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28 20:37:03瀏覽1957|回應5|推薦1 | |
「是日已過 命亦隨減 如少水魚 斯有何樂」 (錄自雜阿含經)。 我常常想再複雜的問題,若是在2000-3000字以內講不清楚的話,那就是一者你本人沒有將原意弄清楚或是原創者自己沒有弄清楚,還有一個可能就是這個問題太複雜,應當拆開來分別處理的。但即使是複雜如愛因斯坦的最著名的「質能互換」公式,也不過幾頁就解決了,不是嗎? 說了那麼多,是我想試著提出一個困惑了中國佛教徒近2000年的問題,若是我在2000-3000字以內講不清楚的話,那就應了我在第一段所說的,自己沒有將原意弄清楚。 需知每一個真正的佛教徒,終其一生的最高目標或理想就是求得解脫(有稱是頓悟、破參或見性)。不管那一種,只要你達到了解脫的地步,基本上就可以跳開六道輪迴(按指:天、人、阿修羅、地獄、惡鬼、畜生)。按修行成佛的位階,可分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加上等覺、妙覺,共52位階。最後成佛。在七住位(即第17階)時,即達到一般所說的解脫(或頓悟、破參、明心見性)。 台灣的各大山頭當家主持的在談這個問題時 (不談不行,因為這是大家最關心的,當然也有避開不談的,是何原因這裡就不作探討) ,都是不能究竟的,或說食數寶的。可憐無助的信眾,就像孟德的詩:「繞樹三匝,無枝可棲」,究竟傍依何派呢?以下摘要轉錄在台灣的大山頭法師有關解脫的講法: 1.甲派(法鼓山):我指導人修行往往要求他們要有大死一番的決心,不保留任何一樣自我保障的資源和憑藉,認準情況下定決心,全力以赴,大死以後才能有大活的境界出現。只要放下一切攀緣的忘想的分別執著心,就是一念不生,你就見到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原與十方三世的諸佛無二分別,你就可以稱它為涅槃妙心、清淨法身、真如佛性。(分別見聖嚴「公案一百」及「禪鑰」二書)。 2.乙派(中台禪寺):中道實相觀乃禪宗修行之最究竟法門,中道者不落是非、成敗、苦樂、欣厭、得失、取捨之二邊境界,惟有當前如如不動,了了分明,實實在在之一念稱為實相。無論行住坐臥都保持無念無住無為之心性,等到定慧功深,因緣成熟時,便可豁破無明,親證真如法身,最後無明漏盡,究竟圓滿成佛種智。一有念就是眾生,無念就是佛。(參見惟覺「見性成佛」一書)。 3. 丙派(印順導師—證嚴的師父):不承認第二及第三轉法輪為佛所親說,認為皆是戲論,(筍按:第二及第三轉法輪指大乘佛教時代即佛入滅後400年至1200年間,二次集結所匯整的佛經,指般若系列及唯識系列)。印派不承認禪宗,不承認西方極樂世界,不承認阿彌陀佛,不承認藥師如來,不承認觀音,文殊,普賢諸大菩薩,不承認彌勒佛如今正在兜率天說法,認為只有人間才有佛法。其餘皆是譬喻方便的說法。並建立常住而不可知不可證之意識細心,以意識細心取代阿賴耶識,沒有阿賴耶識。認為大乘諸經非佛口親說,不相信彌陀經、琉璃光菩薩本願功德經、華嚴經、楞伽經‧‧‧。認為釋迦已滅,如灰飛煙滅。不信受淨土三經(佛說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經)。不信地獄說。(以上均參見印順著妙雲集,華雨集)。該派無解脫之說法可言,因認為都是譬喻方便的戲論。 4. 丁派(佛光山):在佛教的唯識家把心叫做「識」,就是認識的識,我們人有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更有末那識,阿賴耶識,可以去分別世間,認識世間。這八識比作田地,在八識田中可以生長各種的植物。另外識又比作海,識海無邊,在八識的大海裡也藏了各種的東西。但是我們八識的性海,自性的海,應該是清淨的。佛教徒也拜佛,主要用禮拜的方法,把自己心裡的佛拜出來,好像衣服髒了要洗,喜洗了以後才乾淨,我們的心髒了,心被煩惱無明弄髒,你要洗,洗一洗,清淨的真心才會呈現出來。最好把自己安住在無念裡,萬事無念,一筆勾銷。(星雲:「禪詩偈語」) 5.戊派(淨空大師--淨土宗):深知無智無慧的人處此末法時期五濁惡世,此生已不可能求得解脫,於是改為專心持名念阿彌陀佛,則往生時可逕往西方極樂世界,在彼處成就不退轉,再持續修,總有解脫進而成佛之一日。 6. 己派(藏密):以所觀想之佛身影像或本尊影像,做為自己之真實法身報身,乃是以假作真,將指月之手指,當作明月。當其看到指月之指時,即歡呼稱躍:認為已證得佛地法身與圓滿報身。(故藏地有成百成千的活佛,而漢地2000年下來,也出不了一個活佛,並非漢人不靈光,而是雙方對佛的定義有別,漢傳佛教認月,藏傳佛教認指月之指)。 7.庚派(平實導師):必須深切認知如來藏即第八識「阿賴耶識」,此第八識與其它六識是並行的,此識從本以來不墮二邊,不念一切法,不貪不厭一切法,不分別一切六塵萬法,不起欣厭之心,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如來藏恆長安住於此中道實相中,而我人另以意識心(六識)繼續分別眾生有情,如是有「是非、成敗、苦樂、欣厭、得失、取捨」之意識心,與「不落是非、成敗、苦樂、欣厭、得失、取捨」之如來藏,同時同處並行而從不間斷的運作。必須如此求證親證,方有及身得解脫之希望,此亦是求解脫唯一之途,亦是真正從古以來大乘解脫唯一之途,亦是禪宗1700則公案之真正意旨所在。(平實導師:佛教之危機)。 如何,以上七派,仁者相信那一派呢?當然,如果仁者的慧根夠,套句六祖惠能的話:「宿昔有緣」,你應該當下就明白那一位大師才是真正的透露了家鄉的消息。 然而口說心不行,終是沒有用的。古德川老云:「一日早還鄉,不做飄蓬客」。筍子曰:「只道天光剛透白,誰知更有曉行人」,明白了嗎?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