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重大親切的類似(續)—閱經札記(9)
2015/01/20 19:46:13瀏覽1196|回應0|推薦5

當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中國著名哲學家賀麟,他的「新心學」,是對中西文化的融通,是中國陸王心學與西方的新黑格爾主義相結合的產物。賀麟新心學思想體系的特點之一就是調解兩個對立面,使之融和合一。他的知行合一新論與直覺論,構成了他哲學思想的主要部分。

我想龍樹做夢也沒有料到,他在中國的繼承者,居然是一批外儒內佛的理學家。你若是直接研究黑格爾的哲學,總會覺得黑氏理論的空洞而晦澀。但若像賀麟,聰明的從王陽明的心學切入,來與黑氏做參照,就容易進入狀況得多。

 

我今續談漢傳佛教八宗共祖大乘佛教的開山祖龍樹菩薩,其中觀論傳入中國後,如何影響到儒家一脈的理學及心學。事實上,中國佛教及儒家千多年來都深受他的影響。自北宋以後,整個的儒學主流大師包含二程朱陸,彼等所謂的理學,即完全以儒學為表,佛學為裡的。亦即外儒內佛;或陽儒陰佛。

 

北宋有名的大文學家蘇東坡,他有一首非常有名的禪詩:「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就可以看出,北宋秀異的高級知識份子,他們的思維深處,已向佛家靠攏。蓋只有整個社會長期在佛教的氛圍浸潤之下,才能產生大文學家用詩文對自然的無常發出佛家式的詠嘆。

 

特別是繼承北宋理學一脈相承,且獨創心學一派的明朝大學問家王陽明,更是直接採取佛家觀點,然後用儒家予以包裝。今僅拈提王對佛學之體悟,以說明外儒內佛的說法,是有根據的。

 

就以陽明四訓為例,來說明之。四訓如下:「無善無惡性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先看第一句:「無善無惡性之體。按六祖壇經有云:「不思善,不思惡,便是本來面目。」所謂本來面目就是自性的意思。六祖惠能聽其師講金剛經,當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即刻開悟。開悟之後,惠能即對其師弘忍說了一段禪宗史上震古爍今的話,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惠能說的五句話,就是指自性的本不生滅,本無動搖。又解深密經云:「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這就是無善無惡性之體的真正意旨之所在。

 

第二句:「有善有惡意之動。說的就是佛家大乘精義的十二支因緣的第一支無明的意思。釋尊說過一切因緣,始於無明。蓋自無始輪回以來,一切生死皆源出於無明。無明一直伴隨著我們,從沒一刻相離。無明一動,人們便開始造作諸業。也就是一切行為皆從無明初動開始。這就是有善有惡意之動的意思。

 

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所謂良知,就是本性。佛家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王氏有謂:「滿街都是聖人」,即佛家所謂「一闡提皆有佛性」之意。王氏又云:「去得人欲,便是天理」,即佛家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意。

 

第四句:「為善去惡是格物。即佛家所謂破邪顯正之意。也就是不斷的自淨本心,善惡俱皆不存之意。王氏由於陽儒陰佛,致未能親近真正實修之師父,他的學問俱從書本上苦讀而來。因此,雖時有湧泉妙句,然大體尚能符合佛家之意旨,但偶亦有不合經意之處。此句與第一句即顯有矛盾之處。

 

宋明的經學大師,他們別出心裁另闢學問蹊徑,陽儒陰佛,以遮人耳目。惟表面仍堅持斥佛姿態。清末民初太虛大師曾謂這些學者:「蓋欲後學者莫窺其學識之所來,以崇拜其為天人,為神聖,而不敢逾越其識見而已」。

 

筍註:本文陽明四訓,部份參考周中一教授之「佛學研究」,並雜揉自己之看法及心得。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icwy1029&aid=203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