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07 20:18:36瀏覽3208|回應25|推薦7 | |
臺灣看透透 10-19 環球華報10.12.17(刊登時有刪減) 蔡英文放棄臺獨?果真如此,這一定是爆炸性新聞。 然而,按中國時報12月6日 綠兩岸智庫 吳乃仁蕭美琴掌舵 的報道來推理,這卻是真的。 據該報道,「蔡英文親近幕僚透露」,「……未來政綱闡述方向,將朝四項基本原則推演,分別是『互惠而非歧視、和平而非衝突、對等而非從屬』、『從全球戰略平衡與區域安全角度思考兩岸關係』、『中國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必須遵循民主程序』……」。這些都沒問題,問題出在這一條﹕「堅持以自由、民主與人權的價值做為與中國的最大區隔」。 「最大區隔」,也就是「終極區隔」吧?臺灣與大陸的「最大」--- 或曰「終極」也可以 --- 的「區隔」,竟然不是「本土」、「臺灣人(vs中國人)」、「臺灣主體意識」、「主權」……,而是「自由、民主、人權」?! 那是否意味著,蔡英文認為,兩岸其實都是「中國人」,只是我們臺灣方面「堅持自由、民主與人權的價值」,你們大陸方面還是獨裁、專制、壓制人權,因此,只要你們也走向「自由、民主與人權的價值」,我們就沒有「區隔」的理由和必要,兩岸就可融合,就可統一? 我在 「兩岸關係三個層次」在臺灣現狀 裡寫道﹕ 臺獨從理論到實踐的總體策略,是「族群為體、民主為用、仇恨為動能,推進『去中國化』」。族群訴求 ---- 臺灣人不是中國人 ---- 是臺獨理論的核心,而「民主」則是操作族群議題的手段。從臺獨角度來說,這個策略是順理成章的,因為所有的其他理由,都構不成臺獨的「終極理由」,只有打出「臺灣人不是中國人」的族群口號,才能套用「民族獨立」的原理,凝聚「民族向心力」,追求成立新國家「臺灣國」。如果核心議題是「民主」,則按推理,只要大陸民主化,臺獨不就應放棄,兩岸就要統一嗎?所以,「民主」只能是「用」,是手段,而不能是「體」,不能成為核心訴求。 在 不倫之一﹕一場反民主、護獨裁、盼動亂的不倫運動 裡寫道﹕ 大陸民主化對臺灣命運的意義是﹕不僅以大陸民主化為前提的「民主統一」是臺灣人民唯一願意接受的統一,而且,在事實上,根據將在「第二不倫」中論述的民主原理和規則,只要大陸民主化,兩岸必然統一。……因此,可以說,臺灣三種命運之第一種的「統一」,是和大陸的民主化連在一起的,臺灣自然與大陸「和平統一」,是大陸民主化的結果,其道理一如東西德的「民主統一」。 因此,用「自由、民主與人權」作為與大陸的「最大區隔」,這對臺獨極其危險,因為,不需等到大陸全面民主化,只要大陸擺出「民主」的樣子,臺獨就會亂手腳。比如,中共宣布,將大陸民主化定為「循序漸進」的長遠目標,先模仿「經濟特區」,在臺灣對岸的「海西區」選擇某個小島開闢成「政治特區」,實行民主制度,成功後再經由「海西區」逐漸推廣至全大陸;「政治特區」向臺灣的政黨和媒體開放,歡迎他們來發展,並邀請臺灣政府派出「政治顧問」來協助、指導他們才起步的「民主試驗」。中共開始「民主化」了,你民進黨、你臺獨還「區隔」啥?尤其讓你尷尬的是,你要不要「登陸」大陸的「政治特區」?不「登陸」,眼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綠黨、……的其他小黨都去「卡位」,「發展大陸民主事業」,你卻「抵制民主」,還等於「放棄大陸市場」,把自己「做小」,像話嗎?如果你也「登陸」,成為「中國領土」上的一個黨,你還要「臺獨」嗎?大陸一旦開始「民主化」,你便無法「區隔」,那不就是等著兩岸融合、統一嗎? 以上文字,不需變為真實現實,僅僅是理論上的「推理」,就夠臺獨難堪了。 因此,要堅持臺獨,決不能「以自由、民主與人權的價值做為與中國的最大區隔」,只能以「本土」、「臺灣人」、「臺灣主體意識」、「主權」……來與「中國」作「最大區隔」,意思是﹕不管你「中國」是否民主,由於「臺灣人不是中國人」,即便你民主化也和我們無關,臺灣獨立的目標不變,臺獨的理由,不是基於「民主區隔專制」,而是基於「臺灣人不是中國人」的「種族因素」。 如果連這些道理都搞不清楚,不知道這「智庫」「智」在何處?如此「十年政綱」,像不像一份「臺獨自殺計劃書」? 但是,這個「智庫」,有勇氣宣布﹕「『臺灣人不是中國人』,即便大陸民主化,也和臺灣無關,臺灣獨立的目標不變,臺獨的理由……」嗎?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