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1/09 03:32:31瀏覽498|回應0|推薦2 | |
我們的課業輔導工作晚上七點開始,通常早飯後,我就騎自行車出門,到小鎮覓食,利用難得的機會在鄉間四處遊逛。第二天,我騎車背背包,從小鎮那條唯一的商店街的南端進入,緩緩騎過,沿途觀看街道兩邊的店鋪,試圖從那些一式老舊灰暗的屋宇,和偶爾出現簡陋的小食攤中,尋找一間看來過得去的小吃店就食。不到10分鐘就騎到了街道北端的盡頭,正待失望的返回,突然發現有一間光潔明亮的店鋪,大門上沿裝飾著寬幅的紅綠白彩條,原來是熟悉的7/11便利店。我連忙停車入內探視。原來那裏販售的東西跟城市裏一樣,感覺好像回到了文明世界,讓我滿心感激。我買了一份當天北部城市的報紙,在乾凈整潔的店內,慢慢畷飲一杯熱咖啡,享受熟悉而難以割捨的城市生活氛圍,離開時帶一份國民便當和生菜沙拉回去做為晚餐。7/11的食物有清楚的標示,衛生可以信賴,配上回學校途中買的 有一天看到街上有賣以前常吃的越南粉。勾引起我記憶中的越南粉,濃郁的肉湯中有米粉,南洋香料,和細長的牛肉片。等湯粉上桌,即刻將外附的綠豆芽,青辣椒,和九層塔倒進滾燙的湯汁中。悶 有一天在小鎮街上另外一端探路,看看有沒有其他的吃食。經過一家自助餐店,老闆娘在門口親切招呼,我沒有聽懂她的閩南語,有些尷尬。店中沒有其他客人,只有我這個外來的背包客。老闆娘幫我盛菜盛湯後,改用國語,笑吟吟地問我是不是客家人。知道我是城市來的外省人,她在旁邊坐下,很有興致地告訴我,小店原先生意很好,雇了三個幫手。自從市區邊的外環道路通車後,路過的旅人減少,生意清淡。她本想歇手不做,但是70歲的先生自種有機蔬菜吃不完,於是繼續經營,供應街坊鄰居。老闆娘下午休息,在附近廟裏上胡琴課。她三個孩子都大學畢業了,一個在臺北補習班教書,一個在澳洲遊學,另外一個辭掉小鎮鄉公所的工作,到臺北簡餐店打工,預備學成後,回到家中開店。老闆娘非常滿意目前的生活,也樂於向外來客推銷花東縱谷悠閑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一天騎腳踏車來到鄰鎮,以便當知名的小鎮逛逛,順便吃午餐。將自行車停放在火車站前的停車棚,上了鎖。正要離開時,發現旁邊的腳踏車沒有上鎖,感覺奇怪,再向週圍查看,發現停放 在那兒的十來輛腳踏車,除了我的之外,沒有一輛上鎖。我感到震撼,我們自以為比較進步的城市人,遠不及農村人誠實、正直。即使如此,我猶豫了一下,還是不敢將鎖打開拿下。長期在城市生活,我實在無法卸下對陌生人不信任的心理障礙,心中覺得羞愧。“禮失求諸野”,很高興東部還有一片乾淨土,幫我們保留了一點希望的種子。停車後,在鎮上閑逛。也許不是假日,街道有些冷清,開門營業的小吃店也不多。我到一家以火車座聞名的便當店試試。便當中有一片排骨、一截香腸、蔬菜、醬瓜,配上粒粒分明,有嚼勁的當地白米,是豐富而懷舊的一餐。來到的第三天,天氣晴朗,早晨騎車向還沒有探索過的東邊前行。田間小路都是可供兩輛汽車錯車,平坦筆直的柏油路,只偶爾有農人騎著摩托車緩緩通過,十分安全便利。小路兩旁稻田一直延伸到山邊,難得見到人踪,耳邊只有鳥鳴和呼呼不斷的風聲。上次在農田間騎自行車悠遊時,還是一個生活在南部的大學生,懷抱著改變人類社會的理想。就業後在都市中討生活,失去了那份閒心,多年沒有騎自行車了。 鄉間的道路出乎意料之外的筆直平坦,只是遇到上坡就覺吃力,加上縱谷中風勢强勁,頂風加上坡時寸步難行,不一會兒就力氣耗盡,索性下車,牽著自行車步行上坡。推車走到高點,再騎車一路下滑,享受追風的樂趣。就這樣走走騎騎,大約一個小時後,循著路標到了一個佔地廣闊的度假村。可並行四輛汽車的引道上,却只有我一輛自行車朝著大門前進。大門內左側草原上搭起十來個蒙古包,開闊的天空下,豎立了成吉思汗和王昭君騎在馬背上巨大的雕像,有一些塞外的味道。曾經風光多年的糖廠轉型爲度假村,接待遊客參觀當年的製糖設備,品嚐古早的紅豆冰棒,體會在草原上蒙古包中過夜的滋味。可惜遊人不多,村內只有一群幼稚園的小朋友,由老師領著在路旁的座椅吃零食,餐廳沒有營業。村中房舍相當陳舊,外牆多年沒有粉刷。跟很多景點一樣,此地缺乏遊樂設施,頂多可供留宿一夜,不值得多做流連。 在鄉間騎車,遇到不少中老年鄉人聚集在雜貨店廊前,或住家前院閑談,多半用閩南語,偶爾聽見婦人用越南話交談。一晚跟小學校長閑聊,她說根據學校母語教學統計,客家家庭比閩南家庭多三四倍,但是大多閩南化,家中多半混用閩南語和國語。新住民中以越南媽媽為主,他們的孩子多半遺傳了媽媽的外貌,白淨秀氣。小學中也有些皮膚較黑,有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和雙眼皮的孩子,可能帶有原住民的血統。 這幾天在鄉間小鎮生活的感覺是,這裡的環境整潔,族群多元,生活悠閑滿足,對外來的人親切,遠比城市人純樸誠實。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