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9/06 16:53:51瀏覽2449|回應2|推薦5 | |
什麼叫作「留惑潤生」?什麼 又叫作「惑」呢? 惑,就是煩惱。譬如說見惑,就是見解上面的煩惱。譬如到底有沒有涅槃(註.1)可以讓人永離生死呢?這就是見解上面的一種煩惱。到底有沒有阿羅漢(註.2)存在?乃至是不是有菩薩可以實證聲聞、緣覺(註.3)的解脫呢?這個在見解上面必須要把它釐清楚的。蓋如果沒有把它釐清楚,沒有把疑惑斷除掉,那就必然導致很多的煩惱。 許多人都有斷滅見,即認為自己會滅失,從此不見。這個斷滅見在他心中遂產生非常大的恐懼。由於他的斷滅見,導致他太重視這一世。他在這一世裡就汲汲營營。而在瀕臨死亡前,他就開始產生恐懼、煩惱跟痛苦。為什麼呢?蓋死亡後,就灰飛煙滅,什麼都沒有了。這個恐懼、煩惱跟痛苦,主要就在他過於重視這一世,因此導致了他對世間虛幻的名位、權力、乃至七情六慾的難以割捨。因著過份的執著,於是產生了恐懼、煩惱跟痛苦。 還有一種是思惑?就是行為上面導致的煩惱。譬如,起了一個想吃某個東西的強烈慾望,他就不辭辛勞的去獲得,花再大的代價、再多時間也在所不惜。就是為了享受那一頓美食。這就是所謂行為上的煩惱,這就叫思惑。 另外,還有一種惑,就是塵沙惑,也叫做所知障。是對於法界所知不足,因而導致的煩惱。譬如,這個世界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人是從哪裡來的?這些種種,通通都是所知障。 小乘人(註.4)如能把見惑跟思惑斷除掉,他就有能力證得阿羅漢,他就可以入無餘涅槃(註.5);入了無餘涅槃,就可以永斷生死,安住於涅槃境界之中,永不在三界六道的輪迴裡面流轉生死了。 那塵沙惑乃至前面的見惑、思惑,是整個佛法所含攝的,而且是大乘菩薩乃至諸佛所要斷除的煩惱。譬如,菩薩在七住位(註.6)的時候,就已經把見惑斷除。 然而大乘菩薩所斷的見惑是超越聲聞、緣覺的見惑的。當菩薩實證了第八識(如來藏),即將進入初地(註.7)的時候,這時他其實就有充份能力像小乘的阿羅漢一樣進入無餘涅槃的。可是這個時候,菩薩他就要作一種抉擇,自己思考:「我現在有能力入無餘涅槃了,那我到底要不要入無餘涅槃呢?如果我入了無餘涅槃,我應該要作什麼事情呢?我應當要把見惑跟思惑徹底地斷除掉。」斷除掉見惑跟思惑之後,他就入了無餘涅槃。(筍按:進入無餘涅槃之後,就像木頭人一樣,永遠輕安,但無法進一步修証成為菩薩、佛)。 菩薩他思考:「如果我入了無餘涅槃之後,我就不可能成佛。因為還有後面的塵沙惑,那才是我真正想要斷除的,而且我還想要了知法界的一切真實相」。這個時候,他就要面臨一種抉擇:「我應該繼續留在三界之中,繼續來學習塵沙惑麼?」 這個時候,他若將思惑跟著全部斷除,那他就會跟聲聞一樣進入無餘涅槃。這時他必須當機立斷,他須要保留微細的一分思惑,這一分思惑就可以讓他在三界之中繼續出現,而跟一切眾生一樣在三界裡面學習一切萬法背後的真實相是什麼?也就是說,這個時候他不能把思惑全部斷除,他還要留下一分微細的思惑,來滋潤未來之生,這就叫作留惑潤生。蓋他一進入無餘涅槃,他就永遠再見,無法成佛了。 這一分思惑,菩薩要一直保留著。從初地之後,一直保留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乃至到達了七地(註.8)。他不是沒有能力把它斷盡,而是故意留下那一分的思惑,來讓自己學得一切應學的。 八地以上的菩薩,他已經不留任何的思惑了,也就沒有所謂的留惑潤生可言了。 眾生都在六道裡面輪迴,可是你能夠說「我今天要生到色界天。」就可以去得了嗎?不行,眾生是沒有能力選擇自己業道的。 但他如果成為佛弟子,他就有能力選擇某一種業道。譬如聲聞跟緣覺的法道,可以永遠安住於他自己的無餘涅槃中。 那菩薩呢?菩薩他的能力,就要看他所修證的。如果他願意修證阿羅漢的果位,他當然有能力脫離六道。可是因為要留惑潤生的關係,他只有留在六道裡面。 理論上,這是冒著很大風險的。因為菩薩猶有隔世之迷,他轉世後依然有沉淪的危險。但幸有阿賴耶識的殘餘,使他轉世時可藉以攀緣,繼續修證;並在多劫以後,終於成佛。這當然是一條艱苦危險的路。總之,他不像小乘人,最終可以安住於涅槃,就啥事不管了。菩薩為了救世人,只有硬幹了。 我覺得留惑潤生的觀念,有一點像是高中畢後,就兵分兩路。一者就是不再學習,轉而就業(即小乘,修到阿羅漢即可)。另者就是繼續念大學、研究所、博士班、博士後、院士,一路學習下去(即大乘,一路修到成佛為止)。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為正覺同修會之演講。 註.1涅槃:是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滅盡,而僅有存一個圓滿而寂靜的狀態,它永遠沒有煩惱、痛苦,從此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輪迴。
註.2阿羅漢:是因修行而達到涅槃的人,永遠脫離三界六道之輪迴。
註.3 聲聞、緣覺:聲聞就是因通過聽聞佛祖的音聲而悟道,就稱他們為聲聞。緣覺就是是觀修因緣法而成就辟支佛果的人。他們可於捨報後入無餘涅槃界,永不受三界生死輪迴之苦。
註.4小乘: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的佛教,一稱南傳佛教,它是根據巴利語佛典為藍本,主要在於自了,習稱「小乘佛教」。按本來無小乘之說法,是大乘人說自己是大乘;於是非大乘者,就成為小乘了。
註.5無餘涅槃:涅槃有四種,即「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無住涅槃」、「性淨涅槃」。無餘涅槃即煩惱斷盡,所餘之色身亦歸於滅盡,眾苦永寂。例如小乘聖者認為因緣已盡,不復留住世間,即以能觀之心,發出三昧真火,將有漏之色身和所證之境界悉皆滅盡,灰身泯智,歸於真空,入無餘涅槃,永出三界。
註.6 住位:菩薩修行的次第:修行成佛的位階,可分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加上等覺、妙覺,共52位階。最後成佛。在七住位(即第17階)時,即達到一般所說的解脫(或頓悟、破參、明心見性)。
註.7初地:初地時(即第41階),即為菩薩初成,此時即須決定留惑潤生。 註.8七地:見註6.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