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快走到盡頭,迎接祥兔到來的同時,突然冒出個母老虎,搞得所有長得東方臉、手底下有幾個娃的中國媽媽,人人談虎色變、百口莫辯。
好友阿雯拎著兒子到泳池晨訓,洋媽媽聚一堆七嘴八舌正談個火熱,隱隱約約聽到tiger、Amy,看到阿雯走進來,全都噤了聲。阿雯有苦難言,只有和中國媽媽們吐苦水,大家火氣都不小「我不是虎媽!」、「我不是Amy Chua」。
自從兩周前華爾街日報節錄耶魯教授蔡美兒(Amy Chua)的新書「Battle Hymn of Tiger Mom」還貼了聳動的標題「中國媽媽為何較優越?」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時代周刊等全美各主要媒體展開中美教育觀論戰。在這本書裏和之後的評論文章,基本上涇渭分明,把中國式教養觀和獨裁專制劃上等號,子女奮發向上旨在光宗耀祖;西方教養觀則被認為是溫柔放任、愛與包容,百般呵護的是子女的self-esteem(自尊)。
一篇文章激起對東西教育觀異同的探索,本是好事,問題是,中國媽媽們有的來自兩岸三地,有的出生在美、在東南亞、在南美、澳州或歐洲,飄洋過海、落地生根,在美國大城小鎮接受不同的文化洗禮、跟著孩子一起學習成長,成就出萬般面貌、東西兼容的中國媽媽。
Amy是千萬中國媽媽中的一個,無巧不巧,卻是個自信到不行的寫手,她妙筆揮灑,幾個月內成就一本暢銷書,卻也讓「中國媽媽」百口莫辯,一個個成了青面獠牙的虎姑婆!
「Chinese Mom絕不等於虎媽!」這是過去幾周來最常聽到的抱怨。有褒獎、有批判,和我一樣再平凡不過的中國媽媽們,批判的多、褒揚的少,主要就在不滿於這書對「中國媽媽」的刻板化、標籤化!
~*~*~*~*~*~*~*~*~*~*~*~*~*~*~*~*~
如果跳出自己「中國媽媽」的身分,持平看待這本書,虎媽Amy所提到的幾個教養觀,是可供討論、參考的。以下是蜂鳥歸納出的幾點:
一、成就建立自信。
這我同意,不斷反覆練習、超前學習,子女表現突出,自然衍生信心,興趣也容易在學習過程中培養。
二、限制子女選擇。如只准女兒學小提琴和鋼琴、不准去朋友家過夜、不准拿A以下的成績、不准玩電腦、看電視、搞體育、參加戲劇演出。
這我保留,Amy也在書中坦言,這是她自我檢討的地方。在孩子逐漸成長的階段、視子女成熟度適度開放選擇權,是絕對必要。父母沒有權利剝奪孩子跌倒、為自己選擇負責的權利。
三、反覆練習的重要。
雖然Amy坦承,這本教養錄絕非教育寶典,而只是自己教育兩個女兒的心得記錄,但無可否認,她對承襲自原生家庭的威權式教育、限制子女的選擇,是驕傲到不行。蜂鳥認可drill的重要,但儒家講「中庸之道」,drill過火,也可能產生反彈、反效果。
四、過度呵護子女的自尊(Self-Esteem),有害無益。
的確,近代西方心理學家、教育學者莫不強調從小培養子女的自尊,是建立健全人格、避免留下心理創傷的基步,但呵護過頭卻可能養出吃不了苦、受不得批評的草莓族。
虎媽Amy不齒西方教養觀的過度強調「自尊」,堅信鐵的紀律勝過愛的教育,拿威脅恐嚇對付自己女兒,例如女兒不做好她要求的功課,就要燒掉她心愛的stuff animals,甚至罵自己女兒是「垃圾」。
過與不及都非良策,我相信大多數如我一般平凡的「中國媽媽」們,奉行的還是老祖宗的「中庸之道」。
五、愛子女就是成就她(他)
虎媽的tough love點出了東西家庭文化的大不同,但Self-Serving也成了外界對虎媽最大的批判。父母除了成就子女,更不能忘記教子女學會「愛」,不只愛自己、愛家人,更對社區、不如自己幸運的人付出關愛。
~*~*~*~*~*~*~*~*~*~*~*~*~*~*~*~*~
自己的兒女自己教,其實,虎媽教女干我何事?
虎媽幸運,兩個女兒不僅沒成翹家女,其中一個還上了卡內基舞台。我只擔心,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新手媽媽,拿著「虎媽的戰歌」當手冊,到時候,受害的可不只我們這群被貼標籤的中國媽媽,還有無數「畫虎不成反類犬」的無辜下一代。
以下是華爾街日報節錄文章連結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48704111504576059713528698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