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20 02:26:43瀏覽324|回應0|推薦1 | |
五、回族 從甘肅的張掖到青海首都西寧路經380公里,修建於八零年代的兩綫公路。在扁都口附近離開甘肅,開始爬坡進入祁連山脈,沿途村鎮少,沒有可用的洗手間,是一段比較辛苦的路程。中途停留在海拔2700公尺的回族小鎮青石嘴用午餐。青石嘴在遠方出現時,巴士减速,以牛步緩慢地行向小鎮。原來地陪J以前帶團通過時,當地一輛耕耘車跟巴士擦撞,翻落路旁田中,農民受傷。司機被當地回民圍困在警察局中,為了賠償三萬元或五萬人民幣,協商不成,旅行團被困一個下午。當地警察局協助調派了兩輛巴士,才先行將遊客輸運到青海,繼續旅遊行程。司機一直等到所屬旅行社將五萬元匯到青石嘴後,才得以獲釋離去。此後,當地警察局規定外來車輛限速30公里,以避免發生交通事故糾紛。地陪告誡我們,回族團結,在回族聚居地區千萬避免惹事。在海南島旅遊時,也得到同樣的忠告,可見回民團結對外的意識堅强。 相對於我們這次旅遊經過的城鎮,青石嘴是一個比較落後的小鎮,道路似乎剛才拓寬,到處有泥沙石塊和坑洞,行走起來一脚高一脚低。馬路旁房舍簡陋,馬路盡頭的清真寺却莊嚴華麗,兩個巨大的金色穹頂在遠方的雪山前聳立,似乎超乎凡塵,遠離了人間的紛擾混雜。這是我第一次到一個回族小鎮,感到十分新奇。當地男性人人戴小方帽,女性載頭巾。街頭有幾個戴小白帽蓄鬍的黑皮膚老者,如果換著阿拉伯長袍,可能難以跟中東人分辨。我們在一家清真館午餐。餐後白衣白帽白皮膚的年輕厨子出來跟我們攀談,說他曾在洛杉磯和新加坡做過厨子,喜歡收集各國錢鈔,也想攢集一些新台幣做紀念,於是我送了他幾枚台幣銅板。見過世面的他,爲何甘於在山中小城過活?原來他爲了家室孩子,選擇在回族村落定居。餐廳只有一間上了鎖的室外洗手間,在一整排店鋪後面的院落中,很可能是這些店鋪唯一的公用厠所。據我知道回族很愛清潔,山中的衛生條件不好,只有遷就了吧。 十多年前我在西安回民巷走了一趟,街道兩側小麺館的夥計站在門口大聲招攬顧客,可是一句都聽不懂。我問一個年輕的夥計,他靦腆地告訴我他們使用的是當地土話。這次在西寧餐廳,我又完全聽不懂餐廳服務員之間的對話。甘肅來的地陪也不懂。參觀西安兵馬俑時,我問導覽員方言的問題。她說他們說的還是普通話,不過摻雜了當地土話,外人聽不懂了。至於各地土話的來源,可能因為自古絲路往來或留下定居的少數民族很多,例如鮮卑(匈奴一支),吐蕃(藏人),回紇(維吾爾),突厥(土耳其人遠親),栗特(中亞商人)等。這些少數民族使用的語詞殘留至今,就是各地土話的來源之一。 甘肅的地陪J大約三十歲,皮膚微黑,杏眼濃眉圓臉,有一雙厚實的肩膀,第一眼看到她,就直覺她是回族,隨後她在自我介紹中證實。她在西安讀大學後返回敦煌家鄉就業,口齒清晰,導覽經驗豐富,一路上有條不紊地給我們講解絲路歷史和少數民族文化,聽來津津有味。J雖然是回族,由於在漢人社會成長讀書,讓我們沒有感覺到差異,把她當成漢人。可是跟J參訪幾天後,才注意到她很少跟我們一起用餐。我好奇探問,才知道她遵從回教的飲食習慣,只吃清真食物。她說有一位回族同事曾經帶團到外省旅遊,三餐都以自備的方便麺解决,因爲飲食的不便,她不曾帶團到省外旅遊。我這才醒悟,表面漢化的回族,還是跟漢族有別的。除了飲食戒律之外,回族另外一個限制是只跟回教徒婚配。J有個27歲的堂弟,居住在敦煌,人口18萬中只有2000回民,難以在當地找到合適的對象,經由親戚牽綫,在青海省(回族約80餘萬人,佔青海省15%)找到一個16歲的回族姑娘成婚。J進一步說明,在回族聚居地區嚴格遵行男尊女卑的伊斯蘭傳統,女孩初中畢業就待在家中刺綉或幫助家務,不得出外就業,十五六歲就出嫁了。若是婚配對像是超過16歲的回族女孩,男方必須多方打聽,確定是未婚未同居,才能進一步談婚事。中國法定結婚年齡是男滿22歲,女滿20歲,但是對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婚姻規定比較寬鬆,男20歲女18歲即可登記結婚。此外,回族自治區對女性限制很多,但是却准許有錢男性多妻,法律也不干涉,是另外一個男尊女卑的現象。除此之外,地陪J說,回族自治區還有一些尊重當地習俗的特別法規。例如飲酒,違反了伊斯蘭戒律,當地警察可以逮捕拘留。中國尊重少數民族習俗的做法,令人意外。 一千多年來,陸續有經商的中東和中亞人從海上和陸上絲路來到中國定居,其中有商人,也有蒙古西征帶到中國的阿拉伯軍士,跟中國婦女通婚,後裔繁衍成爲中國的回族。我們此行中遇見到皮膚黑,外貌像阿拉伯人的男性回族,也遇見一兩個皮膚白哲細嫩,像是有北歐人血統的回族女性。回族的血緣多元,是伊斯蘭信仰緊緊地維繫著他們成爲一個團結的群體。J告訴我們,回族一輩子最大的願望是到麥加朝聖。J的爺爺奶奶年紀很大之後才有幸花錢買到配額,到麥加朝聖。他們回來時,很多親族鄰居到機場迎接,以分配到J爺爺奶奶帶回的聖水和白布。我很驚訝已經移居中國數百年的回族對於伊斯蘭和阿拉伯還有如此親密的感情,很好奇年輕一代的回族是否有一樣虔誠信仰呢?J說年輕的回族不一定嚴格遵行伊斯蘭教規,未必每天五次祈禱,男性可能違背教規喝酒抽烟,但是男性周五中午一定到清真寺跪拜。J自己也還年輕,沒有考慮是否到麥加朝聖的事。J說,四十歲以後的回民,越來越虔誠,退休後的男性多半每天到清真寺。伊斯蘭教規定教徒每年齋戒一個月,日出後到日落前這一段時間不能吃喝,齋戒期間連白開水也禁止飲用。J說,齋戒月由回歷决定,若是落在夏天(2013年齋戒月落在西歷7月8日到8月8日),因為白天不得飲水,特別辛苦。J七十歲的奶奶遇到齋戒月時,天亮前進食後在床上躺一天,直到日落後吃晚飯後才起床。維族地陪H也遵照教規每年齋戒一個月,齋戒期間早上約5點半,晚上約7點進食,白天連水都不喝。H解釋,奉行齋戒月的目的是借由控制飲食以鍛煉心志。讓我想到可能跟佛教徒“過午不食”的修行,目的相同。從齋戒,婚配,飲食,朝聖這幾方面看來,伊斯蘭教維繫教徒的力量實在驚人。 讓我好奇的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回族女性如何看待伊斯蘭教重男輕女的做法。以地陪J爲例,她雖然接受了大學教育,出外工作,但是還是受到穆斯林男尊女卑的限制,甚至不能進入清真寺禮拜,在回族社會中屬於與生俱來的二等成員。受到婚配對象必須是穆斯林的限制,優秀的J至今還是單身。我總覺得J眉宇之間有些落寞,是否因爲工作時須面對異教的漢人遊客,下班後又只能返回帷幕重重的穆斯林世界,心中的苦悶和孤獨無人分享呢?在西安J跟我們分手,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送,謝謝她的導遊,也祝福她1800公里,22小時返回敦煌的火車路途一切順利。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