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10/03 09:37:54瀏覽62|回應0|推薦2 | |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09集 〈心得開明第三十四〉 今天我們開始一塊兒來參研第三十四品〈心得開明〉。那我們修行主要就是為了這件事,就是要「心得開明」,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修行要從根本修,根本就是修我們這顆心,開顯我們的本心,這一切真如、實相、法身,這一切的功德你本來有的,這是你本有的。 但是現在它不顯現,而現在所顯現的是什麼呢?就是在這個鏡子上面的那些塵垢啊染汙啊,那你就說這個就是我的心。這個它不是你的心,它遮蓋了你的心。 所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的這一句「自得心開」,就是禪宗的「識自本心,見自本性」,這一品就是以這個為名字,所以這一品是很重要的內容,是未來佛跟現在佛的對話,彌勒是當來下生未來佛。這是彌勒聽了佛上頭那一段,因為從上一品起彌勒已經是當機了,對於這一個無量壽法會這一次講經以後,從三十三品之後彌勒是當機,當機就是說他最應機啊!所以這點也是很值得我們重視的。未來佛是當機的聽眾,等於說這個他最合適,最有緣,最有責任,他最能領會,所以是當機。 那我們知道了這樣的事情,對我們有什麼啟發呢?最合適的,最有緣,最有責任,最能領會的,好幾個「最」啊!而且是未來佛彌勒菩薩,不是一般普通人啊!所以就告訴我們要重視這個稀有的因緣,未來佛給我們做了表率了,我們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要打從心裡面來追隨,這樣就對了。 前面一品彌勒聽了佛的勸諭策進,就是勸說教諭來促進自己的修行道路,他聽了之後就向佛匯報,陳述聞法以後自己的這個情況。 這就像病人吃了藥以後再回去看醫生,要跟醫生報告說,我吃藥以後,我現在的情況怎麼樣了?這個誰都知道要匯報。那求法同然,求法也是一樣。這樣大夫才知道這個藥對於你合不合適,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應該說,唉呀!我更加肚子痛啊!或者我一下吃了,我某一方面的病好了,可是另一方面又怎麼樣了。所以這一種的匯報都是必須的。 那麼註解一開始就提了這一品的幾個重點,我們先來看看註解: “本品彌勒領旨,心得開明。佛復垂訓:一者當斷惑念佛,知苦修善。二者自利利他,轉相拯濟。三者重示樂國勝果。四者諭除疑悔,免生邊地。” 我們先看開始的經文: 【彌勒白言:佛語教戒,甚深甚善。皆蒙慈恩,解脫憂苦。佛為法王,尊超群聖,光明徹照,洞達無極。普為一切天人之師。今得值佛,復聞無量壽聲,靡不歡喜,心得開明。】 我們繼續看註解: “彌勒領解佛語,深自慶喜。乃申讚頌,而白佛言:「佛語教戒,甚深甚善。」「教戒」二字見於《魏譯》之高麗藏本。餘本多作「教誡」《韻會》曰:「戒通作誡。」 《俱舍界品頌疏一》云:「教是教授,令人修善。誡是誡勗,令人斷惡。斷惡修善,故名教誡。」又《會疏》云:「教,上人被下之言。誡,誡約也。言徹實理,故云甚深。轉凡成聖,故云甚善。」” 那麼現在這一段是彌勒菩薩聽了之後,他的匯報,他就「白言」,「白」就是啟白就說了。「佛語教戒,甚深甚善」佛說的話這些教導這些誡諭,就是說要應當不做哪一些,什麼有所禁止有所約束的,佛之所說都是契合於第一義諦,都是契理的,所以這就是甚深。而佛之所說都是轉凡成聖,所以至理一言就轉凡成聖了,一句話把凡夫點了成聖了,所以這就是甚善。非常深非常好的這個具體表現在哪裡呢?我們來看下來的這個註解: “法音廣被,普令聞者,「皆蒙慈恩,解脫憂苦」。《會疏》云:「解脫憂苦者,得聞要津,絕流浪憂。飽耽法樂,脫生死苦也。」意謂得聞法要,乃斷流浪六道之憂。飽嘗法樂,則除生死之苦。” 我們看這句經文說:「皆蒙慈恩,解脫憂苦」,彌勒他這個當機代表大眾,代表諸大菩薩人天一切與會的大眾,當然也代表我們大家啦!通通都蒙到佛像慈父一般的恩澤恩惠,因此就都從憂苦當中得到解脫了,而且是得到徹底的解脫,所以就讚歎「甚深甚善」。下來我們再看註解: “「佛為法王」者,《法華經藥王品》曰:「如佛為諸法王。」如來於法自在,故稱法王。《法華譬喻品》云:「我為法王,於法自在。」我者釋尊之自稱。” 佛為法王,是法中之王。《法華經藥王品》就說了:「如佛為諸法王」,佛是諸法之王,諸法當中的王。釋迦牟尼佛他也自己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所以佛是法王,佛他也是自稱。這個謙虛當然是好,過度的謙虛就變成了虛偽了。我慢肯定是不好,謙虛是好,如果過度的謙虛就變成虛假了。「是」就是「是」,我們就是如實的嘛!佛也不要謙虛說我不是法王,所以是直起直用如實而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這裡頭沒有一點我慢。於法自在者就不為一切法所拘束所約制所煩惱所干擾,所以才能夠得自在啊!這個我們過去也講過了,不是說是我這個地位高出一切,我是最高的主宰,那就變成上帝了,佛法是最平等的,沒有這種思想和想法。說是法王也不是說我地位高,但是是覺悟高,這個大家要知道,別混淆,更不能搞錯了。 所以念公說,我們大家在名利上的要求是越低越好,對於覺悟的要求是越高越好。這個法王是覺悟高啊! 「於法自在」,沒有一法可以當情,所以禪宗說無一法當情,這句話我們簡單的來理解了就是-不將佛法做人情。現代的話就叫做人情佛事,為了順人情,為了討好某一方,而做出了讓步,那你就不能講真話了,現在大部分的人都很難避免哦!這當中就有了某種的貪求,某一種的需求啊!無一法當情再說得堅決一點就是-沒有討價還價。有一法當情,你對於這一法就不自在了,你就不是法王了,你就被捆住了,就有一個繫驢橛,栓驢的那個橛子把你給栓在那兒了,你就成了一條驢了,就不是法王了。佛是法王,尊超羣聖。我們看註解: “「群聖」者,指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斷惑證理之諸聖人。佛為九界尊師,眾聖中尊,故云「尊超群聖」。” 所以大家對於佛的敬仰,受世間的尊崇依止超過其他的一切聖人。這個小乘教的初果以上稱為小乘的聖人,二果三果四果都稱為聖人。大乘法以初地以上稱為聖人,三賢位是賢人。佛就遠遠超過一切地上菩薩,一切小果的,從初果到四果的阿羅漢,都超過了。我們再看註解解釋這一句「光明徹照,洞達無極」: “佛之光明,徹照洞達,無有極限。故云「光明徹照,洞達無極」。又《凈影疏》云:「光明徹照,自福殊勝。達空無極,自智殊勝。」 復解「無極」曰:「名感十方,有緣斯攝,名無窮極。」兩解合參,則達空無極,表自智究竟通達第一義空,徹證理體,是為大智。故云殊勝。 普度十方有緣眾生,無有窮極,是為大悲。如來從體起用,悲智並運,故妙用無盡。是乃彌勒以福智超勝讚歎佛德。又佛十號之一曰天人師。天上天下,唯佛獨尊,遊步十方,為大導師,故云「普為一切天人之師」。” 而且佛是「光明徹照,洞達無極」,佛的智慧光明,徹照一切。《淨影疏》就解釋這個「光明徹照」是「達空無極」,將這兩個連起來了。「光明徹照,洞達無極」,那光明徹照什麼呢?是達,了達這個空沒有極限,沒有limit,所以上一句這個「光明徹照」,表示自己的大智。這個「洞達無極」就是說,佛要去度眾生的話,普度一切有緣眾生沒有極限,所以這個從體起用就這兩句話,以光明為體就「光明徹照」,於是乎沒有眾生不可以得度的。所以「洞達無極」是從體起用,是悲智並運,智慧和慈悲並用。所以這樣的話,這個妙用是沒有窮盡的,因為「佛為法王,尊超羣聖」,自證究竟,佛自己證到了究竟圓滿的智慧。而度生之願是無有窮盡,沒有邊際。 因此「普為一切天人之師」,為一切天人的老師,所以佛的十號之一就是天人師嘛! 所以我們看現在有很多人總是信不及,又是東學一點這個,西學一點那個,什麼氣功啊道教啊都來一點。 他不知道這個氣功道教,他們所崇奉的這個天,都是以佛為師啊!而且是一切天人之師。 你看當年在孫權那個時候,佛教剛剛傳來中國,《無量壽經》就是當年在孫權那邊翻譯了一部稱為《吳譯》。孫權在佛教傳來中國的時候,他也是開過會議的,他就說:「我們這個已經很好了,要不要佛教來啊?」於是就有人對孫權說:「我們現在這個道教的聖人是以天為師,拿天當老師,傚仿於天。而天是以佛為師啊!」這麼一說佛教就來了。 你看佛說法,諸天都來聽啊!我們古聖先賢都是以天為師,拿天做老師學這個法的,而天又是以佛為師,所以佛是天中之天,聖中之聖,佛教是最徹底的教。因為道教和其它的宗教最高是生到色界天,總之還沒有出六道,都是還要再輪迴的。能夠出輪迴,這才是佛教最基本的宗旨。 你看佛誕生的時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所以禪宗的這個雲門禪師他就說:「我當時如果看見這個,我就一棒打殺,餵狗子吃了。」這個話我們聽了嚇了一跳,這就是說把當時的太子,佛剛剛誕生是太子嘛,如果是這個意思,那就把太子給打死,喂狗子吃,那怎麼說得這麼不恭敬呢?這就是凡夫對這兩句話的體驗,如果是這樣的體驗,那就必須把這個太子一棍打死。 雲門是禪宗大德,他說這個話,必有其深義。他這個「獨尊」不是那個地位的尊,這個我們前面講過了,是覺悟的尊,「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你要體會是地位的尊,什麼什麼神通的尊,什麼什麼種種這方面的,學問等等世間的什麼,那都應該一棒子打死!但是佛的本意不是如此,是「唯我獨尊」。 師父當居士的時候,第一次聽到這句話,也是很納悶,納悶就是不解,後來真正明白之後,才恍然大悟!這個「我」是真我,不是那個妄我,如果這樣來說,那就成立了,那就沒問題了。所以普為一切天人之師。下來是這句「今得值佛」,我們看註解: “「今得值佛」。「值」者遇也。經云「人身難得佛難值」是一大慶也。「復聞無量壽聲」,經云「信慧聞法難中難」,何況所聞乃六字洪名,一乘願海,最極圓頓,不可思議之妙法。 又《彌陀要解》曰:「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或解不解,但彌陀名號,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故令會眾,歡喜慶幸。開發佛智,明悟自性,故云「心得開明」。如《會疏》曰:「開發佛智,斷滅無明,故云開明。」「靡」者無也。「靡不歡喜」即與會大眾皆大歡喜。” 這個「值」是遇,「值者是遇也」。就是指我們能遇到佛,所以佛是難遇,我們現在生於佛後,就沒有能夠遇到佛本人,但是現在還能夠來接受佛的這些遺教,實在已經是莫大的幸福啦!當時在法會上的人那是比我們福氣大得多了,後頭他們還親自見到極樂世界,這個信心還會有動搖嗎?我們沒有親自見,所以就會「將信將疑,半信半疑」。 但是能「今得值佛」的已經是殊勝了,然後又「復聞無量壽聲」,還又聽到關於無量壽的這些教導,這個聲就是指的教導的言語,佛說了這個無量壽啊!善導大師就是公認為彌陀化身,他就說了:「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佛為什麼要出現於世呢?那《法華經》答覆了這個問題,佛為什麼出現在這個世間?因為是一大事因緣故,為了一大事因緣,那什麼是大事因緣呢?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個是《法華經》的話。現在善導大師怎麼說呢?「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所以彌陀本願海就是大事因緣,就是開示悟入佛知見的大事因緣。那麼蕅益大師也說,這句佛號就是釋迦牟尼佛之所證,然後傳給眾生的。 因此能夠聽到關於這一方面佛的這些言教,「靡不歡喜」,沒有一個不歡喜的。所以你看這部經到最後,不是「皆大歡喜」嗎?皆大歡喜,沒有一個人不歡喜的。「心得開明」,心就得心開就明白啦! 所以這就是「演慈辯,授法眼」,佛是慈辯,把這個法眼授給每一個人。因為眾生沒有這個能力知道阿彌陀佛,以及知道這個法門的殊勝,對這些是不理解的。只有聽見釋迦牟尼佛的教導,才能夠相信,才能夠明白,心開心明,等於自己有了法眼了。 那麼再說禪宗跟淨土,「若待融通是兩物」,禪跟淨怎麼融通啊?這個答話的人念公說大概是蓮池大師,「若待融通是兩物」,要等著融通,就是兩個東西,那就是二了,二就不是佛法了。佛法是不二,也不是一,是不二,佛教不說一,只說不二。一就是絕對,絕對還有一個相對。所以佛教只說不二,當然不二裡頭有深有淺。那麼道家說一,科學家說二。以上這些就是圓解圓修。所以達人的見解跟凡夫的見解,大家要知道是絕然不同的。所以我們的修行就是要放下這些俗人見解,要把它丟乾淨才行,一點也不能叫它剩下來,這些都是俗見啊!所以他這個就是「心得開明」,這就是彌勒當時把大會大家的情況向佛匯報。那麼下來是經文了,緊接著是經文了我們看: 【佛告彌勒: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實當念佛,截斷狐疑。拔諸愛欲,杜眾惡源。遊步三界,無所罣礙。開示正道,度未度者。若曹當知十方人民,永劫以來,輾轉五道,憂苦不絕。生時苦痛,老亦苦痛,病極苦痛,死極苦痛。惡臭不凈,無可樂者。宜自決斷,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裏相應。】 「佛告彌勒」,佛就告訴彌勒菩薩,因為彌勒這個時候當機,佛就對著彌勒說。我們看下來的一段註解說: “佛重誨彌勒,首當自度。 「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實當念佛,截斷狐疑」。此四句實為一大藏教之綱宗。「敬」者恭敬。敬佛者,《凈影疏》云:「敬荷佛恩,名為敬佛。」「荷」者承擔領受之義。如來萬劫薰修,入佛知見。乃以佛之知見,開示我等,普令悟入。以佛果覺,作我因心,不歷三祇,頓入佛智。此正佛之深恩。 我等遵依佛示,從文字般若而起觀照,入於實相,是名敬荷佛恩。依此經中種種教誡,端正身心,止惡修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橫生四土,圓登不退,纔是真實敬佛也。故曰「敬於佛者,是為大善」。” 我們看這句「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實當念佛,截斷狐疑。」在一大藏教中,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四句話,也就包括了整個大家要注意的事情了。「敬於佛者,是為大善。」你能夠恭敬於佛的,是為大善,這是最大的善哪!「實當念佛,截斷狐疑。」實實在在應當去念佛截斷狐疑,這個後面還會細講。 這個裡頭我們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敬」這個字。一般只能體會成我要正心誠意,要恭恭敬敬在佛前頂禮,這個供品要洗得很乾乾淨淨等一切一切的,只是在這個地方上專注,重視這種形式上的恭敬,這個髒東西都要擺得很遠,什麼這些東西不能怎麼樣又不能怎麼樣,去體會這個叫做「敬」,其實這個不相干,但是並不是說可以任意的污衊。 真正「敬」字的含義,像《淨影疏》的解釋說:「敬荷佛恩,名為敬佛」,「荷」就是承擔。什麼叫敬佛呢?你能夠承擔,擔當得起,你能夠領受佛的教誨,這才是「敬」。不是這個形式上的。 念公說像上次有人就讚歎王慎軒,說他念佛之前要洗三遍手,當然這個是無可厚非。但是念公說這個都是形式,也可以說都是囉嗦。重要的是你這個心。 所以「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就是告訴你要承擔哪!你要領會啊!領會就是佛說的話你要理解啊!承擔就是你要把這個弘法利生,佛的這個偉大的誓願,你也要承擔起來,我們現代的話說就是要接這個棒,將這個法脈傳承延續下去,作為你自己的誓願,這才是敬佛啊! 不是到時候就弄點供品,多磕點頭,就認為這些事情叫做「敬」,這都是表面功夫。初機當然要從這個地方下手,如果連這個都沒有,那就更不行了。所以這裡也要交代清楚,免得誤會。但是僅僅是這樣,那就很不夠了。下來註解說: “大者,即大方廣之大,絕諸對待,強名為大。此云「大善」,謂無上之善。又《會疏》曰:「三業敬奉,是為敬。」以己之身口意三業恭敬奉事於如來,身業清凈、口業清凈、意業清凈,乃名敬佛也。 非同世俗,但以焚香禮拜為敬佛也。密宗常云「清凈三門信上師」,「以身口意供養上師」,均是此義。如是敬佛,實為大善。又《會疏》云:「佛如善見藥,見聞悉得益。故為大善。」” 所以這個「敬於佛者,是為大善」這句話就是表示-佛不是希望你給他磕頭如搗蒜,你獻很乾淨的供品,怎麼莊嚴這個道場,讓人家一看,哇!肅然起敬!念公說其實這一切都是有為法,不是這些。對於初機沒有辦法,所以要現這些事相。 而真正的是什麼呢?就是前面講的,你要領受,你要承擔,這才是「敬」,所以這樣的話,你才是理會佛的話。這個「敬於佛者」是什麼呢?說得直接一點就是-當佛的接班人哪!這個講得很白的了,最容易懂的了,當佛的接班人,這就是前面說的這才是「敬」,要當接班人。所以師父常常強調這個傳承法脈很重要,我們七寶就很重視這個,而且這個是最安全最穩當的依靠,所以這個是大善。這個大善不是對待相對的善,因為佛萬劫熏修才入佛知見,就拿佛的知見來開示我們,讓我們都能夠「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拿佛的果地的覺位做我們眾生因地的初心,所以就可以不去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頓入佛智」,在這一生就成辦了,成辦就是解決問題了。 我們聽受佛的教誨給我們的這些遺教,都是文字般若,那麼再從文字般若我們來觀照嘛,有些像《金剛經》的無住生心,你這個就不容易做到了。但是你可以先從「如夢幻泡影」開始,這是可以觀照的,事情來了,種種的喜啊樂啊,都把它當成是如夢如幻如泡如影,你這個要能做到的話,你就大變活人了。念公說我保證你,人家會感覺你這個都變樣了,你這個人變樣了,你就大變活人了。 你現在就是不大當它是夢幻泡影,還認真得很呢! 所以要起觀照般若,觀照越深入之後,就證入實相般若。所以我們要承這個恩,「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那你就「橫生四土,圓登不退」,這才真實是「敬佛」啦!說得白一點簡單一點就是-你要去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你真正以這個作為目標,這才是真正的「敬佛」,佛是要你這樣來敬他,因此「敬於佛者,是為大善」。 還是前面說的不是要求你恭敬,上供怎麼樣的,要求這些表面的,其實這些表面的形式,那也是夢幻泡影啊!有什麼真實意義呢?但是為了初機,為了初心,這也是功德啦!或者也可以說是福德。那下來看註解解釋這句「實當念佛截斷狐疑」: “「實當念佛,截斷狐疑」。以念佛方是「敬荷佛恩」。蓋一乘願海,六字洪名,實為佛恩中最上之恩。又以念佛方是「三業敬奉」。都攝六根,凈念相繼,身口意三,全入佛中,始是真實歸敬。 若欲真實念佛,首須「截斷狐疑」。狐性多疑,故云狐疑。行人不能絕疑,不敢勇猛直前,謂之狐疑。當知疑根未斷,即是罪根。倘時信時疑,半信半疑,或勉強試念,而意實未安;或口雖念佛,而心慕他宗,皆非真實念也。 要之,疑情不斷,正信難生。信願有虧,資糧欠缺。故須「截斷狐疑」,老實念去,驀直念去,拚命念去,直拚到死!花開見佛,悟無生忍。如是才是「大善」。” 那麼這個「實當念佛,截斷狐疑」,是說只有念佛才能夠做到。所以蕅益大師說釋迦牟尼佛成佛所證的就是這一句,所以就是應當來念佛啦!這一切你自己明的做不到,那你只要去念佛,你就能夠暗合道妙,你不能明合道妙。那你念佛你就可以暗合道妙,你不知不覺也能契入這個無住生心等等,所以就應當去念佛,所以這個一乘願海六字洪名,是佛恩中最上的恩,我們要領受這個恩,那就要自己念了。 但是不要狐疑,狐就多疑嘛!所以這個以前也說過,那個渡河的人,這個說的是冬天,過河的人看見有狐狸的腳印,就可以放心地走過去了,因為狐狸牠要聽這個冰層底下有沒有流水的聲音,牠才放心牠走過去,牠這個很小心啊!所以不要狐疑,我們要勇猛直前,不是像狐狸那樣過河走幾步聽一聽,走幾步又聽一聽,老在那裡琢磨,所以這就是叫做時信時疑,一會信,一會懷疑,半信半疑,或者勉強念一念,可是心中還不安,心想:唉呀!我這是沒法子,怎麼修呢?再說吧!或者雖然在念佛,心裡還想著其它的,我還想著有什麼機會去學點什麼別的,這都不是真實念佛,這都是在有疑,你有懷疑。 所以這個密宗裡頭就是這樣,說到這個咒的功德,念那些咒的功德都是嚇死人的說老實話。但是後頭有人就問了,是不是這樣子?是不是有這麼厲害的意思?是啊!它就是這麼厲害!但是就是這句啦!要附帶這句「唯除於咒生疑」,你聽了這個咒的功德,你覺得嚇了一跳,你就是馬上開始懷疑了,出現一個問號了,有這樣厲害嗎?這個咒對於你就不兌現了。你要不生疑,才能夠「截斷狐疑」。我們看接著下來的註解說: “上明斷疑而念佛。下復明,念佛即能斷疑也。《安樂集》云:「若能常修念佛三昧,能除貪瞋癡。無問現在、過去、未來,一切諸障,悉皆除也。」 愚癡少智,心則狐疑。念佛除癡,疑情自斷。蓮池靈峰兩大師均云「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此乃「實當念佛,截斷狐疑」之又一義也。” 「截斷狐疑」這是有兩方面的意思:一個就是說你應當不要懷疑,老實念佛。還有念佛可以去掉你這個疑。所以道綽大師在《安樂集》裡面就有說,有的三昧能除貪、有的三昧能除瞋、有的三昧除癡、有的除過去的、除現在的、除未來的,只有這個念佛三昧一切都除,它能夠除掉疑,所以只要老實念,到了念佛三昧這個時候,這種疑它就自己斷掉了。所以「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實當念佛,截斷狐疑。」下來是這句「拔諸愛欲」,我們看註解: “「拔諸愛欲」。憬興云:「拔欲者,令離煩惱。」諸苦所因,貪欲為本。故勸拔除愛欲。「杜眾惡源」,「杜」者,塞也。《凈影疏》曰:「杜眾惡源,令離惡業。杜猶塞也。惡業是其惡道家本。名眾惡源。教之斷塞,目之為杜。」其大意為:杜眾惡源之意,即是令離惡業。因惡業使人入惡道,乃惡趣之本,故稱為惡源。故應杜塞云云。望西同之。 疏曰:「杜眾等者,令斷惡業。流轉生死,惡業為源。故云之源。」《會疏》異是,疏曰:「諸煩惱中,瞋恚為最,故云之源。亦指無明為之源。佛悉斷盡,更無餘殘」。故云「杜眾惡源」也。 以上兩釋,不妨同參。《會疏》就佛邊說。《凈影疏》等,則指行人下手處也。” 這些種種的愛欲都要把它拔掉。這愛欲是世間人最貪戀的東西,而這是苦的因哪!所以說「欲為苦本」。龍樹菩薩在王宮當中,就體會到了這一句了,受難的時候就知道欲是苦的,為什麼要受這個苦呢?因為你的愛欲呀!所以要拔掉種種的愛欲。 「杜眾惡源」,「杜」是塞住堵住,堵住一切惡的源流。因為你做了惡業,做了惡業就要入惡道嘛,就要入這個惡趣,所以惡業就是惡源,那你不做惡業了,叫做杜絕惡源。 再有一個解釋,這個是日本的《會疏》,他說煩惱之中,瞋恚最重,瞋恚是入地獄的。又說無明也是源,無明和瞋恚這是源,佛對於這個都斷盡了,沒有餘殘,完全不存在了,所以就「杜眾惡源」。 一個就是《淨影疏》,那是從眾生這邊說的,我們應當堵住這些惡的根源。而《會疏》這是日本人的解釋,他是從佛那邊說的,佛這些都沒有了。這兩個不妨合參,合起來參考。下來繼續看註解,「遊步三界無所罣礙」: “「遊步三界,無所罣礙」。《會疏》曰:「無謀神化,常體性空,故為遊步。」憬興云:「天上人間,唯佛獨尊,故遊步三界。化之縱任,故無所拘礙。」「罣」者,礙止之義。 又「罣礙」,高麗藏本作拘閡。流作「拘礙」,故凈影、憬興、《會疏》諸本,皆本拘礙。憬興所云「無所拘礙」即「無所罣礙」。以上《會疏》與憬興,仍是專就佛邊說,乃專就《魏譯》而釋。 今釋會本,則應廣攝發菩提心,念佛得生之人,乘佛威神,遊化三界。經云:「於一念頃,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又云「隨意修習,無不圓滿」。故能「無所罣礙」也。” 我們看看這句「遊步三界,無所罣礙」,就是說在三界之中無所罣礙,當然諸菩薩這一切都是遊戲,他們都是遊戲神通啦!我們念佛得往生的人同樣的乘佛的威神,也就可以分身到無量佛剎度無量眾生,也像大菩薩一樣遊步十方,遊步在三界,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遊步三界」。一切往生的這些菩薩都「隨意修習,無不圓滿」,隨他的意,怎麼修怎麼習,沒有不圓滿的,所以就「遊步三界,無所罣礙」了。然後隨緣度脫,教化無邊眾生。下來有一段小註說: “往生之人,遊行十方,宣示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圓頓妙法,導引未度之人,歸向極樂。故云「開示正道,度未度者」。” 說這個往生的人到三界去做什麼呢?就是給他開示正道,開示佛的一乘願海,六字洪名,讓他往生極樂,也讓他明白自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一些真諦來度那一些未度者。下來說: “此段經文,前半段諭眾斷惑念佛。此下半段勸眾知苦修善。” 那麼下來是「若曹當知十方人民永劫以來輾轉五道憂苦不絕」我們繼續看註解: “「若曹」即「汝等」。「永劫」,劫即久遠無比之長時。今云永劫,則是永久之永久,永久無極也。「五道」,即前「橫截於五趣」中之五趣:天、人、畜、鬼與地獄。 據《會疏》「汝曹……不絕」諸句,意為「永劫以來,雖值多佛,發大心聖道修行難成就,故常沒常流轉。乃至今日未出生死也。」 據上疏意,值佛之人,尚多劫沈淪生死,憂苦不絕。則未值佛者,更有過焉。故云「十方人民,永劫以來」,輾轉於五道之中,常墮三途之內。至極苦痛,無有絕期。蓋生老病死均極苦痛。且純苦無樂。” 佛說你們應當知道,十方世界這一切人民永劫以來,就是長劫以來這個時間就太長太長,不可說了。輾轉五道之中,就是把那個修羅打開了不算,就剩下五道了。這個七寶同修聽多了也知道了,都輾轉在五道裡頭,輪迴不息,沒有休止啊!「憂苦不絕」,「憂」是憂愁。「苦」是苦痛。這些憂,這些苦,沒有停止的時候啊!天人雖然壽命很長,但是從整個時間來看,還只是一剎那,所以這些憂苦是不斷的。下面我們繼續看一段註解: “凡夫業報之身「惡臭不凈」,何可愛樂。「惡」者,醜惡、凶惡。「臭」者,難聞之氣味。「不凈」者,不潔。《觀佛三昧海經》曰:「自見己身三十六物惡露不凈。」 《大論》中舉五種不凈:謂種子、依處、當體、外相、究竟等五種,悉皆不凈。種子乃精血,住處為胞胎,當體即全身,外相指形相,究竟即畢竟,悉皆不凈也。 《十疑論》謂七種不凈:一種子,二受生,三住處,四食噉,五初生,六舉體,七究竟。七種悉皆不凈。故於自身以及他身,實無可樂之處。純苦無樂,理應厭離。故下云「宜自決斷」。” 那我們來看這句經文說「生時苦痛,老亦苦痛」,這個眾生生的時候很苦痛,這個我們不要再繼續講了,以前講了很多了,你怎麼生的,老了也苦痛啊!我們歲數大的,你看這一年就保不住去年健康的那點福了,大家有沒有同感啊?這個福就減少了。再多一點病那也是苦痛得很,然後說「病極苦痛,死極苦痛,惡臭不淨」,這個眾生就是臭啊! 「不淨」這裡頭講了很多,也講了幾種「不淨」,我們只舉一種,這個《大論》就是《大智度論》,裡頭講了五種不淨。為什麼說「惡臭不淨」呢?五種不淨這個就是說:第一就是種子,種子就是父精母血,不乾淨。第二住處,是胞胎,胞衣裡頭也是不乾淨。第三當體不淨,你這整個人整個全身都不淨。 所以念公想起他在河南幹校被他們派殺豬,那都是唯命是聽的。念公說當然我是不動刀的,我從來不動刀的,我就在旁邊看著,那也是幫兇,一刀下去,這個皮一剝開跟人就一樣了,實際上牠還是豬,所以說人就是一層皮嘛!世界小姐也是一層皮,剝開了之後非常的不乾淨,全體的不乾淨,而且是臭的,就一股臭味從裡頭噴出來,真的是「惡臭不淨」啊!這個人你看著表面都是一層皮,事實上是極髒的一個東西,是一個行動的糞坑,之前講過念公是用走路的厠所,真的是這樣「惡臭不淨」。第四是外相不淨,不但是裡頭不淨,外相也沒有什麼乾淨。你看看這個鼻涕,全身到處都分泌一些髒東西,眼睛也分泌東西,這個眼睛流出這個叫什麼?這個廈門話就講得徹底,這個叫「目屎」,眼睛的糞。還有渾身都出汗,有時候是出臭汗,有的還有狐臭,所以要擦香水將它給壓住,你能壓多久?還有這個外形本身毛髮髒,外形也不淨,外形就是說的這個第四種了。第五是究竟不淨,徹底說整個就是不淨。死了一燒也是一堆髒里巴嘰的灰,念公用這個形容詞我們第一次聽到,髒里巴嘰的灰,只剩下一堆灰。 可是現在還有人很重視這堆灰,問師父要怎樣安頓它?你看師父的俗家夫人最有智慧的啦!交代說放入大海,也不用在哪裡立什麼牌位,讓後代親人還要麻煩再來拜,萬一他拜到葷的那就麻煩了,是不是?更加造業了。 所以這五種都不淨,就是種子、住處、當體、外相、究竟都不淨。所以就是「無可樂者」,眾生不知道自身也是如此,有的時候對這個色身還有許多的迷戀哪!這個到底迷戀什麼呢?是被一些假相所迷惑了嘛!所以《聊齋》的故事當中,就有這個畫皮的故事,那實際上就是一層皮呀!無可樂者。所以佛告訴我們應該怎麼樣呢?「宜自決斷」,最相宜於你自己來作個決斷,別人沒辦法幫你,你自己作個決斷。好,我們再看看下來的註解說: “「決」者,下定決心。「斷」者,斬斷惡因。惡因者,即下所云之「心垢」。” 這個「決」就是要決定,要下定決心。「斷」就是要斷除,要斷定,那就是這幾句「宜自決斷,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裏相應。」「決」就是下定決心,「斷」就是斬斷這些惡因,要「洗除心垢」。我們再看下來的註解: “《會疏》曰:「貪瞋癡為心垢,反之為三善。」「洗」謂洗濯。「除」謂遣除。故云「洗除心垢」。 「言行忠信」者,「言」謂語言。「行」指行動。《箋註》曰:「如言而行,如行而言,謂之忠信。」” 好,我們來看解釋。所以要斷的這個惡因也就是這些貪瞋癡,那麼這些也都是心垢,這個心垢要把它洗乾淨,要把它去除掉,或者用「洗除」這樣的話。 言和行都要忠和信,怎麼叫忠信呢?就是這句「如言而行,如行而言」叫做忠信,你說的就是你做的,你做的就是你說的,這才是「言行忠信」。下來說: “「表裏相應」者,據凈影意,「表」指言,「裏」指心。其疏曰:「言表心裏,語不違心,故名相應。」蓋以心口如一,為「表裏相應」。 茲廣其義曰:表者,表現,形於外者皆是表。「行」亦是表。「裏」者內心,內外一如,是名相應。此即直心。《凈名經》曰:「直心是道場。」” 這個「表」是說的語言,「裏」是內心,這個言和心是「不相違越,心口如一」,所以這個就是說我們要把表現在外頭的,就是剛才說的「言行忠信,表裏相應」,在這個地方就是言和行要一致。 這底下談到了心,是對心來說的。你行還是表現在外面的嘛,那都是外表的,有的人他很會裝的,他很做作的,你看他有很多行動跟言行都一致,那不見得是「表裏相應」,言行可以一致,他的內心不是那麼回事,這叫什麼?「內濁外清」,這種人多得是,怎麼證明呢?你看看這個世界的現象,就是這種行為所感召的,他認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他還有很好的藉口,所以現在有人就是成天說假話,他這個習氣不得了,所以一個人的習氣不得了了,我們認為他沒有這個必要嘛!他有什麼必要要這麼說呢?但是他成天就是喜歡說假話,他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了,好像我不這樣,不能保護我自己,他認為說如果是,廣東話說什麼?「忠忠直直,終歸乞食」,意思就是如果是忠忠直直,那到最後就找不到吃了。所以這個就很可怕了,有這個思想的人就很可怕了!老實人就越來越少,那麼這個社會就亂了,都變成欺壓拐騙,所以連他所說的跟他所行的,這個表跟裏就不能一致了,這就表裏不如一了,總之這都是很大的毛病。 所以我們真正學佛人都是要避免這個,我們要決斷,要「洗除心垢」,言行要忠信,表裏要相應。下來繼續看下面的經文: 【人能自度,轉相拯濟。至心求願,積累善本。雖一世精進勤苦,須臾間耳。後生無量壽國,快樂無極。永拔生死之本,無復苦惱之患。壽千萬劫,自在隨意。】 我們緊接著看註解: “上段顯生死輪轉,憂苦不絕,勸令出離,是為厭離娑婆。此段則勸求生凈土,即欣求極樂也。《彌陀要解》以「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為願。又以「信願持名」為「一乘真因」。 故知世尊勸諭,正是往生切要。段中「人能自度」,度自身也。承上文知苦厭離,「洗除心垢」,「表裏相應」等文而言。是自利行。下「轉相拯濟」是利他行。是即釋尊開示之第二點。” 我們先看這句「人能自度,轉相拯濟」註解的解釋,我們看解釋: “「拯」者救也。謂輾轉救度於他身,是即「眾生無量誓願度」也。發此自覺覺他之大心。念佛名號,才契本經之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既發大心,則應以至誠之心,「積累善本」,以求得本願之妙果。” 只要你自己能夠自度,你才能夠互相的救濟,才能夠輾轉的度脫嘛!自己能自度才能夠度人啊!這是一般人常常忽略的,與其說熱情過度慈悲有加,不如說是好為人師,這個是師父看到的,那麼這個用廣東話來形容是最恰當的,「識少少扮代表」,你不能念成普通話「識少少扮代表」,那個味道就沒有了,是不是?那就很奇怪了,不是廣東人也聽不懂,就是懂少少就充行家。這個念公講得很直接,怎麼直接呢?大家聽一聽念公說,你現在只能夠在這個地球胡說八道,你能說微妙法嗎?你現在能說微妙法嗎?尤其是淨土法門,極樂的境界唯佛與佛方能究竟明了,所以《無量壽經》就說了嘛,「唯有世尊能開示」,你要成了世尊才能開示啊!還沒成就世尊,只能夠轉述。 我們看看這句「至心求願」,以至高無上至誠的心,來求去達到你的本願,所以「求願者」是求能達到你的本願。 現在大家都有往生之願,現在我們就要去達到這個本願。這個不只是拜佛在那兒求,求佛保佑讓我達到這個願,是啊,當然也需要這麼做,但是你光求佛,你自己不做,那佛就不加持你咯! 你這個願到底是不是真的?你要是真的,自然他會有行動的,他自然而然要一天比一天的,你所留戀的這些東西你能夠放得下,是不是?還有你所改不了的毛病能夠改,你所做不到的那些修持你慢慢能夠做得到,這種證明不是要到你最後死了才給你明的,天天都有證明給你看,每天都有證明,你不用問別人,只要你自己真有這個願,真正負責任,天天有分數卷子判給你看。 問題就是你不看,你裝著看不見,有的根本就不看,看見了也不管它,認為還早嘛!那你說要到什麼時候才是不早呢?那我們前兩堂課才學到了佛的話,忘記了?「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你還在等什麼呢?還嫌早啊?好,我們繼續看下來的註解: “「善本」同於「善根」。《勝鬘經上》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為菩提根,故名為本。」 又《會疏》曰:「『求願』者,願往生心也。『善本』通名諸善,別指稱名念佛。」因稱名念佛正是往生極樂之善本。「積累善本」正是一向專念也。” 所以要「至心求願,積累善本」,積累這個善的根本,我們現在這個淨土法門就是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就是善的根本,「積累善本」就相當於「一向專念」,你這麼做「雖一世精進勤苦」,這一生你看見他也不是去弄一些好吃的,弄一些好的享受,跟大夥整天去玩去遊山逛水,歌臺舞榭。他很精進很勤苦,但是這只是很短的一段時間哪!這個過後的代價是什麼呢?我們看註解說: “以下釋尊重宣極樂之勝妙,諭勸求生。「須臾」者,為四十八分鐘,指片刻也。佛勉世人,一世勤苦,猶如片刻。後生極樂,其樂無有窮盡。妙樂無邊,超逾十方,無有終止。故云「無極」。 如天臺沙門忍空之《勸心住生論》云:「今生榮華一期之程,結苦果於億劫。現世勤修須臾之間,開覺檗於三明。」蓋因小果大,受報時長。凡得往生者,經云:「永拔生死之本,無復苦惱之患。壽千萬劫,自在隨意。」如靈芝師釋極樂云:「彌陀凈土,境界殊絕。聖賢同會,聞法悟道,壽命永劫,不退菩提。更有餘樂,不能過此。祇無諸苦,已為可樂,況具諸勝事,其樂何窮!」故勸眾求生也。” 這個「須臾間耳」,這個須臾是四十八分鐘。你看他一輩子很辛苦,很精進,沒有種種的享受,自己真正的是下了一番苦功,不會被世間這些種種的誘惑,他這麼做其實是短短的一點時間,只是四十八分鐘,這是指的最後了。 過後就「後生無量壽國,快樂無極」,他就永離眾苦了嘛!一個就是離苦,這一切苦決定的離了,不是暫時的離,是永離,而且所受的都是大乘法樂。 「永拔生死之本」,這是最大可樂的一件事情,這個生死的根本這一下子就拔除了。「無復苦惱之患」,你再也沒有為了生活,為了眷屬生病,為了種種的事情來擾亂你啊,這一些都沒有了,世間的一切都不關你的事了,等於說這一場戲就演完了就落幕了,不會再重演了。如果你還是繼續六道輪迴,那還是繼續重演咯!重演之後這個角色是不一樣的,不同的角色一樣繼續的演下去,重演是什麼意思啊?重演就是繼續輪迴啊!他這個往生之後已經是了脫輪迴之苦了,而且壽命是千萬劫,經文說「壽千萬劫,自在隨意」,壽命是無量的,那就是無量壽了。 那麼我們看這一品還有最後一段經文,我們來看: 【宜各精進,求心所願。無得疑悔,自為過咎。生彼邊地,七寶城中,於五百歲受諸厄也。彌勒白言:受佛明誨,專精修學。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我們繼續看下來這段註解: “世尊垂慈,既勸大眾,欣求極樂,復諭眾生,應捨疑惑,免生邊地。是為如來開示之第四點。經云「宜各精進,求心所願」,是勸眾誠敬專修,一心凈業。「無得疑悔,自為過咎」。” 這個就是說應當個個要精進,「求心所願」,求到你心裡頭所願的這件事情。「無得疑悔」,不要又懷疑又後悔,你一懷疑,你的信心就動搖了,「悔」就是說,唉呀!我不想再這麼幹了,為什麼呢?因為沒有看到效果嘛!所以就改變了,請問你到底要看到什麼效果?都已經告訴你因果同時了,這個果跟那個因是同時的,你還要去看那個果幹嘛?你只要修這個成佛的因,那果就在裡面了嘛!所以你還要看什麼效果?下來的有一段念公說,當時他就舉了一個人就是說,就是我們眼前的那個巴某某,沒有把全名說出來就說巴某某,他這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可以做為我們的榜樣,一個具體的例子,在目前這個是反面教材,將來還能不能轉回來還不知道,不過就是確實說,說他這個人他是成天在忙道場,我們看這是好事啊,他很發心啊,整天發心在幫忙這個道場嘛,說他剛從五臺山回來,完了他就跑到哪裏去了?跑到耶穌教去了。剛剛才朝完五臺山,所以誰說你能夠擔保你自己,保證你就能夠一直在這個軌道上不脫軌,很難擔保啊!他這個人一直沒有什麼變化,去朝了五臺山回來之後,他就這些佛教他都不參加了,就回到他的耶穌教去了。我們昨天也學了這個嘛,「轉受餘教」啊,就是對於這個自己修的法門動搖了,沒有信心,這叫什麼呢?這就叫「悔」了,他不幹了。所以佛勸我們不要懷疑,更不要悔。 好,我們今天就暫時一起學習到這裡。那麼下來還有下面的經文還有註解,都相當精彩,那我們就留到明天再跟大家一起來學習。好,我們今天就一起學習到這裡。感謝大家的出席,阿彌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