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陳太乙新譯本《追憶逝水年華:第一卷 斯萬家那邊》之「閱讀」
2023/01/31 05:26:01瀏覽764|回應0|推薦8
Excerpt:陳太乙新譯本《追憶逝水年華:第一卷 斯萬家那邊》之「閱讀」

我認為閱讀,就其本質而言,是在獨處時產生的豐饒的交流奇蹟......我們相當真確地感覺到,在作者的智慧停止之處,我們的智慧悄然開始......但藉由一個奇異且幸運的法則......(這法則或許表明了:我們無法從其他人身上接收事實,必須自己去創造事實),他們智慧的終點,看來正是我們智慧的起點。
I think that reading, in its original essence, [is] that fertile miracle of communication effected in solitude...We feel quite truly that our wisdom begins where that of the author leaves off...But by a singular and moreover providential law...(a law which perhaps signifies that we are unable to receive the truth from anyone else but must create it ourselves), that which is the endpoint of their wisdom appears to us as but the beginning of our own.
——
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論閱讀》(On Reading)

我深信:一位偉大的作家,同時也必然是一位偉大的讀者。
我也深信:自己無法成為一位偉大的作家,但或許還是有機會成為一位偉大的讀者。

在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第一卷 斯萬家那邊》,有幾頁談論的是「閱讀」,這很容易讓人想起他曾經為約翰拉斯金 (John Ruskin) 的《芝麻與百合》(Sesame and Lilies) 翻譯所寫下的序言〈閱讀的日子〉(Journées de lecture)。據悉普魯斯特花了8年的時間沉浸於拉斯金的作品,並且花了6年時間翻譯。

關於閱讀、關於寫作,從普魯斯特那兒可以學習和認識的地方還有很多啊!期待新的一年,讀友們會跟普魯斯特更加熟悉。


書名:追憶逝水年華:第一卷 斯萬家那邊
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Tome 1. Du côté de chez Swann
作者:馬塞爾・普魯斯特
原文作者:Marcel Proust
譯者:陳太乙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3/01/05

Excerpt
……
我的思想不也正像是另一座聖嬰馬槽般的遮蔽所?我感覺自己深陷其中,即使這是為了觀看外面發生的事。當我看見外部的一樣物品,「看見它」這股意識便停留在我和它之間,以一條靈性的細鑲邊將它圍起,防止我一不小心就直接碰觸到它的實質;某種程度上,在我與這意識接觸之前,它便已煙消雲散,如同用沾濕的物品去接近一個熾熱的燃燒體,燃燒體的濕度並不會受到影響,因為在它之前一定有一片讓水氣蒸發的區域。在我閱讀時,我的意識同時展開那樣一種呈現各式狀態的斑斕屏幕,那些狀態從藏在我內心最深處的渴望,到完全屬於外在的遼闊視野,而那首先是在花園一隅,眼皮底下,我身上最私密之處,緊握的手不停動作,掌控其餘一切,那是我對正在閱讀的這本書的豐富哲思與美妙內涵的信念,以及想吸收這一切的渴望,不論書的內容是什麼。
……

閱讀時,這份核心信念朝著發現真理的道路持續由內而外移動;而後,我正在進行的活動為我帶來種種情緒,因為,比起整段人生中常見的那樣,那些下午還更充滿戲劇性的事件,全都是發生在我所讀的書中。的確,就如法蘭索瓦絲所說的,這些事件中的人物並不「真實」。但一個真實人物的喜悅或不幸帶給我們的所有感受,也只能藉這份喜悅或不幸的意象為媒介,才能作用到我們身上。第一位小說家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了解在我們的七情六慾中,意象既然是唯一的精華要素,那麽,純粹而簡單地將真實人物略去,這個簡化之舉應該就是讓作品更臻完美的決定因素。一個真實的人,不論我們對他何其深愛、有一大部分仍是由我們的感官所感知,也就是說,他對我們而言仍然不透明,會產生一種我們的感受力承擔不了的沉滯重負。若他遭受不幸,我們對他的整體觀感中僅有一小部分能令我們因而動容;更甚的是,他對自己的整體觀感也只有部分能令他自己動容。第一位小說家的追尋成果,即是知道應撤換心靈難以進入的這些部分,改由等量的非物質部分取代,也就是我們的心靈能領略的材料。從這時起,這些屬於某種新類型的人物的行事、情緒,在我們看來真實與否都已不重要,既然我們已將這一切化為己有,這些行事與情緒皆在我們心中產生,在我們興致高昂地翻動書頁時,令我們的呼吸隨之加速,眼神殷切發亮。一旦小說家讓我們進入這種狀態,如同所有情緒皆放大十倍的純內在狀態,在此,他的書將會化為一場夢侵擾我們,但那是一場比我們的睡夢更清楚的夢,其相關記憶也會持續得更久;於是一個小時的時間中,它在我們心中釋放出了所有可能的幸福與不幸,我們要費上多年人生才得以體驗到寥寥幾項,而且永遠無法得知哪一項帶來的感受最強烈,因為它們的生成緩慢,卸除了我們的感知能力 (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變心,那是最痛的苦痛;但我們只能透過閱讀認識這份痛,全憑想像:現實之中,心的變化好比某些自然現象,過程十分緩慢,慢到我們或能逐一見證每個不同階段,對於轉變本身的感受反而被剝奪)
……

閱讀一本書時,倘若爸媽允許我去參訪書中描寫的地區,我相信那會是在追求真相的征途上邁出珍貴難以估量的一步。因為,若說我始終有種被內在心靈包圍的感受,那並不像是被一座固定不動的監牢禁錮,而是像與心靈一起捲入了一股源源不絕的衝勁,想要藉此超脫內心,抵達外部的世界,但又伴隨某種氣餒之感,因為我在周遭聽見的依舊是同樣的聲響,而且,那並非外部的回聲,而是一種內在共鳴的迴響。我試著在那些因而變得珍貴的事物中尋回心靈投射其上的反光,結果失望地發現,在自然世界裡,那些事物似乎欠缺它們在我們的思想中因為近似某些意念而有的魅力。有時我們將這心靈的全副力量轉換成靈巧,轉換成璀璨光芒,以便作用於那些我們確實感到位於我們之外、卻永遠無法觸及的存在。
……
最後,我繼續由內而外地緊隨意識中各種同時並列的狀態變化,在達到能一覽無遺的真正地平線之前,我又發現另一種樂趣,那就是好好坐著,嗅聞空氣中的香味,不被來客打擾的樂趣:當聖伊萊爾鐘樓敲響下午一點,只見已流逝的午後片片落下,直到聽見最後一響,讓我加出總和,碧藍空中,繼之的漫長寂靜似乎展開所有為我留待的時間,讓我好好閱讀,直到法蘭索瓦絲料理的可口晚餐上桌,撫慰我在閱讀時一路追蹤主人公的疲累。每到一個小時,我都覺得先前那個小時的鐘聲才剛敲過。天空中,近一次的鐘聲緊挨著前一次的響聲登記報到,我無法相信六十分鐘能納進兩個金色標記之間那一小段的藍色弧形。有幾回,這提早到來的一小時甚至比前次多敲響兩下,所以那之間有一次是我沒聽見的,某件確實發生過的事對我來說竟沒有發生;閱讀的興味,神奇如一場深眠,騙過我被迷幻的耳朵,將敲響在那片蔚藍寂靜上的金色鐘聲消了音。那些美麗的週日午後,貢布雷花園的大栗樹下,我精心淨空我個人存在裡的平凡俗事,置換為一場在流水潤潤的國度中充滿奇異冒險與遠大抱負的人生。每當想起你們,你們就會再度令我聯想到那樣一場人生,而你們確實包含了它,因為你們曾一點一滴地勾勒出它的輪廓,圈住它——彼時我的閱讀往前進展,白天的燠熱氣溫下降——將它圈入持續累積、緩緩變化、穿越叢叢枝葉,由你們那些寂靜、響亮、香氣瀰漫、清澄明朗的時刻凝成的結晶。
——普魯斯特,《追憶逝水年華:第一卷 斯萬家那邊》(陳太乙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7816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