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8/16 07:08:17瀏覽168|回應1|推薦37 | |
「度」與「渡」之異同―〈刺客列傳〉 中的「度」與「渡」(⑿卅九) 一、列傳70卷―26〈刺客列傳〉 《刺客列傳》是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五個刺客的合傳,儼然是「刺客故事集」。其中以曹沫最早,是在春秋時代;他劫持齊桓公為魯國要回被侵佔的土地,因為管仲諫説終而使桓公權衡利害而予寬容,讓曹沫得以「身名兩全」。專諸以「魚腸劍」刺殺吳王僚,讓公子光得以即位是為「吳王闔閭」。豫讓生於晉國,原事奉範氏和中行氏不為世人所知,後轉事奉智伯得智伯敬重與恩寵;趙襄子聯合韓氏、魏氏攻滅智伯,豫讓誓為智伯報仇;因趙襄子警醒再次刺殺不成,終以拔劍擊斬趙襄子衣服後伏劍自殺,留下「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悦己者容」的名言。聶政避仇居齊藏於屠夫,先以老母在堂辭謝嚴仲子,及母親去世為嚴仲子刺殺韓相俠累後,「皮面決眼,自屠出腸」而死。荊軻提著秦將樊於期的頭,悲壯的渡過易水,到達咸陽大殿,獻上燕國督亢地區的地圖,圖窮匕見之際又因備受阻撓無法接近秦王,最後用投擲方式做最後一擊卻只擊中銅柱,終於秦王被刺傷八處,「倚柱而笑,箕踞以罵」而被殺;綜觀《刺客列傳》五千餘言,寫荊軻就用了三千多字,可以說是整篇傳記的中心。 二、〈刺客列傳〉中的「度」與「渡」 ⒈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惶急,劍堅(豎),故不可立拔。荊軻逐秦王,秦王環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這是荊軻刺秦王最緊張的「圖窮匕首見」的一小段。「圖窮」是「圖卷展到完了、盡頭,按『圖』乃指『督亢地圖』,『窮』即『窮盡、完了』」,「匕首」是「短劍或短刀,利於近身格鬥、貼身防衞或暗殺的冷兵器」,「見」是「顯露、顯出,音『ㄒ〡ㄢˋxiàn』通『現』」,「因」是「於是」,「把」是「握住」,「袖」是「套在胳膊部分的衣服,通稱衣袖、袖子」,「持」是「拿著、握著」,「揕」是「刺擊」,「未至」是「沒有到達」,「身」是「身軀、軀體」,「自引」是「自己拉開、抽身」,「起」是「立起,『起』本『發步』之義,引伸可訓爲『立』」,「袖絕」是「衣袖被掙斷了,『絕』是『斷絕』」,「拔劍」是「要拔出寶劍,『拔』是『拉出、抽出』」,「劍長」是「寶劍太長,古時定劍分三等,上制全長3尺,而從秦兵馬俑配劍長約88至91公分,也與『三尺青鋒』說法一致」,「操其室」是「抓住劍鞘,『操』是『把持、握持』,『室』本是『居室』,有『保護』之義,此引申轉稱『保護劍刃的劍鞘』」,「惶急」是「驚慌急迫」,「劍堅」是「劍豎之訛,《史記會注考證》引『李慈銘曰:江南本「堅作豎」』,『豎』者『立也』,劍既長3尺又豎立在腰間,所以惶急之際不易拔出,所以下文說『故不可立拔』,再下文說『王負劍,負劍遂拔,以擊荊軻』,『負劍』是『背負斜掛式』,比『腰懸豎立式』容易拔出」,「不可」是「不可能、不能夠」,「立拔」是「立刻拔出」,「逐」是「追趕」,「環柱」是「繞著柱子」,「走」是「疾行、奔跑」,「愕」是「驚惶、驚駭」,「卒起」是「倉卒的發生,事情發生得突然」,「不意」是「不曾意料到,出於意料之外」,「盡」是「完全,指所有的人」,「失其度」是「失去了常態,『度』是引申義『態度、狀貌舉止』」。整段話的意思是:圖卷展到盡頭,匕首露出來。荊軻趁機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匕首直刺;沒有刺中身體。秦王大驚,自己抽身站立起來,掙斷了衣袖。慌忙抽劍,劍長,只是抓住劍鞘;一時驚慌急迫,劍又豎立,所以不能立刻拔出。荊軻追趕秦王,秦王繞柱奔跑。大臣們嚇得發呆,突然發生意外事變,大家都失去常態。「盡失其度」的「度」是引申義「態度、狀貌舉止」,讀本音「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 ⒉太子丹恐懼,乃請荊軻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 這是燕太子丹得田光推薦荊軻後,希望荊軻入劫秦王或刺殺秦王;但是眼見秦國破趙後,大軍挺進直達燕國南境,恐懼而催荊軻展開行動的一段話。「太子丹」是「姬姓燕氏名丹(?—226B.C.),燕國薊城人,戰國時燕王喜之太子」,「恐懼」是「害怕」,「請」是「謁見、拜訪,《說文解字》『請,謁也』,拜訪有要求對方相見之意,故引申為請求」,「旦暮」是「早晚」,「渡易水」是「渡過易水」,「易水」是「河流名,在河北省西部,源於易縣,流入南拒馬河。228B.C.秦國攻破趙國邯鄲後,王翦屯軍於易水岸邊,準備攻打燕國」,「則」是「便、就」,「長侍足下」是「長久地侍奉您,『足下』本義是『腳下』,這裡轉為『下對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辭』」,「豈」是「難道、怎麼,表示反詰」,「可得」是「可以做得到」。整段話的意思是:太子丹害怕了,於是請求荊軻説:“秦國軍隊早晚之間就要橫渡易水,那時即使我想要長久地侍奉您,怎麼能辦得到呢!「渡易水」的「渡」是本義「涉濟、渡水」,讀「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 三、結論: 〈刺客列傳〉裡只出現一次「度」字:「盡失其度」的「度」是引申義「態度、狀貌舉止」,讀本音「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渡」字也出現一次:「渡易水」的「渡」是本義「涉濟、渡水」,讀「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