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4/21 13:56:14瀏覽7642|回應8|推薦152 | |
續上篇《米蘭大教堂》 2015年世界博覽會將於義大利的米蘭( Milano) 舉辦,日期為2015年5月1日到10月31日。1906年世界博覽會也曾於米蘭舉辦過,這將是109年後該市第二次舉辦這一盛會。米蘭這次申辦的主題為「滋養地球・生命的能源」 (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這包含了技術、創新、文化、傳統與創造性,以及它們怎樣同食物與飲食協調。主要探討「全球環境日益惡化情況下,如何能確保糧食生產、維護食品安全等持續性問題」。這次世界博覽會不只是「建築的競技」,更是「文化的探索」,透過多元飲食文化的義大利,結合米蘭的「設計之都」特色,以「食」為開端,因應全球化與食安的衝擊,進一步發展出結合快速化發展與慢食文化經驗。 米蘭的展覽會場無庸置疑,2005年7月啟用的RHO新展會會場占地250萬平方米,展覽面積46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博覽會場。 此外,這次世博會還選在米蘭最著名的古城發展中心斯福爾扎城堡(Castello Sforzesco)的前方,以全新打造的世博門(Expo Gate)作為世博的倒數開端,世博門內以開放式的公開空間,放入設計師的作品、市民講堂以及更多互動參與的方式,讓米蘭在世博的前夕就讓市民一同加入世博文化的行列。 從世博門出發,沿著但丁街(Via Dante)作為世博大道,但丁街為米蘭重要的文化商廊,徒步區除了有米蘭最有名的商店街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 外,不乏連接米蘭著名的歌劇院(Teatro alla Scala)與文化地標,也連結詩人但丁的藝術文化精神。世博延續其廊道的重要文化意涵,放置參展國的各國國旗以作為世博大道,沿著此世博大道即可來到米蘭的市中心─米蘭大教堂(Duomo di Milano)。而參展國家會依據該國氣候狀況呈現他們如何生產、加工、烹調該國食物。活動內容包含聚會、品嘗會、研討會、文藝表演、音樂會、兒童節目、相關電影及展覽推薦。 因此,米蘭世博結合了城市的重要地標與傳統文化,以一個具有義大利精神的方式來開啟世博會的開端。 ↓在5/5/2015這天,主辦單位會在米蘭大教堂前舉辦「地球餐桌」活動,讓12個不同國家的廚師現場製作特色佳餚,並擺在200公尺的巨型餐桌上,讓大家免費品嘗 當然,我們並非來參加世界博覽會的,只因不久前剛好造訪過這些個地方。本篇就做特輯,來介紹從米蘭大教堂反向走回到「世博門」,重點則放在斯福爾扎城堡(Castello Sforzesco)。 話說,我們由布雷拉美術館走回到米蘭大教堂後。隨即由米蘭大教堂左前方(西南角) 離開,接著就轉進入Via Orefici,只要沿著這條大路往北西向直直走下去,便可抵達「世博門」。 ↓Via Orefici 是一條有通行「路面電鐵」的大路,畫面看到是一輛新型的電車 ↓Orefici大街的終點是個廣場(Piazza Cordusio),這裡有一尊Giuseppe Parini雕像,對面的建物是個大賣場(Milano Outlet - Italian Fashion Luxury)。左邊的路即通往世界聞名的商店街(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 ) Giuseppe Parini (1729 –1799) 是義大利新古典主義時期的啟示諷刺作家和詩人。 Via Orefici繼續直走,越過交叉路口就是但丁街(Via Dante)了。 ↓但丁街(Via Dante)為米蘭重要的文化商廊,世博大道即沿著此街道延伸出去 街道名稱源自於義大利中世紀詩人・但丁(Dante Alighieri),他也是現代義大利語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以史詩《神曲》留名後世。但丁是歐洲最偉大的詩人,也是全世界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世人評價:「封建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誌,這位人物就是義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因此,以此街作為世博倒數的開端,有著濃濃"突破與創新"的意味。 ↓但丁街上的路邊點心攤 既然世博是以「食」為開端,那我們就先來體驗一下米蘭的飲食文化。 ↓這是一家位於但丁街上的餐館 Caffè Sforzesco - Milano - Bar ↓我們點了兩客特價套餐,雖然比較便宜,但菜色需由老闆隨性裝盛,你享用前完全不知道會吃到什麼 米蘭的特殊料理包括義式煎肉排(cotoletta)、小牛肉麵包與蕃茄燉牛膝等料理。這套餐可以吃到蕃茄燉牛膝,還有米蘭最著名的奶酪「古岡左拉起司」(根據附近的同名城鎮而的得名)。 ↓佐餐酒也是含在套餐內 ↓從後面的鏡子可以看到餐館的熱絡,以及感受本地人的慢食文化 ↓自從2010年的11月23日,國際展覽局正式宣佈2015年世界博覽會由米蘭舉辦,就可看到沿街插著代表世博 (World's Fair) 的萬國旗 在但丁街(Via Dante)的盡頭(起點) 連接著一個稱為「Largo Cairoli」的圓環廣場。 ↓「Largo Cairoli」圓環的中央矗立著一座青銅結構的朱塞佩·加里波第紀念碑(Monumento a Garibaldi),這是1895年由藝術家Ettore Ximenes 與建築師Augusto Guidini 所創建,描述了加里波第自信地坐在馬背上。背景即為斯福爾扎城堡(Castello Sforzesco) 朱塞佩·加里波第(Giuseppe Garibaldi,1807-1882年) 在義大利統一運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而被列為「義大利建國三傑」,同時也被視為「義大利國父」之一。 ↓此刻,世博門(Expo Gate) 業已建構完成,就位於「Largo Cairoli」圓環後面,與斯福爾扎城堡(Castello Sforzesco)前面的Via Luca Beltrami 路段上 (借用網路圖片) ↓世博門(Expo Gate)作為2015年世博的倒數開端,以一個開放式的公開空間,讓民眾在世博前夕就能搶鮮體驗世博文化的行列。後面即斯福爾扎城堡(Castello Sforzesco) 當羅馬帝國殞落後,義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及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以及諾曼人及拜占庭人等。到了中古時代的義大利仍處於戰爭頻繁局面,在這個政治權力的真空期,城市的人民試圖透過支持勢力堅強的君主來尋求和平,於是許多名門望族來主導政治的情況紛紛出現,最著名的例子包括:佛羅倫斯的美第奇家族、米蘭的維斯康提家族及威尼斯的史卡拉家族(House of Scaliger)。總之,義大利各都市在11世紀後葉獲得自治權、形成自治都市,進而發展為多個都市國家。 斯福爾扎城(Castello Sforzesco) 是米蘭規模最大的文藝復興式建築,最初即為14世紀權傾一時的維斯康提(Galeazzo II Visconti) 家族所建。該家族於1277年取代倫巴底貴族德拉·托雷家族(Della Torre) 成為米蘭領主,並於1395年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瓦茨拉夫四世(Václav IV.) 封為米蘭公爵。維斯康提家族統治米蘭直到1447年菲利波·馬里亞·維斯康提(Filippo Maria Visconti)去世,由於沒有留下合法男性子嗣,公爵頭銜被他的女婿弗朗切斯科一世·斯福爾扎(Francesco I Sforza) 繼承。 穿過了世博門(Expo Gate),便來到斯福爾扎城堡(Castello Sforzesco)前。 ↓斯福爾扎城(Castello Sforzesco) 的正門前有一個噴水池 弗朗切斯科·斯福爾扎一世(Francesco I Sforza) 原是一位義大利僱傭兵首領,是在1441年與米蘭公爵的私生女比安卡·瑪麗亞·維斯康提(Bianca Maria Visconti) 結婚。1447年,米蘭公爵菲利波·馬里亞·維斯康提去世,因沒有男性繼承人,米蘭宣布成立共和國。1450年,在連續數年的饑荒和動亂後,米蘭議會決定任命弗朗切斯科為米蘭公爵。 在弗朗切斯科的統治下,米蘭公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其建立的一套有效的稅收政策為公國帶來了大量的收入。弗朗切斯科的宮廷是文藝復興的中心之一。弗朗切斯科是歐洲第一個以權力平衡為基礎確立外交政策的統治者,也是第一個將外交延續至義大利半島之外的義大利統治者。 也就在1450年,弗朗切斯科·斯福爾扎一世開始重建城堡,參與這項建設的著名建築師包括佛羅倫斯的費拉來特(Filarete),當時他受到委託來設計高聳的中央塔樓。 ↓現在城堡主要入口的中央塔樓(Torre del Filarete) 是1900年~1905年重建的,作為國王翁貝托一世Umberto I的紀念碑(門上騎馬雕像者) 翁貝托一世(Umberto I) 是義大利統一後的第一個國王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Vittorio Emanuele II) 之子,1900年曾加入八國聯軍進攻中國。 城堡免費入場, 開放時間:冬季7:00-18:00,夏季7:00-19:00。 ↓由主城門回望噴泉 由於當初重建工程時,也委請軍事專家巴特魯·姆加迪奧(Bartolomeo Gadio)參予計畫。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城堡四角矗立著高聳的遼望樓,四面環繞著城牆,每面城牆長達200m。雖說是當斯福爾扎家族(House of Sforza)的居所,但整個城堡結構卻像個不折不扣的軍事堡壘。 當時米蘭確實曾經試圖統一義大利北部,但是並沒有成功。1515年在與法國的戰役中吃了敗戰,迫使斯福爾扎家族、他的瑞士僱傭兵和錫永Sion樞機主教撤退回到斯福爾扎城堡。不過,最後防禦還是失敗,米蘭遭到法國佔領,然後於16世紀初被西班牙所統治。 19世紀義大利統一以後,城堡得到修復,但是不再用作軍事用途,而是移交給米蘭市。修復工作由盧卡·貝爾特拉米(Luca Beltrami)領導。 進城後是一個大前庭,在面向前廣場的城牆,兩端各有一個對稱的圓塔樓。 ↓西側圓塔樓 ↓由前庭廣場中,回望中央塔樓及東側的圓塔樓 ↓在城堡內,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昔日維斯康提(Visconti)的家徽。大家是不是很眼熟,沒錯!總部設在義大利米蘭的世界名牌跑車Alfa Romeo(愛快羅密歐) ,其Logo也是如出一轍。那條吞食人的蛇代表西元五世紀時維斯康提家族建立者所殺掉的蛇。十字是代表維斯康提家族曾參加十字軍東征,而這部分後來成為義大利米蘭市的市徽 從1450年代到1500年代期間,米蘭在斯福爾扎家族的統治之下,由於和佛羅倫斯的科西莫·德·美第奇(Cosimo di Giovanni de' Medici)之間締結的政治聯盟對於米蘭的建築風格產生重大影響,在藝術分面成為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重鎮。李奧納多·達·文西和布拉芒特都曾在米蘭工作。許多房間原來都有精美的內部裝飾,其中最著名的是達文西所作的天花板畫Sala Delle Asse。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43年,米蘭遭到盟軍轟炸,該城堡受到嚴重破壞。戰後,由BBPR建築事務所重建,作為市立博物館(The Civic Museums d'Arle)使用,包括古代藝術博物館,家具博物館,樂器和應用藝術博物館,考古博物館埃及和史前部,不過最著名的還是Pinacoteca del Castello Sforzesco,藏品包括米開朗基羅最後的雕塑作品Rondanini Pietà和達文西的Codex Trivulzianus原稿。 ↓前庭的後面(城堡的後半部) 被建構成一種內部防禦的功能,有著它自己的一扇大門。其中左半部是個羅凱塔(Rocchetta)式防禦結構,它像是一個四方型的圍樓,還附加一個塔樓(Tower of Bonza of Savoy),而上述所有的博物館就都落在這區塊 從中央稱之為胭脂紅門(Porta del Carmine)進入,左邊沿著1樓指標前進可抵達最後一間展示室,裡面陳列著米開朗基羅未完成的《隆但尼尼聖殤像》。2樓以繪畫為主,3樓則展示則展示民俗工藝品。參觀這一部分要付費,套票:7歐元/人,包括城堡博物館、應用藝術、自然曆史博物館、考古博物館等。優惠票:3.5歐元/人,針對65歲以上、政府員工、藝術學院學生。免費:針對18歲以下的學生、博物館係學生、導遊等。 ↓進門的右邊(城堡的右後半部)是兩個15 世紀的法庭遺構,還有一個中庭花園 ↓城堡的後門 ↓城堡的後城牆是這個樣式,同樣左右兩翼都有個方形塔樓 ↓在城堡的後面有個 Parco Sempione公園,夏季是廣大的綠地草坪,是逛累了城堡之後非常好的休憩之地 ↓Parco Sempione公園裡有樹林圍繞著池塘 ↓人們在池畔遛狗、漫步 ↓野鴨水鳥在池中嬉戲,好一個悠閒的冬景 ↓倒映在水池中的中央塔樓 ↓由水池這端回望斯福爾扎城堡(Castello Sforzesco),可以看到城堡後面有一些遊樂活動正在進行著 在森皮奧內公園(Parco Sempione) 的另一端,矗立著一座新古典主義造型的紀念碑,稱為和平門(Arco della Pace)。 從1450年代到1500年代期間,米蘭在斯福爾扎家族的統治之下,在藝術分面成為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重鎮。列奧納多·達·芬奇和布拉芒特都曾在米蘭工作。當時米蘭曾經試圖統一義大利北部,但是並沒有成功。米蘭於15世紀遭到法國佔領,然後於16世紀初被西班牙所統治。 奧地利於18世紀取代西班牙成為米蘭的統治者。1800年初期,拿破崙曾短暫的在北義大利成立奇薩爾皮尼共和國,以米蘭為首都,拿破崙加冕後該共和國變成了義大利王國。 拿破崙一世在19世紀初統治了米蘭這個城市,並且創造一些優良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和宮殿,除了王宮別墅之外。米蘭其他重要的新古典主義古蹟,還包括和平拱門(Arco della Pace),它經常被拿來與巴黎凱旋門互相比較,被認為是一個縮小的版本。和平拱門於1806年開始建造(拿破崙當時仍然統治米蘭地區),是由Luigi Cagnola所設計的。拿破崙於1826年在滑鐵盧戰役戰敗,於是和平拱門跟巴黎凱旋門一樣停止建造,但是奧地利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下令完成拱門建設,作為維也納會議和1815年簽訂和平條約的一種榮譽。它最終於1838年9月10日正式完工。 ↓和平門(Arco della Pace) 最初是為了慶祝拿破崙帝國的功績而建的"凱旋門",後來才改修成現在的樣子,用以銘誌歐洲一段流血戰爭的結束 繼續閱讀。。。 米蘭世界博覽會 Universal Exposition / World's Fair 官網: http://en.expo2015.org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