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16 00:08:51瀏覽1656|回應8|推薦8 | |
11.04.10旺報 在討論臺灣人的「中國認同」話題時,出現一種看法﹕自1971年退出聯合國後,中華民國失去「國際身份」,臺灣成為「亞細亞孤兒」,於是「中國認同」消失。 不錯,臺灣在聯合國與中共交手吞敗,丟失國際舞台,這確實不利維持「中國認同」,但這並非「中國認同」消失的主因。釐清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關係到抱持什麼樣的心態來思考「中國認同」議題。 先看史實。臺灣1971年退出聯合國,13年後,1984年,龍應台寫出有名的「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這裡的「中國人」,百分之百指臺灣人民,完全沒有大陸成分在其中;18年後,1989年,臺灣民眾聲援天安門學生,高唱「血染的風采」,「中國情」達到最高潮;20年後,1991年,臺灣制定「國家統一綱領」;24年後,在千島湖慘案一年之後的1995年春假翌日, 打擊臺灣社會「中國認同」最甚的,其實並非臺灣的國際地位問題,而是兩岸當局和政治人物的言與行。在對岸,中共長期對臺灣抱有一種落後、僵化、非理、不現實態度。八十年代末兩岸開放接觸後,這種態度的危害就清楚顯示出來,從1994年到2005年,兩岸間多次爆發重大事件,中共的態度每次都重傷臺灣人民感情,連帶影響「中國認同」,我將之歸納為「五大事件」﹕1994年初的千島湖慘案;1996年臺灣首次總統直選時中共發射導彈;1999年921大地震時中共的政治操作;2004年SARS後中共依然強力阻攔臺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中共駐外高官對臺灣記者惡狠狠說﹕誰理你們;2005年中共出臺「反分裂法」。 但從那之後,即便外交上的「打壓」方針依舊,中共處理類似重大事件的粗糙手法基本絕跡,即使偶有低層官員的「擦槍走火」,如去年東京影展時的「江平事件」,中共也能立即以重視臺灣民意的方式妥善處置。 中共過去雖然不智,卻還是「外因」,如何對應之,這才是影響臺灣社會「中國認同」走向的「內由」。很遺憾,和獨派常相呼應的時任總統李登輝,把這一切統統轉化為對「中國」的仇恨,將民意大幅導向「去中國化」。如果當時的掌權者是一位「中國情」深厚的政治人物,對岸的挑戰,只會激起他更強烈的以民主和理性「渡化」中共的決心,臺灣視己為「燈塔」,以「自由民主」統一中國的責任感會更堅定,就像過去二十多年臺灣被中共排擠出國際社會,但「中國認同」並未消失一樣。 此外,臺獨陣營也利用民主化後的自由環境,籍揭露二二八真相和清算「白色恐怖」等推進「去中國化」。統派對這一切無能為力、不作為,甚至跟風,國民黨就是因此而被批「論述跟著民進黨走」的。 簡言之,臺灣當局以「去中國化」方式回應中共的不智,獨派積極作為和統派消極不作為,這才是「中國認同」消退的主因。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