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5/06 04:14:09瀏覽3152|回應12|推薦147 | |
引用文章馬英九的十二年國教 只強調 低學費的義務教育──談如何可能讓七成的學生免試入學? 十二年國教日前拍板定案,預計兩年後民國103年上路,內容包括 (一)免學費、(二)分成15個免試學區、(三)免試名額要占75%以上、(四)剩下的25%為特色招生則須另外考試、(五)加強英文能力與國際接軌。其中免試入學的順位則依在校成績、會考、及整體學習表現的加總比序決定之。 很明顯的,馬英九總統版本的十二年國教只是低學費政策,升高中聯考及在校學習成績並沒有完全廢除,由於仍然保有學生品質管制的機制,時和 給予肯定。 但是如何「適性揚才」:讓學生能發掘自己能力範圍以內的天分,讓喜歡理論及有能力讀書的學子繼續深造;讓對讀書還不開竅的學子能先培養動手做的能力、先走技職教育,待實作與學理能相互驗證及開竅後,有機會再繼續理論的學習。 時和 對於學業成績前半段的學生是抱持樂觀的期許,這些對理論學習有天分的學子,有更多的機會能繼續深造,研習更高深的知識。 時和 對於在學業上還不開竅的學子比較擔心,希望教育主管機關能給予更多的關懷。 時和 三個小孩都是唸台北市的公立國小、國中、及高中/高職,時和 看到的數據是:國一學生有40%月考考試平均不及格;有 60% 的學生數學不及格。可以說 針對學業上,在國一時已經陣亡了一半的學生? 出了台北市,學生的成績更差。 12年國教最大的盲點就是出在免試升學? 很多人並不適合讀普通高中,免試升學讓這些興趣不在讀書的學子混在學校內,只是浪費了這些人的青春。 因此,時和 認為『至少有一半學子程度沒有控管好』的問題出在小學,如何提供對學業弱勢的學子 課後輔導的複習,以拉拔起後段班學子的學業能力;如何提供技職教育給對理論學習沒有興趣的學子,使之一樣能學到未來謀生的一技之長,而能有尊嚴的為社會服務等,將決定整個12年國教的成敗。 時和 甚至認為加強技職教育才是12年國教成功的關鍵。 . 壹、 很多台灣之光都是從技職體系培養出來的 最近報載的很多台灣之光都不是就讀普通高中出身,例如:目前世界高爾夫球后曾雅妮是永平商工畢業的、國際獲獎服裝設計師古又文是松山家商畢業、榮獲國際金牌獎做麵包蛋糕的吳寶春以及名廚阿基師都是國中畢業,旅日圍棋好手張栩(男五冠王)及謝依旻(女三冠王)等都只有國中畢業。 剛拿到茱麗亞音樂學院入學資格的十七歲小提琴手黃薏蓉同學,高中唸的是夜間部補校。 旅日棒球〝全壘打王〞王貞治先生征服日本,他說,為了保護眼力不近視,他必須避免看書。旅日圍棋國手林海峯征服日本的棋壇,他只有日本(華僑學校)國中的學歷,因為在圍棋界,人們看的是能不能贏棋,而不是學歷。 行行出狀元!找到自己的興趣就直接追尋下去吧。 . 八、九十年代,台灣中小企業的奇蹟,主要就是由技職體系畢業的學生創造出來的。 可惜教改以來,技職教育被污名化,李遠哲於2001年全國教改檢討會議中提出的「廢高職」意見,從此教育部三不五時放出風聲〝拿掉「職業」名稱 高職將變歷史〞,技職教育被忽視。 然而,現在大學氾濫,沒有品質管制,零分也能上大學,代表大學文憑不值錢了,這也讓家長了解 好的技職學校勝過多數的大學。即使上了普通高中,假如沒有考上稍微有知名度的好大學,畢業求職一樣是沒有保障。 普通高中及大學畢業生沒有專長,要企業怎麼用? 去年美大學畢業生 半數失業或低就 2012/4/24 聯合報 美大學畢業生 半數失業或低就 2012/4/24 中國時報 博士也領食物券 美高學歷3萬人難糊口 2012/5/8 中國時報 畢業即失業 拿到美博士靠糧票過活 2012/5/12 聯合報 大學文憑不值錢 2012/5/13 中國時報 普通高中及普通大學並不保證就業。 . 對比的,德國是重視技職教育的國家,在德國教育體系中 http://nslt.yuntech.edu.tw/~gec/952comp-VTE/class/supplement15.pdf,小學五年級開始就分流為(1)主幹學校,(2)實科學校,及(3)文法學校。其中主幹學校的學生超過總學生人數50%,將要走技職教育。社會上就業最重要,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適合的工作。 時和 贊同德國的學制,菁英教育與技職教育兼顧,畢竟任何行業支援的人員都很重要。敢動手做的人尤其重要。德國重視技職教育經得起考驗,在這次歐洲金融風暴,德國的失業率最低,民心也最穩定。 時和 認為推廣技職教育、在職進修、成人教育、終身教育等,才能解決學非所用的盲點。倘若政府能辦好技職教育,家長必定願意讓沒必要唸大學的小孩及早去學一技之長。如此,對於喜歡動手做 或是 成績還不開竅的學生 也能在社會的祝福下 經由技職教育、經由動手做,而能找到屬於自己自信的一片天。政府只要加強推廣在職進修、成人教育、以及終身教育,任何人在適當的時機 都有可能繼續學習。 韓大手筆拚技職 培養工藝專家 2012/12/27 中國時報 . 貳、 政府應該編列預算,強制要求後段班同學參加由政府補助的課後輔導 時和 發覺在教改『快樂的學習』口號下,國小的學習並不扎實,學科的核心課程:國文、英文、和數學被稀釋,時和 小孩上國小時,國文課每週甚至只剩下4堂,每學期作文只要寫四篇,造成小孩的認字不夠精準、錯別字百出、作文邏輯構思的能力也明顯地偏弱。 教改造成學生平均程度比未教改前差已經有很多報導了,包括教材簡化、國語文上課時數減少、建構式數學的錯誤教法等。時和 猜想凡是有小孩在讀國中的,大概都曾經感到教改失敗的無奈。 在小學時,國語文上課時數不足,導致很多學生的程度落後,到國中時,這些跟不上的同學假如沒有更進一步的關懷,他們可能會因此自暴自棄,從此放棄了學業。 時和 認為政府應該要重視這一群後段班的同學,對於程度不好的同學應該提供課後輔導,甚至是一對一的輔導。時和 佩服李家同校長的博幼基金會能帶頭推廣幫經濟弱勢家庭的學子做課後輔導。 . 由政府編列預算讓後段班跟不上進度的孩子參加免費的課後輔導是第一步一定要做的補救。 假如程度仍然無法跟上進度,則留級或是程度編班是最務實的方法,有些人就是開竅的晚,與其上課聽不懂枯坐,不如讓這些孩子腳步放慢一些,重新再學ㄧ次。 時和 建議在國小三年級時及五年級時都要做學生的評量會考,倘若學生確實跟不上進度,倘若學生開竅的就是晚,時和 相信家長會認同小孩留級的用心良苦。 補救教學 明年擴及國中各年級 2012/11/3 聯合報 . 叁、提升全國各級學校至少各50所的師資及設備 目前很多教改人士反對明星學校,但是明星學校是不可能完全消滅的。即使可能消滅公立的明星學校,但是絕對反而會讓私立貴族明星學校崛起,造成社會貧富階級的更加對立。 比如說,2009年七月十二日,教改團體發起的〝為十二年國教〞大遊行,其中「四一○」教改運動的靈魂人物台大數學系退休教授黃武雄是主要的意見領導人物。黃武雄說,政府「廣設高中大學」的方向走錯路,讓太多私校成立,實施十二年國教,一定要彌補這個錯誤。 他甚至說,建中、北一女這種明星學校,可改為私校,並提高學費;政府努力發展公校,讓每區的學生都有質量均等的選擇機會。 把明星學校變成私校,並提高學費,這就是教改人士差勁的奧步。 將來只有有錢人才能讀明星學校,這就是教改人士的陰謀? . 時和 認為明星學校是公認的,因此造成磁吸效應,吸引更多有企圖心的學生及家長的追求。為了進入明星學校,學生更加努力以獲得好成績,這是好事。 教改人士或許認為應該就近就讀,但是就近的學校是不是適合學生本人呢?該學校是普通高中或是技職學校呢?教改人士真的沒有必要管到別人的「孟母三遷」。 比較直接而且立竿見影的方法是:提升全國各級學校至少各50所的師資及設備:讓這些各50所國小、國中、及高中的師資及設備和明星學校同等級。如此當每一所學校都能像明星學校有一樣的條件時,自然會減少越區就讀的理由與不便。 另外,培養碩士級以上夠水準的師資,讓教學的水準提升。增加實作及實驗的課程,培養學生動手做的能力,增加學習的多元深度及廣度。 . 肆、 支持 北北基高中聯測續辦 12年國教分為15個免試學區,目的是希望學子能就近就學,但是在學區內允許各個學校舉辦特色招生(須另外考試)。北北基為同一個免試學區,提供75%免試入學的名額,可依在校成績、會考、及整體學習表現的加總比序決定之。 剩下的25%特色招生的名額依舊需要一個有公信力的考試來決定,時和 強力的推薦『北北基高中聯測續辦』。 去年PR73至PR85的考生認為北北基聯測分發有高分低就的瑕疵,造成北北基聯測被迫停辦。時和 是相當的不以為然,PR73至PR85並非明星高中的落點,該次引起爭論的所有同學其落點值都是地區高中,在同等級的地區高中之中還要分排名?確實是沒必要的,哪有什麼差別?申請學校是學生主動的,不喜歡的學校為什麼要去申請? 一邊高喊『就近就學』、一邊抗議『高分低就』?真是表裡不一的行為。 時和 認為北北基的成績不必和其他學區相比,因此北北基確實仍然需要一個有公信力的北北基聯測。 . 伍、 結論 由於沒有品質管制,美國的12年國教造成大約有五成的(高中及大學)中輟生;盲目的追求學歷更導致高達一兆美元的學貸欠款,很多報導都指出這將導致美國金融體系的災難(Catastrophe)。即使幸運地拿到學位,這些美國的大學畢業生仍然困窘,原因是:民間的工作根本就是學非所用。請參考: 去年美大學畢業生 半數失業或低就 2012/4/24 聯合報 美大學畢業生 半數失業或低就 2012/4/24 中國時報 博士也領食物券 美高學歷3萬人難糊口 2012/5/8 中國時報 畢業即失業 拿到美博士靠糧票過活 2012/5/12 聯合報 大學文憑不值錢 2012/5/13 中國時報 然而對比的,重視技職教育的德國卻能安然度過歐洲金融風暴,原因是他們學的就是他們工作上迫切需要的技能及知識,所以德國的失業率低。 台灣的教育面對的是相同的問題,這些莘莘學子千辛萬苦耗盡家財才得以拿到的學位,能為他往後的日子找到個能學以致用的工作嗎?薪水能夠償還學貸嗎? 政府應該要有整體國家人力資源規劃,學生該升高中或是高職應該要考量到學生的能力及興趣。在台灣、甚至是任何的國家,內需的民生產業工作機會占50%,只需要技職教育就足以勝任。 時和 堅決地相信:讓對讀書有興趣、學業有能力的學子繼續升學做研究;讓對讀理論還不開竅的學子走技職教育,先學得一技之長,以有尊嚴的能為社會服務,是最務實的執行方法。政府只要加強推廣在職進修、成人教育、以及終身教育,任何人在適當的時機 都有可能繼續學習,如此才能避免大多數人在高中及大學時期不知為何而學的困境。 . 延伸閱讀: 不是每個孩子都該拿到餅乾 (作者:隆.克拉克) 2012/5/1 學者:12年國教課綱難 補救教學補不完 2012/5/13 觀念平台-弱勢生和落後學校 最需幫助 2012/5/14 12年國教/混材施教 弱勢孩子被犧牲 2012/5/17 12年國教怪現象 私校國中部擠破頭 2012/5/24 陳立恆:誤人的不是制度,而是價值觀 2012/6/2 上海教改啟示錄 2012/6/5 在破產與失業中掙扎 美國人變得不一樣了 2012/3/21 麵包大師吳寶春圓滿人生的遺憾 2012/6/19 學士黑手:教育和產業遺失的連結 2012/6/29 成大夏祖焯:12年國教 不能廢棄菁英教育 2012/7/5 高學歷失靈 美科學博士求職難 2012/7/9 勞委會:台灣青年 就業意願、技能不足 2011/7/11 高失業率 聯合國秘書長:年輕人恐淪失落世代 2012/8/12 重拾技職的驕傲 2012/8/26 誰有權對小孩做實驗? 2012/9/4 觀天下/羅姆尼的47% 2012/9/19 羅姆尼:47%美國人靠政府過活 2012/9/19 教育團體:12年國教恐讓高職走入歷史 2012/9/23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