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6/24 07:12:15瀏覽236|回應0|推薦38 | |
「度」與「渡」之異同― 〈蘇秦列傳〉中的「度」與「渡」(⑿三十下) 二、〈蘇秦列傳〉中的「度」與「渡」(續) ⒊臨菑之中七萬戶,臣竊度之,不下戶三男子,三七二十一萬,不待發於遠縣,而臨菑之卒固已二十一萬矣。 這是蘇秦遊說齊宣王的一段話。「臨菑」是「古邑名,齊都城,在今山東淄博市東北」,「竊度之」是「私下的估計,『之』是『指示代詞』,指前文的臨菑」,「不下戶」是「每戶不少於」,「遠縣」是「遠處的縣邑」。整段話的意思是:只是臨菑就有七萬戶居民,我私下估計,每戶的男子不少於三個,三七二十一萬,用不著徵調遠處縣邑的兵源,單是臨菑的兵卒就有二十一萬了。「臣竊度之」的「度」字是引申義「測量估計」,音讀轉作「徒落切」,今讀ㄉㄨㄛˋduò或ㄉㄨㄛˊduó。 ⒋「…今趙之攻燕也,發號出令,不至十日而數十萬之軍軍於東垣矣。渡嘑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而距國都矣。…」 這是蘇秦遊說燕文侯「與趙從親」的一段話。「趙之攻燕」是「趙國進攻燕國」,「發號出令」是「發佈進攻的號令」,「不至」是「不需要用到」,「十日」是「十天的時間」,「軍於東垣」是「駐軍在邊境的東桓一帶,『東桓』據唐朝張守節的《史記正義》說是『趙之東邑』,今石家莊市長安區東古城村即『東垣故城』,可見『東桓』是『趙國東邊的城鎮,與燕國接近』」,「渡嘑沱」是「渡過嘑沱河,『渡』是『涉濟、渡水』」,「涉」是「徒步渡水、涉過」,「易水」是「水名,在河北省西部」,「距」是「本為雞附足骨(雞爪),引申為至、到達」。整段話的意思是:如今趙國想要進攻燕國,只要發佈號令,不需要十天,就能使幾十萬大軍進駐到邊境的東桓一帶了,趙軍接著再渡過嘑沱河,涉過易水,所花費的時間不會超過四五天,就能到達燕國的都城了。「渡嘑沱」的「渡」是本義「涉濟、渡水」,讀「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 ⒌「…秦甲渡河逾漳,據番吾,則兵必戰於邯鄲之下矣。此臣之所為君患也。…」 這是蘇秦說趙肅侯的一段話。「秦甲」是「秦國的甲兵」,「渡河」是「渡過黃河」,「逾漳」是「越過漳水,漳水」,「番吾」是「趙國之地,在今河北靈壽西南」,「邯鄲」是「趙國都城,今河北邯鄲市」。整段話的意思是:假如秦軍渡過黃河,越過漳水,佔據番吾,那麼,秦國的軍隊一定會直搗邯鄲。這就是我替您憂慮的事。「秦甲渡河逾漳」的「渡」是本義「涉濟、渡水」,讀「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 三、結論: 〈蘇秦列傳〉共有三個「度」字,「內度其士卒賢不肖」、「料度諸侯之卒十倍于秦」、「臣竊度之」三個「度」字都是引申義「測量估計」,音讀轉作「徒落切」,今讀ㄉㄨㄛˋduò或ㄉㄨㄛˊduó;有「渡嘑沱」、「秦甲渡河逾漳」兩個「渡」字都是本義「涉濟、渡水」,讀本音「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