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邊之辨 (三)
2009/11/29 13:23:17瀏覽1429|回應4|推薦57





The believer is happy; the doubter is wise.
全心相信者是快樂的;懷疑論者是明智的

                                  ─Hungarian proverb

中邊之辨 (三)


延續前面抽象概念「中」(絕對真理) 與「邊」(相對真理)的討論,引用過了佛、道、儒家頗為一致觀念上的看法,我以為是可以建立一套思維的邏輯,再摻入整體意識「人道主義」、儒家「恕道」的精神,

我們不難在人事、倫理學觀點上的 善惡之間入世出世間,"To do or not to do ?" 的對立衝突價值裡,
雖然有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卻能看到自己內部精神上超越,平靜參與世間態度。

誠實面對自己身體生理、心理上的掙扎矛盾,進而尋得究竟的平靜解脫,終究是一種人生偉大自我完成的畢生靈魂尋找旅程:

能夠戰勝自己當下,患得患失的慣性恐懼,較之於人生結束時,所獲得外在的響亮頭銜、物質獲得、社會關係,是更為珍貴的;人們或者可以在一種無疑的宗教「信心」(Faith) 裡獲得超越自己的慰藉,另一方面,佛陀則是根據中邊的觀察理解,提供了一套超越自我,身心訓練的方法論。

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原本的教導,與今日一般人們對佛教的認知,往往有著相當大的差別,歷史的佛陀是「人世間」的佛陀,人類中的一員覺悟者,不以他方神聖自居,不是夜叉金剛明王、大力鬼神之屬,佛陀關心的是「此時、此地、此人」的現實苦受、憂悲苦惱原因與其解決,而不是自己死後世界,與死的時候要怎樣安排,不是討價還價的唸多少咒、拜多少大禮拜,讓自己今天、今年、今世、或來世好過一點。

佛陀曾歸納的說:「

     世尊現法律,離諸熱惱,非時通達,即於現法,緣自覺悟


」(雜含卷二0‧五五0經)

「非時」就是沒有時間限制的,只要現下當下持續思惟 (緣起生滅)「法」(Dharma)義,什麼時候都可以開悟 (當下只見到自己身心緣起生滅的完全無我)。

佛陀最先的教法是適應印度社會當時出離世間風氣的「解脫道」(所謂的「小乘」Hinayana 或「聲聞佛教」 ),約200年後之後,部派分裂,西元一世紀左右,「菩提(菩薩)道」(就是所謂的「大乘佛教」 Mahayana)發展完備,而完全發揚佛陀參與世間的本懷,

大乘佛教氣象萬千,「慧學」方面的理論、方法論更為完備,先後有聖龍樹的「中觀」與聖無著世親的「瑜伽」兩種大乘系統,對

相對真理的「邊」;或稱「世俗諦」,
絕對真理的「中」;或稱「勝義諦」,

有詳細的闡示與邏輯論證,但其基礎仍是架構於最基礎
「解脫道」的「世俗諦」與「勝義諦」;

原始阿含經教稱這兩者為「
法住智」與「涅槃智」,是所謂的「現法律」,足以解脫的慧學核心:

◎法住智 (knowledge of the relationship of states)
                    知(生死)流轉;知因果的表象必然性;   
                    知有生有滅;知「有為」的世俗

◎涅槃智
(knowledge of nibbana)
                    知
(生死)還滅;知因果的自性本空寂性
                    知不生不滅;知「無為」 勝義

佛陀的教導是:

        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

,也就是說,要從動態的相對生滅來去不止(邊),去看到沒有絲毫自性的煩惱,本來空寂(中);

昨天還哭的淚流不止,今天,甚至一個小時以後,卻沒有那麼傷心了,為什麼? 「法爾如是」,因為這些感覺是生滅來去的相續而已,能常常看到這一點,就是一種「相似悟境」,才有「見法」的可能,而「見法即是見佛」!

一般讀經、讀咒的唸頌拜懺,在「信根」上的學習,當然是一種適當的宗教胸懷培養,但是如果沒有如理思惟的聞、思、修慧學習,「慧根」的培養,那麼現今當下的所謂佛教,也就與一般民間信仰,交換條件式的求日子好過一點,沒有什麼差別了。
(註: 五根= 「信根(四正淨) 、精進根(四正勤)、 念根(四念處)、 定根(四禪定)、 慧根(四聖諦)」 是「解脫道」基礎 )

讀經、拜懺、祝禱求日子好過一點,也是一般百姓的平常趨吉避凶需求,滿不滿願,總也是善男信女,善良社會教化功能,立義甚佳,但是,如果行者僅以此「人天善法」為滿足,不免在佛陀教導裡得少為多,辜負了佛陀時教「根本命題」「一大事因緣」(悟入佛之知見),說法四十九年
「解脫道」與「菩提道」的苦心。

只要有一個人的身心五蘊,是與真理的「法」時刻正見相應的,那就是法的真理體現,就是法輪常轉,行者之間當互勉之。

近讀
開仁法師整理的「法住智」、「涅槃智」,簡明而易解;貼在這裡做一結論



《阿含經》的「法住智、涅槃智」

開仁法師

一、法住智(dhammaTThiti-JANan ; knowledge of the relationship of states)

(一)【經】        (註: 《雜阿含經》)
◎知、見緣起的流轉與還滅
◎在十二支的三世因果中確認緣起之必然性(決定智)
◎得知有業報而無作者的無我正見

(二)【論】
◎有部:本宗:有為,通於無漏
                有餘師:有為,通於漏盡
◎瑜伽:有為,通於無漏   
(註: 《 瑜伽師地論》)
◎成實:有為,不通於無漏
◎智論:法智,分別諸法智慧(別相)
(註: 《大智度》)

二、涅槃智(nibbAne-JANan ; knowledge of nibbana)

(一)【經】
◎無明確的定義,近於涅槃之異名

(二)【論】
◎離有為有漏,聖者所內證
◎智論:涅槃智慧(總相)

三、南傳註疏

(一)《相應部註》(Spk II,117)
(註: 南傳經典 )
住智:觀智,它先生起。涅槃智:觀行終了時轉起的道智。它後來才生起。
因此世尊那麼說。

(二)《相應部古疏》(Spk-pT II,124)
諸法的住(性),彼自性(性),是法住(性),即無常、苦、無我(性)。
關於彼 [無常等] 的智,即是法住智,故說觀智。
四、印順導師的解釋

(一)《成佛之道》(增注本)(p.224~p.225)

◎法住智:

法住智是對於因果緣起的決定智。這雖然是緣起如幻的俗數
法,但卻是正見得道所必備的知見。(如不能了解緣起的世
俗相對性,假名安立性,而只是信解善惡,業報,三世等,
就是世間正見,不名為智。)

◎涅槃智:

如依此而觀緣起法的從緣而生,依緣而滅,是盡相,壞相,
離相,滅相,名涅槃智。這是從緣起的無常觀中,觀一切法
如石火電光,纔生即滅;生無所來,滅無所至,而契入法性
寂滅。這就是:『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
樂』。
由無常(入無我)而契入寂滅,是三乘共法中主要的解脫法門(還有從空
及無相而契入的觀門)。

◎法住智:知流轉;知因果的必然性;知生滅;知有為世俗
◎涅槃智:知還滅;知因果的空寂性;知不生滅;知無為勝義

(二)《空之探究》(p.150~p.152)

《雜阿含經》中,長老比丘們告訴須深(SusIma)比丘,他們是阿羅漢,
但不得四禪(《相應部》說不得五通)及無色定。須深覺得難以信解,佛
告訴他說:「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
後知涅槃」。這是說,阿羅漢有先後層次,也可說有二類。

一、法住智(dharma-sthititA-jJAna)知:緣起被稱為法性、法住,所以法
住智是從因果起滅的必然性中,於五蘊等如實知,厭,離欲,滅,而得解
脫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雖然沒有禪定,
但煩惱已盡,生死已了。這是以慧得解脫,知一切法寂滅,而沒有涅槃的
自證。

二、涅槃智(nirvANa-jJAna)知:生前就能現證涅槃的絕對超越(即大乘
的證入空性,絕諸戲論;也類似一般所說的神秘經驗),名為得現法涅槃;
在古代,被稱為得滅盡定的俱解脫(不過滅盡定,論師的異解紛紜)。這
可能是二類阿羅漢,也可能是先後契入的層次。
在佛教界,慧解脫聖者是沒有涅槃智的;俱解脫者有涅槃智,是入滅盡定
而決定趣涅槃的。惟有另一類人(絕少數),正知見「有滅涅槃」而不證
得阿羅漢的;不入滅盡定而有甚深涅槃知見的,正是初期大乘,觀一切法
空而不證實際的菩薩模樣。

(三)《空之探究》(p.221~p.222)

須深出家不久,聽見有些比丘們說:「生死已盡,……自知不受後有」,
卻不得禪定,是慧解脫阿羅漢。須深聽了,非常疑惑。佛告訴他:「彼先
知法住,後知涅槃」。慧解脫阿羅漢,沒有深定,所以沒有見法涅槃的體
驗,但正確而深刻的知道:「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無無明
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餘支例此)。這是正見依緣起滅的確定性
──法住智,而能得無明滅故行滅,……生滅故老死滅的果證。這樣的緣
起──依緣而有無、生滅的法住性,怎能說是無為呢!

(四)《印度佛教思想史》(p.28~29)
從釋尊的教說中,可見阿羅漢智:有先後層次,也有二類阿羅漢。法住智
知:緣起法被稱為『法性』、『法住』,知法住是知緣起。從因果起滅的
必然性中,於(現實身心)蘊、界、處如實知,厭、離欲、滅,而得『我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己辦,不受後有』的解脫智。雖沒有根本定,沒
有五通,但生死已究竟解脫,這是以慧得解脫的一類。涅槃智知:或是慧
解脫者的末『後知涅槃』;也有生前得見法涅槃,能現證知涅槃,這是得
三明、六通的,名為(定慧)俱解脫的大阿羅漢。雖有二類不同,但生死
的究竟解脫,是一樣的;而且都是『先知法住,後知涅槃』的。

(五)《印度佛教思想史》(p.72)

慧解脫者是以法住智,知緣起的因果生滅而得證的。

俱解脫者能深入禪定,得見法涅槃,也就是以涅槃智得證的。
阿羅漢如此,初見諦理的,也就有此二類:

以法住智見道的,與次第見四諦得道相合;
以涅槃智而證初果的,與一念見滅得道相合。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mptytraveler&aid=3541345

 回應文章

悅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Too hard
2009/12/17 19:03
我覺得自己很沒有慧根耶﹐為甚麼這篇讀起來好深奧? 可能是我沒取名 "福慧增" 的關係. BTW﹐這名字有特別的典故嗎 ?讀完這篇的心得是: 我只想知道為甚麼 ET 取名福慧增?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12-18 13:37 回覆:

ㄝ... 妳這描述,好生熟悉,想起以前一開始做研究時,每次聽人發表論文,

都是鴨聽雷,沒聽懂幾篇,可一年,兩年過去了,沒吃過豬肉,也會看過

很多豬走路;而自成一家之言論   能說出一套道理了,

所以,假以時日,妳必能福慧增上,就算啥都沒增,也算結了「法緣」,

BTW

我這也是10年以後讀出的一點名堂,權充心得報告,

明眼人來看是不值一文錢的。

謝謝妳不嫌棄


光的使者 ( 一個回家的旅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分享
2009/12/06 23:56
謝謝你的分享.

最近在看"天台宗" (又稱法華宗) 的教義. 在次第上, 說得相當清楚明白.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12-07 04:54 回覆:
天台智者大師 對中國佛教 最大的貢獻是對
「止觀」 (為因,「定慧」為果) 的整理
所以其"小止觀" "釋禪波羅密" 是北傳(如來)禪的重要著作

但是其判教 卻是與印度歷史不符
參考即可 例如
他把印度後期走向唯心論偏峰的 "本有、清靜"如來藏 判為"圓教"
早期的 身 、心 並重 (四念處) 阿含(藏教) 、般若(通教) 說是 "權教"
反客而為主 造成中國佛教 向來的唯心思想 唯心經典主流 他方淨土為主
反而脫離現實甚多...


醬雅亞 本心繪岡靜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真難,不是知識太難
2009/11/30 22:58


知識性的東西都可增長,包括歷史,可以認識、理解、欣賞;解脫之道的教理(pariyatti)和一般知識卻不盡相同。兩者若混淆,會走多路,或者多歧亡羊,也不在溝通的同範疇。
我只是出於這樣的善意。
其餘的,很難說盡;無常、苦、無我是「相」,不是世俗諦;另外,也誤解了我所提權威之意;不過,我向來不太信權威,包括鼎鼎大名者,也不信道聽塗說。

真的,請要小心,特別是那些探討相當精準部分的。 有時我寧可信一位小朋友說的話。

不過,我想您應該是有把握的吧。

上文,是我就我的回應做回應,自言自語吧。


亞雅醬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11-30 23:46 回覆:
不明白你分割「相」和「世俗諦」的立足點為何
如果一位能見到無常、苦、無我「相」的入流者
還不算是見到「世俗諦」(仍有上界結使)
那我想你我對「世俗諦」的了解確實不同
我當然尊重你的看法

不明白「你寧可相信一位小朋友」的這種反智態度動機為何
是有些禪宗的皮毛之相
倒是想起文革期間貶抵知識份子
一律視為臭老九 革命者的自大

我以為 不論作學問 與親證真理
都不是一步登天的 而要一步一步的釐清
現代知識豐富比之2500 年前民智未開
什麼都不可說 也說不清楚
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不確定你的精準 是什麼 小心什麼
難道 與你理解不同的就是不精準
避免怕「不精準」
就放棄 不可以 用現代語言溝通真理?
我以為民主式的多元化
依古教 依人類的理性
應該更適合迫近真理

謝謝你的問題與意見


醬雅亞 本心繪岡靜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直心是法友
2009/11/30 00:09


您這麼用心,可若一些關鍵毫釐之差,失之多矣呢!
這樣子很可惜,與之共勉。文章內(可能)多處謬誤,或為引用、引言本身最原先(的法義)即有誤等。略舉重要幾點,切心提出,作為提醒,但礙於文字表達有限與若法義詳寫需長,可能無法盡意,多包涵:

1.「佛陀最先的教法是適應印度社會當時出離世間風氣的「解脫道」(所謂的「小乘」或「聲聞佛教」 Hinayana),約200年後之後,部派分裂,西元一世紀左右,「菩提(菩薩)道」(就是所謂的「大乘佛教」 Mahayana)發展完備,而完全發揚佛陀參與世間的本懷,」

→1.1佛陀的教法就是佛陀的教法,哪裡有什麼「佛陀最先的教法」呢?等。
→1.2「Hina」一詞有「下劣、卑俗」涵義,卻從來沒有「小」之意,如果我們深懷對三寶感念與敬虔,就不敢這麼認為了,想想如果沒有五百大阿羅漢結集三藏,現在如何聞法。
→1.3「聲聞」:「savaka」,也不是用「Hina」,況且我們都是savaka,從聽而聞法的「弟子」。

2.「依緣而滅,是盡相,壞相,離相,滅相,名「涅槃智」」
→2.1這句話應該是指「法住智」。
→2.2可以說「涅槃(智)」的同義詞是「滅」,「涅槃」卻是無相。

3.「慧解脫阿羅漢,沒有深定,所以沒有見法涅槃的體驗,」
→這句話大錯特錯。姑且不探究法義,光是淺淺望文生義的因果關係,就說不通了。既然是「慧解脫」,是解脫者,怎麼會沒有見法呢?

4.「法住智」不屬「世俗諦」的範疇,世俗諦是「概念」(pannati),法住智指觀一切行法(sabbe sankhara)為「無常、苦、無我」,已不是概念,雖然未達「涅槃智」,卻已是「小須陀洹」。這在一般人已經很難達成。

5.阿羅漢智有「慧解脫」與「俱解脫」,都是有「涅槃智」的經驗,可以說有兩類阿羅漢,但是卻不可以說「有先後層次」。

再次提醒,太多問題出於「權威」,但是,如來指出的路是我們自己要走。

要說,還有,可是「key」,就某一種範疇來說,真得無法詳盡,略聊法意。
沒說之處,請原諒。


亞雅醬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9-11-30 07:57 回覆:
回覆您的看法如下:

1. 1 佛陀身教言教或許是一味的,但是歷史上,學生的接收卻是有選擇性的;原始僧團,而部派分裂為上座部/大眾部,而有大乘思想的發展,是歷史事件的事實,也是常識,務請多參讀幾本《佛教思想史》
[A] [B] [C] [D],[C] 曾是台大哲學系的教科書,也羅列了中外學者資料來源。

1.2/1.3 前後文意(Context) 應該很清楚,這是一般文獻哩,中性的歷史說法 ;小是相較於大,並無你說的卑小意,不過, 我還是把Hinayana (small vehicle) 移到小乘佛教後面,以反映中文。

2.  這本是分兩智的動機,因為涅槃智不能直接得到,必須有
從"法住智"「動態」無常事象的觀察過程 (先親見生滅不住) 而最終直接經驗到「靜態」寂靜本體 (緣起自性空)的"涅槃智"

所以,我以為這個到涅槃智的過程描述,並無錯誤,另一方面,我想你的 2.2 是錯誤的涅槃觀;  涅槃是煩惱的止息,非是概念「滅」(「灰身滅智」) (見《雜阿含經》卷五,一○四經) 涅槃是「無為法」(無生住滅),「無相」只是三三昧之一的解脫門(是世俗下手)

3. "這句話" 不在本文內(?)  但是也沒有說錯 !
"定"和"解脫(生死輪迴)"本來就是兩件事,「慧解脫」是不須深定
(但至少要未到地定、電光火石定) 南北傳佛教都承認的說法,
慧解脫沒有定境的神秘涅盤智宗教經驗,但是是可以自知自作證,經上有描述自問自答的方法,例如作意好色,看自己的反應就知道,不一定要定的經驗,才知道解脫愈否。

4. 難道這樣的"觀到一切行法(sabbe sankhara)為「無常、苦、無我」相" 不是世俗的真理(世俗諦)? 這個階段愈涅槃智當然是不同的

5. 為什麼不行? (見 3 並請再從經裡描述的慧解脫多做理解)
慧解脫的定力起先不足,但努力修定,出定後,配合道智觀,現生感受涅槃智是合理的,這種分法,就是鼓勵行者,即使像在家修深定不易成,不妨在生滅無常法義上聞思修"如理作意",一樣有解脫的可能,是一種在家聲聞解脫道的好建議

關於我所學習的「權威」對象:
學《部派佛教概論》時的加大柏克來Lankaster 教授 80 歲,闡揚「大乘是佛說」中觀大乘的的100 歲印順導師,畢身研究佛教思想史,著作等身,不值得參考嗎?

不太明白您的「提醒」反「權威」是何意?

在我看來,覺得只是一種反智性的政治宗教狂熱態度,

本文範圍,很簡單,主要是在回歸「法住智」的二階段學習,行者不要脫離一般常識,馬上說修說證,"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 本就是阿含原意,並非"權威"的主張。

有一點歷史了解,才能 「正直捨方便, 但說無上道」
避免總是祖師大德說的,超過佛陀原始教導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