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17 03:10:06瀏覽487|回應0|推薦0 | |
三、藏族 巴士離開甘肅省,沿著公路盤旋著穿過祁連山脉,向青海省西寧市前進。山頭上是積了白雪的祁連山,山脚下是成片綠油油的緩坡,公路圍籬之後,一群群的白羊和黧牛低頭吃草。回族地陪J一路解說藏民的生活。她告訴我們,藏人仍以放牧維生的居多,牧民隨著季節遷移到不同的牧場放牧。牧民各有自己的牧場,不會混淆,各自珍惜保護。公路旁山下的緩坡就是藏胞的牧場,不許外人進入。有一次一個遊客跨過圍籬進入牧場,立刻有藏人牧民騎摩托車從高坡隱藏處衝下來,索取罰款才放行。由於高山生活環境和條件的限制,藏胞的生活習慣跟安土重遷的漢人不同。例如,由於高山寒冷,醫藥源缺乏,即使感冒也可能致命,因此藏族牧民很少洗澡。由於學校遙遠,藏族孩子很早輟學,政府也難以强制,造成教育程度低落,只能從事低收入的工作。爲了幫助放牧和家務,藏胞家孩子多。如果超過三胎的限制,按照規定超生的孩子要繳納罰款後才能够報戶口。藏胞也不急,等到人口普查時才為超生的孩子報戶口,可以不用繳納罰款。政府的生育管制政策對藏胞完全無效。最奇怪的是有些地區藏人還維持一個“小白帳篷”的老習俗。偏遠地區藏人爲了避免近親婚配,在離家不遠的過道上設立一頂小白帳篷,讓未婚女兒獨居其中,只要女兒願意,任何路過的行人都可以跟那個女子同住以“借種”。女子懷孕生產後方得婚配。高原牧民生存環境不同,我們實在不能以平地人的眼光論斷高原人的生活。 到青海湖的途中看到兩個婦女沿著公路一側跪拜。地陪提醒我們跪拜婦女都有助手陪同,用手拉車載行李和鋪蓋卷,一路走到拉薩。西寧到青海湖中途的日月山相傳是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和親時,停留回望長安的地點,她自此走到拉薩再也沒有返回長安。我很好奇這些藏人如何能够爲了朝聖長期丟下生計?地陪說明,藏人多半互相幫助照顧放牧等工作,輪流朝聖。不但如此,很多藏人朝聖前將所有家産變賣,朝聖完成後乞討者回家。 我們參觀西寧藏傳佛教的塔爾寺前,地陪告誡我們三點購物禁忌,第一,不要單獨進入寺廟前的紀念品商鋪,以免不能全身而退,第二,如果不想買,不要還價,以免惹出糾紛,第三,有意購買,必須自備零錢,給大鈔可能難以得到找零。我們得到忠告,都默默地穿過購物區和兜售紀念品的流動小販,不購物,以免自找麻煩。參觀法門寺前,西安地陪給我們一個建議,穿過寺前兜售小販時要“面無表情,不發一語”通過,看來是最好的辦法。中國的旅遊景點大多數被商販包圍,宰客的事多了,傳出去反而影響生意,可能得不償失。 在塔爾寺門前也看見幾個藏族信徒行跪拜禮。帶我們參觀塔爾寺的藏族解說員口齒清晰,漢語流利,他告訴我們,這些人正在做繞寺三七二十一次的跪拜禮,一趟大約需時九天。寺中好幾個佛殿門前或院落長廊中也有很多信徒在原地行跪拜禮,有穿僧袍的喇嘛,衣飾普通的年輕婦女,和穿藏式長袍的老年婦女,平民男性較少。解說員說這些信徒住在寺外,每天到寺中跪拜,每回需時幾個月,才能完成十萬次跪拜禮。我們購票進入塔爾寺,進入寺中不同殿堂大門時,需要再次一一驗票,似乎門票分等級,等級越高能夠進入的殿堂數目越多。臺灣的佛寺和西歐的教堂大多數不需購票入內。花錢才能進入寺廟似乎背離了普度衆生的目的。導覽員帶著我們進入一個個殿堂,稍作解說。很多殿堂進門處豎立有大石塊,石塊表面似乎有膠水,粘貼了信徒奉獻的紙鈔,有些佛像前也有信徒奉獻的銅板。導覽在一個殿堂說此殿可以求福,然後在下一個殿堂告訴我們此殿可以求長壽。我心中疑惑,學佛的目的是讓我們無求無欲,讓自己擺脫心靈的桎梏,得到解放,無所牽挂,爲何塔爾寺反而指點遊客求福壽呢?忍不住向導覽討教。導覽說我們都是凡人,自然是要求佛的,接著質問我難道已經凡事不求了嗎?我無意繼續討論,沒有回應。參觀完導覽送我們到大門口,突然跟我說:“我們這兒是地斜人平,你們那兒是地平人斜”。我很訝異主人居然對客人說出這樣一句話,難道我的提問冒犯了他嗎?繼而一想,他只是寺廟中領薪水的工作人員,和寺前謀生小販,寺中求福信衆,和我這個觀光客,都不過是俗世中追求更好物質生活的凡夫。真正能夠割捨塵世生活全心實踐的,唯有那些滿身塵土,一路跪拜朝聖的藏胞吧。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