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10/19 23:01:18瀏覽2350|回應3|推薦73 | |
引用文章想想 瑞士公投 為什麼遲至33年後的2050年才停用核電 2017年5月21日,瑞士舉行公投,58.2%的選民支持禁建新核電廠,現有五座核電廠在安全無虞情況下,將得以繼續運轉直至33年後的2050年。 遲至33年後到底是多麼久遠以後的概念?很明顯的,瑞士要減碳排放,瑞士不要燃煤火力發電廠,瑞士寧願再等33年,等待新科技產生新能源,以及等待慢慢成長的太陽能與風電發電量。 瑞士最驕傲的是他們的山水及草原,是景觀(Landscape),瑞士人的智慧是保留他們觀光資源的景觀,他們可不願意隨地看到破壞景觀的風機、太陽能光板、電塔、電網、甚至是火力發電廠冒黑煙的煙囪。 遲至33年後更代表的是:既然不能建新的核電廠,這輩子就不用再提反核了,在減碳排放的前提下,既有的核電機組能否繼續運轉就交由專業的工程師去決定吧。 那我們想質疑:民進黨政府倉促廢核電,以燃煤火力發電替代核電是不是完全搞錯了方向?反而造成不環保的碳汙染碳排放增加。 台灣傳統能源98%靠進口,能源供給安全及價格都將影響到民生經濟。 . 壹、至少台灣得參考島國日本及英國的核電政策吧 日本: 目前看到的資訊,日本已經有十五座核電機組通過安檢獲准重啟,其中並已經有九座核電機組重啟商轉。 2018/7/5 聯合報新聞:日本首都圈唯一核電廠 獲准重啟 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2018/7/4批准東海第二核能發電廠安全對策審查書,此舉等同通過重啟審查。與核一廠一號機組同齡,開始商轉已經39年的東海第二核電廠位於茨城縣,距離東京都心約一百一○公里,是首都圈唯一的核電廠,半徑卅公里的疏散範圍內居民多達九十六萬人,在日本核電廠中居冠。 加上東海第二核電廠後,日本符合新監管基準的核電廠數量將增加至八座、十五座機組,東海第二核電廠也是繼新潟縣柏崎刈羽核電廠六、七號機後,與發生核災的福島第一核電廠同型發電機組通過審查的第二例。 連高齡的核電機組都能通過安檢,可見得日本對零碳排電力需求的孔急。 2018/5/17科技新報:日本重返核、燃煤懷抱,2030 年火力發電占比提升至56% 根據日本新能源方針,2030 年能源計畫與 2015 年相同,重拾核能電廠,將核發電占比提升至 20%~22%,燃煤發電占 26%、總體火力發電比率則高達 56% 左右。 . 英國: 2016年英國核能發電占比超過20%。 2017年由中法合資的英國欣克利角C(Hinkley Point C)核電廠項目的主體工程已經展開,預計興建兩座核電機組裝機容量共3200MW = 3.2吉瓦(GW),建成後將滿足英國7%的電力需求。 2018/6/9信傳媒:英國核電政策大轉彎與日立達成初步建廠協議| 信傳媒 英國核電政策出現大轉彎,英國政府近日宣佈與日立就Wylfa核電廠興建計畫達成初步協議,Wylfa核電站建成後將供應英國6%的電力需求。 Wylfa交易可望創造數千個工作機會,並且為500萬個家庭,製造低碳排放量電力,貢獻6%所需電力,英國將斥資50億英鎊(2010億台幣),參股位於北威爾斯的安格爾西島新核電廠,一舉扭轉政府十年來從未直接投資核電廠的立場。 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全球暖化及空汙肺病是首要面對的災難,英國一直致力減少燃煤火力發電廠,以核電代替燃煤火力發電,才能保證基載電力的穩定。 . 貳、為了解決全球暖化及空汙肺病,高齡核電機組繼續扮演要角 瑞士: 目前有五座核電機組在商轉,發電量超過全國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三座核電機組商轉超過40年;瑞士最高齡的核電機組為Beznau I,於1969年開始商轉,至今已經商轉49年。2017/5/21 瑞士公投 遲至33年後的2050年才停用核電。 . 比利時: 比利時核電占比約50%,其中有三座核電機組較核一廠更高齡,商轉年限是五十年。 . 荷蘭: 荷蘭的核電機組較核一廠更高齡,商轉年限為60年。 . 瑞典:瑞典 有兩座核電機組較核一廠更高齡,商轉年限為44年。 . 英國: 英國 有四座核電機組較核一廠更高齡,商轉年限為46年,至2023年退休。 . 芬蘭: 芬蘭 有兩座核電機組較核一廠更高齡,但是他們的商轉年限是五十年。 . 日本: 日本剛通過安檢的東海第二核電廠與核一廠一號機組同齡,從商轉開始已經39年。 . 叁、台灣地狹,不穩定的綠電成本其實很高
別國是在沙漠上放太陽能光板,台灣在綠地水源地上放太陽能光板?是不是土地成本太高了?一個核四廠的發電量相當於要鋪滿150平方公里的太陽能光板,太陽能發電目前的效率還是太低了,所以歐洲國家才不會傻到為了廢核電而到處鋪設太陽能光板。 就像是瑞士,瑞士要減碳排放,瑞士不要燃煤火力發電廠,瑞士寧願再等33年,也要繼續使用零碳排的核電以等待新科技產生新能源,以及等待慢慢成長的太陽能與風電發電量。 . 肆、成本決定發電方式 台灣傳統能源98%靠進口,有人宣稱綠能不要燃料費,但是真的要看所處的地理位置。
台灣的發電也應該考慮發電成本的現實,核電成本最低,燃煤燃油發電汙染高,燃氣發電的成本波動大,水力資源只能發出2%電力,太陽能發電及風力發電並不穩定,地熱海潮都還是空中樓閣,無論如何,多元化才是最務實最穩重的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