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27 08:58:09瀏覽3907|回應13|推薦68 | |
人的一天從早餐開始。在台南,這句話的意義跟實踐之間有著微妙的辯證關係。 早上七點,放著熟睡的家人,往小西門圓環行去,滿心期待地打算加入在地老台南的行列。結果 ... 傻眼!氣勢磅礡的阿堂鹹粥牌匾下,竟然空無一人?拜託!要嘛週末不然週一,哪有人休週二的?! 恍神中竟略過一旁包成羊肉飄散出的香氣,跳上車,直奔公園南路,不放棄趕著做一回老台南! 幸好,店面像間巨型開放式鐵皮屋,帶著濃厚一貫作業加工廠風格,從清理肢解烹調熬煮到成品上桌一氣呵成的阿憨鹹粥,正是門庭若市! 網上瀏覽了些資料(對,我從學校畢業後就不再去圖書館,希望 Google 趕快把全世界的書籍文獻都掃描起來),虱目魚嗜熱畏寒,是種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的魚類,這應該是台灣北部不宜養殖,而每年只要寒流掃過南部就會聽說某處的魚塭暴斃多少萬尾的原因吧。 雖說虱目魚是本地養殖漁業中,產量最大影響也最廣的魚種,但本地的養殖歷史卻是一筆說不清楚的舊帳,缺乏信而有徵的考據。較多人引述的一種看法是,荷蘭人據台時期,自同為荷屬且擁有大量華人的印尼引進早已盛行於當地的虱目魚養殖技術,並鼓勵台灣人廣為經營以繁榮貿易。這種論點伴以安平地區既是最早期虱目魚的養殖開發地點,又是荷蘭人貿易往來最重要的基地為佐證,就發展殖民地經濟的觀點而言,合理性頗高。 咱們的國姓爺雖然在軍事上打跑荷蘭人,經濟上卻不得不繼續推動這重要的養殖漁業,而且有趣的是日後民間卻藉由塑造虱目魚是因媽祖娘娘指點或由國姓爺誤聽而得名的傳說,意圖賦予這魚種正統的神權/皇權連帶,彰顯出高人一等的身分地位。我自己則傾向於相信"虱目魚"只不過是荷蘭語 Sa-ba-he 的餘韻,還其本來面目。 坐定,不囉唆(明明就已經嘮叨半天),點虱目魚肚粥一碗,油條一根,架式十足。 我不是很懂欣賞油條與虱目魚肚粥的組合,把油條從酥香的燒餅裡抽出來,搭豆漿、米漿、花生湯、杏仁茶之類的濃汁稠液,還可以理解,誰能告訴我油條配味淡的虱目魚骨湯頭,是怎麼一回事? 阿憨的虱目魚粥用的是半粥料理法,以虱目魚骨高湯將生米煮至微開,既非和風清湯泡飯,也與港式稠粥迥異。一大尾虱目魚肚在粥中載浮載沉,若隱若現,鮮嫩的虱目魚肉質細緻甘美,魚腹的軟嫩勝過魚背,魚腹上那塊油脂則是吃虱目魚的精華!
除了虱目魚肚,碗中竟還有量豐的魚背肉片和鮮蚵。當肥碩的蚵仔以驚人的氣勢自碗中浮現時,腦海裡只有一個念頭:退休後我要搬到台南! 若說這碗虱目魚肚粥有甚麼缺點,那絕對是刺多!大刺驚心細刺累贅,邊吃邊吐刺,實在很難暢快! 虱目魚肚粥雖好吃,但趕早來不為別的,正是這碗限量的汆燙魚腸。 除了細細捲捲脆脆的魚腸,碗裡其實還有質厚粉嫩的魚肝,和其他口感各異但叫不出名字的內臟,簡而言之,這是一碗的汆燙虱目魚下水。這種極講究食材新鮮度,又需多隻虱目魚才能湊成一份的料理,若非在產地台南,豈能輕易得嚐? 澆上味厚的醬汁,豪邁地灑上芫荽梗,脆嫩香綿,口感濃郁又繁複,絕對值得起個大早! 拎著滿手外帶回飯店,喂!起床囉!
延伸閱讀:台南古早味 《欣欣餐廳》、小吃 漫食 台南府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