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公平公正與意識形態〉
2022/02/20 18:49:59瀏覽464|回應0|推薦3
〈公平公正與意識形態〉

       《拼圖二二八》作者陳儀深教授認為當年國防部長白崇禧「在台期間若非目睹亦必耳聞鎮壓屠殺之慘狀,竟然建議獎賞彭孟緝、史宏熹等惡名昭彰的屠夫,雖然他同時亦主張懲處柯遠芬,但並不足以改變其在此一事件中應受之譴責。」[註1],另又述說:「站在台灣人民的立場追究二二八事件的諸多禍首,白崇禧無疑應列入被譴責的對象之一」[註2],原因是白部長「赴台宣慰期間警總曾就暴亂案「暫由軍法審判」有所請示,他一再權衡之後「准如所請」,後來對「簡檉堉等13案『一併解送台灣高等法院訊辦』的處理意見」,白崇禧認為「如移送司法機關審理,則已執行之個案,必將發生重大糾紛,影響政府威信甚重」,所以建議仍以軍法程序審判為宜。[註3]

       陳儀深教授認為:「站在台灣人民的立場追究二二八事件的諸多禍首,白崇禧無疑應列入被譴責的對象之一」,另一理由是台灣二二八事件造成民眾死傷慘重,當局在控制局面以後仍然發生濫捕濫殺,當時的報紙雜誌迭有報導,南京與台灣之間亦函電頻仍有決策權的人不可能因『資訊不足』做了誤判,主要還是個人的意識形態、人際關係、價值順序影響了判斷,加上當時權威體制的氛圍,才有種種侵犯人權的國家暴力發生,吾人從白崇禧和陳誠臨事所做的判斷比較,尤可以證明此一觀點。」[註4]其實,白崇禧部長建議獎賞彭孟緝和史宏熹二人,理由是他們分別俘虜「滋事」暴徒和擊破「襲擊」要塞之暴徒;另赴台宣慰期間警總曾就暴亂案「暫由軍法審判」有所請示,他「一再權衡之後『准如所請』」,後來對「簡檉堉等13案『一併解送台灣高等法院訊辦』的處理意見」,則認為「如移送司法機關審理,則已執行之個案,必將發生重大糾紛,影響政府威信甚重」,所以「建議」仍以軍法程序審判為宜。事實上,白部長只是「建議」並非作出裁決,何況當時簡檉堉、黃火定和林宗賢等三人已「被依戒嚴法第9條規定由軍法審結,判處三人各有期徒刑10年、褫奪公權10年」[註3],宜否或如何取消上述判決,皆不是白部長所能「獨裁」!

       每個人的學經歷和個性都不同,因此是非觀念和價值判斷能力也會各異,軍公教人員當然不可能會例外。相樣的,軍公教人員雖受法令限制和約束,但是處理公務難免仍會受到知識、能力、個性和觀念的影響。儘管如此,處理公務仍被要求一定「中立」,絕不可憑藉成見或意識形態行事。專家學者雖說未被要求拋棄個人成見或意識形態,但是「公平公正」評述仍是普世的價值和要求,因此陳儀深教授說「站在台灣人民的立場追究二二八事件的諸多禍首,白崇禧無疑應列入被譴責的對象之一」乙節,看似義正嚴詞,但是只「站在台灣人民的立場」去追究,是否有失公平公正?是否也是「意識形態」的作祟?



[註1]:〈白崇禧站在國防部長的位置,又擔當事變𢓭赴台宣慰的重任,在台期間若非目睹亦必耳聞鎮壓屠殺之慘狀,竟然建議獎賞彭孟緝、史宏熹等惡名昭彰的屠夫,雖然他同時亦主張懲處柯遠芬,但並不足以改變其在此一事件中應受之譴責。〉(《拼圖二二八》第165頁第一一行)

[註2]:〈台灣二二八事件造成民眾死傷慘重,當局在控制局面以後仍然發生濫捕濫殺,當時的報紙雜誌迭有報導,南京與台灣之間亦函電頻仍有決策權的人不可能因「資訊不足」做了誤判,主要還是個人的意識形態、人際關係、價值順序影響了判斷,加上當時權威體制的氛圍,才有種種侵犯人權的國家暴力發生,吾人從白崇禧和陳誠臨事所做的判斷比較,尤可以證明此一觀點。要之,站在台灣人民的立場追究二二八事件的諸多禍首,白崇禧無疑應列入被譴責的對象之一。〉(《拼圖二二八》第169頁第三行)

[註3]〈1947年6月16日對台灣省警備司令部送核簡檉堉、黃火定(二人皆北市參議員)、林宗賢(國民參政員),被依戒嚴法第9條規定由軍法審結,判處三人各有期徒刑10年、褫奪公權10年,陳誠認為這三人均無軍人身分,且「該省前次事變情形似僅合於戒嚴法第十四條之規定,應交由司法機關審判;惟據該部電稱係遵照本部部長蒞台所頒該省在戒嚴期內准予適用戒嚴法第九條之命令辦理,本案可否照判抑移送司法機關辦理之處理合簽請核示」。此事稽延到1948年2月25日,才又看到白崇禧的簽呈意見,他承認赴台宣慰期間警總曾就暴亂案「暫由軍法審判」有所請示,他一再權衡之後「准如所請」,如今解嚴之後雖有簡檉堉等13案「一併解送台灣高等法院訊辦」的處理意見,但白崇禧認為「如移送司法機關審理,則已執行之個案,必將發生重大糾紛,影響政府威信甚重」,所以建議仍以軍法程序審判為宜。〉(《拼圖二二八》第167頁第一三行),

[註4]:〈台灣二二八事件造成民眾死傷慘重,當局在控制局面以後仍然發生濫捕濫殺,當時的報紙雜誌迭有報導,南京與台灣之間亦函電頻仍有決策權的人不可能因「資訊不足」做了誤判,主要還是個人的意識形態、人際關係、價值順序影響了判斷,加上當時權威體制的氛圍,才有種種侵犯人權的國家暴力發生,吾人從白崇禧和陳誠臨事所做的判斷比較,尤可以證明此一觀點。要之,站在台灣人民的立場追究二二八事件的諸多禍首,白崇禧無疑應列入被譴責的對象之一。〉(《拼圖二二八》第169頁第三行)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mpan120740&aid=1717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