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認識阿賴耶識,才算踏出正確開悟的路—閱經札記(6)
2014/10/23 01:19:44瀏覽8221|回應7|推薦12

對於佛教教義沒有興趣的人,這篇文章可以跳過。此文本想留待以後再貼,但因文中略有涉及近來因食安而聲名大譟的慈濟功德會,所以考慮之後,還是將它貼出。由於教義枯燥,我將盡量增加它的可讀性。

 

按台灣許多佛教派系,都大力主張人間佛教。探究中間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印順法師的影響。印順主張人死即灰飛煙滅,故認為只有人間才有佛法,其餘皆是譬喻方便的說法,都是戲論。

 

釋尊說過:「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就在說明因果通三世的道裡。然則既然人已過世,灰飛煙滅,則六識(眼耳鼻舌身意)俱斷,如何將此世的因果傳到下一世呢?佛教各宗,均講三世因果,這是佛教的根本思想。今若人死即灰飛煙滅,則三世因果如何展轉相遞呢?所以我對印順的說法是萬萬不能同意的。

 

請問,我人當眠熟或悶絕之際,也是六識俱斷之時,是誰將他叫醒呢?難道沒有另一個事前設好的程式,存放某處,到時候將他叫醒嗎?同樣情形,修行人進入深定時,又是誰將他叫出定呢?

 

釋尊有名的弟子難陀尊者,早已是煩惱漏盡,慾望息滅,不再受生死輪迴,已證得阿羅漢果的大修行者。但他上坐講經時,常常忍不住的就向座中美女睇視。這就是往世多生習氣,去之未盡。然若沒有一個儲藏前生習氣的場所,如何會讓難陀如此呢?

 

按:佛教的根本理論就是因緣果報,而讓因果繼續走下去的理論依托,就是阿賴耶識(即第八識)。若謂此為戲論,則佛教就可改名為萬國道德慈善會了。因若沒有阿賴耶識,三世因果就無法完成,佛教的因緣果報理論就完全講不下去了。

 

阿賴耶識,它一者是輪迴、記憶之主體,是業力之貯存所,二者是執持身心,諸識(八識)互相傳遞、展轉相依、前後相攀、同時俱起之所依。它是大乘佛教最最重要的核心,離此都是胡說八道。或雖然自認是大乘信徒,但卻講到喇嘛教的教義去了(印順即是)

 

按:印順不承認第三轉法輪,不承認禪宗的開悟(即解脫、破參、或明心見性),不承認西方極樂世界,不承認阿彌陀佛,不承認藥師如來,不承認觀音,文殊,普賢諸大菩薩,不承認彌勒佛如今正在兜率天說法,認為只有人間才有佛法。其餘皆是譬喻方便的說法,不承認阿賴耶識。

 

他主張以意識細心取代阿賴耶識,認為大乘諸經非佛口親說,不相信大乘諸經如彌陀經、楞伽經、楞嚴經、深密經‧‧‧。認為釋迦已逝,如灰飛煙滅。不信受淨土三經(佛說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經),不信西方極樂世界、不信地獄說。(以上均參見印順著妙雲集,華雨集)。印順無解脫之法可言,認為人死即灰飛煙滅,其它說法,都是譬喻方便的戲論。

 

所以證嚴在佛教人間化,世俗化的認知下,會去支持賣假油的頂新魏家,是有它深層原因的。

 

(因為她的師父印順,認為只有人間才有佛法。不信受淨土三經,不信西方極樂世界、不信地獄說。)換言之,它們是不信三世因果的。

 

按:第三轉法輪(即大乘佛教,西元0年—600),它的開山祖師龍樹菩薩,被稱為中國佛教的八宗共祖。主要就是講萬法唯識,這個識包括前六識及七、八兩識。主張諸法皆空、仗緣方生。也就是中論所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如照印順講法,這些都是譬喻,都是戲論。則都整個中國佛教中的八宗即告垮桿。今日尚一息苟存之淨土、禪宗(現存臨濟一脈,星雲屬之)二宗,亦不用玩了。

 

唯識思想重要經典之一的楞伽經,有一句話:「依於藏識故,而得有意(末那識)轉;心意為依故,而有諸識(前七識)生」。又說:「意從賴耶生,識依末那起,賴耶起諸心,如海起波浪」。就非常清楚的指出,阿賴耶識的狀態及其功能。(筍按:末那識指第七識,即我執之中心。第八識指阿賴耶識,又稱如來藏,它是中性的,不帶任何的覺知如七情六慾等),此(第八識)為印順所反對。

 

整個唯識論的理解必需從八識開始。按八識的理解順序是:前五識(眼耳鼻舌身)就好像家中的電器如音響、冰箱等,而第六識(即意識),就好比附在電器上的控制軟體,它可以管控指揮統合電器的各個部件,以發揮電器應有的功能。前六識是附在人身上的,人死則六識俱滅。第七識即末拉識(即我識,我執,它在任何狀狀下均不忘以我為主),即確保冰箱的功能,絕不能變為電扇的功能。

 

至於,電從何方來呢?自然從電廠輸來。這個電廠,相對於家中的電器而言,則是無感的,中立的。可以說電廠就是第八識(即阿賴耶識)。這個阿賴耶識它是生生世世,永遠存在的。它不需要人為修練,它原本就萬古長存在宇宙的。人死後,它即歸於廣大藏識之海。

 

因為我執(第七識)根性太強,許多生前沒有師父帶領的可憐信眾,因為不知應修功德(非指造橋舖路之慈善事業之福德),所以,阿賴耶識即帶有無法消去的污染(生前六識所造做)。雖然死後六識逐漸散去,但仍有愛恨,依附於我執上(此為下一世因果之所據),在往生後,即由我執帶著,隨附著於阿賴耶識進入六道輪迴,並往最近習性近者趣()生。換言之,前生之習氣如嗜食豬牛者,則趣往豬牛之胎投生。

 

大法師(聖嚴、唯覺)常說,一念不生就可以開悟(解脫、破參),就可免於輪迴之苦。但一念不生這個動作,實際上是在六識之內所發起的。也就是用連續生起如瀑念之六識來斷此六識,以求一念不生,獲得開悟,但這是不可能的。事實上,六識之念如瀑流,它是永遠無法斷掉的。你想用油門來煞車,沒有這個道理的。按:這也是台灣所有大山頭的法師(如聖嚴、星雲、唯覺等),永遠無法開悟的道理。

 

當我人在眠熟、悶絕之際,不也是一念不生嗎?如果一念不生就可以解脫,不是夜夜就得到解脫嗎?需知,前六識為染識,亦即遭到七情六欲之汙染。若執此六識不捨,則斷無解脫之理。然則一念不生就可斷此六識嗎?不,它永遠不能的。

 

蓋真正無念的是第八識,它完全不需要修鍊到一念不生,因為它本來就是無念的。總之,你不絕能用能念的前六識,去修無念的第八識,它們彼此是平行線,是互不相應的,好像油與水的互不相容。請問可以在銀子中提鍊出金子嗎?

 

本文參考平實大居士、周中一教授、楊惠南教授等著作,並雜揉自己心得敷衍而成。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icwy1029&aid=18378569

 回應文章

貓靈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6/10 14:45
基本同意,阿賴耶識即為靈魂,本就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但人的後天後我執影響,才會有許多慾念的產生。

Zoe 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佛教的思想
2014/11/03 00:02
古代的印度是個奴隸社會,三千年前俄羅斯南部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特權,和實行種族隔離,因而設計出種姓制度,與階級世襲,並嚴禁跨 越階級,若有人敢跨越階級則被淪為賤民。 又創造因果輪迴思想,用來洗腦奴隸們,使他們心甘情願的受不合理的剝削和虐待,認為是前世的因果而不至於反抗。 當時的印度種族間又爭戰不斷,貴族出身的釋迦牟尼見社會上充滿苦難,他無力改變大環境的現狀,只能從精神上尋求解脫,創造出一種出世的宗教哲學,借以超脫 現實的痛苦。佛教也繼承了當時婆羅門教的因果輪迴思想。 出世的思想或許能幫助一己逃避精神上的痛苦,但是對於現實環境的問題卻不能有實際上的幫助

W&J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0/26 21:15

我不明白。

其實閣下只要指出,兩位法師否認輪迴與因果的具體言論即可。

整部妙雲集我是讀過的,我沒有這樣的印象。

筍子(ericwy1029) 於 2014-10-27 10:39 回覆:

因果通三世,然印順認為人死即灰飛煙滅,其它都是戲論。則在無因果可傳下去的情況下,他只有強調人間佛教。佛教各宗,均講三世因果,這是佛教的根本思想。今若人死即灰飛煙滅,則三世因果如何展轉相遞呢?所以我對印順的說法是萬萬不能同意的。

建議你看蕭平實居士的書(書店均有),就一切都明白了。不過看它的書,佛學修養沒有十年以上功夫,是看不太懂的。


W&J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0/25 12:47
三世因果,生命輪迴是佛教教義的根本。證嚴,印順二位法師,何曾否認?這等說法,已涉業力因果,末學孤陋寡聞,請指出兩位法師言論出處。
筍子(ericwy1029) 於 2014-10-25 16:37 回覆:
我這樣說好了,好比,你若不相信三角形三內角之合是180度,則所有幾何的定理就通通都被打翻。也就是前提錯了,則一切都不必說了。印順的書早已大量出版(參見印順著妙雲集,華雨集),他最主要的說法就是不承認第三轉法輪(大乘佛教),認為那都是戲論,譬喻,這就成了無因論,是佛所破斥的。需知大乘佛教最主要講的就是龍樹菩薩所主張的阿賴耶識,(龍樹有漢傳佛教八宗共祖之稱)。但印順是不承認阿賴耶識的,他自認是受了密宗藏密應成派的影響。 他們都認為有佛教只有存在於人間,因為人死後就灰非煙滅,(這樣就無三世因果可傳下去)。這樣有明白嗎?

陸比歐(童子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0/24 12:18

華碩 兄!

其實 這些東西 的表面意思並不難懂,多花
點時間 看看 就行了。

看久了至少 可以 了解 表面的意思。

當 九把刀帥哥 在追 沈佳宜 的時候,Lubio
都是在 研究 宗教典籍。


引用《密嚴經》:「阿賴耶識亦復如是,是
諸如來清淨種性。」


《成唯識論》卷3:「已入見道,諸 菩薩眾
,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
識。故我世尊,正為開示。」


永明禪師《宗鏡錄》卷51:「第八本識。真如
一心。廣大無邊。體性微細。顯心原而無外。
包性藏以該通。擅持種之名。作總報之主。建
有情之體。立涅槃之因。居初位而總號賴耶。
。」


玄奘《成唯識論》卷3:「然第八識雖諸有情皆
悉成就,而隨義別立種種名。謂或名心,由種種
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或名阿陀那,執持種子及
諸色根令不壞故。或名所知依,能與染淨所知諸
法為依止故。或名種子識,能遍任持世出世間諸
種子故,此等諸名通一切位。或名阿賴耶」


《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阿賴耶識是一切
雜染根本。所以者何。由此識是有情世間生起根
本。能生諸根根所依處及轉識等故。亦是器世間
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間故。亦是有情互起根
本。一切有情相望互為增上緣故。」


延伸:〈筍子〉星雲大師對達賴喇嘛的獅子吼


We are at war and we will win it.

藏密喇嘛教, 不是佛教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0/23 21:58

有關第八識 (阿賴耶識,又稱如來藏) 之詳情, 及開悟證道之法

請詳讀

佛教正覺同修會,  蕭平實導師及眾弟子之著作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0-9/book999.htm


華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0/23 21:09
好難!不太懂!
筍子(ericwy1029) 於 2014-10-23 23:45 回覆:

甚感抱歉,因為限於篇幅,無法長篇大論。其實要想搞懂佛學,沒有十幾萬字是說不清楚的。即使其中重要名詞如阿賴耶識,若沒有幾萬字也是不行的。我已盡量。以後當分段分篇詳為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