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重視技職教育才能讓台灣圓滿
2013/02/09 04:35:50瀏覽1688|回應10|推薦57

聯合報今天 (2013年2月9日) 的黑白集寫得真貼切,和 時和 的觀點一模一樣。

時和 一向認為:程度好的學子拚研究,喜歡動手做的學子拚技職!

未來的產業將強調Customer Design (客製化設計 及 客製化服務),附加價值高的客製化小量生產 或許才能避免斷頭式量產的殺價競爭。

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 不可能只靠服務業及觀光業支撐,必須也要重視製造業。重視技職教育才能發展出有高附加價值的中小企業。

學歷不見得有義意,這是教改人士最大的盲點。

重視技職教育才是救經濟的起跑點,讓年輕人都有能為社會服務的一技之長。

這些有企圖心的年輕人自然會群聚創業,向銀行貸款,創造出新一波的景氣。

.

時和 堅決地相信:讓對讀書有興趣、學業有能力的學子繼續升學做研究;讓對讀理論還不開竅的學子或是對實作有興趣的學子走技職教育,先學得一技之長,以有尊嚴的能為社會服務,是最務實的執行方法。政府只要加強推廣在職進修、成人教育、以及終身教育,任何人在適當的時機 都有可能繼續學習,如此才能避免大多數人在高中及大學時期不知為何而學的困境。

160萬技職大軍 撐起德國經濟 聯合報 2013/3/4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748&pno=0

=====================

 

中研院的昨非今是

【聯合報╱黑白集】 2013.02.09 02:03 am
 
中研院發表高教政策建議書,認為廿年來台灣錯誤地推動「廣設大學」政策,造成學歷貶值及人才素質低落,且預估未來十幾年將有四成大學倒閉。這番檢討,聽在當年主導教改的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和一批同僚耳中,不知作何感想?

今天台灣高等教育的量產化和劣質化,其實毋需中研院診斷,人們早已有目共睹。包括大學畢業青年就業困難,企業界難覓可用之員工,以及台灣在國際人才市場競爭力的衰退,皆可見其遺害。李遠哲當年一手包辦教改大計,今天雖不必把全部的帳都算在他身上,但他要承擔的責任也絕對不少。

李遠哲最大的敗筆,還不只是主張廣設大學,而是他「重通才、輕技職」的思維嚴重破壞了台灣教育高低桿的平衡。他當年一席「讓高職成為歷史名詞」的談話,將技職教育打入地獄,讓供應台灣中小工廠需要的嫻熟黑手無以為繼。今天,多少年輕人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不都是那些拿著西方寶典照抄的教改大師們惹的禍?

可嘆的是,許多當年意氣風發與聞並主導教改的人仍堅不認錯,至今還在那裡推三卸四,說當時政策只是要求廣設「公立大學」,不包括私校在內。果真如此的話,當政策走上歧途時,他們為何不出聲阻止?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提醒了大家:在那個充滿政治狂熱及權威崇拜的年代,人們多麼容易盲目相信大師人物,乃至把自己的優點看成一無是處;而當時過境遷,那些有過權力的人,又把責任推得多麼乾淨。

中研院昨非今是的「除夕報告」,顯示了它自身回歸學術專業的變化,也映照了台灣社會難以追悔的失落。  【2013/02/09 聯合報】
 
全文網址: 中研院的昨非今是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694514.shtml#ixzz2KL82GGd4

.

延伸閱讀:

德國/適性發展 小四就依成績分流 聯合報 2013/6/3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pe&aid=7292596

 回應文章

古始道紀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我很感謝台灣的技職教育
2014/03/11 13:18

我本身就是高職電子科畢業再升二專的技職畢業生,20 多年前因為對電子科技有興趣而去念高職,很感謝那段時間學校扎實的實習課程,才能讓理論與實際結合,畢業後投入社會工作一直從事研發工作,雖然在中小企業報酬不高,可是生活很充實,常常能感到有成就感,人如果對自己的工作沒興趣而只是為了一份薪水餬口,那日子有多麼的難過?

也因為在學校時打下的基礎,才能勝任研發工作,經過 20 年雖然也曾迷惘和有過職業倦怠,可是仍然是樂在工作,到老的時候也才能有甜美的回憶,研發工作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能掌握核心技術,掌握核心技術的人連老闆都要讓你三分,每個人的性向不同,不見得都需要去學一技之長,可是有專長比較容易安身立命,可以有尊嚴的服務社會,歐洲國家的技職人才都受到社會的尊敬,可是台灣卻把學歷看的比什麼都重要,以為證照多了就代表有專長,殊不知真正的專長其實都是在工作中的經驗累積,那種知識是在補習班學不到的。

時和(leepe) 於 2014-03-11 16:04 回覆:
謝謝 古始道紀 (PSIR) 的分享,

時和 也有一位讀高工電子科的小孩,

時和 很清楚必須要學會動手做,而不是高談闊論、眼高手低。

萬事是 熟能生巧。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觀念平台-媽寶多、政策誤 何來競爭力 (譚家化)
2013/09/24 17:30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30924000483&cid=1206 

首先是觀念錯誤,教改提出的口號是「快樂學習」,這是一大謊言,讀書沒有全然的快樂,是苦樂參半的。另一口號─愛的教育,不准老師嚴格管教,老師動輒得咎,只好睜隻眼閉隻眼,導致紀律崩壞,學生自小放任慣了,樹苗長歪了,到高中、大學要扶正已難,青年學子「ㄘㄠ、」、「幹」當成口頭語,也不以為意。

程度低落缺乏競爭力的原因之二,是實施電腦閱卷,數學不考計算題、文言文篇數銳減,強調本土文化、台語文,導致數學及語文能力低落,台灣學生至大陸求學一般要降級一、二年才跟得上。其三是廣設大學的結果,使得本來不適合讀大學的孩子浪費了寶貴的4年時光。



crystals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的大學密度大概全世界第一名
2013/03/29 18:52

其實學歷越高,思想越受限,尤其是博士級以上的學者。相信很多發明家是動手派的。格主所說的就是,德國人所說的動腦的Denker和動手的Tüffler. 賓士汽車的創建人就是後者。

 


時和(leepe) 於 2013-03-29 20:27 回覆:

謝謝 crystalsun (crystalsun) 的分享,也完全贊成 crystalsun (crystalsun) 的觀點。

為了驗證真實性,時和 讓三兒讀高工,先讓他習慣於動手做的要求,未來再按部就班的配合理論與實際動手做的學習。

誠如 crystalsun (crystalsun) 所說,台灣的大學太多了,時和 完全認同。

時和 也是承認讓小孩讀大學根本就沒有門檻,問題是到底有沒有學到應該知道的學問、與動手做的實際能力。

時和 認為每個人的天分不同,經由動手做的技職訓練,很多學子反而可以激發出興趣,做得以及學習得更好。

再次謝謝 crystalsun (crystalsun) 的分享。


A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agree
2013/03/14 22:12

程度好的學子拚研究,喜歡動手做的學子拚技職好

怪象 學位也鬧通膨Degree inflation http://ubiquity.acm.org/article.cfm?id=1860545  https://city.udn.com/50132/4928055?tpno=1&cate_no=0 https://city.udn.com/51640/4741731?tpno=3&cate_no=0   

時和(leepe) 於 2013-03-23 21:01 回覆:

謝謝 Amazing Light (rabbitdog) 的分享!

也完全贊成 Amazing Light (rabbitdog) 的教育觀點。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簡立峰:青年自學 擺脫22K
2013/02/24 22:03
簡立峰:青年自學 擺脫22K   (2013-02-24 13:22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吳佳穎台北24日電)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其實台灣有很多薪資高於22K的藍領工作缺人,但就業狀況不夠多元;強化技職教育是最快的解決方法,鼓勵年輕人做自己的老師來改變就業。

Google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其實台灣現在很多薪資高於新台幣2.2萬元(22K)的藍領工作很缺人,但沒有人去做,這代表台灣就業狀況缺乏多元性,年輕人和年長者做相同的工作。

怎麼找到出口?簡立峰說,最快的方式就是就業者腦筋要轉彎,讓自己可以接受動手、藍領的高薪工作;另外,就是考慮自行創業。政府則要強化工作輔導、技職教育,特別是教育應該鼓勵創意和持續力,不只是紀律性的管理。



悅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讀書
2013/02/16 13:37
時代不同了,以前的人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現在喜歡動手的人反而比較有可能闖出一番事業,贊成時和說的,讓愛讀書的人去讀書,愛技業的去技業,各盡其才!
時和(leepe) 於 2013-02-16 18:05 回覆:

謝謝悅己的分享,完全贊成悅己的觀點。

我們上館子,欣賞的是大廚的廚藝;房屋裝潢,依賴的是木工師傅的精細,路線、配管等,好壞真的差很多。

在台灣至少有50%以上的工作 只需要技職的畢業生專長,也就是要有動手做的細心。

所有的工廠最後端的維修靠的也是技職人才。

甚至新產品的開模、精密細緻等都需要精巧的技術。

想要向上提升,技職的技術一定要札實。


安然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因材施教
2013/02/13 22:11
的確應該因材施教,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唸書的,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做研究,不如培養專長,既容易找工作,對社會也較有貢獻。
安然

時和(leepe) 於 2013-02-16 00:14 回覆:

謝謝 安然 的分享,完全贊成 安然 的觀點:因材施教。

台灣目前的就業市場已經不平衡了,坐辦公桌內勤的薪水22K被搶破頭?

而黑手職缺60K也招不足人,中小企業缺的是技術人員。

顯然是整個教育規劃出了問題。


雪人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用的學歷
2013/02/10 15:02

多學一點總是好的,但是如何給予有用的學歷,政府和教育專家應該用心。

教育養成的過程中,不要變成填鴨死背,而且要讓孩子們肯吃苦也要耐勞。

出了社會,哪一行不需要新力付出不需要創新?!


雪人娘
時和(leepe) 於 2013-02-10 23:25 回覆:

謝謝雪人娘的分享,完全贊成雪人娘的觀點:多學一點總是好的。

台灣目前公立國中教育現場是:在升上公立國中一年級,有50%學生的月考考試平均不及格,有60%學生的數學不及格,台灣學生的素質基礎已經變得不堪一擊。

可以看出至少有50%的學生不適合讀普通高中。

.

時和 堅決地相信:讓對讀書有興趣、學業有能力的學子繼續升學做研究;讓對讀理論還不開竅的學子走技職教育,先學得一技之長,以有尊嚴的能為社會服務,是最務實的執行方法。政府只要加強推廣在職進修、成人教育、以及終身教育,任何人在適當的時機 都有可能繼續學習,如此才能避免大多數人在高中及大學時期不知為何而學的困境。


behapp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失業的一代
2013/02/10 02:12
上星期此地(加拿大)國家電視台有一紀錄片,也討論這個問題.認為政府學校沒有告訴年輕學子社會上現在需要的是那些人材.不需要的人材,大學還廣開科系,造成髙學歷低用的問題.加拿大大學幾乎都是公立的,也有一些公立的職校,都有這種問題.節目中也介紹瑞士教育的分流制度.我覺得跟我求學時很接近.在初中畢業就可分流.如果成績不佳去讀五專,還是可以同等學歷揷班上大學.或像新加坡.香港如果小時因經濟或其他因素沒分到升學班,還是可參加各種檢定考試,謀得很好職位.
時和(leepe) 於 2013-02-11 00:41 回覆:

謝謝 behappy 的分享,也完全贊成 behappy 的觀點。

更贊成 behappy 的觀點:在初中畢業就可分流,如此反而可以讓學生學到自己喜歡和實用的課程及知識。。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虛造填鴨, 時下繼續, 亡國可也
2013/02/09 22:31
有用的黑手難覓, 無能的博士太多,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高教務虛, 職教更虛, 舉國下盤輕浮, 基礎薄弱。
時和(leepe) 於 2013-02-11 00:35 回覆:

贊成 SirNorton 的觀察!

台灣仍然得從基礎做起,根本一定要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