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4/21 05:41:17瀏覽2942|回應10|推薦129 | |
電影Groundhog Day(土撥鼠之日 / 今天暫時停止)的電影海報
文:陳華瑛 / 圖片:網路資料
怎麼今天仍舊是昨天? 而且還日復一日地重複著?這不是噩夢是什麼? 想像當你一早醒過來,發現今天遇到的人與事跟昨日一模一樣?似乎昨日又重來了一遍。你不解,懷疑自己神經錯亂了? 或者是別人有問題?也說不定是整個世界都發瘋了?這就是1993年電影「土撥鼠之日」(台灣譯成「今天暫時停止」 )的主題。 這讓我聯想起很久以前看過的另一部電影, 一個也是很有創意的電影叫 The Blair Witch Project,中文直譯為「布萊爾女巫」,也有翻成「厄夜叢林」或「死亡習作」的。看完後我渾身寒毛直豎。 故事講的是三位很年輕的電影系學生,帶了8日的口糧深入一座叢林裡,企圖尋找附近小鎮一直盛傳的女巫。在整個尋訪過程中,他們使用一個16釐米攝影機做實況紀錄,目的其實是為了練習如何製作紀錄片。不料他們隨後神秘失蹤,彷彿從人間蒸發掉。一年後三人攜帶的攝影裝備為人意外發現,其中的攝錄被整理出來後加以發表。故而電影一開始就號稱此片是三位學生拍攝的實錄,顯示他們在森林裡穿梭尋找線索的過程, 並隱隱揭示其最終的命運。 此電影的確讓我感覺是業餘家拍攝的習作。鏡頭影像常常搖晃不定,極不專業。片中呈現的樹林或透微光、或昏暗不明,完全沒有明晰的人工照明,十足的菜鳥作品一個。而三位毫不起眼的年輕人先是一路有一搭沒一搭地閒扯,互相調侃嘻笑。後來則漸漸在驚恐中拌嘴爭吵、互相指控叫罵…,那講話動作非常自然尋常,完全沒有演戲的味道。 如此這般真真假假地還真唬得我一愣一愣的,初始觀片時信以為真,以為這是真人真事呢。
看了影評才知這是一部低預算的獨立製片,採用業餘玩家似的鏡頭拍攝,藉由難以捉摸的大自然環境,以及森林內陰暗詭異的氣氛,以模擬記錄片的形式來增加其真實性,成功地模糊了虛構與現實之間的界線,發揮出淋漓盡致的效果。 事後兩位導演還透露一個饒富興味的機密:影片中很多片段並沒有事先寫好的劇本,導演則常在暗處裝神弄鬼嚇演員,要他們隨機反應,即興發揮。譬如有次深夜他們躲在營地一旁的林子裡,出其不意地搞出怪聲怪響。而帳棚裡已昏睡如泥的三人,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真有點驚嚇到,一時雞飛狗跳、亂成一團。那兵荒馬亂、半真半假竟出乎意料的逼真,成了假戲真做,其效果可謂神來之筆。 起初兩位青年導演在美國日舞影展向影片商大力推銷此片,卻四處碰壁。後來總算受到藝匠娛樂公司的青睞,得以順利在電影院線內公開放映,第一週只27家電影院放映,第四週飆升為 2142家,接著轟動全球影壇,引發廣泛注意與討論。至今其投資報酬率在獨立電影中名列前茅。 影片中的一段讓我記憶深刻。原先該三人有若去郊遊探險似的興致勃勃。不久後即開始迷路,無論怎麼走,仍舊會回到原點,似乎一直在繞圈圈,走不出去,反覆數次後不免倉皇失措。這不就是我們所謂的「鬼打牆」的現象?我疑心導演聽過中國這個民間傳說,把它應用在三人身上,讓他們淪陷在一個陰森詭異的林子裡打轉,效果十足,令人不寒而慄。 電影「土撥鼠之日」有點類似的情形,不同的是它把男主角的生命定格在某一日的24小時中,隔天一切歸零又重新來過。他遭遇的彷彿是時間性的鬼打牆, 被迫重複昨日,日復一日,一直在同一天裡打轉。其生命之旅既不前進也不後退。 似乎他的人生陷在時光隧道的一個死胡同裡,走不出來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他不禁抓狂,完全不知該怎麼辦。
電影一開始講一位電視台氣象預報員菲爾,協同節目製作人麗塔與攝影師拉里一同來到一個叫旁蘇托尼的小鎮,報導土撥鼠之日的節慶活動。原來在美加地區每年2月2日是一個叫土撥鼠之日(Groundhog Day)的傳統節日。此日許多城鎮會舉辦慶祝活動,放一隻土撥鼠出來。據說牠如果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表示冬天還有六週才會結束;否則春天的腳步就不遠了。 土撥鼠之日最大的盛會是在美國賓州的旁蘇托尼小鎮(Punxsutawney)舉行的,由當地名聞遐邇、也叫菲爾的土撥鼠來預測冬天還會持續多久。這日一早氣象預報員菲爾等人來到廣場做報導。這是他連續第四年做此節目,感覺都是例行公事,非常乏味無聊。 此時可以看得出菲爾是個憤世嫉俗的男子,對周邊事物皆嗤之以鼻,看待他人則極盡譏諷嘲笑,以致人緣不佳。
一俟報導完土撥鼠的預測後,三人就開拔打道回府。不料車行不久竟碰到暴風雪來襲,交通阻斷。他們不得不掉頭回到小鎮多待一晚。誰知次日菲爾起床後,發現身邊所有人、事、互動與對白完全是昨日的翻版,整個2月2日的土撥鼠之日又重複了一次。 第三日也一樣,接著第四、五、六… 都會上演同樣的戲碼,一再重現土撥鼠之日的原始版。菲爾先是驚慌失措, 後來變成氣急敗壞。似乎他無論怎麼做,都無法擺脫這日復一日陰魂不散的魔咒。 土撥鼠之日重複了無數次以後,他漸漸摸熟了該鎮當日的人事脈動,乃興起操縱與惡作劇的念頭,刻意展開一系列荒唐的縱情縱慾,譬如搞一夜情、劫財、飆車、或大吃大喝等等…反正次日一切又會歸零重新來過,無須擔心有不良後果。這心態類似張愛玲在她的散文「論宗教」裡提到的: …文藝復興時代的歐洲人,一旦不相信死後的永生了,便大大地作樂而且作惡,鬧得天翻地覆… 不久他鬧夠瘋膩了,轉而把注意力放在挖掘與套出同事麗塔的喜好。菲爾其實一直對她心儀,鍾情這個友善心好的美麗女子。等他把麗塔的個資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就用來投其所好。一日麗塔果然上鉤,訝異他倆竟然有許多志趣相投之處。當晚他急於與麗塔親熱,不顧她的感受,讓她起了戒心,懷疑這一切巧合似乎事有蹊蹺,猜測可能是他曾從朋友那兒打聽出來的,是個預謀。因而跟他衝突起來,不歡而散,使他的處心積慮在最後一刻功虧一簣。 日復一日,菲爾總跟麗塔重複弄巧成拙的戲碼,以致他心灰意冷,洩氣絕望。於是轉而企圖自殺,試著跳樓、喝毒藥、刀割、冷凍、劫持土撥鼠飛車衝入峽谷而爆炸(上圖)等等。可是次日仍活得好好的,依然得重新來過。
無奈之下,菲爾放棄這些徒勞枉然的作法,改成跟麗塔傾訴自己的困境(上圖),並透露自己在眾多重複的日子裡得知許多周邊人的個資可以做證明。麗塔雖然將信將疑,仍然深表同情。她提到其實有時還真希望擁有無限的時光,以便改善自己,精益求精。因而鼓勵他若換另一種角度來看此事,也許會覺得這不但不是詛咒,反而是恩賜。
麗塔的真心關切與溫馨提示令菲爾再度振作起來。他拋棄過去的負面思維,認真地開啟正向思考的嘗試。他學著放開心胸,用將心比心的角度看待周邊的朋友或偶遇的陌生人,並不斷修正前一日的錯誤。他現在會資助老弱遊民、帶杯熱咖啡+甜甜圈給同事、幫忙提重物、替爆胎的老太太換輪胎、為猶豫是否該結婚的情人加把勁兒…等等,所有這些積極友善的訊息形成正向磁場,把正能量傳染給對方,激發對方也以正能量回應過來。他發現這樣的互動利人利己,皆大歡喜。 此外,他還去學冰雕、學彈琴,日復一日的孜孜不倦結出了甜美的果實。當他熟練到可以輕鬆塑造出神龍活現的冰雕,而手指下能流出悠揚悅耳的琴音時, 自己也樂在其中,心醉神馳。一日在晚間的慶祝活動中他表演琴技,迷倒眾生(上圖)。麗塔碰巧目睹,大為驚艷,對他刮目相看。加上眾多被他幫助過的鎮民對他讚不絕口,更讓麗塔傾心。當晚麗塔終於主動跟他互訴衷情。次日他醒來時原本期待仍是2月2日的土撥鼠之日,卻驚異地發現麗塔仍然留在他身旁,而今日已變成2月3日了。他明瞭自己終於脫困了,他的人生不但開始往前邁進,而且朝氣蓬勃。 菲爾的故事有若童話 「睡美人」的變奏。那被詛咒而昏睡的公主,必得有位王子來親吻才能甦醒。不同的是菲爾是用不斷的充實與改善自己而贏得愛情,從而使他對未來充滿樂觀與希望,也才擺脫了被無限循環的昨日 。這讓我想起最近流行的一首頗富禪意的詩詞:「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若要用它來印驗菲爾的心路歷程,把最後一句稍加修改就更貼切傳神了:「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善緣來訪。」 電影「土撥鼠之日」乍看像搞笑的喜劇片,實則充滿創意與想像力,是一個啓人深思的寓言故事。本片獲得普遍好評,媒體與影評家盛讚是90年代的電影傑作。它曾獲得多項提名,拿下英國影劇學院最佳原創劇本獎,以及倫敦影評人協會年度最佳劇本,也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各類型電影十大佳片科幻片類第8名,百年百大喜劇電影第34名。本片因文化、歷史和美學領域的顯著成就,入選美國國會圖書館國家影片登記表。此外,「土撥鼠之日」還被改編成2016年的同名音樂劇,以及2019年的電子遊戲續作:「土撥鼠之日:有其父必有其子」。 此片因大受歡迎而深入美國通俗文化,「土撥鼠之日」逐漸演變成一個新穎的英語典故,意指一再發生且令人厭煩的單調情境。耐人尋味的是,電影雖然採用奇幻故事的形式,其中描繪的倒也不是匪夷所思、完全不靠譜的世界。尤其是一般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或多或少都能認同菲爾遭遇的困境。誰不曾感覺日子千篇一律、一成不變?誰不曾覺得日日在重複同樣的工作,碰見同樣的幾個人? 生活如此單調乏味,生之旅停滯不前, 生命有若一灘死水。當人生似乎卡在這樣的瓶頸關口,不妨把此片租來細細欣賞品味一下,也許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