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109集
2023/10/03 09:51:08瀏覽85|回應0|推薦5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109集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今天我们开始一块儿来参研第三十四品〈心得开明〉。那我们修行主要就是为了这件事,就是要「心得开明」,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修行要从根本修,根本就是修我们这颗心,开显我们的本心,这一切真如、实相、法身,这一切的功德你本来有的,这是你本有的。

  但是现在它不显现,而现在所显现的是什么呢?就是在这个镜子上面的那些尘垢啊染污啊,那你就说这个就是我的心。这个它不是你的心,它遮盖了你的心。

  所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的这一句「自得心开」,就是禅宗的「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这一品就是以这个为名字,所以这一品是很重要的内容,是未来佛跟现在佛的对话,弥勒是当来下生未来佛。这是弥勒听了佛上头那一段,因为从上一品起弥勒已经是当机了,对于这一个无量寿法会这一次讲经以后,从三十三品之后弥勒是当机,当机就是说他最应机啊!所以这点也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未来佛是当机的听众,等于说这个他最合适,最有缘,最有责任,他最能领会,所以是当机。

  那我们知道了这样的事情,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最合适的,最有缘,最有责任,最能领会的,好几个「最」啊!而且是未来佛弥勒菩萨,不是一般普通人啊!所以就告诉我们要重视这个稀有的因缘,未来佛给我们做了表率了,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打从心里面来追随,这样就对了。

  前面一品弥勒听了佛的劝谕策进,就是劝说教谕来促进自己的修行道路,他听了之后就向佛汇报,陈述闻法以后自己的这个情况。

  这就像病人吃了药以后再回去看医生,要跟医生报告说,我吃药以后,我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这个谁都知道要汇报。那求法同然,求法也是一样。这样大夫才知道这个药对于你合不合适,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应该说,唉呀!我更加肚子痛啊!或者我一下吃了,我某一方面的病好了,可是另一方面又怎么样了。所以这一种的汇报都是必须的。

  那么注解一开始就提了这一品的几个重点,我们先来看看注解:

“本品弥勒领旨,心得开明。佛复垂训:一者当断惑念佛,知苦修善。二者自利利他,转相拯济。三者重示乐国胜果。四者谕除疑悔,免生边地。”

  我们先看开始的经文:

弥勒白言:佛语教戒,甚深甚善。皆蒙慈恩,解脱忧苦。佛为法王,尊超群圣,光明彻照,洞达无极。普为一切天人之师。今得值佛,复闻无量寿声,靡不欢喜,心得开明。

  我们继续看注解:

“弥勒领解佛语,深自庆喜。乃申讚颂,而白佛言:「佛语教戒,甚深甚善。」「教戒」二字见于《魏译》之高丽藏本。馀本多作「教诫」《韵会》曰:「戒通作诫。」

《俱舍界品颂疏一》云:「教是教授,令人修善。诫是诫勗,令人断恶。断恶修善,故名教诫。」又《会疏》云:「教,上人被下之言。诫,诫约也。言彻实理,故云甚深。转凡成圣,故云甚善。」”

  那么现在这一段是弥勒菩萨听了之后,他的汇报,他就「白言」,「白」就是启白就说了。「佛语教戒,甚深甚善」佛说的话这些教导这些诫谕,就是说要应当不做哪一些,什么有所禁止有所约束的,佛之所说都是契合于第一义谛,都是契理的,所以这就是甚深。而佛之所说都是转凡成圣,所以至理一言就转凡成圣了,一句话把凡夫点了成圣了,所以这就是甚善。非常深非常好的这个具体表现在哪里呢?我们来看下来的这个注解:

“法音广被,普令闻者,「皆蒙慈恩,解脱忧苦」。《会疏》云:「解脱忧苦者,得闻要津,绝流浪忧。饱耽法乐,脱生死苦也。」意谓得闻法要,乃断流浪六道之忧。饱尝法乐,则除生死之苦。”

  我们看这句经文说:「皆蒙慈恩,解脱忧苦」,弥勒他这个当机代表大众,代表诸大菩萨人天一切与会的大众,当然也代表我们大家啦!通通都蒙到佛像慈父一般的恩泽恩惠,因此就都从忧苦当中得到解脱了,而且是得到彻底的解脱,所以就讚歎「甚深甚善」。下来我们再看注解:

“「佛为法王」者,《法华经药王品》曰:「如佛为诸法王。」如来于法自在,故称法王。《法华譬喻品》云:「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我者释尊之自称。”

  佛为法王,是法中之王。《法华经药王品》就说了:「如佛为诸法王」,佛是诸法之王,诸法当中的王。释迦牟尼佛他也自己说:「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所以佛是法王,佛他也是自称。这个谦虚当然是好,过度的谦虚就变成了虚伪了。我慢肯定是不好,谦虚是好,如果过度的谦虚就变成虚假了。「是」就是「是」,我们就是如实的嘛!佛也不要谦虚说我不是法王,所以是直起直用如实而说,「我为法王,于法自在」,这里头没有一点我慢。于法自在者就不为一切法所拘束所约制所烦恼所干扰,所以才能够得自在啊!这个我们过去也讲过了,不是说是我这个地位高出一切,我是最高的主宰,那就变成上帝了,佛法是最平等的,没有这种思想和想法。说是法王也不是说我地位高,但是是觉悟高,这个大家要知道,别混淆,更不能搞错了。

  所以念公说,我们大家在名利上的要求是越低越好,对于觉悟的要求是越高越好。这个法王是觉悟高啊!

  「于法自在」,没有一法可以当情,所以禅宗说无一法当情,这句话我们简单的来理解了就是-不将佛法做人情。现代的话就叫做人情佛事,为了顺人情,为了讨好某一方,而做出了让步,那你就不能讲真话了,现在大部分的人都很难避免哦!这当中就有了某种的贪求,某一种的需求啊!无一法当情再说得坚决一点就是-没有讨价还价。有一法当情,你对于这一法就不自在了,你就不是法王了,你就被捆住了,就有一个系驴橛,栓驴的那个橛子把你给栓在那儿了,你就成了一条驴了,就不是法王了。佛是法王,尊超羣圣。我们看注解:

“「群圣」者,指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断惑证理之诸圣人。佛为九界尊师,众圣中尊,故云「尊超群圣」。”

  所以大家对于佛的敬仰,受世间的尊崇依止超过其他的一切圣人。这个小乘教的初果以上称为小乘的圣人,二果三果四果都称为圣人。大乘法以初地以上称为圣人,三贤位是贤人。佛就远远超过一切地上菩萨,一切小果的,从初果到四果的阿罗汉,都超过了。我们再看注解解释这一句「光明彻照,洞达无极」:

“佛之光明,彻照洞达,无有极限。故云「光明彻照,洞达无极」。又《净影疏》云:「光明彻照,自福殊胜。达空无极,自智殊胜。」

复解「无极」曰:「名感十方,有缘斯摄,名无穷极。」两解合参,则达空无极,表自智究竟通达第一义空,彻证理体,是为大智。故云殊胜。

普度十方有缘众生,无有穷极,是为大悲。如来从体起用,悲智并运,故妙用无尽。是乃弥勒以福智超胜讚歎佛德。又佛十号之一曰天人师。天上天下,唯佛独尊,游步十方,为大导师,故云「普为一切天人之师」。”

  而且佛是「光明彻照,洞达无极」,佛的智慧光明,彻照一切。《净影疏》就解释这个「光明彻照」是「达空无极」,将这两个连起来了。「光明彻照,洞达无极」,那光明彻照什么呢?是达,了达这个空没有极限,没有limit,所以上一句这个「光明彻照」,表示自己的大智。这个「洞达无极」就是说,佛要去度众生的话,普度一切有缘众生没有极限,所以这个从体起用就这两句话,以光明为体就「光明彻照」,于是乎没有众生不可以得度的。所以「洞达无极」是从体起用,是悲智并运,智慧和慈悲并用。所以这样的话,这个妙用是没有穷尽的,因为「佛为法王,尊超羣圣」,自证究竟,佛自己证到了究竟圆满的智慧。而度生之愿是无有穷尽,没有边际。

  因此「普为一切天人之师」,为一切天人的老师,所以佛的十号之一就是天人师嘛!

  所以我们看现在有很多人总是信不及,又是东学一点这个,西学一点那个,什么气功啊道教啊都来一点。

  他不知道这个气功道教,他们所崇奉的这个天,都是以佛为师啊!而且是一切天人之师。

  你看当年在孙权那个时候,佛教刚刚传来中国,《无量寿经》就是当年在孙权那边翻译了一部称为《吴译》。孙权在佛教传来中国的时候,他也是开过会议的,他就说:「我们这个已经很好了,要不要佛教来啊?」于是就有人对孙权说:「我们现在这个道教的圣人是以天为师,拿天当老师,傚仿于天。而天是以佛为师啊!」这么一说佛教就来了。

  你看佛说法,诸天都来听啊!我们古圣先贤都是以天为师,拿天做老师学这个法的,而天又是以佛为师,所以佛是天中之天,圣中之圣,佛教是最彻底的教。因为道教和其它的宗教最高是生到色界天,总之还没有出六道,都是还要再轮回的。能够出轮回,这才是佛教最基本的宗旨。

  你看佛诞生的时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所以禅宗的这个云门禅师他就说:「我当时如果看见这个,我就一棒打杀,餵狗子吃了。」这个话我们听了吓了一跳,这就是说把当时的太子,佛刚刚诞生是太子嘛,如果是这个意思,那就把太子给打死,喂狗子吃,那怎么说得这么不恭敬呢?这就是凡夫对这两句话的体验,如果是这样的体验,那就必须把这个太子一棍打死。

  云门是禅宗大德,他说这个话,必有其深义。他这个「独尊」不是那个地位的尊,这个我们前面讲过了,是觉悟的尊,「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你要体会是地位的尊,什么什么神通的尊,什么什么种种这方面的,学问等等世间的什么,那都应该一棒子打死!但是佛的本意不是如此,是「唯我独尊」。

  师父当居士的时候,第一次听到这句话,也是很纳闷,纳闷就是不解,后来真正明白之后,才恍然大悟!这个「我」是真我,不是那个妄我,如果这样来说,那就成立了,那就没问题了。所以普为一切天人之师。下来是这句「今得值佛」,我们看注解:

“「今得值佛」。「值」者遇也。经云「人身难得佛难值」是一大庆也。「复闻无量寿声」,经云「信慧闻法难中难」,何况所闻乃六字洪名,一乘愿海,最极圆顿,不可思议之妙法。

又《弥陀要解》曰:「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故令会众,欢喜庆幸。开发佛智,明悟自性,故云「心得开明」。如《会疏》曰:「开发佛智,断灭无明,故云开明。」「靡」者无也。「靡不欢喜」即与会大众皆大欢喜。”

  这个「值」是遇,「值者是遇也」。就是指我们能遇到佛,所以佛是难遇,我们现在生于佛后,就没有能够遇到佛本人,但是现在还能够来接受佛的这些遗教,实在已经是莫大的幸福啦!当时在法会上的人那是比我们福气大得多了,后头他们还亲自见到极乐世界,这个信心还会有动摇吗?我们没有亲自见,所以就会「将信将疑,半信半疑」。

  但是能「今得值佛」的已经是殊胜了,然后又「复闻无量寿声」,还又听到关于无量寿的这些教导,这个声就是指的教导的言语,佛说了这个无量寿啊!善导大师就是公认为弥陀化身,他就说了:「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佛为什么要出现于世呢?那《法华经》答复了这个问题,佛为什么出现在这个世间?因为是一大事因缘故,为了一大事因缘,那什么是大事因缘呢?就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个是《法华经》的话。现在善导大师怎么说呢?「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所以弥陀本愿海就是大事因缘,就是开示悟入佛知见的大事因缘。那么蕅益大师也说,这句佛号就是释迦牟尼佛之所证,然后传给众生的。

  因此能够听到关于这一方面佛的这些言教,「靡不欢喜」,没有一个不欢喜的。所以你看这部经到最后,不是「皆大欢喜」吗?皆大欢喜,没有一个人不欢喜的。「心得开明」,心就得心开就明白啦!

  所以这就是「演慈辩,授法眼」,佛是慈辩,把这个法眼授给每一个人。因为众生没有这个能力知道阿弥陀佛,以及知道这个法门的殊胜,对这些是不理解的。只有听见释迦牟尼佛的教导,才能够相信,才能够明白,心开心明,等于自己有了法眼了。

  那么再说禅宗跟净土,「若待融通是两物」,禅跟净怎么融通啊?这个答话的人念公说大概是莲池大师,「若待融通是两物」,要等着融通,就是两个东西,那就是二了,二就不是佛法了。佛法是不二,也不是一,是不二,佛教不说一,只说不二。一就是绝对,绝对还有一个相对。所以佛教只说不二,当然不二里头有深有浅。那么道家说一,科学家说二。以上这些就是圆解圆修。所以达人的见解跟凡夫的见解,大家要知道是绝然不同的。所以我们的修行就是要放下这些俗人见解,要把它丢干净才行,一点也不能叫它剩下来,这些都是俗见啊!所以他这个就是「心得开明」,这就是弥勒当时把大会大家的情况向佛汇报。那么下来是经文了,紧接着是经文了我们看:

佛告弥勒:敬于佛者,是为大善。实当念佛,截断狐疑。拔诸爱欲,杜众恶源。游步三界,无所罣碍。开示正道,度未度者。若曹当知十方人民,永劫以来,辗转五道,忧苦不绝。生时苦痛,老亦苦痛,病极苦痛,死极苦痛。恶臭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

  「佛告弥勒」,佛就告诉弥勒菩萨,因为弥勒这个时候当机,佛就对着弥勒说。我们看下来的一段注解说:

“佛重诲弥勒,首当自度。

「敬于佛者,是为大善。实当念佛,截断狐疑」。此四句实为一大藏教之纲宗。「敬」者恭敬。敬佛者,《净影疏》云:「敬荷佛恩,名为敬佛。」「荷」者承担领受之义。如来万劫薰修,入佛知见。乃以佛之知见,开示我等,普令悟入。以佛果觉,作我因心,不历三祇,顿入佛智。此正佛之深恩。

我等遵依佛示,从文字般若而起观照,入于实相,是名敬荷佛恩。依此经中种种教诫,端正身心,止恶修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横生四土,圆登不退,才是真实敬佛也。故曰「敬于佛者,是为大善」。”

  我们看这句「敬于佛者,是为大善。实当念佛,截断狐疑。」在一大藏教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四句话,也就包括了整个大家要注意的事情了。「敬于佛者,是为大善。」你能够恭敬于佛的,是为大善,这是最大的善哪!「实当念佛,截断狐疑。」实实在在应当去念佛截断狐疑,这个后面还会细讲。

  这个里头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敬」这个字。一般只能体会成我要正心诚意,要恭恭敬敬在佛前顶礼,这个供品要洗得很干干净净等一切一切的,只是在这个地方上专注,重视这种形式上的恭敬,这个脏东西都要摆得很远,什么这些东西不能怎么样又不能怎么样,去体会这个叫做「敬」,其实这个不相干,但是并不是说可以任意的污蔑。

  真正「敬」字的含义,像《净影疏》的解释说:「敬荷佛恩,名为敬佛」,「荷」就是承担。什么叫敬佛呢?你能够承担,担当得起,你能够领受佛的教诲,这才是「敬」。不是这个形式上的。

  念公说像上次有人就讚歎王慎轩,说他念佛之前要洗三遍手,当然这个是无可厚非。但是念公说这个都是形式,也可以说都是囉嗦。重要的是你这个心。

  所以「敬于佛者,是为大善」就是告诉你要承担哪!你要领会啊!领会就是佛说的话你要理解啊!承担就是你要把这个弘法利生,佛的这个伟大的誓愿,你也要承担起来,我们现代的话说就是要接这个棒,将这个法脉传承延续下去,作为你自己的誓愿,这才是敬佛啊!

  不是到时候就弄点供品,多磕点头,就认为这些事情叫做「敬」,这都是表面功夫。初机当然要从这个地方下手,如果连这个都没有,那就更不行了。所以这里也要交代清楚,免得误会。但是仅仅是这样,那就很不够了。下来注解说:

“大者,即大方广之大,绝诸对待,强名为大。此云「大善」,谓无上之善。又《会疏》曰:「三业敬奉,是为敬。」以己之身口意三业恭敬奉事于如来,身业清净、口业清净、意业清净,乃名敬佛也。

非同世俗,但以焚香礼拜为敬佛也。密宗常云「清净三门信上师」,「以身口意供养上师」,均是此义。如是敬佛,实为大善。又《会疏》云:「佛如善见药,见闻悉得益。故为大善。」”

  所以这个「敬于佛者,是为大善」这句话就是表示-佛不是希望你给他磕头如捣蒜,你献很干净的供品,怎么庄严这个道场,让人家一看,哇!肃然起敬!念公说其实这一切都是有为法,不是这些。对于初机没有办法,所以要现这些事相。

  而真正的是什么呢?就是前面讲的,你要领受,你要承担,这才是「敬」,所以这样的话,你才是理会佛的话。这个「敬于佛者」是什么呢?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当佛的接班人哪!这个讲得很白的了,最容易懂的了,当佛的接班人,这就是前面说的这才是「敬」,要当接班人。所以师父常常强调这个传承法脉很重要,我们七宝就很重视这个,而且这个是最安全最稳当的依靠,所以这个是大善。这个大善不是对待相对的善,因为佛万劫熏修才入佛知见,就拿佛的知见来开示我们,让我们都能够「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拿佛的果地的觉位做我们众生因地的初心,所以就可以不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顿入佛智」,在这一生就成办了,成办就是解决问题了。

  我们听受佛的教诲给我们的这些遗教,都是文字般若,那么再从文字般若我们来观照嘛,有些像《金刚经》的无住生心,你这个就不容易做到了。但是你可以先从「如梦幻泡影」开始,这是可以观照的,事情来了,种种的喜啊乐啊,都把它当成是如梦如幻如泡如影,你这个要能做到的话,你就大变活人了。念公说我保证你,人家会感觉你这个都变样了,你这个人变样了,你就大变活人了。

  你现在就是不大当它是梦幻泡影,还认真得很呢!

  所以要起观照般若,观照越深入之后,就证入实相般若。所以我们要承这个恩,「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那你就「横生四土,圆登不退」,这才真实是「敬佛」啦!说得白一点简单一点就是-你要去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你真正以这个作为目标,这才是真正的「敬佛」,佛是要你这样来敬他,因此「敬于佛者,是为大善」。

  还是前面说的不是要求你恭敬,上供怎么样的,要求这些表面的,其实这些表面的形式,那也是梦幻泡影啊!有什么真实意义呢?但是为了初机,为了初心,这也是功德啦!或者也可以说是福德。那下来看注解解释这句「实当念佛截断狐疑」:

“「实当念佛,截断狐疑」。以念佛方是「敬荷佛恩」。盖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实为佛恩中最上之恩。又以念佛方是「三业敬奉」。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身口意三,全入佛中,始是真实归敬。

若欲真实念佛,首须「截断狐疑」。狐性多疑,故云狐疑。行人不能绝疑,不敢勇猛直前,谓之狐疑。当知疑根未断,即是罪根。倘时信时疑,半信半疑,或勉强试念,而意实未安;或口虽念佛,而心慕他宗,皆非真实念也。

要之,疑情不断,正信难生。信愿有亏,资粮欠缺。故须「截断狐疑」,老实念去,蓦直念去,拚命念去,直拚到死!花开见佛,悟无生忍。如是才是「大善」。”

  那么这个「实当念佛,截断狐疑」,是说只有念佛才能够做到。所以蕅益大师说释迦牟尼佛成佛所证的就是这一句,所以就是应当来念佛啦!这一切你自己明的做不到,那你只要去念佛,你就能够暗合道妙,你不能明合道妙。那你念佛你就可以暗合道妙,你不知不觉也能契入这个无住生心等等,所以就应当去念佛,所以这个一乘愿海六字洪名,是佛恩中最上的恩,我们要领受这个恩,那就要自己念了。

  但是不要狐疑,狐就多疑嘛!所以这个以前也说过,那个渡河的人,这个说的是冬天,过河的人看见有狐狸的脚印,就可以放心地走过去了,因为狐狸牠要听这个冰层底下有没有流水的声音,牠才放心牠走过去,牠这个很小心啊!所以不要狐疑,我们要勇猛直前,不是像狐狸那样过河走几步听一听,走几步又听一听,老在那里琢磨,所以这就是叫做时信时疑,一会信,一会怀疑,半信半疑,或者勉强念一念,可是心中还不安,心想:唉呀!我这是没法子,怎么修呢?再说吧!或者虽然在念佛,心里还想着其它的,我还想着有什么机会去学点什么别的,这都不是真实念佛,这都是在有疑,你有怀疑。

  所以这个密宗里头就是这样,说到这个咒的功德,念那些咒的功德都是吓死人的说老实话。但是后头有人就问了,是不是这样子?是不是有这么厉害的意思?是啊!它就是这么厉害!但是就是这句啦!要附带这句「唯除于咒生疑」,你听了这个咒的功德,你觉得吓了一跳,你就是马上开始怀疑了,出现一个问号了,有这样厉害吗?这个咒对于你就不兑现了。你要不生疑,才能够「截断狐疑」。我们看接着下来的注解说:

“上明断疑而念佛。下复明,念佛即能断疑也。《安乐集》云:「若能常修念佛三昧,能除贪瞋癡。无问现在、过去、未来,一切诸障,悉皆除也。」

愚癡少智,心则狐疑。念佛除癡,疑情自断。莲池灵峰两大师均云「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此乃「实当念佛,截断狐疑」之又一义也。”

  「截断狐疑」这是有两方面的意思:一个就是说你应当不要怀疑,老实念佛。还有念佛可以去掉你这个疑。所以道绰大师在《安乐集》里面就有说,有的三昧能除贪、有的三昧能除瞋、有的三昧除癡、有的除过去的、除现在的、除未来的,只有这个念佛三昧一切都除,它能够除掉疑,所以只要老实念,到了念佛三昧这个时候,这种疑它就自己断掉了。所以「敬于佛者,是为大善。实当念佛,截断狐疑。」下来是这句「拔诸爱欲」,我们看注解:

“「拔诸爱欲」。憬兴云:「拔欲者,令离烦恼。」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故劝拔除爱欲。「杜众恶源」,「杜」者,塞也。《净影疏》曰:「杜众恶源,令离恶业。杜犹塞也。恶业是其恶道家本。名众恶源。教之断塞,目之为杜。」其大意为:杜众恶源之意,即是令离恶业。因恶业使人入恶道,乃恶趣之本,故称为恶源。故应杜塞云云。望西同之。

疏曰:「杜众等者,令断恶业。流转生死,恶业为源。故云之源。」《会疏》异是,疏曰:「诸烦恼中,瞋恚为最,故云之源。亦指无明为之源。佛悉断尽,更无馀残」。故云「杜众恶源」也。

以上两释,不妨同参。《会疏》就佛边说。《净影疏》等,则指行人下手处也。”

  这些种种的爱欲都要把它拔掉。这爱欲是世间人最贪恋的东西,而这是苦的因哪!所以说「欲为苦本」。龙树菩萨在王宫当中,就体会到了这一句了,受难的时候就知道欲是苦的,为什么要受这个苦呢?因为你的爱欲呀!所以要拔掉种种的爱欲。

  「杜众恶源」,「杜」是塞住堵住,堵住一切恶的源流。因为你做了恶业,做了恶业就要入恶道嘛,就要入这个恶趣,所以恶业就是恶源,那你不做恶业了,叫做杜绝恶源。

  再有一个解释,这个是日本的《会疏》,他说烦恼之中,瞋恚最重,瞋恚是入地狱的。又说无明也是源,无明和瞋恚这是源,佛对于这个都断尽了,没有馀残,完全不存在了,所以就「杜众恶源」。

  一个就是《净影疏》,那是从众生这边说的,我们应当堵住这些恶的根源。而《会疏》这是日本人的解释,他是从佛那边说的,佛这些都没有了。这两个不妨合参,合起来参考。下来继续看注解,「游步三界无所罣碍」:

“「游步三界,无所罣碍」。《会疏》曰:「无谋神化,常体性空,故为游步。」憬兴云:「天上人间,唯佛独尊,故游步三界。化之纵任,故无所拘碍。」「罣」者,碍止之义。

又「罣碍」,高丽藏本作拘阂。流作「拘碍」,故净影、憬兴、《会疏》诸本,皆本拘碍。憬兴所云「无所拘碍」即「无所罣碍」。以上《会疏》与憬兴,仍是专就佛边说,乃专就《魏译》而释。

今释会本,则应广摄发菩提心,念佛得生之人,乘佛威神,游化三界。经云:「于一念顷,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又云「随意修习,无不圆满」。故能「无所罣碍」也。”

  我们看看这句「游步三界,无所罣碍」,就是说在三界之中无所罣碍,当然诸菩萨这一切都是游戏,他们都是游戏神通啦!我们念佛得往生的人同样的乘佛的威神,也就可以分身到无量佛刹度无量众生,也像大菩萨一样游步十方,游步在三界,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游步三界」。一切往生的这些菩萨都「随意修习,无不圆满」,随他的意,怎么修怎么习,没有不圆满的,所以就「游步三界,无所罣碍」了。然后随缘度脱,教化无边众生。下来有一段小注说:

“往生之人,游行十方,宣示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圆顿妙法,导引未度之人,归向极乐。故云「开示正道,度未度者」。”

  说这个往生的人到三界去做什么呢?就是给他开示正道,开示佛的一乘愿海,六字洪名,让他往生极乐,也让他明白自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一些真谛来度那一些未度者。下来说:

“此段经文,前半段谕众断惑念佛。此下半段劝众知苦修善。”

  那么下来是「若曹当知十方人民永劫以来辗转五道忧苦不绝」我们继续看注解:

“「若曹」即「汝等」。「永劫」,劫即久远无比之长时。今云永劫,则是永久之永久,永久无极也。「五道」,即前「横截于五趣」中之五趣:天、人、畜、鬼与地狱。

据《会疏》「汝曹……不绝」诸句,意为「永劫以来,虽值多佛,发大心圣道修行难成就,故常没常流转。乃至今日未出生死也。」

据上疏意,值佛之人,尚多劫沈沦生死,忧苦不绝。则未值佛者,更有过焉。故云「十方人民,永劫以来」,辗转于五道之中,常堕三途之内。至极苦痛,无有绝期。盖生老病死均极苦痛。且纯苦无乐。”

  佛说你们应当知道,十方世界这一切人民永劫以来,就是长劫以来这个时间就太长太长,不可说了。辗转五道之中,就是把那个修罗打开了不算,就剩下五道了。这个七宝同修听多了也知道了,都辗转在五道里头,轮回不息,没有休止啊!「忧苦不绝」,「忧」是忧愁。「苦」是苦痛。这些忧,这些苦,没有停止的时候啊!天人虽然寿命很长,但是从整个时间来看,还只是一刹那,所以这些忧苦是不断的。下面我们继续看一段注解:

“凡夫业报之身「恶臭不净」,何可爱乐。「恶」者,丑恶、凶恶。「臭」者,难闻之气味。「不净」者,不洁。《观佛三昧海经》曰:「自见己身三十六物恶露不净。」

《大论》中举五种不净:谓种子、依处、当体、外相、究竟等五种,悉皆不净。种子乃精血,住处为胞胎,当体即全身,外相指形相,究竟即毕竟,悉皆不净也。

《十疑论》谓七种不净:一种子,二受生,三住处,四食噉,五初生,六举体,七究竟。七种悉皆不净。故于自身以及他身,实无可乐之处。纯苦无乐,理应厌离。故下云「宜自决断」。”

  那我们来看这句经文说「生时苦痛,老亦苦痛」,这个众生生的时候很苦痛,这个我们不要再继续讲了,以前讲了很多了,你怎么生的,老了也苦痛啊!我们岁数大的,你看这一年就保不住去年健康的那点福了,大家有没有同感啊?这个福就减少了。再多一点病那也是苦痛得很,然后说「病极苦痛,死极苦痛,恶臭不净」,这个众生就是臭啊!

  「不净」这里头讲了很多,也讲了几种「不净」,我们只举一种,这个《大论》就是《大智度论》,里头讲了五种不净。为什么说「恶臭不净」呢?五种不净这个就是说:第一就是种子,种子就是父精母血,不干净。第二住处,是胞胎,胞衣里头也是不干净。第三当体不净,你这整个人整个全身都不净。

  所以念公想起他在河南干校被他们派杀猪,那都是唯命是听的。念公说当然我是不动刀的,我从来不动刀的,我就在旁边看着,那也是帮凶,一刀下去,这个皮一剥开跟人就一样了,实际上牠还是猪,所以说人就是一层皮嘛!世界小姐也是一层皮,剥开了之后非常的不干净,全体的不干净,而且是臭的,就一股臭味从里头喷出来,真的是「恶臭不净」啊!这个人你看着表面都是一层皮,事实上是极脏的一个东西,是一个行动的粪坑,之前讲过念公是用走路的厕所,真的是这样「恶臭不净」。第四是外相不净,不但是里头不净,外相也没有什么干净。你看看这个鼻涕,全身到处都分泌一些脏东西,眼睛也分泌东西,这个眼睛流出这个叫什么?这个厦门话就讲得彻底,这个叫「目屎」,眼睛的粪。还有浑身都出汗,有时候是出臭汗,有的还有狐臭,所以要擦香水将它给压住,你能压多久?还有这个外形本身毛发脏,外形也不净,外形就是说的这个第四种了。第五是究竟不净,彻底说整个就是不净。死了一烧也是一堆脏里巴叽的灰,念公用这个形容词我们第一次听到,脏里巴叽的灰,只剩下一堆灰。

  可是现在还有人很重视这堆灰,问师父要怎样安顿它?你看师父的俗家夫人最有智慧的啦!交代说放入大海,也不用在哪里立什么牌位,让后代亲人还要麻烦再来拜,万一他拜到荤的那就麻烦了,是不是?更加造业了。

  所以这五种都不净,就是种子、住处、当体、外相、究竟都不净。所以就是「无可乐者」,众生不知道自身也是如此,有的时候对这个色身还有许多的迷恋哪!这个到底迷恋什么呢?是被一些假相所迷惑了嘛!所以《聊斋》的故事当中,就有这个划皮的故事,那实际上就是一层皮呀!无可乐者。所以佛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呢?「宜自决断」,最相宜于你自己来作个决断,别人没办法帮你,你自己作个决断。好,我们再看看下来的注解说:

“「决」者,下定决心。「断」者,斩断恶因。恶因者,即下所云之「心垢」。”

  这个「决」就是要决定,要下定决心。「断」就是要断除,要断定,那就是这几句「宜自决断,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决」就是下定决心,「断」就是斩断这些恶因,要「洗除心垢」。我们再看下来的注解:

“《会疏》曰:「贪瞋癡为心垢,反之为三善。」「洗」谓洗濯。「除」谓遣除。故云「洗除心垢」。

「言行忠信」者,「言」谓语言。「行」指行动。《笺注》曰:「如言而行,如行而言,谓之忠信。」”

  好,我们来看解释。所以要断的这个恶因也就是这些贪瞋癡,那么这些也都是心垢,这个心垢要把它洗干净,要把它去除掉,或者用「洗除」这样的话。

  言和行都要忠和信,怎么叫忠信呢?就是这句「如言而行,如行而言」叫做忠信,你说的就是你做的,你做的就是你说的,这才是「言行忠信」。下来说:

“「表里相应」者,据净影意,「表」指言,「里」指心。其疏曰:「言表心里,语不违心,故名相应。」盖以心口如一,为「表里相应」。

兹广其义曰:表者,表现,形于外者皆是表。「行」亦是表。「里」者内心,内外一如,是名相应。此即直心。《净名经》曰:「直心是道场。」”

  这个「表」是说的语言,「里」是内心,这个言和心是「不相违越,心口如一」,所以这个就是说我们要把表现在外头的,就是刚才说的「言行忠信,表里相应」,在这个地方就是言和行要一致。

  这底下谈到了心,是对心来说的。你行还是表现在外面的嘛,那都是外表的,有的人他很会装的,他很做作的,你看他有很多行动跟言行都一致,那不见得是「表里相应」,言行可以一致,他的内心不是那么回事,这叫什么?「内浊外清」,这种人多得是,怎么证明呢?你看看这个世界的现象,就是这种行为所感召的,他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还有很好的借口,所以现在有人就是成天说假话,他这个习气不得了,所以一个人的习气不得了了,我们认为他没有这个必要嘛!他有什么必要要这么说呢?但是他成天就是喜欢说假话,他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好像我不这样,不能保护我自己,他认为说如果是,广东话说什么?「忠忠直直,终归乞食」,意思就是如果是忠忠直直,那到最后就找不到吃了。所以这个就很可怕了,有这个思想的人就很可怕了!老实人就越来越少,那么这个社会就乱了,都变成欺压拐骗,所以连他所说的跟他所行的,这个表跟里就不能一致了,这就表里不如一了,总之这都是很大的毛病。

  所以我们真正学佛人都是要避免这个,我们要决断,要「洗除心垢」,言行要忠信,表里要相应。下来继续看下面的经文:

人能自度,转相拯济。至心求愿,积累善本。虽一世精进勤苦,须臾间耳。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永拔生死之本,无复苦恼之患。寿千万劫,自在随意。

  我们紧接着看注解:

“上段显生死轮转,忧苦不绝,劝令出离,是为厌离娑婆。此段则劝求生净土,即欣求极乐也。《弥陀要解》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为愿。又以「信愿持名」为「一乘真因」。

故知世尊劝谕,正是往生切要。段中「人能自度」,度自身也。承上文知苦厌离,「洗除心垢」,「表里相应」等文而言。是自利行。下「转相拯济」是利他行。是即释尊开示之第二点。”

  我们先看这句「人能自度,转相拯济」注解的解释,我们看解释:

“「拯」者救也。谓辗转救度于他身,是即「众生无量誓愿度」也。发此自觉觉他之大心。念佛名号,才契本经之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既发大心,则应以至诚之心,「积累善本」,以求得本愿之妙果。”

  只要你自己能够自度,你才能够互相的救济,才能够辗转的度脱嘛!自己能自度才能够度人啊!这是一般人常常忽略的,与其说热情过度慈悲有加,不如说是好为人师,这个是师父看到的,那么这个用广东话来形容是最恰当的,「识少少扮代表」,你不能念成普通话「识少少扮代表」,那个味道就没有了,是不是?那就很奇怪了,不是广东人也听不懂,就是懂少少就充行家。这个念公讲得很直接,怎么直接呢?大家听一听念公说,你现在只能够在这个地球胡说八道,你能说微妙法吗?你现在能说微妙法吗?尤其是净土法门,极乐的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明了,所以《无量寿经》就说了嘛,「唯有世尊能开示」,你要成了世尊才能开示啊!还没成就世尊,只能够转述。

  我们看看这句「至心求愿」,以至高无上至诚的心,来求去达到你的本愿,所以「求愿者」是求能达到你的本愿。

  现在大家都有往生之愿,现在我们就要去达到这个本愿。这个不只是拜佛在那儿求,求佛保佑让我达到这个愿,是啊,当然也需要这么做,但是你光求佛,你自己不做,那佛就不加持你咯!

  你这个愿到底是不是真的?你要是真的,自然他会有行动的,他自然而然要一天比一天的,你所留恋的这些东西你能够放得下,是不是?还有你所改不了的毛病能够改,你所做不到的那些修持你慢慢能够做得到,这种证明不是要到你最后死了才给你明的,天天都有证明给你看,每天都有证明,你不用问别人,只要你自己真有这个愿,真正负责任,天天有分数捲子判给你看。

  问题就是你不看,你装着看不见,有的根本就不看,看见了也不管它,认为还早嘛!那你说要到什么时候才是不早呢?那我们前两堂课才学到了佛的话,忘记了?「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你还在等什么呢?还嫌早啊?好,我们继续看下来的注解:

“「善本」同于「善根」。《胜鬘经上》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

又《会疏》曰:「『求愿』者,愿往生心也。『善本』通名诸善,别指称名念佛。」因称名念佛正是往生极乐之善本。「积累善本」正是一向专念也。”

  所以要「至心求愿,积累善本」,积累这个善的根本,我们现在这个净土法门就是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就是善的根本,「积累善本」就相当于「一向专念」,你这么做「虽一世精进勤苦」,这一生你看见他也不是去弄一些好吃的,弄一些好的享受,跟大夥整天去玩去游山逛水,歌台舞榭。他很精进很勤苦,但是这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哪!这个过后的代价是什么呢?我们看注解说:

“以下释尊重宣极乐之胜妙,谕劝求生。「须臾」者,为四十八分钟,指片刻也。佛勉世人,一世勤苦,犹如片刻。后生极乐,其乐无有穷尽。妙乐无边,超逾十方,无有终止。故云「无极」。

如天台沙门忍空之《劝心住生论》云:「今生荣华一期之程,结苦果于亿劫。现世勤修须臾之间,开觉檗于三明。」盖因小果大,受报时长。凡得往生者,经云:「永拔生死之本,无复苦恼之患。寿千万劫,自在随意。」如灵芝师释极乐云:「弥陀净土,境界殊绝。圣贤同会,闻法悟道,寿命永劫,不退菩提。更有馀乐,不能过此。祇无诸苦,已为可乐,况具诸胜事,其乐何穷!」故劝众求生也。”

  这个「须臾间耳」,这个须臾是四十八分钟。你看他一辈子很辛苦,很精进,没有种种的享受,自己真正的是下了一番苦功,不会被世间这些种种的诱惑,他这么做其实是短短的一点时间,只是四十八分钟,这是指的最后了。

  过后就「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他就永离众苦了嘛!一个就是离苦,这一切苦决定的离了,不是暂时的离,是永离,而且所受的都是大乘法乐。

  「永拔生死之本」,这是最大可乐的一件事情,这个生死的根本这一下子就拔除了。「无复苦恼之患」,你再也没有为了生活,为了眷属生病,为了种种的事情来扰乱你啊,这一些都没有了,世间的一切都不关你的事了,等于说这一场戏就演完了就落幕了,不会再重演了。如果你还是继续六道轮回,那还是继续重演咯!重演之后这个角色是不一样的,不同的角色一样继续的演下去,重演是什么意思啊?重演就是继续轮回啊!他这个往生之后已经是了脱轮回之苦了,而且寿命是千万劫,经文说「寿千万劫,自在随意」,寿命是无量的,那就是无量寿了。

  那么我们看这一品还有最后一段经文,我们来看:

【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无得疑悔,自为过咎。生彼边地,七宝城中,于五百岁受诸厄也。弥勒白言:受佛明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我们继续看下来这段注解:

“世尊垂慈,既劝大众,欣求极乐,复谕众生,应舍疑惑,免生边地。是为如来开示之第四点。经云「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是劝众诚敬专修,一心净业。「无得疑悔,自为过咎」。”

  这个就是说应当个个要精进,「求心所愿」,求到你心里头所愿的这件事情。「无得疑悔」,不要又怀疑又后悔,你一怀疑,你的信心就动摇了,「悔」就是说,唉呀!我不想再这么干了,为什么呢?因为没有看到效果嘛!所以就改变了,请问你到底要看到什么效果?都已经告诉你因果同时了,这个果跟那个因是同时的,你还要去看那个果干嘛?你只要修这个成佛的因,那果就在里面了嘛!所以你还要看什么效果?下来的有一段念公说,当时他就举了一个人就是说,就是我们眼前的那个巴某某,没有把全名说出来就说巴某某,他这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可以做为我们的榜样,一个具体的例子,在目前这个是反面教材,将来还能不能转回来还不知道,不过就是确实说,说他这个人他是成天在忙道场,我们看这是好事啊,他很发心啊,整天发心在帮忙这个道场嘛,说他刚从五台山回来,完了他就跑到哪里去了?跑到耶稣教去了。刚刚才朝完五台山,所以谁说你能够担保你自己,保证你就能够一直在这个轨道上不脱轨,很难担保啊!他这个人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去朝了五台山回来之后,他就这些佛教他都不参加了,就回到他的耶稣教去了。我们昨天也学了这个嘛,「转受馀教」啊,就是对于这个自己修的法门动摇了,没有信心,这叫什么呢?这就叫「悔」了,他不干了。所以佛劝我们不要怀疑,更不要悔。

  好,我们今天就暂时一起学习到这里。那么下来还有下面的经文还有注解,都相当精彩,那我们就留到明天再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好,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出席,阿弥陀佛!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purelandcentre&aid=17993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