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世間與涅槃
2009/07/26 09:13:06瀏覽2853|回應8|推薦63




阿波達喜最後的一封信:「

現在我理解到,你此生未能成道,

所以,
咱們師徒緣份未盡,


還是必須再度回到這個「娑婆世界」,
與你相遇,幫助你未完成的功課。

或許,
當我們再見面的時候,
你將能夠告訴我,
下面哪一件事比較重要 ?

持續的滿足一千個欲望

還是

僅只是去征服一個唯一的『欲望』:解脫離繫。」 [1]

 

世間與涅槃
 

從電影《色戒》說起

這篇文要談的《色戒》是
2001年的電影(Samsara) ,而不是李安2007年同名中譯的《色‧戒》(Lust Caution),Saṃsāra本來的意思與「戒」完全無關,梵文原意是「生死一再重複的輪迴」(The cycle of reincarnation, or rebirth):這包括所有的生命與心靈層次的眾生,或是高層智慧生靈,或是低級蠢動含靈;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娑婆世界」,

電影裡的男主角是一位藏傳佛教出家人達喜(Tashi),雖然經過三年高山雪洞閉關禪修,終究因為在村落理不期而遇到美麗的女主角佩瑪(Pema),而動了凡心,因而「捨出家戒」還俗,經過一段俗世生活的波折恩怨情仇,重新有了不同的生命態度,又重新回到寺廟,但是他的老師阿波(Apo) 卻只留下一封信給他之後,此刻已然過世。

取名「色戒」,無非是因為片中有幾幕女主角裸露鏡頭,這樣的片名,當然比較聳動些,可以滿足商業電影市場的需求,其實,電影本身是常見歐洲風格,敘事運鏡過程緩慢的藝術電影 (如 Kieslowsky 的《紅》《 白》《 藍》等);因為達喜是還俗以後結婚的,所以,與出家「戒」持、犯的主題並無關聯,

電影的主題比較像「思凡」;與為什麼會思凡的原因、「世俗生活」與「精神靈性」的追求,兩者「表象」上的「矛盾」(如果有矛盾的話...) 等等,是很值得討論的一個典型「兩邊」與「中間」,或是「矛盾」與其超越的系列主題。讀過一些影評,覺得可以再發揮補充,並且對電影中的某些關於禪修心理狀態的誤導,就個人所學,提出一點見解和看法。

世間、輪迴─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佛陀的「離苦得樂」理論以為,身心(五蘊)有「生」就有不可避免有「老、病、死」苦,這就是一般以苦為樂的「世間」Samsara,它也是一再重複過去生命動能的輪迴現象,真正苦的止息在於停止「無明」(ignorance)的貪嗔
「無生」,就無「老、病、死」苦。

電影故事的主題與命題很好,因為人們很自然的會在兩種生活之間,因為心境變化而變換追尋目標─或「世間樂」、或「出世間解脫樂」,但是一些基本的問題,例如,禪定與世間、
禪定與性欲、禪定與涅槃的關係等等,電影並沒有合理的交代,

以至於,好像有三年禪定修持的達喜,看來跟普通人沒什麼兩樣,連看到村婦餵奶都會不安,真是如此,那他何必浪費三年時間閉關禪修、獨身禁欲 ?
不如就做個凡夫還痛快一點;

獨身禪修有什麼意義 ? 它在整體精神靈性的旅途上,扮演什麼功能 ? 這些都是有趣,與該電影有關的主題。

我曾經在前文簡單解釋過,一般人的身心狀態是在「三界」之中最低層的「欲界」(desire sphere);也就是說,是有兩性的生命狀態,所以飲食男女是心理的自然需求,身心因此可以感到滿足感,感到喜樂,

但是也一定伴隨著,因為吃太多造成的「昏沉」,貪多嫌少的「欲貪」與「憤怒」感與不安:身心「掉舉」(unsettled),「疑」,一個人獨處就會感到「無聊」等等 (就是所謂「五蓋」 five hindrances) 。

透過禪定練習而達到的欲界以上─「色界」,「無色界」─ 身心狀態裡,沒有五蓋,基本上,也是沒有兩性概念的世界;所以也就完全沒有飲食男女的問題,這種身心狀況,並不難理解,尤其是有一點野外獨處靜坐、斷食,學過氣功經驗的人,多少會感覺到初步身心輕安,這就是一種微細的「定樂」;

一旦這種定樂在身心產生,頭部會有輕觸感(腦前葉活躍),深澈身心的喜樂感(氣脈充滿任督脈),比之粗重的「欲樂」,心理上自然會發生厭離,所以,禪定不是一種壓抑式的禁欲練習,而是離「五蓋」以後,專一「所緣」(慈心,呼吸,等等其他共有 40 種專注目標),得到離欲後的身「樂」、心「喜」、「一境性」等,

但是,「定樂」制伏取代粗重的「欲樂」,是暫時的解決欲界的「痛苦」經驗,如果目標開始模糊,定力可能會退失,必須持續禪定的專注練習,才能保持這種定樂,所以,定樂只是根本「苦受」問題的部分解決,並非「涅槃」─身心苦受的完全止息,

但是達到色界(fine material sphere)以上的禪定(初禪),其心理狀態應該是厭離世間男女欲的,就像我們看到小狗吃殘食很快樂,但自己不會有興趣去吃它的食物;如實觀、有禪定力的人,看的清清楚楚,食物到了身體裡以後變化的過程,所以只會把食物當作維生必要,所以談不上想多吃或貪多嫌少的。

也就是說,電影裡的男主角在雪洞閉關三年,長久獨身不吃不喝(但是出定以後,身體是虛弱的),必然有初禪以上的定力與定樂,而遇見到女主角佩瑪,就一見鍾情,是不合理的情節,無非是為了劇情需要而誇張了「禪定」不等於「涅槃」的事實。


涅槃、無生─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涅槃」 (Nirvana)是一種「理想」,是一種「苦的止息」身心狀態,此一身心一旦結束,就不再有下一生; 是上面「世間」Samsara 的相對身心狀態,

它不是禪定,但是沒有起碼的「欲界定」「未到地定」(初禪以前,呼吸細微,身體感覺不見),出定以後,以定力餘勢,起觀無常無我的五蘊,看到自己的「隨眠煩惱」(underlying tendency),改變慣性的行為思考模式的話,輪迴的無明動能,仍然是在日常言行思想之間,繼續形成下一世的身心。

身心在這種狀態,是一種在「定樂」之上的「解脫樂」,是一種理性、知性上對「無常、緣起」世間實相的完全理解接納,與定力的圓滿結合,:世間現象,在解脫者眼裡,只是分子、原子層次的生滅聚散,沒有人為的標誌意義,

表象上,吃飯睡覺與常人無異,但無時不在「明覺」─三昧(Samadhi)之中;沒有入定、出定的過程,經上稱「唯作」─不帯個人恩怨的參與(或不參與)世間。

「世間欲樂」和達到「涅槃」的人都很「幸福」;前者正常享受世間五欲,覺得世間沒什麼不好,不一定覺得需要出離世間,所以,快活的很。後者「自知不受後有」,不再受到生老病死的痛苦過程,享受離欲解脫的快樂。

比較掙扎兩難的,應該是在中間的人:並不滿足一般世俗的追逐,對出世精神靈性成長有期許的人,這部電影大概就是圍繞這個主題:選擇出世,怕自己錯過世間的欲樂,選擇世間欲樂,又不滿於重複的失望與失去的恐懼。

其實,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一段特殊「自我靈魂追尋」(Soul Search),找到自己的精神旅途的伴侶,中繼站與終點。早在這部電影之前,赫塞(Hesse)的《流浪者之歌》(Siddhartha) 就是在說這個每一位精神修練者都需要的自我成長:

你覺得你做了每件書上說是「對」的事,但是你並不感到心安,於是,像這電影的主角也好,像《流浪者之歌》的主人翁也好,你需要一段「旅程」回答「你自己真正是誰」的問題,然後也許,像慧可一樣「吾心不安」,找到達摩祖師印證「有求皆苦」而終究「覓心了不可得」找到「安汝心竟」。


另一部 2003年 的韓國電影《春夏秋冬又春天》[2]
也是以類似主題述說輪迴世間與涅槃理想之間的人間故事,似乎也暗示了一段獨特自我覺悟旅程的必要。






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

(石頭正面) Q:「如何讓一滴水不感到枯竭 ?」
(石頭背面) A:「讓水滴再回到大海去 !」

我的解釋:

為了解脫輪迴、重複苦受的最後精神旅程目的─涅槃,
必須暫時拋棄世間一切的參與,

如果成功,
是可喜可賀的善根深厚,有志者事竟成,

但是,
在達到目的地之前,
如果你開始覺得目標變的的空洞、心內不安,
那何妨
就帶著你朝向解脫的目標,
再度參與世間,
不再擔心旅程的目的地,

會不會到達 ?
何時到達 ?

只是慢慢的

「緣起、自性空」的真理裡,
無量平捨心裡
「此是學時,非是證(涅槃)時」

身心
一分一分、一天一天的脫落...

你今天

說了一些誠心鼓勵關懷的話嗎 ?
面對了一些醜陋,而誠心平捨以對了嗎 ?
或者
寬容了一個人嗎 ?

那我想,
在茫茫大海中,距離精神旅程的最終目的地,你又靠近了一點...

「世間」與「涅槃」,
在旅程之中,只有當下正念,忘記到達目標的焦慮

終究
是沒有矛盾的。



[資料來源]

[1] Samsara

Apo: [his last letter to Tashi]
I realize now that my task is not over,
and so I will be returning to Samsara.
I know that we shall meet again.
Perhaps when we do
you will be able to tell me
what is more important:
satisfying one thousand desires
or conquering just one.

[2] 春夏秋冬 (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3]
關於那段Pema 對Tashi 最後的對話

一位朋友幫我抓到 .srt 檔 貼出如下;
...
Pema:

Yashodhara.

Do you know that name?

Prince Siddhartha, Gautama,
Sakyamuni, Buddha.

Everybody knows these names...

... but...

...Yashodhara?

Yashodhara was married
to Siddhartha.

She loved him dearly.

One night Siddhartha left her
and their son, Rahul...

... while they were sleeping,
to seek Enlightenment...

... to become Buddha.

He did not even say
a word to her when he left.

Yashodhara has shown
compassion for the sick

... and ailing long before
Siddhartha ever did...

... long before Siddhartha
was even aware of suffering!

Who can say if he owed
his Enlightenment to her?

Pema...

Perhaps Yashodhara wanted
to leave Siddhartha and Rahul.

How can we ever know if Yashodhara
fell victim to anger...

... to loneliness or bitterness...

... after Siddhartha left her.

Who even thought about her?

Pema...

What must she have said
when Rahul, her son...

...asked that eternal question:
Where is my father?

What must she have told him?

How could a mother leave her own
child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It is only possible
for a man to do.

Tashi, only for a man.

After that,
Yashodhara had no choice.

She had to lead a life
of renunciation.

She cut off her hair...

... and lived like an ascetic.

Oh, Tashi...

If your thoughts toward Dharma
were of the same intensity...

... as the love and passion
you have shown me...

... you would have become
a Buddha...

... in this very body...

... in this very life.

---------------------
Pema...

Forgive me.

I am going back with you.
Back where I belong.
----------------------------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mptytraveler&aid=3152018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2 21:27 【udn】 比價後還有更便宜!態度 生命 當下 達摩比價

 回應文章

byeby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話說
2009/08/27 14:00

「涅槃」 (Nirvana)是一種「理想」,還是一種"Ultimate Truth"?

前者不一定會存在,後者是必定要達到的結果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08-28 05:06 回覆:
你說的對
根據佛陀的教導 是一種離苦得樂
聖(解脫)者所親驗的事實

但是
對一般人 比較困難理解 所以不妨
把它稱為一種朝向的理想
而非一日可幾的目標境界
以免心生畏懼 而自暴自棄


Miss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哇噢~
2009/08/05 20:53

您的見解總是透徹啊~~~~~~~~~~~~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08-06 09:09 回覆:
多謝您的耐心閱讀 XD

醬雅亞 本心繪岡靜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Empty Traveler真是一位在法上用功又好學的人
2009/08/03 17:56

 

雖然我沒有研究過這部片子, 但是,很想就Empty Traveler敘述「三年禪定修持的達喜......」的段落,提出我自己個人淺薄的看法,給予參考: 1.會不會前提是,我們自己就禪定的整體印象寄予太高、太濃厚的希望、理想與假想(象)? 2.佛陀時代有一位得了神通(禪定力相當高度的展現),一次飛行在天空,聽到一位人間女子在高歌,瞬間起了欲心,即刻從天空上掉下來。(請容許我偷懶一時之間沒有去找這個典故的出處。) 3.三果才完全沒有欲界心。如果從這個角度切入,三年的禪定算什麼呢?更何況怎麼會知道達喜之前是否不是忙修瞎鍊呢?是否有用正確的方法修行呢?就算有正確的方法,出了定,仍舊不是三果以上的聖者。 種種現象都可能應屬正常,僅剩保護他的也可能只可以是當時逐漸減失、喪失的餘韻定力而已,而且,我們也適合應該正確知道與認識即使有達到四禪八定的定力也都仍是無常的!不可靠的。如此一來,就可以體會達喜了。 我們輪迴太久了,相較之下,三年的明又如何抵得了、還得起無始的債呢?這已經太久的無明,太久的積習隨眠呢? 其實很可憐,也真得是苦,更何況,有太多不知苦之存在者。 三年時間閉關禪修、獨身禁欲一點也沒有浪費!這種勢力,已經在他的生命相續流裡,留下了深刻的痕跡和作用;三年活得不像凡夫,企圖活得像聖者的努力,是值得隨喜讚嘆的!
亞雅醬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08-04 02:06 回覆:
我很喜歡這個結論:
"三年時間閉關禪修、獨身禁欲一點也沒有浪費!"

因為 我也希望有這樣的好機緣 XD

綜合您的回覆 就是"定力退失"問題 我完全同意 詳細回覆如下

先回答 3.
因為在電影裡 Tashi 能不吃不喝三年 顯然有色界以上的初禪 所以我以為他應該還有起碼的定力餘势 這些事發生似乎才在他剛出關沒多久 覺得太快了而已

但若真證三果(不還果) 五下分結盡了 應該與出入定無關;
已是色界以上身心 不會再投生欲界了

2. 是出自聖龍樹的 大智度論 卷一 可查"仙人墮處"

1. 正是這部電影的主題 但我是覺得又過份否定禪定 所以才寫這篇討論一下



悅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But......
2009/07/31 15:06
世間男女欲的,像小狗吃殘食。。。。。。。。。。。。。。。
有禪定力的人,只把食物當作維生必要,所以談不上想多吃。。

這樣的人生﹐有意義嗎? 

我的人生觀是 :人生是客旅﹐來世界旅行一趟,就該 enjoy 旅行中的所見所聞所食所愛﹐別入寶山空手而返﹐否則白走世界一遭, 還不如當初待在母胎﹐甭來了!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07-31 23:28 回覆:
完全了解您的意見
畢竟我也是快樂人間世的
世間人凡夫俗子啊   XD

那段文
是根據經論上對禪定的"快樂"心理狀態「模擬」描述 (就像 fly simulation 一樣)
揣度"初禪" (有五心所:  尋 伺 喜 樂 一境性
 applying to target, sustaining on target, rapture, pleasure, equanimity )

仔細想 感情性欲等 應該是相對定義的:

譬如 同性戀
我自己很難想像兩個男生在一起
會有怎樣想的性慾 但確實有這樣的感情
可見 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要有男女的性慾
我們也有不喜歡的東西;

例如某些是一般視為為佳珍的烹食
某些人只看到盤內動物的屍體 無法享受 ... XD

所以
喜惡本身應該也是不決定
一些人覺得"喜歡"做的 另一些人可能避之惟恐不極...

But I personally think maybe the "truth" is in between
So everyone surely should enjoy for all gifts from one's life  ... : )


d.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動...
2009/07/30 06:12
這部電影我看了兩次
每次都深刻地感動...
阿波老師最後留下的那封信
讓人對滿足欲望的態度加以醒思
除了這個讓我震撼之外
還有Pema在Tashi即將褪下凡人衣袍
再度回去寺院前的那段感言 也十分經典
從不同的角度說出了在家人
在親人或愛人出家後的沉痛與微妙情愫
不知師兄是否有DVD
可以把那段對話記下來?
我那時是看向朋友借的德文版
不記得詳細的內容了

BTW, I actually see piles of aestitic flesh on the photo pasted by Brother Path Walker, neither mountains nor waters... still need to work hard on myself...haha...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07-30 06:35 回覆:
I guess nothing wrong with your human aesthetic feeling;
They are nice-looking artistic butt alright

許多影評 認為那段 Pema 的感言 相當於
佛陀的太太 耶輸陀羅的意見
是女性主義的代表

佛陀在世的印度以苦行者居多
為了適應時代 聲聞弟子
佛陀必許以出家相現身說法

現代出家眾畢竟是少數
(但是 是非常重要的佛陀精神住世代表)
而大多數在家者 依然可以出世心
根據佛陀古教八正道 安身立命 朝向解脫
未必 要拋棄家庭

根據經論
二果以下的聖人仍然
可以是在家生活的
可以"破身見" 學習「無我」「無我所」 為先
未必需要高深的禪定斷欲 (但 薄欲 少欲是必要的)

是的 我有DVD
改天有時間
再把那段翻出來貼上 ...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08-28 05:24 回覆:
已貼上 請見文尾 [3]
關於那段Pema 對Tashi 最後的對話

Path 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看山非山 看水非水 ~ 中間的人未解脫
2009/07/29 18:34

Very inspiring post.......Thank you so much for sharing......

Enjoy the Fullness of the Present..........Deep bow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07-29 23:39 回覆:
哈哈
頗有巧思的 有著多層次光線的黑白照
也可以是自我視覺概念突破

想起自然攝影家 Ansel Adams 的作品
e.g.



風之景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掙扎兩難,在中間的人
2009/07/28 05:36

在達到目的地之前,
開始覺得目標變的的空洞、心內不安,
選擇出世,怕自己錯過世間的欲樂,選擇世間欲樂,又不滿於重複的失望與失去的恐懼,既做不到完全的出世,也不能滿足於一般世俗的追逐…………

可能我們都是這些「掙扎兩難,在中間的人」這樣的矛盾帶來了很深的覺醒  ,才能在一千個欲望的生活體驗中開始一段自我覺悟之旅程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07-28 06:21 回覆:
帯著覺知 在世間與解脫之間
正是大乘佛法 佛陀的本懷:

覺苦 覺樂 覺中道
自覺 覺他 覺行圓滿

在兩難裡 與苦難不圓滿共存
心平氣和的想到
我們並不孤獨 我們有的問題 別人也有

是不是要持續滿足一千個欲望
是一個描述
也許 在第十個欲望 滿足又失望以後
一個人就足以成熟的回答 需不需要第十一個欲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