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2/05 00:03:41瀏覽3599|回應1|推薦24 | |
是他?是她?是祂?
歡喜承受與斷滅
作者:老頑童
從知性節目,印度歷史,的報導中,看到悉達多王子時代,印度人在連年爭戰及極窮與極奢之間掙扎,甚至人吃人的亂世中,精神上痛苦不堪。
佛陀提供的因果觀,讓人們可以把今世之苦,歸之於過去世所造之惡,並可用「忍法」,從今世去修成美好的未來世。如此,供給人們一個心靈的避難所。
「歡喜承受」是忍法的初步,也是修習無邊佛法的起步,但自以為已經做到了,並有所突破的時候,會不會只是一種「斷滅」的假相?
老和尚曾說:「遇緣境要能歡喜承受」。
一位浸淫佛法半世紀並在佛學知識上位居「師級」的好友,依之修行,認為:
「這才是佛弟子應有的本懷;歡喜承受者,因為深觀諦觀,視今生所受乃過去所造,明因果迴還,是以修心禮懺,一切迴心反照,乃能無諍、無憂、無怨、無悔、無慮 。」
好友是由「歡喜承受」開始,進入「深觀諦觀」,提升至「明因果迴還,修心禮懺」,增上至「迴心反照」,再由此突破,方得達到「無諍、無憂、無怨、無悔、無慮」的境界。
這個「境界」的完成,至少有五個層次。老和尚曾說,能談得上境界的人,如鳳毛麟角。而好友則是這極少數人之一。
綜觀之:
修習佛法是無止境的。「歡喜承受」應視為初學起步的指標。因為「承受」是被動的,是不得已的。仍在是非、對錯、有無中打轉的人,如不得已需向境緣低頭時,必生煩惱,故說「歡喜」以激勵之。但是,住著在世間法中,「是非、對錯、有無」是無解的。
佛法入門的門檻是「離有與無」,不能跨越則不能獲得真正的饒益。試想,當「科學知見」和「世俗吃素」產生矛盾時,要歡喜承受前者抑或後者呢?
但不管自己歡不歡喜,承不承受,兩者都存在於世。那麼,要怎麼化解?
在世間法上能夠化解嗎?
當然可以,但其內涵、深度及所完成的,只能解一時之渴,不能徹底消除煩惱。
佛法的「離有與無」,才是踏上「根本化解之道」的「開始」。「離有與無」並無神祕之處,道理和方法都在老和尚常說的那幾句話中,用心的人就可以聽得到;不用心的人,永遠聽不到。
好友說:
「歡喜承受」是有限的。老和尚常問:「歡喜得起來嗎?」所以重要的是發菩提心願,超有超無,才能逢境不生甘之如飴。這是個人的體會。
好友的體會,已經超越了「歡喜承受」,達到更高的境界,才能「超有超無」。這不是住著在「歡喜承受」中,所能了解到的。
「歡喜得起來嗎?」
我認為,老和尚說這句話,寓含要我們舉一反三的方向,在於「只是歡喜地承受,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不能真正地歡喜起來。了解之後,必須要突破此障,向上提升。」
「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歡喜承受」還是在相上打轉。
說「在相上打轉」比較「玄」,其實就是在「牛角兔角」中打轉,也就是在是非、對錯的「有無」中打轉。想要歡喜,也是在強忍,「並未化解」。
「化解」是化解什麼?
當然不是化解和別人之間產生的事(在相上打轉)。
因為「學佛是自己的事」,所以要化解的是自己心上的框框。如果不能體悟「明辨是非而不參與是非」的第二層法義,亦即「離有與無」,即使強忍下來,做出個「假歡喜」,也只是好友所說的:「可能是斷滅現象」。
從「歡喜承受」到「離有與無」的修行過程中,要怎麼樣去分析、判斷自己仍處於「可能是斷滅現象」之中,抑或真實地觸及到「離有與無」呢?
淨空老和尚在解「菩薩四十品位」時說,「破第一品無明」的菩薩,不知道「第二品菩薩的無明」是什麼。等到知道了,就已經破了第二品無明,也已經成就了第二品菩薩的品位;但還不知道第三品無明是什麼。(註:「菩薩」,不是神,僅代表「佛法」教育系統中的年級及學位。例如「觀世音菩薩」,代表的是最高學位的一種,不是「某一個特定的神」;凡是修養達到「觀世音」境界的,都是「觀世音菩薩」,亦即[心經]起始所說的「觀自在菩薩」。)
「離有與無」也是這樣,做到了,才能體會到那是個什麼樣的清淨。
這種「出離」是有覺知的思惟結果,水到渠成的,並非強忍產生的「斷滅現象」。
但在初體會的階段,對「離有與無」的更深法義並不了然,仍存有許多「不明白」(無明),需要一段、一段地突破。
要達到淨空老和尚說的「真知道」,及白雲老和尚說的「明明白白了」,就不簡單了。那應該是完全自然的流露。於我而言,仍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我自八年前的初體驗起,練習至今,已能在大部分面臨的緣境上,以「離有與無」化解。但是,是經過檢討、分析的思惟過程。
這個過程有快有慢:慢時,可能需要數週;快時,可能只需一剎那,但仍非真正自然的流露——那是老和尚的境界。
我自己仍在學習體會的階段,遠遜於好友的成就。雖沒有「境界」可談,但經由「明白了明辨是非而不參與是非的第二層法義」,而能夠進入「離有與無」的修心體驗,已獲益無限。
延伸閱讀: 空白的優先名單 http://blog.udn.com/jfeng13x/81065069 火焰花--學佛三部曲 http://blog.udn.com/jfeng13x/85513949 同師不同門 http://blog.udn.com/jfeng13x/85617070 學智慧需要突破「吃素障」與「不殺生障」: http://blog.udn.com/jfeng13x/81184932 肉非葷腥:(破解「學佛必需吃素說」的迷思) http://blog.udn.com/jfeng13x/81291274 若以色見我 http://blog.udn.com/jfeng13x/81979796 「若以色見我」之註解 http://blog.udn.com/jfeng13x/81980719 理性看「緣與輪迴」(琴) http://blog.udn.com/jfeng13x/82441145 無窮之疑? http://blog.udn.com/jfeng13x/83352238 瓶中鵝 http://blog.udn.com/jfeng13x/83473668 理性與感性 http://blog.udn.com/jfeng13x/83474039 冥王星三部曲:高度。角度。計時器(2之1) http://blog.udn.com/jfeng13x/84458588 冥王星三部曲:高度。角度。計時器(2之2) http://blog.udn.com/jfeng13x/84586136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