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等人力三大病:企業雇不到員工 學生找不到工作
財訊月刊 2007/05/07
時序進入求才求職熱的畢業季,每年都參與校園徵才活動的人力公司主管說:「今年氣氛比較冷」。經建會專案報告則指出,未來三年科技產業新增人力供需將有三萬個名額「不搭」,需要進行媒合,顯示大專教育「學以致用」有大缺口。 【文/田習如】
其實從統計數據來看,十年前大學以上畢業生約占同年各級學校畢業生的一○%,如今占二四%;十年前台灣失業者中,大學以上學歷約占一○%,如今占二一‧六%。乍看之下,大學畢業生失業率愈來愈高,似乎滿「正常」的,那大家在緊張什麼呢?
問題一:高階、基層都短缺 中間虛胖
根據經建會推估,二○○五至○八年高級專業及管理人力短缺五萬人、基層人力不足卅二萬人,中級人力則過剩一萬餘人。
多數的大學畢業生,正屬於那不上不下的中間階層。雖然一萬個過剩相較於卅七萬個短缺,顯然台灣產業人力供需失衡除了教育還有別的問題,不過再看另一個趨勢,即不同教育程度的歷年失業率變化,可發現自○四年起大學以上學歷的失業率(四‧一%)已開始超越專科(四%),○六年差距拉得更大——大學以上失業率為四‧三六%,專科生為三‧五五%;報載主計處官員更預期今年起大學生失業率將成為各學歷中最高的。
升學主義掛帥的台灣社會,在儘量提供升學機會的「教育自由化」大旗之下,短時間內硬撐開大學窄門,卻沒有考量到教育品質及其和職場的連結度。一九九六年開始教育部大幅放手讓私立學校升格,十年來專科從六十一所剩下十六所,大學由卅八所增為九十七所,技職專科教育這一塊歷經「失落的十年」後,政府才驚覺產業所需技術人才培育不足,民間也驚覺愈來愈好作的「大學夢」醒後,卻是大學畢業生愈來愈不吃香。
師大教育評鑑與發展中心主任彭森明指出,大學「擴張沒錯,太快有錯」,大學生人數應該上升,但開放技職學校升格的速度太快、幅度太大,導致大學生品質顯得快速下滑,產業所需的高等人力供需也跟著失調。一位學者甚至半開玩笑表示「每個私校背後都有立委」,教育部哪裡擋得住私校要求升格的壓力。
技職教育日益萎縮的問題如何解決,許多人的看法是「太遲了、沒救了」,而教育部喊出的「大學技職化」也有反對觀點,認為大學與職校是兩套不同邏輯的教育,搞在一起只會兩面不討好。不過也有人不死心,建議引進國外學生進入台灣職校,先彌補產業缺口,再重振職校風光。
問題二:高成低就 學用不符
根據彭森明針對五萬多名已就業一年的大學畢業生調查結果,竟有高達五一%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目前的工作其實不必大學學歷就能夠勝任;另外,約有三成的人認為大學所選科系與現職沒多大關聯。
如果大學教育讓畢業生得到這樣的就業體認,不啻耗費了年輕人四年的青春和家庭的心血,對社會而言也是一種資源配置的浪費。雖然一般來說高學歷仍相對帶來高收入(不過主計處統計也顯示專科以上畢業生起薪水準不如十年前,高中職畢業生起薪則有成長),追求升學仍有實質的誘因,但「高成低就」等失衡現象,某種程度也開始打破了文憑的迷思,例如不少觀察者就指出專業證照愈來愈受到重視的職場趨勢,一張廚師或導遊執照,可能比大學文憑來得有用。
至於三成比例的「學用不符」現象,彭森明認為還算平常,部分畢業生所讀課程就算與工作不直接相關,也不代表過去所學就沒有用。一○四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則從另一個角度分析,認為許多大學生因不了解職場的實況而選錯科系,例如富有同情心而選社工系,卻不知在社工專業上其實同情心不能太高;或者因了解職場真相而放棄原本規劃的道路,例如電機系畢業生不想當高級勞工而改行。 【財訊月刊五月號 3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