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彼得‧沃森的《現代心靈》之「普魯斯特」
2023/07/23 05:22:17瀏覽167|回應0|推薦5
Excerpt:彼得沃森的《現代心靈》之「普魯斯特」

一部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呈現出那些令20世紀翻天覆地的思想家和行動者……本書不僅涉獵廣泛,而且沃森高超的敘事技巧也值得讚揚,他總是能夠讓這個龐大的故事順暢運行,從不會讓其中的精彩和亮點從他的筆尖滑落。
Terrible Beauty is an encyclopaedic survey of the thinkers and doers... It is a book of enormous scope, and one cannot praise too highly the skill Watson displays in keeping the huge story moving forward in balance, never letting the excitement or the interest flag.

——《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現代心靈》這本書和《兩個文化》一樣都是從余英時的文章引介而認識。

這一套書分上下兩冊,厚達1000多頁,相關內容可先參考網路書店的簡介資料。

初閱第一章,就從佛洛伊德談起,然後是發現米諾斯文明的亞瑟.埃文斯、荷蘭植物學家雨果.德弗里斯重新發現孟德爾的遺傳學說、馬克斯.普朗克提出量子論、畢卡索從巴塞隆納來到巴黎,他的作品已經在萬國博覽會的西班牙館參展……

如此豐盛的知識饗宴,在閱讀當下,很容易想起彼得.蓋伊 (Peter Gay) 的《現代主義:異端的誘惑》,但書寫方式當然是各有特色。

然而,或許對我來說,這些書終將貼上相同的閱讀標籤:「這是一本有談到普魯斯特的好書」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4922
現代心靈:一部20世紀思想史,看懂人類思想脈絡如何形塑當今世界,未來又將去向何方(套書,上下冊)
Terrible Beauty: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People and Ideas that Shaped the Modern Mind

作者:彼得.沃森
原文作者:Peter Watson
譯者:張鳳, 楊陽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1/03/04

內容簡介
豐富多彩、令人目不暇給的20世紀,在思想史大家彼得沃森的筆下化為《現代心靈》這部百科全書式巨著。《現代心靈》聚焦於梳理了現代人類境況的觀念脈絡,包含從佛洛伊德到網路興起的全部知識發展歷程,可謂歷史領域的一大壯舉。沃森以綜觀全局的視野、精巧優美的筆法,將人類在20世紀的思想發展娓娓道來,以思想進化論的線索回顧20世紀,從潛意識、量子和基因等學科的基礎性發現,一路推進至網路、蟲洞、人擇原理等人類智慧的結晶。
本書不僅包含哲學、政治學、科學等傳統思想史範疇,更難得將藝術、文學、通識教育、工業設計等具代表性的人類心靈成就蒐羅其中,是堪稱最全面、最經典的一本現代史之作。

作者簡介
彼得沃森Peter Watson
英國知識史學者,曾任劍橋大學麥克唐納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新社會》雜誌副主編,為《泰晤士報》、《紐約時報》、《觀察家》等報紙撰寫過專欄,以恢弘思想史作品聞名於西方世界,著有《卡拉瓦喬的叛謀》(The Caravaggio Conspiracy,被英國BBC改編成劇本並獲艾美獎提名)《人類思想史前篇、後篇》(Ideas: A History from Fire to Freud)、《大轉折:百年科學匯流史,扭轉人類文明的關鍵融合》(Convergence: The Idea at the Heart of Science)等。

Excerpt
〈第8 火山爆發〉(VOLCANO)

[
普魯斯特]

馬塞爾.普魯斯特從來沒有承認過佛洛伊德、達爾文和愛因斯坦等人對自己作品的影響。但是,正如美國評論家艾德蒙.威爾遜(Edmund Wilson)所指出的,身為猶太人的愛因斯坦和佛洛伊德,以及具有一半猶太血統的普魯斯特,「從他們邊緣化的社會地位汲取力量,增強了自己對世界的觀察力」。一九一三年十一月,普魯斯特出版了《追憶似水年華》(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的第一卷。這部作品通常被譯為這個名字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但許多批評者或學者現在更喜歡將其譯為《追尋逝去的時光》(In Search of Lost Time),認為這種譯法更能傳達出普魯斯特的思想,即這部小說具有一定的科學素質(即研究的成分)。小說中還包含了普魯斯特對時間的強調,並不僅僅是逝去的時光,而是遺失和重現的時光。
Marcel Proust never admitted the influence of Freud or Darwin or Einstein on his work. But as the American critic Edmund Wilson has pointed out, Einstein, Freud and Proust, the first two Jewish, the latter half-Jewish, ‘drew their strength from their marginality which heightened their powers of observance.’ In November 1913 Proust published the first volume of his multivolume work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normally translated as 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 though many critics/scholars now prefer In Search of Lost Time, arguing that it better conveys Proust’s idea that the novel has some of the qualities of science – the research element – and Proust’s great emphasis on time, time being lost and recovered rather than just gone.

普魯斯特於一八七一年出生在一個小康家庭,家境的殷實使他終生免於生計奔波之苦。他天資聰穎,曾就讀孔多塞公立中學,也曾在家接受教育。家教的安排使他和神經質的母親關係密切。一九〇五年,她在普魯斯特的父親去世兩年後也撒手人寰,時年五十七歲。從那以後,她的兒子遠離塵世,偏居一隅軟木裝飾的房間,開始與數以百計的朋友通信往來,並以自己翔實的日記為基礎,創作傳世名篇。《追憶似水年華》曾被譽為文學界的愛因斯坦理論或佛洛伊德思想,雖然普魯斯特專家哈羅德.馬奇(Harold March)曾指出,這種類比一般都出自不熟悉佛洛伊德和愛因斯坦的人之口。普魯斯特曾有一次在接受採訪時將自己的多卷本作品描述為「一系列關於潛意識的小說」,卻並非透過佛洛伊德的角度(沒有證據表明普魯斯特曾讀過佛洛伊德的著作,因為後者的作品直到普魯斯特臨近離世之際才被譯成法文)。普魯斯特把潛意識記憶的思想「昇華」到了令人仰止的高度,比如糕點的味道,或是一些老舊樓梯的氣味,不但可以讓人回想起過去的事情,還能將當時整個事情經歷、感受以及想法生動地重現在眼前。對於許多人來說,普魯斯特的洞察力之強大無人能及,另外的人則覺得這種說法有些言過其實(普魯斯特總是處於毀譽參半的境地)。
普魯斯特真正的成就在於運用洞察力。他能夠喚起童年的強烈情感,比如在書的開頭,他描述了敘述者想要母親能在入睡前親吻自己的熱切期望。這種在時間順序上的來回往復使得很多人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即普魯斯特是在回應愛因斯坦關於時間和相對論的理論,雖然實際上沒有證據能將這兩位作家和物理學家聯繫在一起,就像普魯斯特和佛洛伊德也毫無關聯一樣。同樣,正如哈羅德.馬奇所說,我們應當僅從普魯斯特自身出發進行考量。從這種角度來看,《追憶似水年華》是一幅法國貴族/上層階級生活豐富而蕪雜的浮世繪,而正如契訶夫和湯瑪斯.曼的作品所描述的,這個社會階層逐漸衰微,並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灰飛煙滅。普魯斯特曾屬於這個階層,他的信件中經常提到這位公主、那位伯爵,或是某位侯爵。他筆下的人物都美輪美奐。普魯斯特的才華不但體現在超凡的觀察力上,還體現在流暢的散文寫作中。長而慵懶的句子和從句彼此交織,稠密的詞彙叢生,卻始終保持著鮮明的方向和清晰的意義。
His real achievement is what he makes of this. He is able to evoke the intense emotions of childhood – for example, near the beginning of the book when he describes the narrator’s desperate desire to be kissed by his mother before he goes to sleep. This shifting back and forth in time is what has led many people to argue that Proust was giving a response to Einstein’s theories about time and relativity though there is no real evidence to link the novelist and the physicist any more than there is to link him with Freud. Again, as Harold March has said, we should really consider Proust on his own terms. Looked at in this way, In Search of Lost Time is a rich, gossipy picture of French aristocratic/upper class life, a class that, as in Chekhov and Mann, was disappearing and vanished completely with World War I. Proust was used to this world – his letters constantly refer to Princess This, the Count of That, the Marquis of the Other.54 His characters are beautifully drawn; Proust was gifted not only with wonderful powers of observation but with a mellifluous prose, writing in long, languid sentences interlaced with subordinate clauses, a dense foliage of words whose direction and meaning nonetheless always remains vivid and clear.

該書的第一卷《在斯萬家那邊》(Du côté de chez Swann)出版於一九一三年,其篇幅大約占到後來整部作品的三分之一。讀者與過去的時光若即若離,在貢布雷(Combray城內和周圍遊蕩,認識城裡的建築、街道的布局、這個或那個窗口的風景,以及花壇和人行道,同樣也認識城裡的人們。其中的人物包括斯萬自己、他的情人奧黨特(Odette以及蓋爾芒特公爵夫人(Duchesse de Guermantes)。普魯斯特筆下的人物有時候是基於現實中的人進行塑造的。藉由純粹的寫作才華,他能夠傳達享用一塊瑪德琳蛋糕的喜悅,情人充满情色意味的妒火中燒,以及勢利或反猶主義的受害者身上積累的強烈的屈辱之情。不管你是否覺得有必要將他與柏格森、波特萊爾或者左拉聯繫到一起(就像其他人所做的那樣),他的描寫確是小說式的。這就足夠了。
普魯斯特要想出版自己的作品也並非易事。多家出版社都拒絕了這部作品,其中包括《新法蘭西評論》(Nouvelle Revue Francaise)的作家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他認為普魯斯特是個濫竽充數的作家,只能算是文學愛好者。四十二歲的普魯斯特因此惶恐不安,甚至考慮私下出版該書。但後來格拉塞(Grasset)出版社接受了他的作品。普魯斯特沒能如願以償地獲得龔古爾獎(Prix Goncourt),但許許多多有影響力的仰慕者紛紛給他寫信表達支持,甚至紀德本人也大度地承認自己沒能慧眼識英雄,並提出為普魯斯特出版作品後續幾卷的建議。事實上在這個階段,普魯斯特只有再寫一卷的計畫,但戰爭隨即爆發,出版也因此擱置。於是在當時,普魯斯特不得不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大量的信件中去。

〈第11 貪婪的荒原〉(THE ACQUISITIVE WASTELAND)

[
普魯斯特]

一九二二年五月十八日晚上,在伊戈爾,史特拉汶斯基的《狐狸》(Renard)首演之後,在為謝爾蓋.達基列夫舉行的慶功派對上,詹姆斯.喬伊斯和馬塞爾.普魯斯特見了面。出席派對的還有巴勃羅.畢卡索,他為該劇設計了舞台布景。之後普魯斯特坐出租馬車離開,順便載喬伊斯回家,途中醉釀釀的愛爾蘭人告訴普魯斯特,這位法國人寫的東西自己一個字都沒讀過。普魯斯特大為光火,自己回到了麗茲酒店。店家和他有個約定,無論多晚都能供應他餐點。
喬伊斯的無禮很不得體。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了《追憶似水年華》其他卷冊的出版延遲,但在那之後,普魯斯特以較快的速度先後出版了該書的四卷。一九一九年《在少女們身旁》(A l’ombre des jeunes filles en fleurs)出版(並榮獲龔古爾文學獎),《蓋爾芒特家那邊》Le Côté de Guermantes)於次年出版,而《蓋爾芒特家那邊》和《所多瑪和蛾摩拉》都於一九二一年五月面世。《所多瑪和蛾摩拉》出版於一九二二年五月,正是普魯斯特和喬伊斯見面的月份。剩餘的三卷《女囚》(La Prisonnière)、《女逃亡者》 Albertine disparue)和《重現的時光》(Le temps retrouvé)都在一九二二年普魯斯特去世後面世。
儘管出版略有延遲,但《在少女們身旁》和《蓋爾芒特家那邊》將我們帶回了斯萬身邊,和他一起體驗巴黎的沙龍、貴族勢利的細節以及斯萬對吉伯特(Gilberte)和奧黛特的愛慕所帶來的問題。但《所多瑪和蛾摩拉》帶來了改變,普魯斯特的關注點聚焦在艾略特和喬伊斯挑選出的領域:現代世界中的性。艾略特和喬伊斯關注的是婚外情以及隨意和無意義的性行為,而普魯斯特與他們不同,他更關注同性戀。普魯斯特自己就是一位同性戀者。在戰爭期間,他所愛的司機兼打字員阿爾弗雷德。阿戈斯蒂內利(Alfred Agostinelli)為了一名女子離開了他,並移居法國南部。這讓普魯斯特遭受了雙重打擊。不久之後,阿戈斯蒂內利在一次飛行事故中身亡,這更讓普魯斯特傷心欲絕達數月之久。,這段經歷之後,同性戀開始在他的作品中以更為坦誠的面貌出現。普魯斯特的觀點是,同性戀比一般認為的更加廣泛,更多的人身為同性戀卻不自知。當時的一般觀念還認為同性戀是一種病,一種精神疾患,讓男性具有女性特質(又一次回應了奧托.魏寧格的理論)。這一觀點讓普魯斯特的敘事手法發生了巨大變化。對讀者來說,顯然書中的許多男性角色都過著雙重生活。這讓他們的拘謹、自高自大和勢利行為顯得愈發荒謬,以至於《所多瑪和蛾摩拉》最終顛覆了在前幾卷中占主導地位的社會結構。普魯斯特在向我們展示:最令人羡慕的生活是一齣建立在欺騙基礎上的低俗喜劇。
其實,這齣喜劇對參與者來說要有趣得多。《追憶似水年華》的最後幾卷更加黑暗:戰爭初露端倪,在《女逃亡者》中,對悲傷的描寫令人印象深刻;性也繼續引起讀者的關注。但也許最令人感動的時刻出自最後一卷,當敘述者踏上兩塊不平的石板,不自主的記憶潮水席捲了他,就像整部作品開頭時一樣。但普魯斯特並沒有讓我們陷入周而復始的循環。這一次,敘述者沒有選擇繼續,寧願將精力集中於當下。我們可以認為普魯斯特自己發生了決定性的變化,他拋棄了曾發生過的一切。如同技巧最高超的故事講述者一樣,他將最大的驚喜留到了最後。但儘管如此,在如許的卷帙浩繁之後,它也不能算是什麼高潮了。

普魯斯特去世之時享有極高的聲譽。然而,現在的一些評論家認為他的成就已不再值得大肆宣揚。對於其他人來說,《追憶似水年華》仍然是現代文學的傑出成就之一,是「對自我的最偉大探索,甚至勝過佛洛伊德」。
In fact, the comedy is far from funny for the participants. The last books in the sequence are darker; the war makes an appearance, and there is a remarkable description of grief in Albertine disparue. Sex also continues to make its presence felt. But possibly the most poignant moment comes in the very last book, when the narrator steps on two uneven flagstones and an involuntary memory floods in on him, just as it did at the very start of the series. Proust does not bring us full circle, however. This time the narrator refuses to follow that path, preferring to keep his mind focused on the present. We are invited to think that this is a decisive change in Proust himself, a rejection of all that has gone before. He has kept the biggest surprise till the end, like the masterful storyteller that he is. But still, one cannot call it much of a climax, after so many volumes.

At the time of his death, Proust’s reputation was high. Now, however, some critics argue that his achievement no longer merits the enormous effort. For others,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is still one of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modern literature, ‘the greatest exploration of a self by anyone, including Freud.’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7960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