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09 13:06:40瀏覽1209|回應1|推薦4 | |
臺灣看透透11-01 11.01.07 環球華報 五都選舉藍營表贏實輸,照理,國民黨選後檢討應該十分認真深刻,但實際卻草草走過場,可以說,留下的是政黨再輪替的深重隱患。 首先是高雄市選況。選後有報道說,國民黨表示今後可以和楊秋興合作。這就奇了﹕選後可以合作,選前為什麼不合作?選前不但有人投書報刊,公開呼籲國民黨和楊秋興「結盟」,而不是搞「棄保」,也有人將此建議直接送進國民黨,但都不見下文。選完了,國民黨是還在,但楊秋興勢力將很快消散,這時要來「合作」,有啥意義?如果是選前就「黃楊合」或「楊黃合」(黃即國民黨候選人黃昭順),藍營氣勢上揚,「西瓜偎大邊」,兩邊移走的勢力就會投靠過來,陳菊還能不能選贏,是大有疑問的。選前不和楊秋興合作,可說是重大決策錯誤,這有檢討嗎? 與楊秋興的合作,就算僅僅是高雄一地之事,不提也罷。但這次選舉結果顯露出的全局性問題,本來是絕對輕乎不得的,但國民黨完全不碰觸。民進黨這次選舉有三個現象意義重大﹕一、「雙陳之恥」的陳菊和陳致中皆高票當選;二、陳致中的「一邊一國連線」贏得漂亮;三、綠營得票率竟高出藍營百分之四還多。本來,自己輸的原因是要探討,但對方贏的理由更要了解,這叫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但國民黨試圖探討過民進黨贏選的真實原因嗎?完全沒有。為什麼回避?是不是因為一分析民進黨,就會觸及他們的「致勝術」「臺獨最高道德」,而國民黨是不想談統獨的,於是全黨從最高層開始對民進黨的「選舉法寶」故意不面對?統獨在臺灣不僅是兩岸議題,更首先是關乎選舉輸贏的島內政治,國民黨對此不想碰觸,是打算等著在下次選舉中被民進黨殲滅嗎? 民進黨以上的三個現象中,最有意義的是「雙陳之恥」高票當選,這現象已成為一個指標,國民黨所有「檢討」出的失敗原因只要與此一對照,可說全是胡說。 比如,國民黨說,失敗的原因是經濟「無感復甦」,社會有貧富兩極分化、地方「經營」不力……,多是經濟原因,也全是老一套的「政績論」。不要說,這些全不符事實,即便是事實,如果南部人連「雙陳」如此的「敗績之恥」都不在乎,那國民黨盼望的所謂「有感復甦」、所謂「兩極均富」,就能感動綠營?如果是,馬政府現有的廉政、外交、經濟三大政績,為什麼無法打動他們?現有的政績沒用,未來的政績就會有用?老實說,馬政府現有的亮麗政績,甚至連藍營自己都感動不起來,何況綠營?國民黨或許該檢討,那些亮麗的政績,為什麼對藍綠兩營都是「無感政績」,那才是方向!想一想,陳菊贏得漂亮,是因為她治下的高雄,是「經濟有感景氣」嗎?是「兩極不分化」嗎? 其實,有見地的選後檢討民間並非沒有,如「中評社」林淑玲寫的「國民黨南部輸脫褲 政經分離惡果」,不但以事實駁斥所謂的「無感復甦」,更明確指出,馬政府的兩岸(政治)關係態度模糊,若干政策甚至跟著綠營走,結果藍軍失望不投票,綠營票又拉不到。但這些真話,馬政府聽得進嗎? 民進黨多年來一直是「鐵板一塊、穩固增長」,現在更可看出,這已成為他們「趨勢」﹕2000年總統大選他們「形象最好」時,得票 39%,2008年形象「跌到谷底」時,得票近 43%,不降反升!這次「全國性」的五都選舉,他們是驚人的 49.87%,只差一點點就過半,臺灣整體上向來「藍大於綠」的版圖已經顛倒!「趨勢」最可怕特點是它有「慣性」,會持續穩定朝既定方向發展,除非碰到「意外因素」。請問,能用來終止、扭轉民進黨「鐵板一塊、穩固增長」之「趨勢」,並能克服「雙陳之恥高票當選」現象的「意外因素」,國民黨有嗎?是什麼?如果沒有,怎麼辦?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