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龍應台的思想局限
2012/07/07 12:47:47瀏覽969|回應3|推薦6

臺灣看透透2012-03                                                         2012.03.21環球華報

龍應台可算是華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份子,她的一篇文章能在兩岸數地多家報刊雜誌同時發表,在網上引來幾百萬個點擊,能享如此「待遇」者,華人世界幾無第二。日前她被馬政府任命為臺灣首任文化部長,更引來各方矚目期盼。以此背景來看龍應台的思想局限,別有意義。

 

在思想上,龍應台最大的價值是反專制,爭民主,臺灣的專制反完了,便去反大陸的專制,標誌是她那篇致胡錦濤的公開信﹕《請用文明說服我》。當然,反專制目前仍是中國人世界的大課題,龍應台這方面的努力,值得肯定。

 

但在「民主」之後,龍應台的著力點是什麼?龍應台顯然認為,除了「民主」的繼續「完善」,便是政治人物的「道德」。這就是為什麼二○○四年陳水扁以「兩顆子彈」贏了總統大選,藍營掀起大規模抗爭,有輿論嘲諷臺灣的「民主」時,龍應台寫了《為臺灣民主辯護》;為什麼二○○六年「紅衫軍」反貪反扁,全綠營在「本土政權不能倒」的口號下保護陳水扁時,龍應台寫了《今天這一課﹕品格》,繞過以「本土」為名的「偽族群衝突」本質,將議題拉回「道德」;為什麼到了二○○八年三月,在馬英九當選臺灣總統的前三天,龍應台又發表了《給我們一個政治家》,依然談「道德」,卻不期望新總統從族群認同入手,化解臺獨,讓將近一半臺灣人口之綠營的國家認同回歸「中華民國」。「民主」與「道德」,這基本上是龍應台思想的全部。

 

然而,臺灣的「後民主化」課題,一不是民主不成熟 ---- 就程序的「運作」而言,臺灣的「民主」事實上相當成熟,今年的總統大選是最好例子;二不是道德淪喪,否則,臺灣不會有讓人津津樂道的「人情味」存在。龍應台對這兩點是知其一,所以她的「民主」,現在只對大陸談;但她不知其二,所以寫了「品格」,企圖用道德解決貪腐。陳水扁固然道德敗壞,但民進黨從上到下庇護陳水扁,僅僅是「道德」問題嗎?呂秀蓮「道德」敗壞嗎?蔡英文不「切割」陳水扁,是「品格」問題嗎?綠營基層的淳樸民眾,懷著「肚子扁扁也要挺阿扁」的傻勁,擁戴宇昌案「貓膩」不清的蔡英文、接納貪疑更重的蘇嘉全,甚至不在乎他們否認「九二共識」可能導致兩岸關係動盪,臺灣經濟受損,這些都因為是「道德」淪喪嗎? 相信讀到這裡,很多人已明白﹕綠營問題的核心,並不在「道德」,在於「臺灣人不是中國人」的族群認同扭曲。

 

龍應台對臺灣的族群問題認識並不深,這就是她的局限﹕臺灣「後民主化」時代的首要課題是「族群」,龍應台無法面對之。龍應台的「思想價值」,因而只到「反專制」為止,已不敷臺灣社會今日之「用」。其實,這在臺灣並非龍一人的問題,全社會都是如此。龍應台是臺灣的「標竿」人物,另一位「標竿人物」總統馬英九何嘗有異?馬連任後立下豪言壯志,要讓臺灣「脫胎換骨」。且不說他最近處理「美牛」的不誠與無能讓人不敢指望他能「脫胎換骨」臺灣,首要問題是﹕解決臺灣將近人口一半之綠營「叛國者」的族群認同,讓全臺灣人民團結在「中華民國」旗下,連帶讓一連串因臺獨而生的政治與社會「痼疾」不治而癒,而不是繼續「討好綠營」、迎合「民粹」,這難道不才應該是馬英九「脫胎換骨」的首要目標嗎?

 

「民主」是外來的,「道德」是傳統的,龍應台受「外來」與「傳統」制約,無法從「族群」走出一條「臺灣 / 中國本土」的「現代」思想新路,被動接受臺灣「思想界研究成果」的馬英九又何以突破?臺灣社會的「思想力」,其實相當薄弱。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zhl2005&aid=6607133

 回應文章

DonDo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認同
2012/07/10 05:12

你說「不統不獨維持現狀」根本就不是方向----不認同, 我認為這是目前對台灣(中華民國)最佳戰略位置. (可申論)

看了博客來有關你(作者)簡介, 你是"大陸淪陷"後出生的, 去加拿大前應受完整大陸的"思想教育", 及至來到台灣, 或許比大陸本土同胞視野稍廣, 但看了一下您書的目錄, 初步仍感覺不脫"以大陸為中心"的"一個中國"的統一思維.

是否就是這個底蘊, 讓你認為馬的"不統不獨不武"是沒有國家方向? --至少, 台灣藍營裏不少名筆名嘴及黨政軍界人物如此表達過不滿, 但我要說, 這些"LKK" 糊塗了, 只有情懷, 不知現實利害. (可申論)

如果"以大陸為中心"的"一個中國"的統一思維並非對你貼切的描述, 那麼請你告訴我, 例如馬英九要主張什麼才是"有方向"?

等你提出具體說法後, 我才可和你討論彼此分歧的細節.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2-07-10 11:38 回覆:

您說我是「"以大陸為中心"的"一個中國"的統一思維」,這當然不對。我毋需和您硬掰「大陸」的定義,因為「大陸」如果是指純粹的地理和人口概念,則統一當然是以「大陸」為中心的。

我可以明白告訴您,我的統一,是「民主統一」,是以「民主價值」為中心,誰堅持民主的價值,誰就是中心。在目前,中華民國是堅持民主價值的,這統一,當然以中華民國為中心(問題是現在的中華民國只想偏安,根本缺乏這種促進大陸民主化的「民主責任」),未來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主步伐比中華民國還要快 ── 就像他的核技術、太空技術步伐可以遠比中華民國要快一樣 ── 那麼,將來「統一的中心」轉移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去也未可知。事實上,只要稍稍遵循民主的原則,這一切都不是人為可以控制的,是會自然發生的,今天的僵局,是中共斷然拒絕民主的結果。

我的核心學說是「價值」與「身份」的關係。這兩者要兼顧,兩者都必須「真」,不能扭曲。而現在,這兩者在兩岸都是被扭曲的。中共只有「中國人」的「身份」,否定「民主」的「價值」,這就是中共的民族主義;而臺灣,雖然堅持了民主的「價值」,卻扭曲了「身份」,說「臺灣人不是中國人」,這是臺灣(國)的民族主義。「臺灣國民族主義」始於錯誤詮釋「二二八」(我稱之為「種族詮釋」)。「中共民族主義」和「臺灣國民族主義」兩者都是價值錯誤的。

所有這一切,在我的書裡有夠詳盡論述,您如果真的有興趣,不妨去買一本來讀讀,光是看目錄或簡介,是不夠,會被誤導的。

您如果真的認真看待此事,我們可以繼續討論。


DonDo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切中要點
2012/07/09 02:26

何不給龍部長及馬總統一些具體建議?

我觀察到, 藍民們罵馬批龍的人多於(狠於)綠民, 但都只會動口, 要花力氣的事很少站在前面. 這和綠的差很大.

馬或龍的侷限不是他們造成的, 是大環境使然, 要在其中闢出一條路不容易, 藍的內部沒人願意為他們(自己)開路, 不但有扯後腿的,有投機的, 外部也有許多"自以為是"的名嘴名筆以批判為唯一職業, 加上傳媒喜歡見縫插針煽風點火,...... 藍若要敗是自找的. 中華民國要亡的話, 也怪不得別人.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2-07-09 15:48 回覆:

具體的建議,我寫過很多,而且是有理論根基的,就在這裡發表過,您可能那時沒有讀到過。後來我把這些文章收起來了,因為我將之集結出版了一本書《亦獨亦統 扭轉現狀》(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26199)。

您說,「藍的內部沒人願意為他們(自己)開路, 不但有扯後腿的,有投機的, 外部也有許多"自以為是"的名嘴名筆以批判為唯一職業, 加上傳媒喜歡見縫插針煽風點火,......」,是如此,而根本原因,是因為藍營馬英九的「不統不獨維持現狀」根本就不是方向。國家沒有方向、願景,就人心渙散,這是馬英九執政和藍營處境的致命傷。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同意作者論述
2012/07/07 17:00
在"独立建國"的大帽子下,什么事都可以做?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2-07-07 22:14 回覆:
是,他們不是有一句名言座右銘「臺獨是最高道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