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1/09 11:24:08瀏覽1712|回應2|推薦15 | |
有人為了正義,上街嘶喊;有人沉迷酒色,紙醉金迷。有人為了一點虛名,忙得日夜顛倒,有人為了蠅頭小利,出賣朋友。人們總是妄想妄念不斷,日夜不安,沒有停歇。曾有幾人會留一點心思,為了久遠的未來,考慮一下呢?曲折多變的人生路上,也許不太容易有時間沉澱。複雜的宇宙及人生,其因果到底如何運作呢?這中間的道理,幽遠深邃,古往今來,幾個人搞得清楚呢?
有人說,「劫因欲生,苦因樂有」,說得太好了。蓋無明貪愛一動,就開始了無休止的因果。想要消除貪愛或無明,豈是那麼容易呢?佛家說,解行相應,光懂道理是不夠的。但光懂得道理,就要輪迴多少世。若再落實做到,又要歷經幾個劫。且一路上造因,一路上結果,果上造因,因上結果,無休無止。
六祖惠能,在街上挑柴賣,聽人說金剛經,馬上就起了感應,立馬從廣東跋山涉水到湖北 ,走了30多天,拜五祖為師,這就是宿昔有緣。這是多劫以前,聞法修行得到的殊勝因緣。
有人廟旁住了一輩子,也沒有辦法,但光是唸阿彌陀佛,也算是修行了。也有人聽了一輩子的法師講道,還是毫不相應,也只有期待來生了。但下輩子能否做人,尚未可知?且即便菩薩,猶有隔陰之迷,資糧不多的還是要趁早備儲。但師父要慎選,不要稀里糊涂,青菜拜師,一走岔,再回頭可能幾劫過去了。碰到講正法的師父,也需要過去生中,資糧存得夠,因緣具足的。
有些師父講「空」,講得天花亂墜,但須知執著空,就是惡見。中論上說:「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祖師說:「寧可執有如須彌山,不可執空如芥子許」。
不但有無、生滅、斷常,都是惡見。即連貪嗔癡,都是空無自性的。愣伽經說,:「諸法無自性,但為心所現,不了於自心,是故生分別」,就是這個道理。
總之,諸法無自性,遇緣則生;如有自性,則遇緣也不生起。這就是萬法皆空的本質,是進入佛門的一大關鍵。又曰:「法不孤起,仗緣方生」,此處法指萬法、萬事、萬物(包含貪嗔癡,及一至六、七八識)。但如無因,既使有緣,法亦不生起。
印光大師曾說修行要先從改掉「習氣」入手,想要脫離六道輪迴,習氣一定要斷掉。雖然,習氣是很難斷掉的。例如難陀尊者,已得阿羅漢道,也就是煩惱已盡,達到解脫境界了。但他一上座講法,如果場中有女眾,他總要先看一下,跟她們先說法,這就是多生的習氣使然。好像裝酒的木桶,雖然桶已空了許久,但桶子中仍然有酒味,這就是薰染的效應。薰染越久,習氣越深,很不容易去除的。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