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度」與「渡」之異同(九)——《詩經》裡的「度」與「渡」
2023/04/21 10:16:25瀏覽413|回應0|推薦63

 「度」與「渡」之異同(九)

九、《詩經》裡的「度」與「渡」

《詩經》的來源
    目前通稱的《詩經》,其實是毛亨與毛萇所承傳的「毛詩」,標準版本是收在十三經之中的《毛詩正義》。

    根據《史記·孔子世家》的說法:「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意思是說在孔子的時代,從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存在的「詩」有三千多篇,孔子選取三百零五篇作為教材(另有6篇有目無辭);這本孔子編選的「詩集」,當時稱做《詩》或《詩三百》。到了秦始皇焚書坑儒,民間的古籍遭逢劫難,這本儒家經典的《詩三百》也不得倖免。及至漢朝儒家經典復興,傳《詩三百》的有《齊詩》、《魯詩》、《韓詩》、《毛詩》四家。《齊詩》為漢初齊轅固(194104 B.C?,又名轅固生)所傳,漢景帝時立《齊詩》博士,成為官學,到了曹魏時已佚失。《魯詩》為漢初魯人申公((219-135 B.C?名培,一作申培生)所傳,文帝時授官博士;西漢時傳授最廣,至西晉亡佚。《韓詩》為漢初燕人韓嬰(200-158/130B.C?)所傳,他推詩人之意而作《韓詩內傳》四卷、《韓詩外傳》六卷,也於文帝時立為博士,成為官學,與魯詩、齊詩並稱三家詩;亡於北宋,僅《韓詩外傳》倖存。

《毛詩》只知始創於毛亨,傳授給毛萇。史料記載如下:

《漢書•藝文誌》:「毛詩二十九卷。毛詩故訓傳三十卷。…毛公之學,自謂子夏所傳,而河間獻王好之,未得立。」

鄭玄《詩譜》:「魯人大毛公為《訓詁傳》於其家,河間獻王得而獻之,以小毛公為博士。」

陸璣《毛詩草木蟲魚疏》:「孔子刪《詩》授卜商,商為之序,以授魯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魯人孟仲子,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趙人荀卿,荀卿授魯國毛亨,毛亨作《訓詁傳》以授趙國毛萇。時人謂亨為大毛公,萇為小毛公。」

《後漢書•儒林傳》:「趙人毛長傳《詩》,是為《毛詩》。」(毛長宜作毛萇)《毛詩》繼毛亨、毛萇之後,東漢鄭玄(127-200A.D.)作箋,唐孔穎達(574-648 A.D.)作疏,就是世傳《毛詩正義》,收在十三經之中在第一篇《關雎》下有總序,稱為《詩大序》,而每一篇下都有小序介紹詩篇旨意,所以《詩經》包含「詩305篇」及「詩序」。

    說過《詩經》的來源,我們回頭看「度」與「渡」的來源。在《說文解字》裡「度」與「渡」兩字都收,分別列在「又部」與「水部」,足以證明《說文解字》的時代兩字都已存在,但是在《詩經》裡「度、渡」兩字的出現並不相同:「度」在「詩305篇」中有9篇裡共出現了13次,在「詩序」中5篇裡出現了6次;「渡」在「詩305篇」從未出現,在「詩序」中只出現1次。據「詩305篇」成文早於「詩序」,而「度」字也早於「渡」。但是儒家經典燬於秦火,復興於漢朝,人毛亨、毛萇(即大毛公、小毛公)自稱子夏所傳古文經「靠口耳相傳得以免於秦火」,我們暫且相信,那麼「詩305篇」有「度」無「渡」,「詩序」中才出現「渡」字,與先有「度」後有「渡」完全吻合。

  「詩305篇」裡的「度」

    「詩305篇」的「度」出現分別在這這9篇裡。

   1〈國風.魏風.汾沮洳〉

    彼汾沮洳,言採其莫;彼其之子,美無度;美無度,殊異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採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異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採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異乎公族。

附注:莫(ㄇㄨˋmù):即酸模(ㄇㄨˋmù),是蓼科酸模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音作ㄙㄨㄢ ㄇㄛˊsuān mó」;「」有「ㄇㄨˋmù」音釋「一種蔬菜。《詩經.魏風.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沒有ㄇㄨˋmù」音,只收「ㄇㄛˊmó、ㄇㄨˊmú」兩音,釋義也沒有提及「酸模」。

[大意]

    在那河灣低濕之處,有個小伙子忙著採酸模;那忙活的小伙子,美得無法量度;美得無法量度啊,遠遠超過那個公路。

    在那河灣低濕的地方,有個小伙子忙採桑;那忙活的小伙子,美得像花朵一樣;美得像花朵一樣啊,遠遠超過那個公行(ㄏㄤˊháng)。

    在那河流的彎曲處,有個小伙子忙著採水藚(ㄒㄩˋxù);那忙活的小伙子,美得像白玉的雕塑;美得像白玉的雕塑啊,遠遠超過所有的公族。

    《毛詩序》:刺儉也;其君儉以能勤,刺不得禮也。」這是根據采詩必須「下以風刺上」而來,《漢書.藝文志》:「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詩序以獻詩者必須「裝」的道學面孔而立說:這首詩在諷刺君王勤儉過度有失體統。聞一多(1899-1946 A.D.)從詩的創作者而言,在《風詩類鈔》說「這是女子思慕男子的詩」,其言可信;我們「就詩論詩」可以看作是一首女子愛慕男人的情詩,不必再拘於詩序的說法。詩裡出現了兩次「美無度」,這兩次「度」字,都是從「計量尺寸的工具度量衡)」引申作「程度」,音「徒故切」,今讀作「ㄉㄨˋdù」。

  (—待續— )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gjnan&aid=17899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