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2/31 10:45:11瀏覽266|回應0|推薦1 | |
〈二二八事件發生原因〉
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蘇瑤崇教授在《二二八事件真相與轉型正義報告稿》乙書中述說:「二二八事件發生原因相當複雜,其中之一,乃因戰後接收造成了台灣社會中外省人與本省人間地位的差異,再加上政治腐敗與經濟後退等因素,擴大了差異,最後因政治失能緣故,爆發抗爭事件。事件始於本省人攻擊外省人,而結束於鎮壓屠殺大量的本省人。因此之故,二二八事件成為台灣戰後族群問題的根源,在探討台灣戰後發展史與二二八事件時,這是非常重要的焦點。」(《二二八事件真相與轉型正義報告稿》第651頁第一行)
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的確「相當複雜」,但是蘇教授又說:「從二二八事件中外省人受害而論,外省人也是國民黨不義政府間接與直接的受害者。因為其貪污腐敗而發生的二二八事件,導致外省人受到痛毆乃至於死,更因其殘酷的鎮壓,更使外省人死亡的倍數擴大,是以不只是台灣人,同時外省人也是受二二八事件的害者」,不僅把事件發生原因完全指向「政治腐敗」,而忽略了「因戰後接收造成了台灣社會中外省人與本省人間地位的差異」與「經濟後退」等其他因素,甚至說:「歷史的悲劇實𦘦因於政治腐敗,而非源自於族群問題,『族群因素』只是政治利用之工具而已」[註1],完全否定了國史館館長陳儀深教授一再強調的「族群矛盾」和「官民矛盾」之說[註2~7]。難道陳儀深教授能接受「族群衝突」和「官民衝突」之說,也「只是政治利用之工具而已」嗎?
此外,「事件始於本省人攻擊外省人,而結束於鎮壓屠殺大量的本省人」、「不只是台灣人,同時外省人也是受二二八事件的害者」,不正是因為本省人缺乏守法的精神,政府缺乏依法行政的觀念嗎?雙方不都應該停止相互指責,而確實自我檢討改進嗎?
[註1]:〈從二二八事件中外省人受害而論,外省人也是國民黨不義政府間接與直接的受害者。因為其貪污腐敗而發生的二二八事件,導致外省人受到痛毆乃至於死,更因其殘酷的鎮壓,更使外省人死亡的倍數擴大,是以不只是台灣人,同時外省人也是受二二八事件的害者。歷史的悲劇實𦘦因於政治腐敗,而非源自於族群問題,「族群因素」只是政治利用之工具而已。〉(《二二八事件真相與轉型正義報告稿》第684頁第一二行)
[註2]:〈個人認為二二八事件是族群衝突和官民衝突夾纏的事件,外省本省人的矛盾雖然是極為特殊的現象,卻不能諱疾忌醫,這也是「官逼民反論」不足的地方。〉(《天猶未光》第154頁第3行)
[註3]:〈客觀地說,二二八事件是族群衝突和官民衝突夾纏的事件,半世紀以後要記取教訓,追究責任的工程非常艱難,所謂官民衝突就是國家暴力,當時決策者的錯誤,應該都有檔案可以査證。〉(《天猶未光》第157頁第2行)
[註4]:〈其次,以「文化差距」做為二二八的原因,亦為(白崇禧為代表)國民黨當局所喜愛的說詞,彼強調日治台五十年對台民的「奴化」、「毒化」,不暸解祖國,正可把國民政府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甚至陳儀在離開台灣前夕的「臨別贈言」還強調,希望台灣同胞加緊學習國語國文,了解祖國累積優良文化如此一來「不獨能夠增強團結建設的力量,且可減少若干野心分子的邪念。〉(《拼圖二二八》第103頁第三行)
(評註: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期間,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或人權等方面,都對台灣人採取不公平政策,乃舉世公認之事實,白崇禧部長只是陳述事實,並無醜化台灣同胞的意味;另陳儀臨別「希望台灣同胞加緊學習國語國文」,以增進彼此了解和團結,更應該給予肯定和嘉許。)
[註5]:〈本文同意「文化差異」是造成二二八「暴動」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論從妄自尊大的國府官員角度看,或從失望而怨懟的台民角度看,都必須承認此一「差距」的事實。當然若只是「差距」一如字面所示的中性意義一應不至於造成動亂,實乃經過叢生的經社問題以及政治歧見的催化,文化差距才變成族群矛盾,同時與官民矛盾糾纏不清,這就是二二八事件的真相。〉(《拼圖二二八》第104頁第一五行)
(評註:二二八暴動原因錯綜複雜,文化差距、經社問題、政治歧見和族群矛盾都僅是枝末細節,人民缺乏法治觀念和政府未能依法行政才是問題的根源。)
[註6]:〈本文承認「文化差異」是造成二二八「暴動」的原因之一,不論從妄自尊大的國府官員角度看,或是從失望而怨懟的台民角度看,都必須承認此一「差距」的事實。不過,若只是「差距」一如字面所示的中性意義,應不至於造成動亂,實乃經過政治歧視以及叢生的經社問題的催化,文化差距才變成族群矛盾,同時與官民矛盾糾纏不清,這就是二二八事件的真相。〉(《二二八事件真相與轉型正義報告稿》第51頁第一四行)
[註7]:按陳儀深教授認為228「暴動原因」是「政治歧視」、「政治腐敗」、「文化差距」、「社會問題叢生」和「經濟困難」等,「終於滙集成族群衝突夾雜官民衝突的形式爆開來。」(《二二八事件真相與轉型正義報告稿》第24~25頁)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