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生命,一場自由之旅
2018/08/17 18:02:37瀏覽1374|回應1|推薦11

 

一個社會如果把平等置於自由之上,就既不會有自由,也不會有平等;如果把自由置於平等之上,就能同時得到更高程度的自由和平等。

經濟學家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昨天在上海作家書店聽了一個講座,兩位旅行作家分享了對旅行的看法。

一位是法國作家普蘭(Catherine Poulain),一位是日本作家吉井忍。

這的搭配實屬有趣,普蘭說就是想幹男人能幹的事情,她一個人四處旅行,90年代還來過中國,一邊旅行,一邊打工。

她自述最難忘的記憶,是在美國在阿拉斯加非法打工,出海捕魚。

現在普蘭回到法國定居,住在波爾多深處,沒有網絡的白色地帶。

吉井忍非常優雅,在書中經常談到美食、料理和對當地人靜默的觀察。給我的感覺就像日本盆栽,人和思想的美都極為低調,盡可能與自然達成一定的和諧。

 

聽講座時,我就在想,對我而言,「旅行的意義是什麼?」

早上讀了公眾號博主「假裝在紐約」的一篇文章,談到前兩天美國發生的一個新聞,一位叫羅素(Richard Russell)的機場地勤人員,在工作一天後偷了飛機,駕駛飛機升空。

塔臺人員幾度勸他降落,羅素拒絕了,他不是要賣錢,也沒有勒索,或是要傷害任何人(911事件,這類事情都很敏感。)

羅素說他想要去看鯨魚,因為就在更早前幾天,有條鯨魚媽媽,背負著死去的小鯨魚,在海上17天,不忍放下孩子的屍體。

羅素還告訴塔臺,他沒有想過要降落,也沒有想過要回去,他知道自己心裡出了問題,但他不知道答案。

最後,羅素駕駛飛機墜毀在森林裡。

 

讀了這篇文章,腦中的畫面終於清晰。

對我來說,旅行就是用雙腳對生命嘶吼,嘶吼道:「那個你去不了的地方,我去了,你來不來?」

這就是我旅行的意義,生活的壓力推著我們,但不是推著我們前進,而是把我們往堅硬的地面壓縮,以至於每個壓力下的人,都難免活得扭曲變形。

所以旅行使快要崩潰的身心得以舒展,以最自然的方式持續生命的樣態,這是對壓力的一種反應,是追求人生幸福必經的歸鄉路。

我的旅行體驗開始得很早,從我開始懷疑一切開始。

小學二年級,我就有了第一次的蹺課。中午午休的時候,我看大家都趴著午睡,我就想為什麼要這樣,然後因為大家都趴著,所以我就偷偷溜出去,到學校外頭到處走走,然後在下午第一節課開始前回到教室。

高中,我幾乎是在校外度過的,每天我都翹課,因為待在教室真的好無聊。

我老家不是什麼發達城市,但在學校外面的山走一走,圖書館晃一晃,對我來說都比不知道為什麼,卻要坐在教室裡聽課、讀書來得強。

後來一個人在外面求學、工作,或是到各個地方租房寫作。

在某些人看來,我是非常自由的。但自由有時就是一種選擇,比如當某些人形容我的生活不穩定,對我來說,我就去了他所不能去的地方,過了他不能過的生活。

我並不是說旅行是為了別人,是為了證明你去不了,我去了。相反地,我的旅行是為了證明自由存在,證明自由可以去追尋。

當我說我要寫作的時候,有些人總說你不怕餓死啊。那時他就站在自由這條線的另一端,而當我做到了,他們就不說話了。

有些人受到了鼓舞,他願意走過來,他願意嘗試不同的改變,甚至有些人放棄了公務員的工作,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但有些人就僅僅是不說話了,好像他從來沒有質疑過我的生活方式,就像他從未質疑過自己,或者他不敢這麼做。

有太多類似的事情,好像在告訴人們,我們都是沒有選擇的。

實際上,我只是照著自己的心願去努力,在努力之前我無法遇見我必定會成功,也無法規避任何風險。比如從開始寫作到出版第一本書。從出第一本書到寫出第一個被拍成成品的劇本,又是十年。

人生有幾個十年?但我發現人們很容易忽略時間,因為日復一日的生活,會讓人忘了時間,就像忘了自己曾經有機會選擇自由。

這漫長的日子,偶爾令人心慌。就像旅行中找不到要去的地方,或者碰到糟心的事情。

但這就是旅行的全部,旅行不僅僅是因為開心。更重要的是旅行中各種不一樣的滋味,都使得一個人看見生命更多的可能。

 

有人問我是不是注重感受多過規則?

這是一個二分法的問題,但如果硬是要把這兩個東西放在一起,那我確實覺得前者比後者重要。就像我認為自由比平等重要,自由才能作為平等的前提。

當個人的感覺總是被犧牲,當自由總是被平等犧牲,那麼往往自由就會不存在,但相反的,如果我們尊重自由,平等,就會在自由中彰顯,這個就是民主的精神。

多少孩子的志願、多少女性的自覺,被某些刻板傳統的觀念,壓抑著打擊者。連最基本的精神自由都沒有,平等的意義在哪裡?。

比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森(Amartya Sen),在《正義的理念》(The Idea of Justice)談到公益團體在印度做的教育服務,他們發現與其讓貧困地區的男性受教育,不如讓那些貧窮地方的女性受教育,對改善當地人的處境更有幫助。

他發現讓這些婦女受了教育,她們才懂得如何去過上更好的生活,改變他們的環境。因為傳統印度是父權體系,享受特權的男性根本大多缺乏改變的意願。

因此,使女性看見自己的可能,等於幫助她們看見自己擁有自由的權力,自由使他們有力量去對抗父權體系下由少數人“預先”決定的平等。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當地婦女懂得更多衛生的知識,即使做丈夫的不作為…好歹這些父母知道該做點什麼好保護自己的孩子不要生病。

 

我想起以賽亞·柏林在《自由論》裡的序言寫到:「自由就是言論自由。」

這個言論自由,不只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而是人們互相尊重彼此發言的權利。言論自由不只是宣洩情緒,而是你今天說出來的意見會被別人認真傾聽,納為重要的參考。

自由帶來的美好,便在於一個人內心真誠的聲音被聽見了。

在我看來,這也是旅行的意義。旅行使我們活在自由中。我們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聽見他人各種不一樣的聲音,同時我們的聲音也能被別人聽見。

那個從紐約開了幾千公里公車,回到家鄉的人。那個在西雅圖偷飛機,墜落在森林裡的年輕人。

他們展開了一場旅行,用荒謬的方式演示自由的意義,就是讓自己感覺自己像個人,還有呼吸,而不是機器。

 

最後,回顧大陸最近半年,假疫苗、以房養老、二胎基金,接著可能還有房產稅。想起之前某些朋友談到計生委,恨得牙癢癢……

明亡之前,崇禎皇帝把袁崇煥之類直言敢諫的忠臣殺得差不多,身邊就剩下一些歌功頌德的忠犬。社會需要不一樣的聲音,畢竟國家是人民的,不是嗎?

(在此,我忍不住要問:「小粉紅的底線到底在哪裡?」難道什麼都是境外勢力的陰謀?)

 

再講一個比較粗暴點的例子。

國民黨為什麼會丟掉大陸的政權?後來臺灣選舉還再次丟掉政權,這是因為當權者沒有傾聽民眾的聲音。(不過民主的好處是,你如果願意修正自己,傾聽民眾,那麼你還有機會再次執政)。

什麼是民眾的聲音?民眾的聲音就是指民眾的感受。比如“我過得那麼苦了,你還不想點辦法”。

最後能夠傾聽人民感受,關注人民感覺的人就取而代之,這個道理放在情侶之間,家庭中不也是如此嗎?

如果一個人根本不理會身邊人的想法,你覺得能從這個人身上得到什麼幫助?

不談「感受」,何以談「自由」;不談自由,何以談「平等」

所以自由在平等之前,而感受是自由的一個核心,這是最符合人性天性的道理了。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114242272

 回應文章

麵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8/18 13:11

國民黨不論是丟了大陸還是台灣的政權,都只說明人民太好欺騙了,人民缺乏 "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的能力" ,才會選擇拿自己的生存來做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