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2/20 07:55:17瀏覽1277|回應0|推薦0 | |
河內 從桃園起飛,兩個多小時後,抵達河內機場。跑道兩旁都是田野,感覺荒涼。機場建築規模也很小,航廈低矮,跟台灣東部機場的規模類似。入境大廳的裝潢設施感覺跟國際機場差了一大截,工作人員大多瘦小,眼神呆滯,動作遲緩,一臉混飯吃的樣子。我們入境倒是沒有遭到刁難,輕鬆放行。登上小巴從機場到河內的公路,水準比出桃園機場的高速公路水準差了好幾級。後來發現它是我們在北越旅程中最寬大平坦的公路。從河內到下龍灣,再到廣西邊境的公路路況更糟,最寬的可以併行兩輛汽車,一般通過鄉間市鎮的道路只有來往各一線道。公路彎道和坑洞很多,司機十分小心駕駛,坐在後排的乘客還是必須隨時警覺,以免被撞破了頭骨,震斷了腰椎。我們經過一座單向行駛火車的橋樑,兩邊有工作人員把關,沒有火車時通行汽車。比較寬大的道路是收費路段,但是只向汽車收費,機車、腳踏車、和行人都可免費進入,跟汽車爭道。還有不少攤販,在收費公路沿途販售水果,或者支起一根木架,上懸一二十條以透明塑膠袋包紮的法式麵包,向路過的人車兜售。收費公路上汽車流量不大,停在路邊買麵包不至於阻礙交通。這裡的收費公路比起花東縱谷公路還差了一級。我們這次走過的公路連接首都河內、觀光勝地下龍灣、和中國邊境,對經濟發展上來說應該是非常重要的交通網路,從公路水準判斷,北越的經濟情況不佳。 這一個多世紀以來,越南的命運多舛。1858年法國藉口保護傳教士,入侵越南,其後不斷擴大在越南的勢力。1885年,中法戰爭後,雖然清廷在諒山獲勝,劉銘傳在淡水成功力拒法軍登陸,但是清廷仍然跟法國議和,退出越南,法國開始殖民統治越南。二次大戰後,胡志明領導越南人反抗,於1954年在奠邊府打敗法軍,法國撤退到南方。其後由西方大國主導和談,簽訂日內瓦協議,法國撤離越南。但是西方大國不甘心,以北緯17度為界,分割為南北越,各自為政。協議規定外國不得介入,美國卻沒有簽字。依照1954年日内瓦協議,南北越原訂在1956年7月進行統一國家選舉,無法如期舉行,南北依舊對峙。美國公開介入,軍援南越政府。到1965年2月,美軍在北越的峴港登陸。次年8月,已有四十多萬美軍入侵越南。戰爭持續到1975年,裝備居絕對優勢的美軍不敵北越軍的游擊戰,不光彩的撤出越南,越南終於獨立。 河內市區有蜿蜒的紅河繞過,因而得名。導遊介紹,河內有六七座橋樑跨過紅河。我們經過一座上下三層的跨河橋樑,是由中蘇兩國建成。原來越戰時期中越友好,中國幫助越南建造這座三層跨河橋樑,越戰後中越友誼生變,中國工程技術人員撤離,由蘇俄派員接手將橋樑建造完成。北越30年之內接連打敗法軍和美軍,絕對是軍事大國。但是看來越南缺乏工程建設人才,連一座橋樑都需要外援才能建成。從北越公路水準也可以印證這個看法。 中國和越南交惡起因是,1979年初越南在蘇俄支持下入侵柬埔寨,推翻金邊中國支持的政權,加上共黨掌權後排華,導致越南華僑逃亡潮,令中國不滿。其後越南派軍佔據南沙群島中的幾個島嶼,升高了中越衝突,鄧小平下令給越南一點教訓。1979年2月17日,中國入侵北越,雙方激戰,中方到3月16日才撤回境內。其後邊境小規模衝突不斷,雙方互相突襲,俘虜對方士兵,直到1985年雙方才和談,結束對抗。戰爭中公開的雙方死傷達數萬人,但是據說傷亡人數遠多於公開的數字。 河內的市內擁擠,街道狹窄,我們的中型巴士從高速路下來,進入市區就不斷地在小巷弄中穿過。紅綠燈純粹是參考用,大車,小車,機車,自行車,和行人都互相爭奪空間,在人車陣中慢慢突圍前行。我們經過市區中最寬大的馬路是四線道,兩條去,兩條來,美國大使館就在路邊,看來是河內最寬廣的馬路。這條馬路交通異常繁忙,一樣是各種車輛共用,沒有紅綠燈的路口,轉彎的車輛就各憑本事,一寸寸將車頭頂入車龍中,開出一條道路前行。旅行團安排在河內乘三輪車遊街。我們一人乘一輛車,座位在前,由瘦弱的越南車夫在後踩踏前進。我們循著市區內熱鬧的老街遊去,沿街是三四層樓的狹窄洋樓,樓下有按摩院、紀念品店、和理髮館等各式商店。市容感覺類似台北大龍峒附近的小街,只是樓房外牆有些鮮黃、嫩綠、暗紅等較為鮮豔的色彩裝點。接著,車夫將我們推入一條窄街,兩旁是小攤,販售魚蝦、蔬果、肉食和小吃。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腥羶、黴腐和下水道的氣味,感覺好像到了三十年前的三重埔。飛揚著灰塵的馬路邊有很多簡陋的咖啡店,幾張矮桌小凳擺在門前,客人圍坐,也許,咖啡的濃烈可以掩蓋菜市傳來的異味。車夫試圖跟我溝通,但是說了“台灣”之後就無以為繼。我拿起相機,記錄某年某個春天下午,河內鬧街上,四處張望的西方遊客、細腰白面的女店員、邊刮魚鱗邊聊天的小販、蹲坐在路角抽煙的無聊男子。某一天,我們曾經在世界的這個角落相遇,也算是有緣之人。遊完老街後,我們要到對街的一個湖邊走走。路口沒有紅綠燈,我們在斑馬線的起點等待。不斷通過的車輛,完全沒有停下讓路的意思。我們等了幾分鐘,眼看繼續等待不會有通過的機會,於是鼓起勇氣,大夥兒一齊跨步橫越,終於在車陣中殺出一條血路,衝過對街。走進湖畔公園,隆隆的車聲和蓬蓬的煙塵絲毫沒有減弱,不斷轟炸著湖邊遊人。湖中的亭台和中國的沒有兩樣,我們決定提早返回旅館休息。 河內Sheraton相當有水準。旅館的門牆將煙塵滾滾的百姓世界隔絕在外,留給有能力消費的外國遊客一個乾淨清幽的空間。旅館大門前的天井正中有一個環形噴水池,週邊裝飾了紅底金龍浮雕,天井四周栽植了修剪合宜的熱帶植物。旅館大廳和房間談不上奢華,但是可以看到設計的品味。一進門廳,穿著越南式長衣裙的女侍迎來,為每一個進門的客人奉上以高腳杯盛裝的新鮮果汁,為我們洗去在鬧區積累的滿心塵垢。進門大廳左側一幅紅白少女畫作吸引我的注意。畫中三個穿緊身紅衣,戴斗笠的少女,成一列背對水田,面對一個捧書白衣少女,四人都不見面目,畫作輕快俏皮而神秘。旅館在市區邊緣的高地,從房間可以遠望湖水之外煙塵滾滾,人車喧鬧的市區。旅館四樓有網球場、游泳池、三溫暖等設備,是普通越南人一輩子也不能享受的設備。看到的亞洲旅客很少,多半是使用英語的洋人,想來是尋找商機的投資或投機客。感覺好像四五十年前的台灣,圓山飯店是專為外國人建造,本地人頂多遙遙遠觀。 在河內住宿一夜,早晨到位於政府辦公區的胡志明紀念廣場。附近的街道政府機構都是大型紅黃色調的法式建築,雖然老舊,但是有格局氣派,還能看出昔日的光彩。紀念廣場四周有草地植栽和整齊的竹林圍繞,寛闊的水泥地廣場的中心是三四層樓高,羅馬式的胡志明的墓。灰色的外牆像是由水泥堆砌,談不上莊嚴肅穆或者華麗,但是它是我們在河內看見少有的大型公共建築。我們也造訪了一間頗有規模的孔子廟,廟中對聯橫匾都是中文,可見至今北越仍然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接著,我們離開市區,驅車到下龍灣。沿途看到的水田、椰子樹、灰色水泥透天厝,和台灣南部鄉村非常相似。比較不同的是,越南道路兩旁偶爾會出現彩色鮮豔的房舍。較大的兩層樓建築多半是土黃牆壁,暗紅屋瓦,配上一排整齊的有拱形上緣的長方窗戶,看來是法國殖民時期留下來的建築。這樣的建築通常有圍牆和高大正門保護,屋頂正中飄揚著紅底黃星國旗,顯示是政府機構佔用。民居偶爾也會出現以鮮豔彩色裝飾的透天厝,用色遠較官方的大型法式建築大膽。這些狹窄的民居多半開有拱頂的長方窗戶,或在土黃牆壁上配以綠色遮陽木窗,或以白色或橘紅護欄裝飾窗門。有些僅僅在巴洛克窗沿刷上鮮豔的色彩,就超越了僵固的台灣鄉間民居,鮮活了北越的風景線。路途中停靠一個藝品工廠,工人都是在越戰中受害的殘障男女。越南掙脫殖民統治歸功於胡志明的領導和人民的不懈抗爭,雖然越南人民付出極大的代價,還是值得。越南獨立之後,華僑受到壓制。地陪是第三代華裔,國語流利,對越南政府專制無能不滿,但是只敢在車上對我們這些華人發牢騷。車行途中,他除了介紹越南人文風景之外,帶了不少商品沿途銷售,包括咖啡、腰果、零食等,生意興隆。華人國家經濟繁榮,華僑也能沾光。 下龍灣 在下龍灣內頭一天住宿一艘遊船。一二層共有24個房間,第三層是餐廳,餐廳屋頂是個有躺椅的甲板。每一個房間都很小,但是在有限的空間中安排了淋浴洗手間、梳洗台、雙人睡房、和陽台。房間雖然窄小,但是佈置溫馨,看得出設計者的巧思。上船時,年輕的法國船長在艙口迎接,女服務生遞上飲料和毛巾。船上的餐食是帶有越南風味的西餐,一邊用餐一邊欣賞窗外,一座座從水面突起的石山越過。我們隔壁桌是一群法國遊客。我可以想像二十世紀初期的越南,殖民地統治者如何在眾僕人的伺候下,享受著海上浪漫逍遙的時光。晚飯後,不遠處有遊船亮燈捕捉章魚。我們帶了飲料在甲板上乘涼聊天,不知不覺已經十點。河內和下龍灣的旅遊中遇見不少西方遊客,大多是法國人,像是過氣的歐洲貴族,難以忘懷殖民時期的風光時刻。第二天清晨薄霧中,我們遊船甲板上,升起大約有五六層樓高的風帆,高速前進。忽然發現,前後左右也有許多張起巨帆的遊船,跟我們同向快速前進。無波的海面上,只聞低沉的引擎聲,萬船競速駛向戰場迎敵。霧氣中自有一股肅殺之氣,好像水上千萬戰船,艙內埋伏著屏氣拉弓的戰士,只等一聲令下,就會萬箭俱發,直奔敵船士卒。接近一個小灣,船速才漸漸漸緩,排隊等待停靠碼頭,讓觀光客下船觀光。這一段航程,讓我些微感受到三國赤壁之戰時,船上奔赴戰場時兵卒的心情。 在下龍灣另第二夜,住灣旁一個小丘上的旅館,雖然有些老舊,但是房間相當寬敞,透過開闊的玻璃窗可以看見近旁水灣中散佈的石山,和過往的船隻。第二天清晨,下龍灣的霧氣意外的散去,旭日將金光灑在海面,讓我捕捉到一個應該再也不會親眼見到的下龍灣日出影像。通往這個旅館的道路正在拓寬,道路兩旁也在大興土木,旅館旁邊一個法式黃牆紅瓦建築的後院停滿了裝載砂石的大卡車。看來北越政府有意將此地開發成一個像海南島亞龍灣的旅遊勝地。但是下龍灣拓寬的道路兩旁還有不少在繼續使用的破舊民居。不像海南島亞龍灣,先將所有居民遷離,再沿著海灣建造四星級以上的旅館,幾乎都有私人海灘,僅供住客使用,成為世界一流的觀光旅遊區。我看越南政府可能沒有那樣的魄力,下龍灣也不太可能追上亞龍灣。 越南經濟 從首都河內和附近道路設施看來,越南是一個經濟不發達的小國。地陪說越南沒有相當於台灣一樣的義務教育,很多沒錢讓孩子入學,從小打工。猜想也沒有類似台灣的全民健保、就業輔導、失業救濟、貧弱扶助等社會福利,老百姓只有自生自滅。雖然看來經濟不發達,街道狹窄擁擠,卻不時看到進口雙B汽車。地陪說,進口車稅率極高,外國車售價驚人。以進口本田摩托車為例,一台售價台幣二十多萬元。可是撞死一個人,只需要賠償六萬元台幣。可見貧富差距大,窮人人命不值錢。我們在河內一個兩層樓的大型餐廳吃晚飯。進門經過一個花園,有水池、涼亭、和舞台,一支三人樂隊在表演熱門歌曲。自助餐每人47萬越幣,相當於美金23元,大約是一般越南人一周的收入。餐廳內有一兩百個客人,多半是越南人。印證當地有錢人多,貧富落差很大。越南要擺脫窮困,還有一段長路好走。 廣西德天瀑布附近有一條中越界河,河寬不過二三十米。廣西方很多觀光客登船遊河,越南方只有小販駕船向中方遊客兜售食物。河岸陸地上有53號界碑劃分中越國界,但沒有關卡管制,遊客可以自由跨界遊玩。中國境內鋪設平整的柏油路,路旁設有整齊劃一店鋪販售紀念品。越方界內則是泥巴地面,任人胡亂地搭起帳篷,販賣越南咖啡、香煙、和紀念品。不少中國遊客一箱箱地購買越南香煙。攤販有老婦人,也有小孩。有一個小學年紀的女孩獨自照顧攤位,能用中文討價還價,窮人的孩子會當家。小攤上看到一把造型新穎輕巧的軍用折疊刀,讓我看到越戰的影子,買回去削水果,做紀念。對比中越邊境,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越南的落後。 聽說台商在越南被視為大款,只要提供不多的聘禮,越南姑娘就願意出嫁到台灣,農村中殘障文盲或者年長的男性都可以接受,台灣農村到處看到越南新娘。原以為越南是一個蕞爾小國,其實越南面積是台灣的9倍(33萬平方公里),人口是台灣的三倍多(8600萬)。越南之所以被看低,主要是因為經濟不發達,在國際上沒有影響力,也沒有能見度。台灣面積和人口雖然都不及越南,在聯合國也沒有席位,但是台灣工業和貿易發達,全世界各處都有台灣產品銷售,從網球拍到自行車到電腦產品,獲得相當多的世界第一。台灣的經濟實力強大,台商因此在越南受到歡迎。2012年越南人均GDP只有1540美元,台灣是20300美元。鄰接越南的廣西省人均GDP為3040美元,在中國排名倒數第四,卻是越南的一倍。從GDP比較,越南的確落後一截,大約是台灣1960年代的水準。 出關 到北越的第四天上午一早起床,7點半從下龍灣出發,前往北方邊境諒山,入境廣西。沿途路況比台灣的縣道還差,平均時速只有30多公里,170公里耗時5個小時,到諒山關口時人車俱乏。但是為了趕在關卡下班前出越南入境廣西,立刻搬行李,乘電車去辦理出境手續。出境官廳是一座窄小的兩層樓房,要上七八層階梯才能進入。我隨地陪爬樓梯到官廳辦理出境手續。樓房進門正中是一條大約寬兩米的走道,左側是辦理手續的三個窗口。窗前旅客和行李胡亂地擠成一堆,佔據了中間的走道。我們的地陪很快將證件從後門送進去,閒閒地坐在右側的長板凳上等候。一會兒之後,一個官員將我們的證件交還地陪,其他遊客還在窗口推擠,我們的出境手續已經完成。 拿了證件出關前,行李還要經過檢查。行李檢查室在樓上,沒有電梯,各人只有想辦法拖著行李箱,搬上七八個階梯,拉著行李通過長長的走道,官員在兩旁袖手旁觀,讓我們通過檢查。我們各自七手八腳將行李箱搬下七八層階梯。年輕人還好,老弱婦孺搬著沉重的行李上下階梯,對老弱旅客都是一種折磨,北越官方顯然還沒有將便民放在心上。接著,中方的付費電車載我們十多人通過一段飛揚著黃沙的地面,到北越國境關卡出境。電車上除了我們這一團,還有兩個俄國青年。越南官員只查了那兩個俄國人的護照,揮揮手讓我們的電車出境。後來台灣全陪導遊告訴我們,地陪在我們的證件中夾了一疊鈔票,因此越南官員讓我們輕易過關。 進入廣西,迎面的山坡上是一個栽了花卉樹草的大型花園,左側是一棟七八層高的白色新建的入境大樓,有一條長長的坡道方便旅客拉著行李進入大門。大廳開闊明亮,遊客自動列隊等候入境。穿著整齊制服中國官員的身材比越南官員壯碩,精神和訓練都有正在興起中大國的氣勢。入境中國後,我回頭望一眼山坡下煙塵滾滾的北越,慶幸我沒有生在越南。再見了,北越!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