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導不需要理論
2009/07/19 17:18:36瀏覽267|回應0|推薦2
 在親子教育的課程遇見秀惠,雖然來上親子課程,但其實他的三個孩子都已經大學畢業了。

 來上課的媽媽,常常過度的焦慮,不斷的提出孩子極需解決的問題:早上賴床、沈迷電腦、功課退步、喜歡頂嘴、被動消極、經常闖禍、、、。因為同時也帶孩子們讀書會,因此不少媽媽口中的孩子,我都和他們接觸過,他們常常在課堂裡帶給我許多驚喜,讓我對孩子所擁有的潛力更具信心。因此當這些媽媽拼命的數落自己孩子的不是時,我的心裡經常出現一個疑問,為什麼媽媽只看到孩子的缺點,卻看不見他們的優點,為什麼媽媽總是用盡所有的心力只為了對付孩子的「壞習慣」,希望孩子做他們所期望的事,而不是孩子自己想要做的事。

 但秀惠卻不一樣,她總是提供不同角度的經驗給其他媽媽們參考。例如有一個媽媽提出緊急事件,功課優異的兒子同時也是運動好手,想要和校隊一起保送同一所學校,班導建議媽媽,如果未來要讓孩子升上較好的大學,還是投考明星高中較好,而且孩子絕對有實力考上。焦慮的媽媽不斷的問:要尊重孩子的興趣,還是要勸孩子放棄。萬一現在尊重孩子的意願,以後孩子後悔,她會不會害了孩子。究竟選擇志願要為孩子的將來著想,還是由孩子自己決定?

 能不能夠相信孩子可以為自己的將來做出最好的決定,的確是父母的大困擾。秀惠分享了她兒子的一段故事,從小秀惠對孩子的教育並不要求功課,只要孩子快樂就好,奇蹟的是大兒子不但運動好,功課也好,而且自動自發,從不需要秀惠操心。國中要考高中的關鍵時刻裡,他被選上國際棒球營的選手,這是他夢魅以求的機會。可是學校老師卻提醒他,現在正是升學的關鍵時刻,應該要專心準備考試,最好放棄這些和課業無關的活動。

 難以下定決心的兒子和秀惠商量,秀惠告訴他:做自己喜歡的事,即使繞遠路也沒有關係,只要想清楚,那確實是自己想做的事。

 後來國際棒球營因故未能如期舉辦,問題不了了之,孩子一路順利升學,現在己經從國內最好的大學畢業了。秀惠說兒子讀大學時,有一天突然提起當年未能參加國際棒球營的事,他對秀惠說:「我還是很喜歡棒球,只要有機會我還是要加入棒球隊。」那一霎那,秀惠知道國際棒球營的事並未結束,那是孩子心中的遺憾。

 秀惠說教導孩子的過程裡,她並不懂什麼理論,只是告訴自己,一定要讓孩子快樂的成長,做他們喜歡的事。上了我的課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單純的信念,與親子教導的正確觀念不謀而合。

 的確教導哪裡需要什麼理論呢?每一個大人都曾經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希望大人怎麼對待我們,那就是孩子希望我們對待他的方式。而這些無非就是尊重、信任以及愛。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immy412&aid=3147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