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好的技職學校勝過多數的大學
2006/06/11 15:17:02瀏覽2792|回應10|推薦49
因為選舉及政治的因素,很多工專被改制為大學,因此國中畢業生無法進入技職體系教育。然而技職體系教育的解體卻是多元學習、教改的最大錯誤。

假如現在的國中畢業生仍然可以考台北工專,時和 會讓小孩直接去就讀技職教育。

人生如同一場賽局,識時務者為俊傑。喜歡動手做,但是不愛斤斤計較芝麻綠豆考題的同學,也許最適合唸技職教育。時和 的小孩讀書不見得比他人強,聯考或是基測也很可能不如意,與其十八歲才知道只能唸鳥大學鳥系,與其二十二歲才知道在大學中所學的鳥知識和求職完全無關,時和 寧願在小孩十五歲時讓其接受技職教育。再說學得一技之長,終身有保障;行行出狀元,能動手做,就有可能當老闆。

目前最可惜的是技職教育體系被外行的教改官員破壞,國中生只能繼續讀高中,很多人不但書沒唸好,時間也浪費。更可惜的是,基礎人才缺乏,廠商招不到技職人才,而無法投資台灣,產業無法根留台灣,各個層級失業的陰影更是揮之不去。

事實上讀技職教育進可攻,可繼續就讀科技大學:退可守,可直接就業。假如好的技職工專如台北工專仍然招收國中畢業生,時和 會讓小孩直接去就讀技職教育。人生如同一場賽局,用不著每個人都得擠破頭去爭著唸少數的好大學。行行出狀元,學得一技之長,勝過萬貫家財。更何況,誰賺的錢比較多?誰比較能顧家?誰比較能做事?真的很難講。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pe&aid=308187

 回應文章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技職教育證照化 需要配套
2009/05/13 09:00

技職教育證照化 需要配套

  • 2009-05-13
  • 中國時報
  • 【周祝瑛】

在技職教育「高中化、大學化」潮流下,許多教學越來越理論化,與實務脫節。尤其國內原本優良的技職體系(如五專、二專、三專)快速沒落,另方面卻有越來越多技職院校設立博士班,教師不論需要與否一律須報考博士班,種種偏離技職教育的本務與本質。這些都是老問題,但在現階段教育度研擬的「技職面向再造草案」中幾乎都沒有提到這些問題,反而是拋開現有的師資而向外尋找企業講師,不但在待遇上比現有的專任講師鐘點費高,並由教育部全額補助鐘點費及車馬費,會不會更加影響教師士氣,造成本末倒置?

     筆者向來主張大學生須進入職場見習,尤其讓大三大四學生有機會將所學與實務相結合。技職教育的校外實習更是不容忽視,除聘請上述校外企業講師,也應改變現階段技職院校教師的評鑑方式,不只加強教師的動手操作能力外,對於教學認真、成效卓著的老師們也應給予肯定,而非一味以SSCI論文與博士學位評斷這些人。

     在教育部提出推動技職教育全面實習計畫中,須重視配套措施,不再講究表面的經費補助或成果專利等數字。別忘了,這些技職院校的孩子有不少是學科較弱但動手能力超強的高手,他們其實需要更多優質與札實的教學活動與實習機會!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高等人力三大病:企業雇不到員工 學生找不到工作 (轉貼)
2007/05/08 00:19

台灣高等人力三大病:企業雇不到員工 學生找不到工作 

財訊月刊 2007/05/07 
 時序進入求才求職熱的畢業季,每年都參與校園徵才活動的人力公司主管說:「今年氣氛比較冷」。經建會專案報告則指出,未來三年科技產業新增人力供需將有三萬個名額「不搭」,需要進行媒合,顯示大專教育「學以致用」有大缺口。  【文/田習如】

其實從統計數據來看,十年前大學以上畢業生約占同年各級學校畢業生的一○%,如今占二四%;十年前台灣失業者中,大學以上學歷約占一○%,如今占二一‧六%。乍看之下,大學畢業生失業率愈來愈高,似乎滿「正常」的,那大家在緊張什麼呢?

問題一:高階、基層都短缺 中間虛胖

根據經建會推估,二○○五至○八年高級專業及管理人力短缺五萬人、基層人力不足卅二萬人,中級人力則過剩一萬餘人。

多數的大學畢業生,正屬於那不上不下的中間階層。雖然一萬個過剩相較於卅七萬個短缺,顯然台灣產業人力供需失衡除了教育還有別的問題,不過再看另一個趨勢,即不同教育程度的歷年失業率變化,可發現自○四年起大學以上學歷的失業率(四‧一%)已開始超越專科(四%),○六年差距拉得更大——大學以上失業率為四‧三六%,專科生為三‧五五%;報載主計處官員更預期今年起大學生失業率將成為各學歷中最高的。

升學主義掛帥的台灣社會,在儘量提供升學機會的「教育自由化」大旗之下,短時間內硬撐開大學窄門,卻沒有考量到教育品質及其和職場的連結度。一九九六年開始教育部大幅放手讓私立學校升格,十年來專科從六十一所剩下十六所,大學由卅八所增為九十七所,技職專科教育這一塊歷經「失落的十年」後,政府才驚覺產業所需技術人才培育不足,民間也驚覺愈來愈好作的「大學夢」醒後,卻是大學畢業生愈來愈不吃香。

師大教育評鑑與發展中心主任彭森明指出,大學「擴張沒錯,太快有錯」,大學生人數應該上升,但開放技職學校升格的速度太快、幅度太大,導致大學生品質顯得快速下滑,產業所需的高等人力供需也跟著失調。一位學者甚至半開玩笑表示「每個私校背後都有立委」,教育部哪裡擋得住私校要求升格的壓力。

技職教育日益萎縮的問題如何解決,許多人的看法是「太遲了、沒救了」,而教育部喊出的「大學技職化」也有反對觀點,認為大學與職校是兩套不同邏輯的教育,搞在一起只會兩面不討好。不過也有人不死心,建議引進國外學生進入台灣職校,先彌補產業缺口,再重振職校風光。

問題二:高成低就 學用不符

根據彭森明針對五萬多名已就業一年的大學畢業生調查結果,竟有高達五一%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目前的工作其實不必大學學歷就能夠勝任;另外,約有三成的人認為大學所選科系與現職沒多大關聯。

如果大學教育讓畢業生得到這樣的就業體認,不啻耗費了年輕人四年的青春和家庭的心血,對社會而言也是一種資源配置的浪費。雖然一般來說高學歷仍相對帶來高收入(不過主計處統計也顯示專科以上畢業生起薪水準不如十年前,高中職畢業生起薪則有成長),追求升學仍有實質的誘因,但「高成低就」等失衡現象,某種程度也開始打破了文憑的迷思,例如不少觀察者就指出專業證照愈來愈受到重視的職場趨勢,一張廚師或導遊執照,可能比大學文憑來得有用。

至於三成比例的「學用不符」現象,彭森明認為還算平常,部分畢業生所讀課程就算與工作不直接相關,也不代表過去所學就沒有用。一○四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則從另一個角度分析,認為許多大學生因不了解職場的實況而選錯科系,例如富有同情心而選社工系,卻不知在社工專業上其實同情心不能太高;或者因了解職場真相而放棄原本規劃的道路,例如電機系畢業生不想當高級勞工而改行。 【財訊月刊五月號 302期】
 



植物(晴晴--好可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外行領導內行
2007/01/18 22:20

技職教育基本上都是最實用的技能!

扭曲的教改,破壞了原本不錯的教育體制,

真是外行領導內行,錯誤的政策比殺人犯還可怕-殺的不只一人啊!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學士沒人要? 為何不鼓勵技職?
2006/11/24 10:23

劉廣定︰學士沒人要 還想不分系?
2006/11/23
【聯合報/劉廣定(台大名譽教授.台北市)】
   十五日民意論壇李家同教授指出大學生不分系,正如十八般武藝樣樣都學過,卻無一精通。筆者完全贊同。這些年來,接觸許多研究生基礎甚差,不僅相關學科能力欠缺,即使化學本行許多基本觀念亦不正確。而業界友人告知,多數大學畢業生無就業所需知識與能力,不得不雇用碩士甚至博士,來做學士可適任的工作。
日前讀到沈君山教授大作,他贊成大學是普遍教育,專業的能力到研究所再培養。淺見以為如此實是教育資源上的浪費,務必避免。理由是:
   一、目前大學的專業教育是分系執行,但為「鼓勵」學生對其他專業知識的汲取,大幅降低必修學分。換言之,學生獲得某一專業的主修資格,只要選很少的幾門課。因此,即便分系,相當多學生不但本業能力不足,有助本業發展的相關學科也很差。未來若採「不分系」則問題更大。
   二、靠研究所的專業教育來加強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幾乎已是當前各大學的普遍現象,也就是說我們需要用六年的時間教會學生應在四年內學到的,豈不是資源上的浪費?再者,年輕人遲遲不進入社會工作,但退休年齡依舊,豈不表示服務社會的年限縮短?當前出生率遞減,未來我們的社會的發展要靠誰來維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深有同感
2006/08/10 20:28

去年大學畢業的我

深深感受!!!!

體驗中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轉貼:教育沒品管 畢業無頭路 可怕的低分錄取
2006/08/09 11:31
投書》教育沒品管 畢業無頭路 可怕的低分錄取
【李家同╱暨南國際大學資工系教授】

大學指定考試放榜了,我們實在不必去注意那一所大學的那一個系是同學們的最愛,而應該注意一個可怕的事實,很多考上大學的學生是以低分考上的。

最令我們感到不安的是很多同學以極低的分數考上了大學的數學系,數學系不容易念,乃是眾所皆知的事,現在如此難念的系卻收了程度不好的學生,對教授來講,當然會傷透腦筋。可是,老師只要盡力也就算是完成了使命,最嚴重的是大批同學畢業後,無一技之長,找不到給大學生做的工作,而要去和高職畢業生搶工作。即使搶到了工作,也可以想像這些年輕人的沮喪。

有極低分錄取的現象,當初政府一再鼓勵私人興學,乃是主要原因。很多人投資不少資金設立大學,完全是想辦一所非常有特色的好大學,但這談何容易?幾所明星大學,對於學生吸引力極大,最優秀的學生一定被他們找去,中等程度的學生也會被一些歷史悠久的學校搶去,因此越晚成立的大學越吃虧。無論他們多麼努力,他們一定會被迫收到後段班的同學。當初教育部如果告訴那些創辦人,錄取率已經非常高了,低分錄取的現象已經出現,也許很多大學不會設立了。因此我不得不在此責備教育當局,他們知道事實真相,為何不將事實真相直接了當地講出來。

同時我們更該檢討的是: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學生考得如此之差?我一直認為辦教育要講品質管制,但是我們的教育其實是沒有什麼品質管制的,程度再差的學生,也能畢業。我們的義務教育,是不可以留級的。學生基礎沒有打好,卻一路升上去,甚至進入了大學。如果我們一味地感歎大學有程度差的學生,而不敢過問為什麼國家有這麼多程度極差的學生,我們可以說我們都是鴕鳥。我最近發現一批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只會加法,連減法都不會。教育當局真該提高警惕了。

我也要對一些收到後段班同學的大學提出建議,你們必須以務實的態度來教你們的學生。容我在此舉一個實際的例子,很多以低分考進大學的都是英文程度不好的學生,他們往往無法看英文的專業教科書。在這種情形之下,教英文的目標不妨僅僅是使同學們看懂他們的英文教科書。我承認這個目標的確不夠崇高。即使不崇高,也不容易達到。如果一所大學能夠很認真地往這個目標邁進,他們的學生一定非常感謝母校的。

辦教育,一定要務實。不能高談偉大的理念,而完全不顧殘酷的現實。大學有低分錄取的現象,是一件嚴重的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善,但是如果教育當局肯勇敢地面對事實,說不定可以徹底地提高後段班學生的程度。大學如果也不再高談偉大的教育理念,而是根據學生的程度來設計教材,一定會教出大批有競爭力的學生。對於我國教育而言,將可化危機為轉機。究竟能否成功,端視教育當局和大學是否務實地處理事情。



燕親王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頭疼的教育
2006/07/19 16:32

燕親王的小孩出生前 國內教育就一團亂

小孩漸長 國內教育還是鬧哄哄

沒法兒 教育沒依據 只得搬出舊時那套老東西

教他們背唐詩 要他們默九九乘法

國語台語擺第一 英語有空再來學

也不知道這樣下去會變怎樣...

頭疼呀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士大夫觀念與美國化教改
2006/06/19 15:38

技職教育的崩毀,和士大夫觀念的作祟有關。但是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國化教改。台灣教育界對美國教育體制的崇拜和追隨,已經到了生冷不忌,恨不得能照單全收的地步。

你所寫的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在高等教育上,尤其嚴重。最近幾年,教育部拼命的在促成各大學合併,另外,教育部已經宣佈政策,將來法律系將沒有大學部,這都是美國的體制和作法。

但是美國教育部,根本不管這些事,也沒有權力管這些事,台灣的教育部卻不學。

美國公立大學,全部是州立的,州教育主管,對各校主要過問範圍,是在財務管理上(如學費,雜費等收費標準),其它方面,各校的自主權極高。各州教育主管根本不會去管,通常也管不著。

台灣的教育部,願意放棄責任(不編教科書了),卻顯然絕不會放棄干涉學校教育的權力。

選擇性的美國化,偏偏選的是美國問題多多的部份。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嘆教育~
2006/06/11 17:09

嗚呼哀哉 ~

政客和學店財團早已把技職教育搞爛了

然後教育部豬頭官員用豬腦袋思考問題

外行領導內行

把技職教育拆成四分五裂

又把一堆幣案連連的學校火速升格

讓很多可憐的孩子..

多念更多年的書卻沒得到等價的學習機會和教學品質

而這筆爛帳....卻由可憐孩子和其可憐父母去承擔這些苦難

實在是讓人生氣!


一個醫學工作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失去基層的產業,哪來競爭力
2006/06/11 16:31

很多專科被改制為大學,說是圓孩子一ㄍ大學夢,其實是阻斷了孩子未來的競爭之路,沒有循序漸進的教學,沒有時間的歷練,技職教育是無法竟其功的。

失去基層的產業,哪來競爭力...

所以....台灣技職教育的崩壞,就預告了台灣生產力的萎縮,也就是社會的崩壞......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