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11 06:58:26瀏覽1864|回應11|推薦55 | |
堅定的看法或信仰對真理而言,是更甚於謊言的危險敵人 Convictions are more dangerous enemies of truth than lies.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
中邊之辨 (一) 本文是對「絕對真理」(中) 與「相對真理」(邊)概念,閱讀以後的簡短心得綜合。 乃至發動對異教、異見的戰爭,此為屢見不鮮於西方歷史的事實,但是終究,在幾千年來的人類文明裡,我們沒有看到這些形而上的抽象概念,神祇的具體化, 反而看到的倒是,人類自身,在這些絕對信仰概念所構成的「官僚系統」與「處罰系統」,以及在群體暴力加諸之下,在對真理、信仰追求過程中,所展現出的勇氣、智慧、正直的情操, 事實上,這些人類自身高尚的情操早已經遠遠超過那些被追求的抽象真理、虛幻神祇;例如 見諸歷史,也更間接證明了,人類應該對自身所擁有的生命品質:勇氣、智慧、正直有自信;應該更謙卑的對待同胞,不論他是不是異教徒、非我族類的偏執,也完全不需要在無言的「真理」或「真神」之前感到自身的卑微。 相對包容的東方哲學,是不以為有這樣絕對定義而存在的真理,不過,也確實了解有這個「止於至善」的境界,所以稱呼它為「道」、「中道」,「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老子道德經二十五章》),而多以相對的「兩邊」間接托顯出「中道」,不以為可以脫離相對兩邊,而單獨直說真理的。 談到儒家,近代早已把它想成迂腐而否定人性,所謂「吃人的禮教」,其實,除了是統治者的故意誤導,否定個人尊嚴需求,尊重群體意志(或者根本是統治者個人意志),也多由於宋明理學家朱熹以降的「人心為人欲」、「盡人欲而存天理」、「天理 v.s.人欲」的對抗、對立理論所影響。 儒家原始的思想,人心並不限於人欲。如《孟子》說:「仁,人心也」。「仁也者,人也」。它主要還是在關懷人性與人事的不完美之中,提供超越的途徑,並不是那種一昧否定人心,非人道主義的道貌岸然。 《大禹謨》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是中國文化裡,文獻上最早出現對真理 [1],「人心、道心、執中」,或是「中道」的關注,成為後來儒、道,乃至諸子百家以降,在亂世中追求人性與真理的發展基礎: 「危」是形容人心的 (相對真理); 「微」、「精」、「一」是形容道心的 (絕對真理)。
危則難安,微則難明。故戒以精一,信執其中」。 「依人心以向道心,順於道心,與道心相應,體見於道;體道見道而又不違(不礙)人心,這就是允執其中。 這是本於人,志於道的進展過程中,所有恰到好處(中)的方針。孔子曾說:『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1] pp. 150)
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論語》子罕篇),又「 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論語》子路篇) 就是說,凡事因時制宜,如果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做朋友,不妨與狂者或狷者相交往。狂者敢做敢為,狷者對有些事是堅守原則的,分明是兩邊,卻也各有其部分相對的真實或優點。 這是一種不以為有一個本體存在,對人性的高度寬容,依「空相應」緣起而說的概念,並沒有那種道學家的絕對道德論,孔子是這樣看的,想想,我們是不是有時候對人也都苛求了? 哪裡有那麼多完全中庸恰到好處的「好人」呢,大部分不都是凡夫俗子嗎? 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難怪我們被這些人為的標準困住,常常想不開了。 至於道家,是比較忽略人心,反智性較強,直接跳躍到道心;絕對真理層次,比較不關心現實的相對差異改善,甚至反對去改善,如《莊子》裡說:「 泉涸,魚相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於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這表示仁義的教化,不如反樸。忘仁義而契於大道。 而不知道,正由於人心惟危,人事凌奪,而不能沒有仁義。正如魚處陸地,自然會相呴相濡一樣。處於這一現實,而高推「畸於人」的大道(如魚在陸地,命在不久,而高談江湖一樣)。 對人心、道心來說,這不是執中,而是迷真背俗。「蔽於天而不知人」,(『荀子』的評語) ([1], pp 172) 限於篇幅,就省略道家的看法 ([1] 有很好的說明)。 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 如實正觀世間集(原因)者,則不生世間無見; 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 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 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5] 說明世人不依於有,則依於無,佛陀離「有」「無」二邊(相對真理) 而說中道法。然所謂離有離無的中道,不是折中於有無,而說亦有亦無或半有半無的。釋迦佛所說者,為「緣起法」,依於緣起的正見,能得不落有無二邊的中道。 ◎ 在空間上「不一不異」,如說:「 若見言 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無有; 若復見言命異身異,梵行者所無有。 於此二邊, 心所不隨,正向中道。 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 謂緣生老死,……緣無明行」[3]。 ◎ 在時間上「不常不斷」,如說:「 自作自覺(受),則墮常見; 他作他覺,則墮斷見。 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 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4]。 這是說明,一切現象都只是「相續」變動時空暫態,而沒有某一種永恆不變的實物、未來心境可期待, 從相對超越到絕對 追求真理有什麼好處? 在我看來,人性對「絕對的穩定性」有一種依賴,不穩定的狀態總是讓人不安的,人們從科學研究、靜心、禱告、離群索居、在高山上的雪洞裡修習深度的禪定,總是寄望尋求一份安穩的感覺, 這種「暫時」的穩定,雖非究竟,但是,獨處靜下來、慢下來以後,它卻可以幫助我們,看到真理應該不只是脫離現實的抽象概念、心理狀態、他方的天堂、佛國淨土, 而是從自己身邊現象界當下,來來去去的人事對待相對現象裡,得一消息。 你有多久像我一樣,沒有光著腳,在草地上、泥土地上走路了呢 ? 我是說,慢慢的…,你閉上雙眼,高舉雙手,像一個天線一樣去感覺你周圍的空氣、陽光、人聲; 然後,或許,你會感覺到,你的神,或是佛陀就已經坐在你前面說法,你完全不需要逃走到哪裡,也不用等待,這裡 …,就是你的天堂... 噢,對了, 進屋子裡以後,可要記得洗腳,泥土裡其實有很多細菌,不像農人們,我們抵抗力太差了 … 我有一陣子,聽一位氣功老師教的,每天早上光腳去後院踩草地上的露水,說它們是「日月精華」,大概土沒洗乾淨,結果腳上長了個小雞眼 痛了一陣…
[參考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Galileo_Galilei
[4] 《雜阿含》(大正 三○○經) [5] 《雜阿含》(大正 二六二經)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