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26 11:08:17瀏覽1738|回應7|推薦81 | |
堅定的看法或信仰對真理而言,是更甚於謊言的危險敵人 Convictions are more dangerous enemies of truth than lies. ─ 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 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莊子‧人間世》
多一點心理空間 多一點人類寬容 最近聽了一場有趣的演講,這位來自香港的中年比丘尼師,十分風趣,演講裡沒有我們這個讀書會習慣期待的高深哲理論述,倒是充滿許多新眼光、處世人生歷練經驗的智慧小故事;她說了一段與信眾的互動經驗是這樣的: 有一位信眾媽媽帶著她的女兒來到寺廟找住持,這個高中生的女兒染了一頭新潮彩色的龐克頭,媽媽說管不了她了,所以帶來這裡請住持法師「說一說」、「罵一罵」她女兒,這位尼師看看她女兒的頭髮之後,反而轉過來罵她媽媽說,你女兒這麼青春的年齡,不讓她染新潮的髮型,難道要到你這樣五、六十歲了才讓她染嗎? 大家聽完是哄堂大笑,不過,我在想假設是自己的孩子這樣,就不知道是不是還這樣覺得有啟發;如果我們老是一般印象性的倚老賣老,覺得現在孩子一代不如一代,忘了自己年輕的時候是怎麼被社會標準壓抑,而失去創造力,而臣服於一個統一價值觀的系統,那麼人類文明會不會就此失去一種對個人特色尊重的必要的元素,這些個不合系統認定「高尚」價值的「黑羊」孩子,是不是就該被視為邪惡而應該被多數人暴力的口頭形式,物理形式所懲罰,我們有資格懲罰他們嗎? 想到這位印度教聖哲Ramana Maharshi 說的: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God's creation. Mystery and Suffering only exist in the mind. 不是造物者的創造物有問題,看似神秘不解的,或是 痛苦的感受,只是存在於心裡面。 也就是說,存在現象本身沒有真實的絕對價值道德意義,而人們加上各種標籤以後,卻成了現實的或心理的對抗與不平靜,這種觀察讓我想起來這本有名的科幻預言式(1932年當時的)「未來小說」《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描述「反烏托邦」,反諷社會以統一的「高尚完美」價值觀壓抑離經叛道,不合「正統」獨立思想的個體, 小說裡描述一個理想的社會價值,可以經過系統化的科學方法,而使得許多我們熟悉的價值,被認為是「不穩定、不道德因素」的人性黑暗面,所謂不道德,不高尚的人類「缺點」,可以完全以化學,或催眠方式去除,每個人就安於本位,毫無反抗疑問的成為一個社會預定的功能,而那些希望維持表達人性特色的人們,則是被打壓岐視,甚至到最後被迫自殺的境地,這樣沒有人類包容性的一元化處罰系統,看似誇張而不合理,可是,我們卻很可能每天都不知不覺的參與其共犯的結構,漸漸以符號系統概念、社會階層替代了人性本有的相互了解與接納。 最近收到一個謬讚;某一次談話中,朋友對我說,我的腦袋好像還沒有全滿,以致於好像還有空間裝新東西,聽了有些慰藉感,原來至少還有一個人認為,我算有點能力接受新的事物觀念,但是,換個角度看,其實我還有其他90%以上的舊東西需要檢視汰舊換新,否則的話,想像因為飽和而失去對於不熟悉新事物的興趣,或是對抗厭惡感,自己是不是就還是一個沒有活完全的人? 自以為是的錯過一些非主流,政治性不正確的人類真實經驗的基本關注,與自我檢視? 關於這個我們常常有的心理上的社會價值對抗,不可抗拒的去住個大房,不可抗拒的去買了大車,不可抗拒的去讀了學位,不可抗拒的主張道德至上,維護善良風俗第一,在慈善團體裡的人道服務,等等;這些都沒有錯,是政治性正確的主流價值,然而, 當我們面對邊上不在這個主流正確的價值裡的人們,有著什麼樣的直覺心理反應呢? 如果我們因而把自己聖人化,把這些無法融入社會主流價值的經濟上、道德上的弱勢妖魔化,視為洪水猛獸,忘了他們也是人類中的一個成員,也是人生父母養的,有其不得已的宿命,那麼,這種傲慢的態度是不是成了一種偽善? 在浮面世俗標準,似乎合理的,在內在如儒家「人者仁也」,「不以須臾間違仁」的自我精神紀律上,卻是值得自我檢視的功課。 很久以前看過這部幾乎忘記了的以自由主義與社會多數價值衝突主題的電影《鵝毛筆》(Quills),這部電影裡的一句台詞是這樣的: 「為了明白什麼是『美德』,我們必須熟悉什麼是『罪惡』,唯有這樣,我們才能不對人性的極限報以超人的期望。」 "In order to know virtue, we must acquaint ourselves with vice. Only then can we know the true measure of a man." 如果我們不在粉飾太平的一邊為滿足,學著不閉眼睛、不帶著內心衝突的容納另一邊存在的事實,或許我們可以化解這種相對人為概念的衝突,有得其中道而「人間遊行」、「入遊其樊,無感其名」真自在的可能。 也是「世俗─相對、暫時條件、假名、有, 勝義─絕對、根本自性、畢竟、空」觀察的
再論「中」與「邊」。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