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21 18:09:45瀏覽1061|回應3|推薦0 | |
最初的感動 林鴻基/北縣鴻林中醫診所院長 電視節目上的歌唱選秀節目,評審老師們很喜歡講的一句話,希望比賽的歌手們能夠回想起,當初第一次在接觸歌唱時的那種「最初的感動」,如果能把它融入情感,就容易唱出扣人心弦的歌聲。 每次參加醫學會走過臺大醫學院的大廳,看到巍峨的大理石壁柱上刻有一些「大體老師」的名字,一旁的為文表示了無上的敬意與感謝。對於這些無酬提供自己的肉身供醫學生解剖、學習的老師們,醫界將他們尊為「肉身菩薩」,行醫多年之後,每次望及這種大我的無私情操,我還是會有心靈的悸動。回想起當我還是個少年醫者時,第一次接觸到醫師誓詞時胸臆充塞得滿滿的,那也是「最初的感動」。 翻開中醫的醫學史,華人對往生者的全屍的觀念,大大地阻礙了醫師們對人體構造了解的機會,歷史上記載,王莽在當攝皇帝期間,擄獲叛黨翟義的同黨王孫慶,王莽命「太醫、尚方、巧屠」三方人馬去解剖,並嘗試用「竹筳」穿入王孫慶的血管,說是要了解人體血管的走向,可以幫忙治病,其實是對叛黨的凌遲。中醫對解剖知識的匱乏,讓中醫古籍上出現很多次肝臟的位置忽左忽右的說法。西醫的微觀,看到血管、神經、血球、細菌、病毒等,針對疾病治療,倒也立竿見影。 手機大廠的廣告詞,科技來自人性,醫學除了濟弱扶傾之餘,當然也要服務人性。人民的自主意識漸漸抬頭,醫學為了服務人群,竟然也開發出一些治療方式,如用肉毒桿菌來注射皮下,利用痳痺的效果來熨平皺紋,這也許是聰明醫生的神來之筆。為了長高,透過人為骨折的方式,把小腿的脛骨和腓骨截斷,並在脛骨內放置髓內針,等待兩邊的骨頭生長接合,這是所謂介入生長板的「斷骨長高術」。尤有甚者,為了治療外觀粗壯的「蘿蔔腿」,居然把小腿的腓腸肌或比目魚肌所附著的神經切斷、燒斷,因而造成肌肉萎縮,或者直接切除腓腸肌,因著體積的縮小,來達到美觀上的要求。 遇上這種病例,我都會悵然若有所失,固然醫師和病人之間都是你情我願,醫病之間不應只是購買商品吧,醫師交出技術,然後收取報酬。有一陣子社會上也在猶豫,醫療行為倒底適不適用消費者保護法。就像各行各業一樣,當然也會有一些巧取豪奪的醫生,不過,人性人文的關懷,希望永遠是醫病之間的前提。蘭大衛醫師於彰化切割了自己夫人連瑪玉女士的皮膚,為皮膚潰爛的小孩作移植手術,小病人也因而受感念,長大後成為牧師。醫護人員為了救護大量失血的病人,奮身捐血的例子所在多是。澳洲的馬歇爾醫師,狂熱到不可思議的地步,為了合乎柯霍氏假說,要證明螺旋桿菌能再次感染人體致病,他吞了 30 毫升的含菌的液體,拿自己的肉身貢獻給學術真理,最後,終於證明了幽門螺旋桿菌與消化性潰瘍的關係。這些「最初的感動」都藏匿在心底不知名的深處,在適當的時機,就會毫無防備地翻湧上來。 走出臺大醫學院的大門,一陣不知來自何處的風襲上臉龐,我微弱的喟歎,就輕易地被它吹散了,人是要一逕往前走的,打起精神來。 (本文作者兼具中、西醫師資格)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