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公職考試的建議(1)--參考書篇
2010/06/12 21:55:36瀏覽10267|回應0|推薦0
好吧,因為晚上跟某個朋友聊到考試,
越講越多越講越多...
在他的鼓勵之下,開始寫吧....
(不知道會是幾分鐘熱度?)
-----------------------------------------

既然要考試,不外乎就是自己念或是到補習班念,
到補習班,會有專業的人員準備教材。
不過,我個人認為,不管是怎麼念,
多多少少應該都會有購買參考書的需求。

在我漫長參加考試的過程中(大約是4-5年吧),
我真的投入了不少錢在購買參考書上,
到後來,幾乎一陣子就會到重慶南路那幾家書店走走翻翻,
看看有沒有新書?

有人問過我,要買哪本書?
我的建議是:「你看得下的那本。」

因為我底子不好,而且工作忙的關係,
我實在沒有時間跟腦筋把某個科目的教材課本好好的看完,
因此當我到書店找書時,我有幾個重點:

1.想個題目,看看這本書對這個題目的解答是什麼?我看得懂不懂?有的書會寫得非常詳細,但是,寫太多了,我看不懂。有個書則是簡單的寫:「請參考本書某某章節。」這種的我也會跳過,除非他解答的那個章節寫的我很看得下去。最好的就是能夠以簡單的圖表表示,讓我可以在幾分鐘內瞭解我可以如何作答?畢竟,我強調,我是參加考試,我只要通過就好了,我不是非常需要徹底瞭解他的原理。(這樣好像不大對?不過,我是在考試,不是再做學問)
我的第一本參考書會是一本也許文字不多,但我看得下去,來得及在考試前至少看完一次的書。畢竟看完一本簡單的書,比擁有一本很厚、很詳細、字很多、內容鉅細靡遺的標準課本般的書,卻只來得及好好唸完1/2的內容,來得有「考試效果」。
換句話說,一個是我穩扎穩打的念了三個章節,只要是這三個章節範圍內的我一定會回答。
另一個則是我已經看完所有的章節,也許不敢說很深入瞭解,不過只要題目出來,我大概都能回答出些東西。(這個要搭配我另一篇有關題目準備的文章了)
我想,後者的分數應該會比較高,試想,你好好的念了這個章節,結果一分的考題都沒出時,怎麼辦?

2.題目多不多?有沒有好的解答?感覺上跟前面的有點像,不過我的意思就是「題目要多!還要有解答。」
我說過,我的程度差,所以當我準備幾次考試後,我開始轉變準備方向,因為我發現如果要我從頭把一本課本看完,可能到考試前都看不完。甚至很多東西根本不是「考試重點」,不需要花時間念。
轉變後的方向是:「做題目」從做題目中去找答案,從找答案中來讀書學習。
因為做了題目,發現自己有哪些地方還不懂的。去找出解答,學到新的東西,而且因為是自己有疑問,主動去找尋,記憶的效果應該會比老師帶著你看,讓你抄一次筆記還要來得好。(對我來說啦)
因此,我的第二本參考書,會找一本題目豐富,還帶有我看得下去的解答的書,當成我主要的練習題庫。

3.當我題目做到一定程度後,我自覺這個題目我已經很會寫了,不過,公職考試的另一個重點是「贏別人」,因為他是名額制,而不是及格制的。所以,我必須開始思考要如何寫得分數比別人高?
基本的寫法我會了,如果我能多寫一點,分數應該會比其他人高吧?
這個時候,我需要的就是課外讀物或是課外知識了。
因此,我會翻翻一些新書,看看裡面會不會有新的看法?寫法?案例?等等可以讓我多寫進來,充實我這題的答案。
有的話,這本書我會考慮買。或許可以當成第三本以後,心情輕鬆,多吸收點課外知識的參考書。

4.有沒有必要買一本前面談到,內容鉅細靡遺的標準課本呢?我有買,因為當我在做題目時,我會參考很多本書的答案,綜合成自己的答案(如果大家全都照書的內容寫,老師怎麼打分數?誰的字漂亮嗎?當然是誰能寫得更好),這個時候,標準課本級的書就有用了。
你可以先看看標準說法是什麼?當成是主要的身體,再從別本書中找出可以當成是錦上添花,補充說明的附件,只是別裝成四不像就是了。因此,我通常會有一本標準課本,只是他是拿來翻閱找資料用,而不是我主要讀書的對象。
(注意!標準說法不見得是適合寫在考卷上的解答!可能會太多了!太難理解了!你要做的是融會貫通後,寫成一個簡單,卻具有關鍵意義的答案。怎麼寫?其他篇再說吧~)

綜上所述,我大概一科會擁有4本以上的參考書,只是個別的作用不同。
有一本我會好好的讀完,有一本我會把題目做完(或許這兩本會是同一本)。
其他的,大概就是翻翻吧~
我對於買書這件事可能有點浪費,
不過,如果我花了7、800元,然後這本書可以在考試時貢獻個5分,
我就覺得值得了~

當然,我有個取巧的地方,
我有這麼多的書,是幾年下來慢慢買齊的,
心得也是慢慢累積的...

-------------------------------
第一篇大概就寫到這裡,
好像有些東西沒寫到?想到再補吧~

寫這個東西好像比想像中累.......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amspy&aid=41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