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4/02 00:00:00瀏覽5496|回應8|推薦103 | |
2018/09/13 旅行葡萄牙之前,除了里斯本,其他城市於我可謂全然陌生。濱臨大西洋的波爾圖(Porto),是葡萄牙第一大港和第二大城(次於里斯本),然而,對她的印象還不如當地生產的波特酒(Vinho do Porto)。 Porto一詞源於拉丁語的「港灣」(Portus),葡萄牙(Portugal)的國名和波特酒都起源於這座城市。波爾圖建城於西元5世紀,8世紀初因摩爾人入侵而趨向沒落。12世紀,城市逐漸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分為上城的文化區和下城的商業區,成為支撐葡國經濟的商業重鎮。14至15世紀,大航海時代促使波爾圖開始成為造船港口。千百年間,波爾圖一度是歐洲的商貿要道,也曾因局勢動盪、國勢下滑而衰落,幾翻起伏跌宕,如今是葡萄牙西北部的經濟中心,外貿出口額占比高達全國的一半。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無論政權如何更迭、伊斯蘭勢力如何席捲、拿破崙如何橫掃歐洲,當國家面臨存亡絕續之際,波爾圖總是能憑藉著頑強和幸運(拿破崙志在里斯本)而幸免於難,始終未遭外來勢力入主,成為「唯一未被占領過的城市」。
波爾圖地處濱海平原,冬溫夏涼,雨量充沛。源自西班牙北部的第一大河杜羅河(River Douro)流經波爾圖,土壤肥沃,附近為盛產葡萄、橄欖、柑橘的重要農業區。波爾圖是杜羅河上游葡萄酒的集散地,品質甘醇的波爾圖葡萄酒被譽為葡萄牙的「第一大使」。 波爾圖被認為是北方的首都,和里斯本同樣位於海岸附近、大河畔的山丘上,但這兩個城市卻擁有全然不同的特質和魅力,當然也存在著強烈的競爭意識。葡萄牙有一句俗諺:「科英布拉(Coimbra)的研究、布拉加(Braga)的祈禱、里斯本的炫耀、波爾圖的勞動」,不難窺得其中奧妙。 波爾圖這座城市建立在杜羅河陡峭的北岸,向西延伸到大西洋,南岸則是蓋亞新城(Vila Nova de Gaia)。主要景點,幾乎全部集中在波爾圖歷史悠久的市中心,這裡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在這個區域內遍布著迷宮般的中世紀小巷、曲折蜿蜒的鵝卵石街道、巴洛克風格的古蹟和舊世界的商店。 如此一座城市,絕對值得細細品味。然而短短的一天行程,我們捨重就輕,走馬看花朝聖了許多個「最」,而我認為更具深厚人文價值的幾個標的卻都被捨棄了,這也是此趟行程中唯一讓我感到不足之處。 清早展開波爾圖城市徒步之旅,朝陽斜照,遊人稀少,陽光灑落林蔭大道,寧靜的晨光讓人備感清新舒爽。 全球最美的書店 萊羅兄弟書店 Livraria Lello e Irmão 1906年開幕的萊羅兄弟書店(Livraria Lello e Irmão),又稱萊羅書店(Livraria Lello),是葡萄牙最古老的書店之一。兩層樓的新哥德式建築由葡萄牙建築師Francisco Xavier Esteves所設計,紅色曲線形樓梯和大幅的彩繪玻璃天窗最受矚目,整片木製書櫃陳列著各類書籍,華麗優雅的環境和藝術氛圍,絕對讓人無法單純以書店看待。 萊羅書店的盛名源於作家與媒體的推崇,先是英國《衛報》2008年發表的「最佳書店」評為第三名,再有2013年 Lonely Planet 評為全球最美書店第三名。 此外,《哈利波特》的作者 J.K. Rowling 旅居波爾圖期間經常在此盤桓,據說霍格華茲魔法學院的靈感,正是受到精雕細琢的迴旋樓梯所啟發。穿梭在書店的魔幻空間中,的確不難發現電影中似曾相識的場景。(下圖載自網路) 萊羅書店聲名鵲起,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也隨之蜂擁而至。書店不堪負荷志在「觀光」的大量遊客,從2015年7月開始收取5歐元的入場費,可抵購書消費及拍照。我們的參觀安排在大清早,目的是搶在大批遊客來到之前捷足先登。然而,還是有人比我們更早,加上陸續入場的人潮,整個書店頓時變得擁擠不堪。所有的人都忙著拍照,那座迴旋樓梯更是川流不息,侷促、忙碌、慌亂中真正看書、買書的人寥寥可數。很慚愧我也是入寶山空手而回的人,草草結束參觀,離開時有種落荒而逃的感覺,對那些真正的愛書人滿懷冒犯的歉疚感!資訊發達究竟是福是禍?如果我們的誠品書店也變成這副景象,愛書人恐怕再也不敢上門了! 自由廣場 Praça da Liberdade 自由廣場的興起源自20世紀聖本篤火車站的落成、市政廳的遷入及同盟大道(Avenida dos Aliados)的開通。由市政廳居中主導,兩側是銀行、飯店等華麗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廣場中央立著葡萄牙國王佩德羅四世(D. Pedro IV)的騎馬雕像。這裡既是氣勢恢宏的城市中心,也是波爾圖最重要的交通要道。 戰爭廣場 Praça da Batalha 10世紀時,波爾圖居民與信仰伊斯蘭教的摩爾人爆發激烈衝突,戰後城市被夷為平地,這座16世紀建造的廣場便是以這兩敗俱傷的戰爭命名。廣場中央是完成於1866年的佩德羅五世(D. Pedro V)雕像,建於18世紀昔日是戰爭宮的紅色建築現在已改為四星旅館。戰爭廣場周邊環繞著教堂、電影院、劇院、咖啡館等,是這個地區的藝文中心。 恩里克王子廣場 Praça do Infante D. Henrique 廣場的命名用以彰顯恩里克王子(Infante D. Henrique)在15世紀對於葡萄牙航海事業的貢獻。恩里克是國王若昂一世(D.João V)的四子,不具備王儲身分的他致力於高風險的航海事業,成立世界首間航海學校,建設天文台、造船廠及港口等設施,研究航海科學及技術,為日後的大航海時代奠定堅實基礎。 恩里克王子廣場旁邊坐落著19世紀新古典風格的證券交易宮(Palácio da Bolsa),以精緻奢華的摩爾風格裝置著稱。相鄰的是聖方濟各教堂(Igreja de São Francisco),這是波爾圖唯一一座可追溯至14世紀的哥德式教堂,雖然貌不驚人,但巴洛克風格的鎏金內飾可能是葡萄牙之最。可惜在波爾圖只有短短一天的時間,無緣開眼見識! 世界最美的車站 聖本篤火車站 Estação Ferroviária de Porto - São Bento 1916年啟用的聖本篤車站,是連結葡萄牙北部地區的交通樞紐。以其展現葡萄牙歷史的大量瓷磚鑲嵌畫聞名於世,不僅擁有「世界最美車站」的美譽,據說還是《哈利波特》九又四分之三月台的發想地。 車站現址是16世紀天主教的本篤會修道院,19世紀末荒廢。1900年,國王卡洛斯一世(D. Carlos I)為車站奠基,由當地建築師José Marques da Silva設計建造,受到法國美術學院派的影響,以古典風格為主軸。 步入車站大廳,四壁盡是大大小小的藍白瓷磚鑲嵌畫,其璀璨瑰麗與奪人氣勢令人嘆為觀止!這些瓷磚畫是由葡萄牙藝術家Jorge Colaço 使用2萬片傳統瓷磚、費時11年所完成。畫作內容包羅萬象,包括國王若昂一世(D.João V)與皇后的故事、恩里克王子(Infante D. Henrique)攻占摩洛哥重鎮休達(Ceuta)的歷史場景、著名的歷史戰役、以至舊時農村的生活風貌,栩栩如生意象動人,洋溢著濃濃的歷史與故事趣味,更是葡萄牙瓷磚藝術之美的極致體現。 地表最美的速食殿堂 帝國麥當勞 McDonald’s Imperial 水晶吊燈、浮雕壁畫、彩繪玻璃、古典華麗的挑高空間,走進波爾圖的帝國麥當勞,即使吃個漢堡都可以享受尊貴的感覺。 帝國麥當勞這座建築已超過80年歷史,其前身是曾經叱吒一時的帝國咖啡館,內部的彩繪玻璃裝置可以看出與咖啡相關的主題圖繪。咖啡館歇業後,麥當勞於1995年接手經營,並於2008年大規模整修,門口象徵帝國咖啡館的雄鷹被完好保存。 米其林午宴 一個上午相繼在幾個「最美的...」景點間接力趕集,澎湃的視覺衝擊與來自人群的壓迫感已然令人感到疲乏了!午餐的餐廳坐落在城市外圍的山丘上,濃密的林蔭、幽靜的氛圍,正好可以讓心神舒緩下來。居高臨下的地理位置,更可以俯瞰杜羅河沿岸的旖旎風光。 這是一家米其林一星餐廳,餐點的細緻美味自然不在話下,使用的餐具也是葡萄牙有名的品牌Cutipol,而最令我有感的是細膩貼心的服務。服務人員見我將單眼相機放置於座位後面的窗檯上,立即驅前關心擔心相機摔落,親切徵詢我的同意,搬來一張非常精緻的小茶几置於座位旁讓我擺放相機。喜歡拍照的我總是相機不離身,用餐時通常只能供在餐桌上,小心翼翼地伺候著。這家餐廳的貼心服務是我從未有過的經歷,受寵若驚之餘徹底折服! 主餐是鱈魚,白酒、紅酒除了在餐桌上的酒杯中,還有桌邊的冰桶中。美食佳餚當前,在觥籌交錯的歡樂氣氛中眾人逐漸歡騰躁動起來。但見隔壁桌的陳醫師拿著酒瓶到我們這一桌來敬酒,服務人員見狀簡直嚇慌了手腳,立即過來意欲接手「執行勤務」,怎奈他們不懂中國人豪邁率性的飲酒文化,陳醫師婉拒服務堅持為團友斟酒;禮尚往來,我們這一桌的達老弟也舉起酒瓶起身回敬隔壁桌,一時之間笑聲盈室,整個餐廳為之沸騰。服務人員看我們如此歡樂,只得棄守其米其林一星的服務準則了!我們當然理解西方的餐桌禮儀,然值此情境,究竟是客人應該入境隨俗?抑或餐廳應該以客為尊?只能說,如果米其林的秘密訪客突然出現,希望他們高抬貴手不要為難餐廳人員! 世界最美的咖啡館 雄偉咖啡館 Majestic Café 酒足飯飽,繼續下午的波爾圖市區巡禮。不過接下來的行程顯然有著瑕疵──剛吃完午餐就安排下午茶。 1921年開幕的雄偉咖啡館,系由建築師João Queiroz所設計,新藝術風格融入自然元素,呈現具流動感的線條。華麗吊燈、細緻雕塑、精雕真皮座椅將室內裝飾得美輪美奐,名列全球十大最美咖啡館,一直以來深得文人墨客喜愛。據說,J.K. Rowling構思《哈利波特─神秘的摩法石》期間經常流連於此。 如今這家咖啡館成為遊客的朝聖地,總是座無虛席。進入餐廳後我們四個人被安排擠在一張雙人桌,擁擠加上暑熱令人坐立難安,商議後決定放棄包含在團費中的這頓下午茶。和領隊Viviana打過招呼後準備離開,服務生見狀立刻過來關切,並趕緊幫我們換到剛好空出來的四人桌,我們也就不好意思離開了。可是,午餐後甜點也吃了、咖啡也喝了,此時竟不知要點些什麼!翻開Menu一看竟然有冰淇淋,如獲救贖!不過因為客人眾多,加上外面還有人在等候,實在無法悠閒享受古典華麗的情境! 最多藍彩瓷磚教堂的城市 瓷磚藝術於16世紀初自西班牙傳入葡萄牙,最早多是摩爾風格的幾何圖形,之後引進義大利的繪畫技法,幾何圖形的瓷磚開始充滿了故事性畫面,18世紀時最為風行,不少殖民地建築風格也受其影響。19世紀巴西移民帶入機械式的大量印製技術後,葡國人發展出手繪花磚技術。不論是在建築、裝置等藝術上,葡萄牙都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表現。波爾圖這座城市有許多以藍白瓷磚裝飾的教堂,這也是波爾圖人文景觀的一大特色。 建於18世紀的卡爾莫教堂(Igreja do Carmo)稱得上是經典之一,巴洛克、洛可可風格的建築外牆,鑲滿華麗的藍白瓷磚壁畫,內容描繪天主教加爾莫羅隱修會創立與迦密山的故事,人物表情清晰細膩、栩栩如生,將瓷磚工藝發揮得淋漓盡致。 聖伊爾德方索教堂(Igreja de Santo Ildefonso)是一座18世紀的巴洛克式天主教堂,供奉7世紀西班牙托雷多大主教聖伊爾德方索(Ildephonsus of Toledo)。立面與側面牆壁使用了1萬1千片的藍彩瓷磚鑲嵌,描繪聖伊爾德方索的福音場景。 波爾圖以瓷磚畫裝飾外牆的教堂為數不少,最著名的莫過於被暱稱為「藍瓷磚教堂」的聖靈教堂(Capela das Almas)。教堂主體建於18世紀初,最醒目的360平方公尺瓷磚畫則完成於20世紀(1929年),是由葡萄牙藝術家Eduardo Leite精心模仿18世紀的經典風格所繪製。1萬5千餘片的藍白瓷磚幾乎完全覆蓋著教堂外牆,描繪了聖方濟各(Saint Francis of Assisi)之死和聖凱薩琳(Santa Catarina)的殉道等聖經故事和宗教事件。 教士教堂(Igreja dos Clérigos)是一座巴洛克教堂,由義大利建築師Niccoló Nasoni設計,建成於1750年前後,立面的裝飾厚實而華美。 宏偉高聳的鐘樓教士塔(Torre dos Clérigos)坐落在建築物的背面,完成於1763年。塔高75.6公尺,俯瞰著整個城市,早期是全國最高的建築物,往來船隻皆視其為波爾圖的象徵及地標。 褪色的宏偉 穿梭於這座古老的城市之時,很難找到對她的恰當形容,或許可以「褪色的宏偉」來描繪其走過千年歲月的風華。這種感覺有別於其他同樣古老的歐洲城市,巴洛克、新古典主義、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建築風格的混合和不同程度的保存,使得這種感覺更加強烈。 里貝拉廣場 Praca da Ribeira Ribeira意即「河畔」,顧名思義就是一座位於杜羅河畔的廣場,範圍沿河岸向兩側延伸。里貝拉廣場是波爾圖最古老的廣場之一,也是中世紀時期波爾圖的商業中心,大型帆船在此對接和卸載。1491年在大火中嚴重受損,廣場東側多為災後重建的建築。時至今日,里貝拉廣場已是世界遺產「波爾圖歷史中心」的一部分。貨運碼頭已遷移至北邊,廣場兩側是色彩繽紛的4、5層樓建築,周邊街道蜿蜒,有許多觀賞河景的餐廳、酒吧及販售紀念品的攤位,這裡同時也是杜羅河遊船的進出碼頭,到了夜晚更成為最受歡迎的夜生活場所。里貝拉可說是波爾圖最迷人的地方,不論白天或夜晚總是遊人如織。 波爾圖六橋巡航 杜羅河(Douro)長近900公里,自西班牙北方流向西,於葡萄牙的波爾圖注入大西洋。流經波爾圖的河段兩岸風光旖旎,多家觀光遊船行駛其間,最常見的是「波爾圖六橋巡航」的行程,自里貝拉或對岸的蓋亞鎮出發,於六座橋樑之間往返一圈,航程約50分鐘。 流經波爾圖市區的杜羅河上橫跨著六座造型各異的橋樑,自西邊沿海端往東依序是: 1.阿拉比達橋(Ponte da Arrabida),是270公尺長的混凝土拱橋。 2.路易一世大橋(Ponte de Dom Luis I),波爾圖最具代表性的地標。 3.亨利王子橋(Ponte do Infante Dom Henrique),跨度為280公尺,是世界上最大的單跨混凝土橋,與第一座的阿拉比達橋造型相似,同是Edgar Cardos所設計。 4.瑪麗亞皮亞橋(Ponte Dona Maria Pia),是巴黎艾菲爾鐵塔的建築師Alexandre Gustave Eiffel建於1877年的鐵路橋,以瑪麗亞皇后為名,1991年被相鄰的聖約翰橋取代。 5. 聖約翰橋(Ponte de São João),三拱的混凝土橋。 6. 弗雷索橋(Ponte do Freixo),建於1995年的,高速公路行經其上。 傍晚5點多鐘,興高采烈登上復古的運酒船,由里貝拉展開杜羅河的「波爾圖六橋巡航」之旅。 路易一世大橋 Ponte de Dom Luis I 遊船離岸後先向東行駛,第一個穿越的就是赫赫有名的路易一世大橋。這座鋼鐵拱橋建於1881年,1886年落成,橋高85公尺、總長395.25公尺,跨越杜羅河連接波爾圖老城和對岸的蓋亞新城(Vila Nova de Gaia)。橋體分為上下兩層,分別供地鐵和車輛行駛,上下皆設有人行道,是波爾圖的交通要道與重要景點。 葡萄牙國王路易一世(Dom Luis I)執政期間,延攬法國知名建築師艾菲爾(Alexandre Gustave Eiffel,巴黎艾菲爾鐵塔的建造者),在杜羅河上打造兩座純鋼結構的大橋。1877年先完工的橋樑以皇后瑪麗亞命名為Maria Pia大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非懸吊式橋樑,在使用了114年後於1991年卸任。之後於1886年落成的即是以國王命名的路易一世大橋;不過,與巴黎艾菲爾鐵塔有點神似的路易一世大橋,其實並非出自艾菲爾的手筆,而是他的副手Théophile Seyrig所打造。 遊船一路向東行駛,經過蓋亞鎮的皮拉爾山修道院、王子橋、皇后橋...,往來船隻悠遊,高聳的兩岸風光明媚,遠遠看見第六座的Freixo橋,遊船即調頭往回行駛。 繞回到我們上船的里貝拉,這裡是整個航程的華采樂段。河畔排列著繽紛多彩的房舍,往山丘上延伸是教堂、修道院等宏偉的歷史建築,遠眺依山傍水的波爾圖古城,藍天碧水相互輝映,面對這瑰麗的景色,讚嘆之餘唯恐腦海中無法留駐永恆的烙印,只有努力把一幅幅圖畫般的美景存入記憶卡了! 遊船繼續朝著西邊臨海端行駛,河岸上的古城區是數不盡的中世紀建築、酒窖…,櫛比鱗次堆疊在山丘上,午後的陽光燦爛,照耀得城市風景益發絢麗奪目,每一個停駐、每一次定格都可以框出一幅美麗動人的圖畫。華麗的視覺饗宴中,心靈也激盪著美好的感動! 穿過最西邊的第一座Arrabida橋,遊船調頭返航。一直以來喜愛著有水的城市,不論是湖泊、河流或海洋,水,總是可以為城市增添靈秀的氣韻。乘船遊河(湖),優哉游哉欣賞兩岸如畫卷般的風景,更是賞心悅目的悠閒享受。經過大半天在人群中忙碌趕集的行程之後,越發珍惜此時此刻的陶然愜意! 與波爾圖古城隔著杜羅河遙遙相望的蓋亞新城(Vila Nova de Gaia),河畔沿岸是葡萄酒莊的集散地。蓋亞鎮的空中纜車銜接高處的路易一世大橋與低處的酒莊聚集區,搭乘纜車可以在短短5分鐘之內飽覽杜羅河兩岸美麗絕倫的風光。 蓋亞鎮的路易一世橋頭旁邊,巍然聳立著皮拉爾山修道院(Mosteiro da Serra do Pilar),居高的位置與龐然的建築,是杜羅河畔極為醒目的標的。修道院始建於1537年,費時百餘年直到1672年才完工,矯飾主義風格獨特的圓形穹頂與迴廊為其最大特色。1830年代曾在內戰中嚴重受損,20世紀獲得整修及維護,並納入波爾圖歷史中心的範圍。其居高臨下的優越位置,是眺望杜羅河岸的蓋亞鎮、波爾圖古城及路易一世大橋的絕佳觀景點。 路易一世大橋遙遙在望,我們回到了里貝拉的碼頭區,結束了「波爾圖六橋巡航」賞心寫意的美麗遊程! 流光溢彩波爾圖 波爾圖這樣一座滿載歷史風華的古城,即使在白天看盡其光燦耀眼的景緻,貪戀美色的旅人卻仍意猶未盡!夜晚降臨華燈點亮,十幾人由飯店分乘三輛計程車前往皮拉爾山修道院,一覽波爾圖華麗璀璨的夜色。 計程車臨近杜羅河岸,看見對岸燈火通明的修道院忍不住舉起相機按下快門,行車晃動間拍照的結果當然慘不忍睹,司機見狀竟然停車讓我拍到滿意才繼續前行,此舉令我受寵若驚!但接下來的路程彎來拐去開了好久,修道院看得見卻到不了,感覺到司機是在繞路,卻苦於自己也不知如何行駛才是正道,幾位阿桑既不用擔心被載去賣了,就任由他去了!好不容易終於抵達目的地,跳表金額顯示10.12歐元,數字概念極差的我竟然把0.12元想成是1.2元,掏出一張10歐元鈔票外加1.2元銅板付給司機,他連忙稱謝。下了車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己多付了車費,先到的兩輛計程車資都不超過9歐元,且無需小費。心想那位故意繞路的司機肯定心中暗爽─被我坑了還給小費!也罷!就當是謝謝他停車讓我拍照吧! 爬了一段坡道登上皮拉爾山修道院的大平台,開闊的景觀視野極佳。寬廣的杜羅河蜿蜒流向遠方,兩岸燈火燦爛輝煌,里貝拉水岸遊人如織,波爾圖古城夜色璀璨,路易一世大橋雄偉壯麗熠熠生輝。而眼前所有的華麗璀璨,最後都化入水中流光溢彩的暗夜溫柔,此情此景恍然如夢! 夜深了,依依不捨步下修道院,三步一停留、五步一回頭,沿著路易一世大橋往對岸里貝拉方向慢慢折返。 就在即將走到大橋盡頭時,忽聞天空傳來「啪啪啪...」的巨大聲響,抬頭一看,原來是很大規模的鳥群同時振翅高飛,在天空中揮灑出星星點點的光斑。趕緊舉起相機,留下不太清晰的暗夜奇觀影像。不可思議的驚鴻一瞥,似乎是臨別之際波爾圖刻意留給我的綺麗回憶!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