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2/08 09:29:57瀏覽1910|回應0|推薦2 | |
朋友和鄰居聽說我們要去克羅埃西亞,都提起Dubrovnik這個城。仔細查看行程,才知道此地是克國的重要的觀光地,因為地名中夾了V,很難發音,就簡稱杜城吧。我們十二月初到達,住宿在海邊的飯店,遊客稀少,時晴時雨,已經感覺冷清。出入飯店時,不時到前廳外的陽台看海,偶爾捕捉到金色陽光照射海上的一列浮礁。 杜城位於克羅埃西亞的西南角,以海邊的古城聞名。參觀古城那天久雨初晴,薄雲後露出藍天,乘車從蜿蜒的公路繞著青山緩降,遠眺山下古城的一片紅瓦屋頂,像是亞德里亞藍海中一塊寶石,淡雅迷人,難怪被稱為亞德里亞海的一顆明珠。 古城南邊由古羅馬人始建,北邊由斯拉夫人始建,呈長方形,城牆週長大約兩公里。一棟古樓房牆上掛著一幅中世紀所繪古城鳥瞰圖,可以看出它背山面海的地理優勢。 克羅埃西亞經濟以觀光業為主,杜城又是該國最重要的觀光城市,全國25個五星級觀光飯店中,超過一半在杜城。古城中大部分建築修建於四五百年以前,是到杜城遊客必訪之地,城中寬廣的中央大道始建於13世紀,貫穿全城。 中世紀時杜城先後被威尼斯及匈牙利統治,在14-19世紀初,以古城為中心,成為獨立國。臨街樓房厚重石柱之外,可以望見圓拱頂和城後高山。 古城內石磚鋪地,石塊砌牆,至今還在使用。杜城人口四萬多,住在古城內的居民幾乎遷出,將城內房屋改造接納觀光客。除了開設餐廳、紀念品店、展覽廳之外,城內也開設了很多小型渡假旅館。由於當地建築都是數百年的老屋,旅館沒有電梯,通道和房間狹窄,賣點是外人可以體會中世紀人的生活。城內窄巷中有家畫室。 古城昔日統治者的王宮數百年來歷經多次整修擴張,混合哥德、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型式。大教堂(St. Blaise Church)始建於14世紀,毀壞於1667年大地震和其後的火災,現存者建造於18世紀初。 杜城獨立時期,靠著靈活的外交手腕,成功地周旋在威尼斯和奧圖曼兩強之間,以經營海上貿易繁榮經濟。古城建造在岩石上,以厚實的城牆防衛海上的入侵。城牆上鑲嵌著主教的雕像,砲眼中暗藏著砲管保護。 臨海城門外的碼頭,曾經是繁榮的商港,也曾是兩軍對峙的戰場。現在是歐洲熱門的郵輪停靠港。11月30日最後一班郵輪造訪之後,今年的旅遊季節結束。寒風細雨之中的碼頭,遊人寂寥,十分冷清。 碼頭左側,紅瓦洋房依山而建,多半是渡假屋。妮雅說,此地是歐洲人喜愛的渡假地,他們在此自租度假屋,住上兩三星期。近年來,開始有日本、韓國、和台灣遊客到訪。亞洲遊客多半隨團而來,蜻蜓點水,在此住一夜就跑了。也許此地沒有名牌精品店,妮雅說,還沒有看到中國遊客的踪跡。 地陪領我們重點參觀古城後,妮雅給我們一些自由活動時間閒逛,吃午餐。我們穿過小巷道,爬上爬下尋找妮雅推薦的一家小餐廳。 拐過不少小弄堂,終於找到這家餐廳。室內空無一人,沒有窗戶,雖然只有三張小桌,佈置得小巧雅緻。一個英語極為流利的年輕帥哥出來招呼,雖然我們想嘗試的新鮮魚類缺貨,他們餐食有意大利的風味,麵和鮭魚等都可口。也許餐廳沒有其他客人,帥哥每次來服務都跟我們聊幾句。我稱讚他們國家的網球王D很棒,他語帶嘲諷地說“網球王不是克羅埃西亞人,是塞爾維亞人,我們愛他們,哈哈哈”。我面露尷尬,帥哥解釋,內戰時賽軍圍困此地七個月,從高處砲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當時結下仇恨,至今未解。我為我的無知道歉。好在我是遊客,帥哥只是一個侍者,沒有在意。如果我在朝做官,因為無知得罪了外國官員,恐怕難以善了。 午餐沒有嚐到當地海鮮,晚上到附近一個餐廳試試看。我們來到一個四野空曠的小商場中,這家餐廳是其中唯一營業的店家。侍者說,因為是冬天,除了肉排,只有章魚。老實說,味道普通,有些失望。 克國自然資源豐富,工業落後,不能幫助經濟成長。例如,盛產木材,卻缺乏木材加工業,出口大量木材,卻必須從意大利進口傢俱。台灣恰恰相反,缺乏資源,但是加工業發達。我想,如果從台灣移入幾個大型傢俱工廠,可能不出幾年,克國傢俱自給自足之外,說不定還能出口威脅意大利的傢俱工業呢!克國允許外人投資嗎?妮雅嘆口氣說,政府表面上鼓勵外人投資,但是暮氣沉沉的官僚系統設下重重關卡,使得外人投資難以進行。她說,有家知名的英國公司到克國投資,計劃送審十年後才得到政府批准。在這個高科技當道的時代,十年之中至少經過兩三代技術更新,紅顏已經變成白髮,有多少人可以忠心耿耿地等待十年呢? 克羅埃西亞經濟依賴觀光業,夏天是旺季,冬天四五個月觀光客少,旅遊服務工作人員等於失業,沒有收入。妮雅和司機送走我們這個團後,就要冬眠四個月,靠積蓄過日子。如果政府能夠領導經濟發展,從觀光獨大轉變為多元形態經濟,應該可以加速經濟發展。如果這一任政府沒有作為,選來選去,上任的政府都沒有作為,手中握有選票的老百姓,除了嘆息,又能夠有什麼作為呢?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