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04 11:10:04瀏覽2383|回應22|推薦9 | |
本文是 這就是為何「政績」無用 的擴寫和改寫,也是對聯合報今天社論 「治理能力」與「治理感受」 的不認同,這篇社論所寫的,全是「技術面」,避開了「基本面」。 聯合報最近的選後檢討社論基本不錯,應肯定,勝過中國時報不少,但也有缺失。聯合報社論的缺失,另外再寫。 ------------------------- 臺灣看透透 10-17 10.12.03 環球華報 馬政府執政兩年,廉政、外交、經濟的三大政績堪稱亮麗,被稱為「期中考」的五都選舉卻辛苦異常,「亮麗」的「三大政績」化不成選票,表贏實輸。為什麼會有這在其他民主國家罕見的反常現象?這要從臺灣的「藍綠鬥」分析起。 臺灣雖和很多民主國家一樣,也是「兩黨政治」,但特殊之處在於,臺灣兩黨所爭的,並非理念、政綱、政策,而是國家認同。臺灣知名的政治學者胡佛曾精闢地概括說﹕臺灣的選舉,綠是在選國家,藍是在選政府。這話一語中的,「一句頂一萬句」,說明很多道理。民進黨憧憬的是一個新國家,他們已習慣將每次選舉都視為一次「建國」的新機會;國民黨過去長期執政,自視為現有國家的主人翁,選舉心態和一般正常的民主國家無異﹕選一屆新政府。兩者有什麼區別?很多,對「政績」的態度是其中之一。 所謂「政績」,它是「政府」要達成的目標,這就是國民黨「選政府」的目光之所在;而「國家」,在它還沒有建立時,那是一個遠遠超越「政績」的大方向,是民進黨的關注重心。「國家」、「政府」和「政績」的三者關係是,先有「國」,後有「府」,再有「績」,「國家」高高在上最重要,沒有「國家」的政府叫「流亡政府」;沒有「政府」,「政績」無從談起,「政績」的位階,比「國家」整整低了兩個檔次。打選戰,藍營用平常心的「政績」去對應綠營燃起熊熊「愛國主義」熱情的「國家」,「下駟對上駟」,氣勢上先就輸了。 即便有了「政府」,只要還沒有「國家」,「政績」仍是無所謂的,這就是為什麼高雄會產生「雙陳之恥」。「雙陳」就是陳菊和陳致中。陳菊的「政績」,在 919 後被證明是「只放煙火不治水,洪水滔滔我自睡」,還有「鐵證如山」的彌天大謊;陳致中不謀正職、洗錢、召妓、連篇謊言 …… ,就是他的過往「政績」,兩人都極為不堪。陳致中召妓雖然丟臉,還是私德,無關公眾利益;陳菊的疏於治水和怠於救災,屬於決策錯誤和瀆職,已造成公眾利益重大損失,這兩人放到心態正常「選政府」的藍營地盤、放到西方任何民主國家,都不會有政治生命,但在高雄竟然雙雙高票當選。怎麼解釋?因為陳菊代表的是「國家」 --- 「臺灣國」的方向,「政績」不重要;陳致中的醜聞與謊言,和「一邊一國」相比,又算得什麼? 「選國家」和「選政府」還帶來一個影響投票意願的心理感覺差異﹕認同感、光榮感和期待感。 「政績」就是老百姓的利益,看「政績」選政府,就是老百姓通過選舉爭取自己利益,談不上什麼「 光榮感和期待感」,這是民主選舉的常態,西方國家無不如此。「選國家」不同,那是一個「締造美好新國家」的「神聖崇高」使命,為此而獻身,充滿「認同感」和「光榮感」,「期待感」更讓人願長期投入樂此不疲。想像一下 1949 年之前,當時厭惡國民黨腐敗統治的人民如何憧憬和想望建立一個「美好的新中國」,願付任何代價(頭顱、鮮血)、願做任何事情,就能理解,綠營「選國家」,認同、光榮和期待的「三感」有多熾烈,這也是「綠營鐵板」和「泛藍減半」的主因之一。 對「政績」,一個挑剔,一個忽略;論投票動機,一個疏懶,一個強烈,兩個「一進一出」,差別很大。怎麼辦?藍營只有正面對決,創新包括兩岸關係在內的「國家認同」論述,激出藍營比綠營更高尚感人的「愛國主義」情操,捨此無他法。馬政府如不諳此理,按綠營當下勢頭, 2012 年就會有危機。 10.12.04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