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29 22:47:17瀏覽1846|回應6|推薦108 | |
月前寫完《自殺》 後,出乎我意料回應不少,有格友坦言自己也曾徘徊自殺邊緣,更多的是怨嘆身邊至親、同事、好友走上絕路。逝者已矣,生者何堪? 研究自殺者的動機與心理狀態已於事無補,我更關心自殺之後,活著的家人如何面對人生大慟,是抱著一堆的「Why」,讓傷痛漸漸啃蝕剩餘的人生? 還是另有它法? 面對至親這種「自願式」的離去,東西方其實差異不大,大多數會在「家醜不可外揚」觀念下,選擇緘默。餐桌上突然空出的座位、舊相本中被抽掉的家庭旅遊照,老小小心翼翼,就怕觸碰這個「不可說的秘密」。 拒絕面對,不等於傷痛不存在,幾個月前讀過一本有關親人自殺的傳記「The Suiside Index-Putting my father's death in order」(2008年初版),作者威可珊 (Joan Wickersham)的父親十多年前無預警在家中飲彈自盡,留給家人無解的困惑、憂鬱與傷痛,威可珊決心從書寫中找救贖,寫就這本傳記。蜂鳥介紹給大家(不知有無中譯本?),也許,能如華盛頓郵報的書評所言,這本傳記能帶給自殺者家屬不同角度的省思。 威可珊抽絲剝繭,為父親的自殺解密,試圖還原父親自殺前的交友與經濟狀況,她不為報復,只為舔平心靈深處那十多年無法癒合的傷口。 1991年一個尋常冬天清早,威可珊父親一如往常,比太太先一步起床,一向生活規律的他,梳洗完畢下樓、煮上一壺咖啡,接著,捧著一杯冒著熱氣的咖啡到愛妻床邊,下樓,和往常一樣,把報紙拿進門擺早餐桌上,然後,走出了尋常軌道,拐進自己書房,拿出手槍,「砰!」的一聲,結束61歲的生命。 身為長女的威可珊當時已自組小家庭,有疼她的富商先生和剛學步的小女兒,父女感情彌篤,威可珊對父親的不告而別,充滿憤怒與疑惑,她恨自己,為何不能多了解父親,感受他內心的空虛與需要? 為何不能在他走上絕路前,救他一把? 找出可能線索,威可珊如偵探般鏚而不捨地挖掘父親死前的生意往來文件,也找回父親少有連絡的兄弟,進而知曉不為人知的父親家族故事。原來,自己的爺爺也是自殺離世,長久以來,畏懼失敗的父親將這個秘密深藏心底,即使被憂鬱症困擾也不向摯愛至親的妻子、女兒們透露隻字半句。 威可珊寫完該書,與自己徹底談和,也帶領自己的母親、妹妹一起走出十多年的陰霾,對於無法追回的人、事,不再頻頻回顧。 根據美國心理健康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簡稱NIMH )統計,美國一年死於自殺的有三萬人,平均每18分鐘就有一人自我了斷;台灣自殺族群也急遽升高,去年有3000人死於自殺,名列死亡原因的第八位。 根據NIMH對自殺遺屬的調查研究,自殺遺屬比一般人容易產生社交焦慮、自責、被自殺者尋死動機所困擾,從2003年起,美國對於自殺遺屬的關懷與心理重建,投入更多經費研究,避免自殺延伸的負面效應,在社會持續發酵。帶領自殺遺屬走出傷痛、鼓勵他們加入互助組織、心理諮商治療,甚至訂每年的11月21日為「自殺遺屬重建日」,舉行跨國的研討會,美國正視該問題的嚴重性,不言可喻。 勇於面對親人自殺,找回自己往前行的動力,美國有國家研究機構領頭關注,看看自己故鄉,自殺率比美國還高,政府、媒體除了「炒」牛肉 ,(補充資料:去年美國有3萬3000人死於自殺,死於狂牛症的好像只有兩個),是否也該分點神,該是正視自殺防患、自殺遺屬心理重建的時候了!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