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度」與「渡」之異同(八)
2023/01/13 14:07:54瀏覽1455|回應1|推薦134

「度」與「渡」之異同(八)

八、兩岸「度」與「渡」的用法沒有不同

    大陸地區的辭(詞)典以《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及《新華字典》為代表,我們在「『度』與『渡』之異同(四)」已說過,臺灣地區當然以一系列的「國語辭典」為代表,我們也在「『度』與『渡』之異同(五)」說過了;現在我們看看「兩岸」民間共同編輯以方便兩岸交流和一般民眾使用的《中華語文知識庫.中華語文大辭典》裡有關「度」與「渡」的用法。

《中華語文大辭典》

《中華語文大辭典》說:

度:

㊀音讀一  通用音讀 ㄉㄨˋdù

➊計量長短。[例]度量衡。

➋表示物質有關性質達到的程度。[例]甜度|溼度|濃度。

➌法制;規範。[例]法度|制度。

➍一定範圍的程度;標準。[例]限度|疲勞過度。

➎一定範圍的時間和空間。[例]年度|國度。

➏儀態;容貌舉止。[例]風度|態度。

➐胸襟;器量。[例]氣度|度量很大。

➑經歷(指時間);通過。[例]歡度|度日如年|虛度光陰|度過低潮。

➒量詞:(1)用於計算弧和角的度數。將圓周等分為360分,每1分為1度弧;1度弧所對的角為1度角。(2)用於計算地球經線和緯線的距離。將地球東西經線各分為180等分,每一等分為1度;南北緯度各分為90等分,每一等分為1度。(3)用於計算電量。1度等於1000瓦時。(4)用於計算眼鏡焦度。[例]他戴300度的近視眼鏡。(5)用於計算溫度的高低,有攝氏度(℃)與華氏度(℉)兩種。[例]今天氣溫為21度。(6)用於計算次數。[例]首度|再度|梅開二度。

➓姓。

(網路版檢索 | 中華語文知識庫 (chinese-linguipedia.org) 誤將「➒量詞」下之「(1) ―(6)」編成「➓―⓯」,宜更正。)

㊁音讀二 台灣音讀ㄉㄨㄛˋduò 大陸音讀ㄉㄨㄛˊduó

➊推測;估量。[例]揣度|忖度|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㊀音讀一  通用音讀 ㄉㄨˋdù

➊通過(水域);由此岸到彼岸。[例]泅渡︱渡海︱橫渡太平洋。

➋渡口,有擺渡的口岸。[例]古渡|風陵渡(黃河渡口之一,在山西)。

➌指渡船。[例]擺渡︱等候搭渡。

➍比喻通過;由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同「度」。[例]渡過艱難險阻|過渡階段。

➎[陸]姓。

    從基本的字音與字義上看,兩岸對於「度」與「渡」的用法並沒有不同;尤其是「度」

的「經歷(指時間)」就是「渡」的「由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度」的「通過」就是「渡」的「比喻通過」,在「渡」裡又說明「同『度』」(假借關係),這都足以說明「度」與「渡」在「通過、經歷」的意義時有假借的關係,用哪個字都是可以的。

    至於所收的詞條,在「度」字249個詞條裡,有編序182的台灣標準字「暗度陳倉」大陸規範字作「暗渡陈仓」、編序250的台灣標準字「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大陸規範字作「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渡」字36個詞條裡字形都沒有不同。從字形上看,兩岸對於「暗度(渡)陳倉」有「度」與「渡」的不同。

「暗渡陳倉」還是「暗度陳倉」?

    「暗渡(度)陳倉」與「明修棧道,暗渡(度)陳倉」兩個詞條所指涉及的都是「劉邦走陳倉道平定三秦」的事件,而且還是「虛構」的故事。「劉邦走陳倉道」確有其事,事見司馬遷(145?—87 B.C.)的《史記》與班固(32-92A.D.)的《漢書》。

㊀《史記.高祖本紀》作:「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還走。」

㊁《史記.淮陰侯列傳》作:「八月,漢王舉兵,東岀陳倉,定三秦。」

㊂《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須昌》「貞侯趙衍元年」說:「以謁者,漢王元年初,起漢中,雍軍塞陳(倉),謁上,上計欲還,衍言從他道,道通。…」

㊃《漢書.高帝紀》作:「漢王引兵從故道出襲雍。雍王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還走。」

㊄《漢書·韓彭英盧吳傳》作:「漢王舉兵東出陳倉,定三秦。」

㊅《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須昌貞侯趙衍》則說:「以謁者,漢王元年初從,起漢中,雍軍塞渭上,上計欲還,衍言從它道,道通。」

    這是正史的記載,說的是:「漢王元年(206 B.C.)八月,採用韓信所提出先平定三秦再出關征服天下的計策,從早年關中通向漢中的陳倉故道回關中攻擊雍王章邯。雍王在陳倉一帶布防迎擊漢王。當時章邯的軍隊堵塞了從渭水到陳倉的道路,劉邦過不去打算退回漢中。這時候有個趙衍,是在南鄭時候才跟在漢王身邊的近侍,他告訴了劉邦有另外的一條小路,結果通過另外這條小路繞道到陳倉城背後,以奇襲打敗了章邯布置在陳倉的軍隊。雍王兵敗後就從陳倉城退走了。最後漢王劉邦平定了三秦之地。」

    從頭到尾都沒有說「明修棧道」,也沒有講「暗渡(度)陳倉」,更沒有從陳倉古渡口渡過渭河的事;反而說是「邯迎擊漢陳倉」,實際是劉邦取小道到陳倉城背後奇襲擊敗章邯。

    有人說:陳倉位於渭水北岸,是個古渡口,從渡口過渭水,應該是「暗渡陳倉」。可是實際上當時「雍軍塞渭上,上計欲還」,從渭水到陳倉的道路到處都是雍王的部隊,漢王雖想從古渡口渡口過渭水攻陳倉城,卻被雍王的士兵阻擋沒辦法過去,漢王沒辦法就想退兵了。這時候「衍言從它道,道通」,趙衍說另有一條道路可通到陳倉城的背後,結果通過這條道路奇襲陳倉城,雍王章邯才兵敗退走。陳倉雖有古渡頭,可惜「雍軍塞渭上」,整個渭水裡都是雍王的士兵,沒辦法渡河;所以不能用「渡河」的「渡」字;是走「它道」通過陳倉城,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凡過其處皆曰渡,假借多作度。」

可見「通過」陳倉城的「渡」字可以用假借字「度」。

    正史既無「明修棧道,暗渡(度)陳倉」的記載,那麼這個說法怎麼來的呢?原來這是說書人、雜劇作家編造出來的故事,今存早期資料如下:

㊀宋、元間無名氏的民間評話刊本《續前漢書平話》,今存版本作《全相平話前漢書續集》;這本書裡出現兩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一次在《全相平話前漢書續集上》說:「韓信坐家作念:…漢王南過棧道,於褒州仗著蕭何三箭之功,舉信一人之德。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赫燕收趙,涉西河,虜魏豹,擒夏悅,斬章邯」。第二次在《全相平話前漢書續集中》說:「(惠)帝問曰:『此人誰也?』左右曰:『此人楚王韓信。』帝曰:『此人在生日有功?』近臣奏曰:『昔日高祖南鄭起義,封韓信為破楚征東大元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到襲散府,智取咸陽…』」。

㊁元人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漢王自述」說:孤家(劉邦)用信之計,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攻定三秦,劫取五國。」

㊂《元曲選.隨何賺風魔蒯通(簡稱《賺蒯通》).第四折》「蒯文通(正末)細數韓信十罪三愚」說:「一不合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二不合擊殺章邯等三秦王,取了關中之地。…」

㊃元、明間無名氏《暗渡陳倉》第二折說:「著樊噲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道把守。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

㊄明萬歷年間人甄偉《西漢通俗演義》(簡稱《西漢演義》)〈第四十二回 遣樊噲明修棧道〉說:「韓信辭王出朝,來到教軍場,點發三軍已畢,召先鋒樊噲到帳下曰:『將軍授先鋒之職,目今漢王車駕親征,棧道被張良燒絕,三軍如何可過?公可領一萬人夫,重修殘缺,再整險隘。絳侯周勃,棘蒲侯柴武,一同監修,限定以軍法處之,將軍勿辭勞苦,當星夜前去修整。』噲曰:『元帥軍令,敢不急去修整?但棧道甚險,燒絕去處,連接三百餘里,豈可一月便能修整?元帥如欲殺噲,噲就元帥處請死,決不敢領此命也。』信曰:『臨事不可避難,避難者不忠。將軍素懷忠義,才幹精敏,正當建此奇功,使三軍將士長驅而進,信亦得以便道東征也。』」〈第四十三回 韓信暗計智章平〉說:「且說韓信整點人馬完備,請漢王擇日啟行。…蕭何近前附耳曰:『今早元帥請王車駕東征,王疑大軍不知從何路進發,』…信曰:『此乃明修棧道,使章邯不為準備,我卻從陳倉小路進發,不五日就到散關,使(章)平以我兵如從天而降也,此乃暗度陳倉耳。』…卻說韓信到教軍場點閱人馬。…共四十五萬,通作四大隊進發。卻著牙將孫興替樊噲帶管棧道工程,止留人夫三千名修理,以便川人來往,其餘盡數掣回。第一隊人馬,樊噲統領,帶牙將八員,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凡有聲息,未可輕動,飛報後軍,待有軍令,然後出敵。第二隊人馬,夏侯嬰統領,帶牙將二十名,驍將十名,如先鋒勝,則催人馬攻擊剿殺,如先鋒不勝,急出人馬救接,如十分緊急,報入中軍,自有方略,不可退後。第三隊,韓信自統領,帶將佐四十員,分為四十小隊,左右前後,聽候調遣。第四隊,卻是漢王同大小文武百官總領,仍著傅寬、周昌監押,如有緩急,以便遣用。」

    各筆資料大多從網上可看到電子檔,經核對無誤,只有《暗渡陳倉》沒有電子檔可查證,但是有許多人都引它作為成語「暗度(渡)陳倉」的出處。據「《中國文學大辭典》第785頁」載,全名《韓元帥暗渡陳倉》,是元、明間人所作的雜劇,講「劉邦拜將,韓信斬英蓋,樊噲修棧道,漢軍暗渡陳倉,活捉丁公、雍齒」的故事,引文應該也可信。綜觀這些資料,可見原本只有「明修棧道,暗渡(度)陳倉」的話語,後來的人添枝加葉、踵其事而增華,才成為長篇的故事的。

    那麼究竟是「暗度陳倉」還是「暗渡陳倉」呢?據「維琪文庫」、「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及「開放文學」之《全相平話前漢書續集》版本,第一次作「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二次作「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而「元至治建安虞氏刻本」的《新刊全相平話前漢書續集》則兩次皆作「暗度陳倉」。其他各筆 資料:尚仲賢《氣英布》作「暗渡陳倉」,《賺蒯通》作「暗渡陳倉」,《暗渡陳倉》作「暗度陳倉」,《西漢演義》作「暗度陳倉」,有的作「渡」也有作「度」的;蓋話本只作說書人的底稿,而雜劇劇本只是演員演戲者的底稿,說書演戲是以聲音傳達的藝術,既然「度」與「渡」字音無別,那麼話本劇本作「度」還是「渡」都沒關係,硬要說根據某書哪個版本作「度」或「渡」,恐怕都不足以作為憑證。

    那麼又有人要說:既然是說書人、雜劇作家編造出來的故事,那麼故事不必根據史實,愛怎麼編造都可以,把故事編造成「渡」過陳倉渡口,不就是「暗渡陳倉」了嗎?果然這樣一來是「暗渡陳倉」,不過「渡水」的「渡」也可以寫作「度」;《漢書·賈誼傳》有「猶度江河亡維楫」,意思是:就像想要渡過江河而沒有繩索或船槳。這個「度」就是渡過江河的「渡」的假借;《史記‧田儋列傳》:「漢將韓信已平趙、燕 ,用蒯通計,度平原,襲破齊歷下軍,因入臨淄。」而《史記‧淮陰侯列傳》作:「信引兵東,未渡平原,…范陽辯士蒯通說信曰…於是信然之,從其計,遂渡河。」其實「平原」是古時候黃河的「平原渡口」,當時是東下齊國的交通要道。《淮陰侯列傳》「未『渡』平原…遂『渡』河。」是用本字,《田儋列傳》「『度』平原」是用假借字。因為賈誼、司馬遷早已有「度」假借為「渡過江河」的「渡」的先例,所以故事編成「偷偷的『渡』過陳倉渡口」也可以寫作「暗度陳倉」。

   至兩岸「暗渡(度)陳倉」的不同怎麼辦?因為兩字在「通過、經歷」的意義上有假借的關係,用「度」與「渡」哪個字都可以,所以喜歡用「暗度陳倉」的人就用「暗度陳倉」,喜歡用「暗渡陳倉」的人就用「暗渡陳倉」,我們現在不必非改為「暗渡陳倉」或「暗度陳倉」不可。至於「暗渡(度)陳倉」這個「異形詞」將來如何取捨而「統一」,我還是建議:交由專家學者研究議定。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gjnan&aid=178070534

 回應文章

端木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2/02 02:11

字典都沒有您的詳細

預祝好友

元宵佳節愉快

非女(jangjnan) 於 2023-02-02 05:15 回覆:

謝謝光臨!新春開門見喜祝你

    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

文中內容只是盡己之力而為,

    謝謝你的欣賞與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