完全只有一乘之法,全部都是大白牛車,沒有什麼羊車鹿車牛車,都是大白牛車,都只有成佛而已。只有一個法,這就是「開權顯實」了!捨權巧方便,然後把真實告訴你了,把事實真相告訴你了。以前說的是一個過程,不是究竟,如果一開始就跟你說真實的大家不能理解,也不能信從更不能信受,就必須要權說。所以權巧方便的說也是十分必要萬分必要的,對不對?如果沒有這樣,大家也不知道後面還有個真實的,但是權巧它畢竟還是權巧,最後佛還是要把實際的話告訴大家,所以就顯實了。權和實就是這個分別。

  那麼一上來這兩句就是讚歎這些大士,參加大會的一切聖眾無量無邊,前幾天講過了,這個數量太多了,不只是我們看到經典所列的這些人而已,這些人是代表,還有後面跟著來的,寫不進去了,你一個個寫,那裏寫得完啊?在地球上我們這種人是兩萬人,比丘一萬兩千,還有男居士還有比丘尼,還有女居士一共是兩萬。但是還有那些看不到的,諸天以及天龍八部還有諸大菩薩,這個就沒有數量了。這一些菩薩聖眾他們實際的德就是這兩句,「具足無量行願」這是頭一句話。我們繼續看註解「無量」怎麼解釋:

“「無量」者,其多其大,無法稱量,名曰無量。《攝大乘論釋》云:「不可以譬類得知為無量。」行謂六度四攝等大行。願謂四宏誓與十大願等勝願。”

  這個數目字你沒有辦法說清楚,你也沒有辦法用一些譬喻來說,也比喻得不清楚,沒有辦法。你能夠比喻說清楚它恰恰是多少,沒有辦法,所以沒有辦法說清楚就叫做無量,數字太大呀!願呢?希求出世間的叫做願,看好,這裏說的是出世間,不是說的世間。我們世間的人也有整天發願的,所以我們世間人常常說「事與願違」,都得不到。因為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的,而出世間就超越無常。所以出世間的願是「有願必滿」,一切眾生生極樂世界這就是願,你如果願一切眾生都能夠中馬票,得到十萬塊錢美金等等,這不叫做願,你這個不是出世間的。行動跟願望的結合就叫做行願。

“願以導行,行以滿願,行如足,願如目,互相依持。”

  這裏說「願以導行」,你有這個願你才會有行動,你行動是為了滿你的願,你要有行動才能滿足你所發的這個願。所以行動像腿願像眼睛,用眼睛來引導你。如果是瞎了眼看不到,你怎麼走路?願來引導你的行動,行動來滿足你所發的願。這兩個就互相配合,相輔相成。

“「具足」謂圓滿無餘。”

  什麼叫「具足」呢?具是具有,足是充足,所以「具足」是圓滿無缺的意思,一切都有了,不再缺少什麼了。那麼這句經文說「具足無量行願」就是說,這一切無量無邊的殊勝行願都已具足圓滿,沒有欠缺了,一點都沒少了,就是這一切都圓滿無餘了。這說的是誰呢?說的就是這一些來會的大士。那麼這些來會的大士怎麼都能圓滿無餘具足這些行願呢?下來註解就說了:

“《行願品》云:「聞此願王,讀、誦、書寫……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

  這裏提到《普賢行願品》了,《普賢行願品》是我們淨土宗五經一論的其中之一,就是《普賢行願品》。《普賢行願品》裏頭就說了,到了極樂世界之後即見阿彌陀佛,你一到了極樂世界,肯定見到阿彌陀佛了,要不然你會見到誰啊?見到閻羅王?閻羅王不在極樂世界。

  見到阿彌陀佛,然後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一見到佛,什麼問題都解決了。不用說一樣一樣的來,一點點的累積,不用。於一念之中就可以圓滿所有的行願,一念之間圓滿一切願。這個只有圓教的道理才有啊!這是最圓極頓的妙法。所以往生法門之殊勝難思啊!淨土法門這個往生極樂世界的法門想不通啊!你怎麼想都想不通叫「難思」,所以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那只有用《華嚴》的道理才能夠解釋。什麼道理呢?它是一位一切位,位就是它的位次,你得到這個位次,其它一切的位次你都得到了。一真一切真,一圓一切圓。一念相應之下所有的行願都成就了,不用那麼麻煩,一點點的來,不用。這是最頓最頓的法。這一種我們就可以做一個比喻,拿世間的比喻,像拿一把絲,然後用一把最快的劍,誰的劍最快呢?跟師父差不多年齡的都知道,盲俠。以前日本的勝新太郎的盲俠他的劍最快,一把絲,噝!一劍下去,一根絲斷了,所有的絲同時一起全都斷了,是不是?這麼多密密麻麻的絲你不用一條條的來切,那要切到什麼時候?不需要,噝!全部解決了。另外在染缸裏染布,染一缸布線等等的東西,一染成了全都解決了,所有染缸的東西都同時染好了,不是一根一根的絲拿刀在那兒切斷它,也不是一塊一塊的布來染,染完這條再染另一條,這麼多條你要染到什麼時候?那個就要很長的時間,那叫難行道,那叫走樓梯一步一步來,頓教是坐電梯,一進電梯你要上多高都可以,這就是一成一切成。所以這樣的道理,一跟多是一致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我們現在多數人都會用電腦,電腦也是一樣啊!一個文件夾,然後你裏面收藏了很多很多的內容,文件夾是一個,打開來無量無邊那叫多,多收在一個文件夾裏面,一個文件夾打開來就是多,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你說如果是以前你怎麼用這個例子比喻呢?所以現在講佛法好講了。這個只有在圓頓教中才能夠理解這些,一般如果不是圓頓教不是這個道理。不是這個道理那你不是圓頓教是漸教,那就只有漸漸的慢慢一點點的像什麼呢?像爬山,爬山也不是不好,也很好,但是大家也比較適應,一般人因為他不相信嘛!那麼登山的人,你上一步就高一步,對不對?再上一步又高一步,你就看得廣一些,再上一步你又看得更廣一步,是不是?但是最後登到山頂上所能看的境界,你在半山中是不可能看到的,就是這樣。所以漸教跟頓教是不一樣的,頓教是什麼?就是博士班,淨土高級博士班就是頓教,淨土法門就是博士班,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得出來,往生極樂世界之後,願見阿彌陀佛,你見了阿彌陀佛之後,一念之間佛在那邊說法,佛一定跟你說法的,你就一一相應,所有的行願都成就了。所以你不見阿彌陀佛是不行的,你見到別人跟你講了幾年都講不通啊!你見到佛跟你講兩句話就搞掂了。所以這一切來會的大士都是具足無量的行願。這裏面暗示什麼呢?暗示他們都是從極樂世界來的,行跟願都具足了,所以就是說一切都要到了極樂世界才是真正的圓滿。除此之外你還不圓滿,你還是有很多欠缺的。所以祖師就說了一句,「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只要見到彌陀慈父,那一定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下來再看註解:

“此正顯從果向因,以彌陀之善巧方便加持回向,成就無量超出十地諸聖之行願。”

  所以這一些大士是從果向因的,這個大家跟了這麼久,「從果向因」,都能夠知道是什麼意思了,所以你們現在很厲害了囉,跟別人不一樣了。別人看這四個字看到頭都大了,那妳們在這裏整天聽師父解釋,「從果向因」就是「倒駕慈航」,已經成了佛再回向到因地去還願。哦!妳們很厲害了,是不是?所以已經到了果位而示現為因地,這個我們前面已經講了很多,就是成了佛之後再示現菩薩來度眾生,以彌陀之善巧方便加持回向,都能夠成就無量,超出十地諸聖之行願。現在這一些會中的大士都是如此,都有這種能力。

  「安住一切功德法中」,這句經文不能太輕易的看過,不是說這一切功德之法我就在裏頭安住,就住在那邊了,住在那邊不走了。那麼你要這樣體會,就把這一句體會得淺了。不是不能夠,是體會得淺,體會得淺就不是博士班了,體會得淺就是小學生了。所以我們是淨土高級班,要體會得深。那麼接下來就一步一步的深入了。我們看註解說:

“「一切功德法」指佛果之無盡功德。”

  再說得具體一點,應該說無盡功德的本體,這個說的是什麼呢?無盡功德的本體說的是什麼呢?我也不懂,不用理它,以後慢慢才來懂,總之我們遲早都會懂的。

  那麼底下就把「功德」這兩個字解釋得很深入很清楚,超出了我們一般人的觀念,如果你不來七寶淨土講堂,你肯定沒有機會聽到這樣的內容。一般糊裏糊塗的概念就是功德就是功德,我們到處都聽到功德這兩個字啊!因為我們現在都濫用功德這兩個字,等於是濫用往生這兩個字一樣,誰都說往生,天天都有很多人往生,這麼容易往生啊?所以我們就濫用了功德這兩個字,說什麼來聽經睡覺都有功德啦!那乾脆把妳家的床全都搬過來這裏睡,那不是功德無量?還有說什麼捐幾個錢就叫功德啦!你看法會放個大大的牌子也是寫功德主。所以大家習慣了用這個字,我們出家人沒有辦法,也是隨順大家,也很難改變這種的講法。信徒喜歡聽嘛!是不是?那你要是跟她說沒有功德,師父,你說沒有功德?只有福德,她又聽不懂什麼功德福德,心裏就不舒服了,下一回她就不來供養了。再多幾個這樣的,你的佛堂就關門了!所以真正什麼是功德什麼是福德,大家還是不容易分清楚。下來我們就認真的來討論這個話題,要認真的,這個認真是根據經論來解釋的,所以可以相信,也應該要相信。我們看註解:

“《仁王經疏》云:「施物名功,歸己曰德。」”

  「功德」兩個字的解釋根據《仁王經疏》他說「施物名功,歸己曰德」,我們常常聽說作功德作功德,功德兩個字什麼意思這裏說了,「物」指的是眾生,因為我們布施所給的不只是人,不能講人,那鬼道眾生呢?畜生那些就沒有機會了?所以用「物」這個字。你看祖師大德用的字都是有用意的,不是隨隨便便用的。「施物」,你看除了人還有鬼道,放焰口就是施食給鬼啊,還有放生就是布施給畜生啊!是不是?不止放焰口,還要救濟地獄。所以我們把這個利益給到自己以外的就稱為物,不是把東西給出去叫做功,不是這個意思。我們的利益能夠轉給其他的一切含靈,這個叫做功。什麼叫含靈?就是有生命的。然後「歸己曰德」,這個我們就要解釋了。消歸自己的稱為德,我們讀經聽經所有一切都要消歸自己,不是只在那兒念經文上的那一些話,而是要把這一些聖人所教的教義,消化融化到自心這邊來,「消歸自己」。還應該說得直接一點,消歸到自己的本心,這是功德的解釋。沒有聽過?這是《仁王經疏》說的。在我們本經功德法中,《淨影疏》這個解釋很好。剛才的解釋我們很容易就忽略了,現在看看《淨影疏》的本文:

“《淨影疏》曰:「功謂功能,諸行皆有利益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善行家德(指自有之德),故名功德。……德體名法。」”

  功就是功能,你總要有這種能力,你才能有功。功就是功能,「諸行皆有利益之功」,一切我們修行的行動,所做的一切行動都可以得到利益的這種功能,所以叫做「功」。這個功是善行家德,這一句話不太好懂,我們這一些善的行動善的行為,它出了功效,你行善就必然有這個功效,讓對方得到好處得到利益,而且要得到真實的利益,這裏強調真實之利才是你真正的功效。這個功效是你行善自然本有的結果,所以稱為家德,自家本有的,作善就是如此,就得這個結果。舉個例子打個譬喻就說水,水沒有不清涼的,水都是清涼的,所以清涼就是水的家德,自家本具的。我們行善就必然讓對方得到利益的這一種家德,這個叫做「功」。

  那麼底下還有四個字更妙了,說「德體名法」,這個德的本體就叫做「法」,這個法應該叫法性。種種善的行為,種種的功效,種種善行本有的美德,這些全都是事,事相有種種的差別,千差萬別都是事相,但是這個事相它怎麼來的?不會無緣無故跑出來的,這個事相必有共同具備的體性,那就是法性。所以《淨影疏》就說:「德體名法」,法性就是有情跟無情同具的體性。在有情方面就稱為佛性,也就是法身,所以「一切功德法」就是諸佛無量微妙功德的本體,也就是法性跟法身怎麼樣呢?在這個地方安然常住沒有退失,就是這句「安住一切功德法中」。在種種行善利他的功德事相當中,你做了很多善事,很忙,去幫助人家,救濟窮人,這些種種都是事相,但是你自己呢?你自心仍然是寂然安住在萬德本體法性之中,如如不動。自心雖遠離種種差別而一心寂然,如如不動不是死的,不是什麼都不做的,如如不動一心寂然,可是又「具足無量行願」,這才是真正的行菩薩道。於是這兩句經文的意義就更為深刻了,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安住一切功德法中」。然後你還是要去度眾生要做種種善事啊,然後你要修一切善法,修一切善法就是「具足無量行願」。你這樣做「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寂而常照,照而恆寂。你看大乘佛法種種的妙義都在這兩句之中了。

  所以大家如果不是在七寶聽到這樣的佛法,妳一直所知道的就是那麼一點點,那麼一點點那妳的智慧永遠就在那邊睡覺。甚至妳很忙於佛門的事情,在辦種種的超度法會,做種種的佛教活動,你還真以為自己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幫了很多人,不只幫活人,還超度死人,妳就這樣滿足自己所謂的功德,但是結果是怎麼樣呢?妳自己的毛病習氣種種的分別執著,種種的嫉妒障礙貪瞋癡慢絲毫都沒有減少,妳還以為自己在學佛,妳沒有理解功德跟福德的差別。那麼妳所做的全都是有漏的,妳把本來無漏的功德變成有漏的一點點的人天福報而已。

  所以這兩句經文很重要!很多人《無量壽經》讀了聽了很多年,你未必聽過這樣的解釋,今天在七寶講堂我們開始學習這部註解,你才有機會聽到,我自己也是一樣。安住於一切如來無盡果德的本體,如如不動,具足無量大菩薩的行願,那麼理體跟事用就齊顯了,空邊跟有邊全部都離開了,也不執著空,也不執著有。如果你只是「安住一切功德法中」,那你就偏到空那邊去了。又如果你只是具足無量行願,你又偏到有這方面去了,所以要兩邊都圓融,理不礙事,事不礙理,這正顯現出與會這些大菩薩的聖德是這樣的。聽不太明白,那我們化淺來講,「具足無量行願」就是你要發願,要度眾生,要讓大家都離苦得樂,你念念為眾生,但是自心要安住一切功德法中,要如如不動。如你的真如那樣的不動,就是金剛經說的「終日度生,終日無度」。看你天天在度眾生,但沒有一個眾生是你度的。這麼講不能接受啊!明明我在度眾生,你說我沒有度眾生?你不執著有眾生是你度的,那你的心就清淨了,就一塵不染了。要不然你跟他講佛法講的多好,看他的臉色沒什麼反應,你又不舒服了。明明這麼好的東西跟你講,你一點反應都沒有?你沒得救了,你沒有善根啦!哎!你先生氣了,你先生氣了那你就沒有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了。事情照做沒有妨礙,不被境界轉,八風吹不動!沒有說我做了種種的好事而沾沾自喜,沒有所謂的成就感的,也沒有所謂的值得驕傲的,沒有居功,沒有說沒有了我不行的,都沒有這些。做好事不必讓人知道,那你就沒有「我」了,是不是?你的「假我」變成「真我」了,那你就是安住在本體之中了。來參與的這些大菩薩就是這樣的人,這個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我們就是要向他們學啊,我們也要做這樣的人,這樣化淺來講夠淺了吧!這就是這兩句經文最簡單的理解,如果還再要簡單,那我就投降了!我就不會講了。下面我們再看註解:

“「法」者,梵云達磨。通於一切,無論小者、大者、有形者、無形者、真實者、虛妄者、是事物者、是道理者,皆稱為法。”

  我們來看「法」這個字的解釋,「法」字本來的含義,「法」者梵云達磨,在印度的梵音叫 Dharmaya 達摩耶。你看三皈依,皈依佛是 Namo Buddhaya,皈依法是 Namo Dharmaya,皈依僧是 Namo Sanghaya,所以就是  Dharmaya 達摩耶,中文簡單就譯為達摩。達摩就通於一切法,不管小的法、大的法、有形的法、無形的法、真實的法、虛妄的法、是事物的、是道理的,這一切一切都叫做「法」。「一切有為法」這個「法」字就是這個含意。只要是有為的都像夢幻泡影,所以「法」這個含意本來是這樣。那麼這樣來看,把德的體叫做「法」,這是《淨影疏》特別給予這個「法」字的含義。在這個地方「法」字它可以是一切東西,它可以是本體,在這個地方它就代表了本體。那麼這一說這個「法」就是「安住於諸佛智慧無上果德的本體」,「因之」那就怎麼樣呢?就具足了無量的行願,這兩句的意義就深刻了。所以這兩句就能夠超過在全段一切文字之上,等於是一個總綱。

  下來再強調安住於本體就是《金剛經》所說的「如如不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能修一切善法,「能修一切善法」,那就「具足無量行願」了!那就具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這裏面有寂而常照,照而恆寂,種種的意思都在這兩句當中了,所以佛法是很深啊!尤其我們現在上的是博士班,跟你讀多少書沒有關係,你現在就是博士班,淨土高級班,所以很深啊!所以必須要跟大家講深一點,因為你不是在小學,博士班就是要講真話,所以這全都要靠你自己。自己深你所見到的就深,自己淺你所能夠領略的就很淺。但是大家別灰心,你要一直來聽,一直來追,就好像追連續劇一樣,以後也要重複的看重複的聽,那你就會從淺慢慢入到深,甚至你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全在當人,都靠你自己,所以你自己很重要。六祖惠能說過一句話說,邪人就是邪惡的人,邪人行正法,正法也邪。正人就是正直的人,行邪法,邪法也正。所以這個當人就很重要了,這就是這兩句的總結,是安住於一切如來所得無盡功德的本體,具足無量這些大菩薩的行願。

  那麼這兩句就蓋括了往下的這一切話了,那麼底下再順便說:

“《唯識論》曰:「法謂軌持。」軌謂軌範,可生物(指眾生)解。例如「無常」,使人生起無常之解。持謂住持,不捨自相。一切諸法,各有其相。”

  這裏再解釋這個「法」,「法」的意思也叫做軌持,軌就是軌範,它有一定的軌則,你必須要依止的。「可生物解」,一切的法都可以使你生起一種理解,比如說你看到這幾個字「人生無常」,你馬上就體會到一種無常的這種概念,這是法的意思。而且一切法有它的自相,自身的相狀,註解再說:

“「安住一切」者,《會疏》云:「安住者,不動義。德成不退,故曰安住。無德不具,故云一切。」”

  「安住一切」剛才已經說了很多,說到「如如不動」已經把這個意思解釋了,「安住者」《會疏》說就是不動的意思,「安住」是什麼呢?因為你的德行達到不退了嘛,「德成不退」,德達到不退了,如果退就是有變化了,不退就安住了。「無德不具,故云一切」,沒有一個德不具足的,都具足了,所以叫做「一切」。所以這兩句就貫注在全篇了。

“前引《行願品》中,「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者,即是一念中圓成行願,故能安住於如來一切佛果功德之法。”

  底下接著看這兩句經文:

“「遊步十方,行權方便。」此二句初讚大士之權德。遊步,是遊行與遊化之義。十方者,東西南北四方,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隅是為八方,更合上下二方,名為十方。蓋表空間之一切處所。”

  「遊步」是遊行跟遊化的意思。我們常說的「遊戲神通」。十方就是沒有一個地方不包括的,就是東西南北四方,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就是八方,再加上下就是十方,那就含蓋空間的一切處所了。

“「遊步十方」表大士神通遊戲,自在遊行,化度十方世界一切眾生。”

  這是講他們的能力,他們可以千百億化身,想到那裏就到那裏,沒有地方可以阻止得了他們的。

“「行權方便」者,權,對實而說。具權宜與權變之義,俗謂通權達變。權亦即「方便」之異名。”

  這就是讚歎他的權德了,讚歎這些大士的權德。權德就是它的用,之前說安住於如來果德的本體之中,就是如如不動之義。底下緊接著馬上就說他們「遊步十方」,「遊步十方」就是沒有一個地方達不到的,就是極樂世界不起於座而能分身塵剎,什麼意思呢?前面講過,他的本尊還在極樂世界,還在繼續修行,在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可是他可以化無量的身,不需要離開他的座位,就可以十方世界都去了。所以大家不要在不動之中就體會,不動就是整個在那兒動也不動了,一看人家在行動,就認為他都在那邊鬧,剛剛之前是這樣的安住,前面講的「安住一切功德法」,這裏緊接著就到處跑了,趴趴走了。前面還說要你安住如如不動,你現在怎麼到處跑呢?要度眾生嘛!度眾生要有方法,就是「行權方便」。「遊步」是遊行與遊化之義,十方就是各方,「遊步十方」就是在這個十方都可以遊步,遊戲於十方,也可以說是來來去去來來去去,往返於十方,在十方旅遊。極樂世界的人旅遊就比我們廣得多了。我們辛苦,還要買飛機票坐飛機,還要護照辦簽證。人家不用,說走就走,到哪裏就到哪裏。極樂世界人住的家叫七寶宮殿,宮殿隨身,你想飛去那裏它就跟著你飛去那裏,他們速度之快,一頓飯的時間,就從極樂世界到了我們這兒來了,十萬億佛土嘛!《阿彌陀經》說我們到極樂世界也是十萬億佛土,他們來也是十萬億佛土,打個來回不就是十萬億佛土嗎?到兜率內院去見彌勒菩薩,也是輕而易舉的事,又可以來來回回,他的速度比光速還快。這個科學家搞不懂,科學家認為光速是最快的,但是佛家認為什麼比光速快?念頭,念頭哪有速度的?你現在試想你家裏廚房放的什麼東西?哎,到了,其實沒有到,是你的念頭到而已,是不是快?所以十萬億佛土這麼遠的地方,他打個來回就像我們這裏一頓飯的時間,所以是「遊戲神通,自在遊行」。極樂世界的人到各方的佛國去,讚歎,獻供養,聽佛說法,十方有佛,聽佛說法。然後十方的一切菩薩一切聖眾,每一天也都到極樂世界去,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無量壽經》第二十六品就說了,所以《無量壽經》之中就有阿彌陀佛說的法,大家到了極樂世界聽彌陀說法,彌陀說的是什麼,我們這裏聽不到,所以要麻煩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轉述。釋迦牟尼佛轉述,我們也就知道阿彌陀佛說的是什麼啦!彼此都是「遊步十方」,不只他們「遊步十方」,我們現在也是「遊步十方」。不但極樂世界,其他世界跟極樂世界之往來很頻繁,整天來來去去來來去去。當然這個我們看不到,看得到那還得了?科學家要看到他就瘋掉了,這是什麼?飛來飛去!我們這裏需要交通工具啊,是不是?什麼火箭啦,穿梭機啦,他們不需要。「想飛就飛」不是有一首歌嗎?想飛就飛,說飛就飛!

  「行權方便」者,權是對實而說的,就是權宜權變,權也就是「方便」的另外一個名字。我們俗話說通權達變。昨天講了一些,不能死守在規章制度。昨天講過的,你嫂嫂掉進河裏,你要把她救上來,不能死在禮儀之下。什麼禮儀呢?「男女授受不親」那就糟了,你嫂嫂就白白送死了。

  我們這個戒律也是一樣,佛的戒律也是通權達理的。我們都知道這個戒律有開遮持犯,「開」是有開緣,像殺生在什麼情形之下這個戒可以開?什麼條件呢?利益眾生的時候,特別是在救度一切眾生的時候,眾生有急難恐怖的時候,這個時候可以開戒。開戒絕對不是為便利自己,而是為了利益眾生。如果不是為了救度眾生,而救度眾生又不是非不得已的時候,就不能算開緣了,那是你自己說的。

  「遮」是禁止,就是這五條戒你絕對不能犯。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持戒守法一定要懂得戒律的意義,又要記得戒條的條文,還要理解這一條戒的精神,然後你才能夠如法的修學。要不然一般人不知道的就不敢學佛了,為什麼呢?很多限制,什麼都不能做,綁手綁腳的,他不知道,不知道有開遮持犯。「持」就是受持,你一定要做的,「犯」是破戒。

  開緣裏面開戒是持戒,並沒有犯戒。舉例子像五戒裏面的妄語戒,講騙話,佛禁止不能妄語的。這個妄語是害人對別人有害的,欺騙別人,使別人受到傷害受到損害的,這個就有罪過了。如果你這個妄語是讓別人得好處得到利益,這個利益還要講是佛法的利益,不是世間的利益,那麼這個妄語是有功德的沒有損害,不是罪,那是功德。

  那麼五戒裏有個「不飲酒」,酒是叫遮戒,前面四條戒是性戒,一定不能犯的。但是酒它不是性罪,換句話說,飲酒沒有罪,但是不要醉。喝酒沒有罪,為什麼不能喝呢?怕你喝醉了,就犯了前面四條殺盜淫妄,是這麼個道理。如果你喝酒不會醉的,那你就可以喝,這個酒你就盡量的喝,怕的是醉了之後,你把握不了自己,失控了,你自己做不了主,那你就犯罪業了,所以它叫做「制」,這個是遮罪,就是預防過失,它本身沒有過失,防止過失,所以也加上去五戒裏面。

  最後跟大家說一個故事,這是真的。波斯匿王的妃子,古時候印度的波斯匿王很出名,跟佛陀同一個時期的。他的妃子皇后,皇后持八關齋戒,這一天廚師做的東西不好吃,國王很生氣,要把他處死刑,拉出去斬了!哇!糟糕了。皇后知道這個廚師是好人,為了要救他,皇后這一天八關齋戒就不持了。陪著國王讓國王開心,這個叫做開戒不是破戒,她是為了救人。第二天國王也後悔昨天發脾氣把廚師殺掉了。皇后說沒有,他還在。國王聽了非常歡喜。你看這個持戒多麼的活活潑潑!如果皇后沒有這個舉止,沒有這種善巧方便,廚師就真的被殺了,殺了,她也知道皇上會後悔,再找這樣一個廚師不容易找,是不是?

  所以持戒不懂開遮持犯,你就沒有辦法持戒。所以每一條戒都要講清楚,什麼狀況之下有開緣,它不是死呆板的,它要靈活的運用。在你日常生活當中沒有妨礙,但是開戒決定是利益眾生,要善巧方便。所以還有很多人說,這個戒律不行了,實行不了了,那是三千年前的東西,不合這個時代,要廢除了。這個話是不成立的。所以它都是合乎情理的,怎麼說不行呢?事實上你不去研究這個戒律,你不去研究它有方便的開遮持犯。方便的意思底下還要再講,還引了很多一些的註解跟經論,再來解釋「方便」這兩個字。但不是我們一般所了解的「借個方便讓我過去一下」,我要到廁所「方便」一下,不是那種「方便」。這裏說的「方便」它的意思很深。那麼因為我們今天時間差不多了,下來的內容我們就留到下一堂課再來跟大家一起學習。

  好,我們今天就一起學習到這裏,謝謝大家的出席,阿彌陀佛!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purelandcentre&aid=18010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