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29 13:23:17瀏覽1429|回應4|推薦57 | |
The believer is happy; the doubter is wise. 全心相信者是快樂的;懷疑論者是明智的 ─Hungarian proverb 中邊之辨 (三) 延續前面抽象概念「中」(絕對真理) 與「邊」(相對真理)的討論,引用過了佛、道、儒家頗為一致觀念上的看法,我以為是可以建立一套思維的邏輯,再摻入整體意識「人道主義」、儒家「恕道」的精神, 我們不難在人事、倫理學觀點上的 善惡之間,入世出世間,"To do or not to do ?" 的對立衝突價值裡,雖然有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卻能看到自己內部精神上超越,平靜參與世間態度。 誠實面對自己身體生理、心理上的掙扎矛盾,進而尋得究竟的平靜解脫,終究是一種人生偉大自我完成的畢生靈魂尋找旅程: 能夠戰勝自己當下,患得患失的慣性恐懼,較之於人生結束時,所獲得外在的響亮頭銜、物質獲得、社會關係,是更為珍貴的;人們或者可以在一種無疑的宗教「信心」(Faith) 裡獲得超越自己的慰藉,另一方面,佛陀則是根據中邊的觀察理解,提供了一套超越自我,身心訓練的方法論。 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原本的教導,與今日一般人們對佛教的認知,往往有著相當大的差別,歷史的佛陀是「人世間」的佛陀,人類中的一員覺悟者,不以他方神聖自居,不是夜叉金剛明王、大力鬼神之屬,佛陀關心的是「此時、此地、此人」的現實苦受、憂悲苦惱原因與其解決,而不是自己死後世界,與死的時候要怎樣安排,不是討價還價的唸多少咒、拜多少大禮拜,讓自己今天、今年、今世、或來世好過一點。 佛陀曾歸納的說:「 世尊現法律,離諸熱惱,非時通達,即於現法,緣自覺悟 」(雜含卷二0‧五五0經) 「非時」就是沒有時間限制的,只要現下當下持續思惟 (緣起生滅)「法」(Dharma)義,什麼時候都可以開悟 (當下只見到自己身心緣起生滅的完全無我)。 佛陀最先的教法是適應印度社會當時出離世間風氣的「解脫道」(所謂的「小乘」Hinayana 或「聲聞佛教」 ),約200年後之後,部派分裂,西元一世紀左右,「菩提(菩薩)道」(就是所謂的「大乘佛教」 Mahayana)發展完備,而完全發揚佛陀參與世間的本懷, 大乘佛教氣象萬千,「慧學」方面的理論、方法論更為完備,先後有聖龍樹的「中觀」與聖無著、世親的「瑜伽」兩種大乘系統,對 相對真理的「邊」;或稱「世俗諦」, 絕對真理的「中」;或稱「勝義諦」, 有詳細的闡示與邏輯論證,但其基礎仍是架構於最基礎「解脫道」的「世俗諦」與「勝義諦」; 原始阿含經教稱這兩者為「法住智」與「涅槃智」,是所謂的「現法律」,足以解脫的慧學核心: ◎法住智 (knowledge of the relationship of states): 知(生死)流轉;知因果的表象必然性; 知有生有滅;知「有為」的世俗。 ◎涅槃智 (knowledge of nibbana): 知(生死)還滅;知因果的自性本空寂性; 知不生不滅;知「無為」 勝義。 佛陀的教導是: 「 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 」 昨天還哭的淚流不止,今天,甚至一個小時以後,卻沒有那麼傷心了,為什麼? 「法爾如是」,因為這些感覺是生滅來去的相續而已,能常常看到這一點,就是一種「相似悟境」,才有「見法」的可能,而「見法即是見佛」! 一般讀經、讀咒的唸頌拜懺,在「信根」上的學習,當然是一種適當的宗教胸懷培養,但是如果沒有如理思惟的聞、思、修慧學習,「慧根」的培養,那麼現今當下的所謂佛教,也就與一般民間信仰,交換條件式的求日子好過一點,沒有什麼差別了。 (註: 五根= 「信根(四正淨) 、精進根(四正勤)、 念根(四念處)、 定根(四禪定)、 慧根(四聖諦)」 是「解脫道」基礎 ) 讀經、拜懺、祝禱求日子好過一點,也是一般百姓的平常趨吉避凶需求,滿不滿願,總也是善男信女,善良社會教化功能,立義甚佳,但是,如果行者僅以此「人天善法」為滿足,不免在佛陀教導裡得少為多,辜負了佛陀時教「根本命題」「一大事因緣」(悟入佛之知見),說法四十九年「解脫道」與「菩提道」的苦心。 只要有一個人的身心五蘊,是與真理的「法」時刻正見相應的,那就是法的真理體現,就是法輪常轉,行者之間當互勉之。 近讀開仁法師整理的「法住智」、「涅槃智」,簡明而易解;貼在這裡做一結論 《阿含經》的「法住智、涅槃智」 開仁法師 一、法住智(dhammaTThiti-JANan ; knowledge of the relationship of states) (一)【經】 (註: 《雜阿含經》) ◎知、見緣起的流轉與還滅 ◎在十二支的三世因果中確認緣起之必然性(決定智) ◎得知有業報而無作者的無我正見 (二)【論】 ◎有部:本宗:有為,通於無漏 有餘師:有為,通於漏盡 ◎瑜伽:有為,通於無漏 (註: 《 瑜伽師地論》) ◎成實:有為,不通於無漏 ◎智論:法智,分別諸法智慧(別相) (註: 《大智度論》) 二、涅槃智(nibbAne-JANan ; knowledge of nibbana) (一)【經】 ◎無明確的定義,近於涅槃之異名 (二)【論】 ◎離有為有漏,聖者所內證 ◎智論:涅槃智慧(總相) 三、南傳註疏 (一)《相應部註》(Spk II,117) (註: 南傳經典 ) 住智:觀智,它先生起。涅槃智:觀行終了時轉起的道智。它後來才生起。 因此世尊那麼說。 (二)《相應部古疏》(Spk-pT II,124) 諸法的住(性),彼自性(性),是法住(性),即無常、苦、無我(性)。 關於彼 [無常等] 的智,即是法住智,故說觀智。 四、印順導師的解釋 (一)《成佛之道》(增注本)(p.224~p.225) ◎法住智: 法住智是對於因果緣起的決定智。這雖然是緣起如幻的俗數 法,但卻是正見得道所必備的知見。(如不能了解緣起的世 俗相對性,假名安立性,而只是信解善惡,業報,三世等, 就是世間正見,不名為智。) ◎涅槃智: 如依此而觀緣起法的從緣而生,依緣而滅,是盡相,壞相, 離相,滅相,名涅槃智。這是從緣起的無常觀中,觀一切法 如石火電光,纔生即滅;生無所來,滅無所至,而契入法性 寂滅。這就是:『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 樂』。 由無常(入無我)而契入寂滅,是三乘共法中主要的解脫法門(還有從空 及無相而契入的觀門)。 ◎法住智:知流轉;知因果的必然性;知生滅;知有為世俗。 ◎涅槃智:知還滅;知因果的空寂性;知不生滅;知無為勝義。 (二)《空之探究》(p.150~p.152) 《雜阿含經》中,長老比丘們告訴須深(SusIma)比丘,他們是阿羅漢, 但不得四禪(《相應部》說不得五通)及無色定。須深覺得難以信解,佛 告訴他說:「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 後知涅槃」。這是說,阿羅漢有先後層次,也可說有二類。 一、法住智(dharma-sthititA-jJAna)知:緣起被稱為法性、法住,所以法 住智是從因果起滅的必然性中,於五蘊等如實知,厭,離欲,滅,而得解 脫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雖然沒有禪定, 但煩惱已盡,生死已了。這是以慧得解脫,知一切法寂滅,而沒有涅槃的 自證。 二、涅槃智(nirvANa-jJAna)知:生前就能現證涅槃的絕對超越(即大乘 的證入空性,絕諸戲論;也類似一般所說的神秘經驗),名為得現法涅槃; 在古代,被稱為得滅盡定的俱解脫(不過滅盡定,論師的異解紛紜)。這 可能是二類阿羅漢,也可能是先後契入的層次。 在佛教界,慧解脫聖者是沒有涅槃智的;俱解脫者有涅槃智,是入滅盡定 而決定趣涅槃的。惟有另一類人(絕少數),正知見「有滅涅槃」而不證 得阿羅漢的;不入滅盡定而有甚深涅槃知見的,正是初期大乘,觀一切法 空而不證實際的菩薩模樣。 (三)《空之探究》(p.221~p.222) 須深出家不久,聽見有些比丘們說:「生死已盡,……自知不受後有」, 卻不得禪定,是慧解脫阿羅漢。須深聽了,非常疑惑。佛告訴他:「彼先 知法住,後知涅槃」。慧解脫阿羅漢,沒有深定,所以沒有見法涅槃的體 驗,但正確而深刻的知道:「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無無明 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餘支例此)。這是正見依緣起滅的確定性 ──法住智,而能得無明滅故行滅,……生滅故老死滅的果證。這樣的緣 起──依緣而有無、生滅的法住性,怎能說是無為呢! (四)《印度佛教思想史》(p.28~29) 從釋尊的教說中,可見阿羅漢智:有先後層次,也有二類阿羅漢。法住智 知:緣起法被稱為『法性』、『法住』,知法住是知緣起。從因果起滅的 必然性中,於(現實身心)蘊、界、處如實知,厭、離欲、滅,而得『我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己辦,不受後有』的解脫智。雖沒有根本定,沒 有五通,但生死已究竟解脫,這是以慧得解脫的一類。涅槃智知:或是慧 解脫者的末『後知涅槃』;也有生前得見法涅槃,能現證知涅槃,這是得 三明、六通的,名為(定慧)俱解脫的大阿羅漢。雖有二類不同,但生死 的究竟解脫,是一樣的;而且都是『先知法住,後知涅槃』的。 (五)《印度佛教思想史》(p.72) 慧解脫者是以法住智,知緣起的因果生滅而得證的。 俱解脫者能深入禪定,得見法涅槃,也就是以涅槃智得證的。 阿羅漢如此,初見諦理的,也就有此二類: 以法住智見道的,與次第見四諦得道相合; 以涅槃智而證初果的,與一念見滅得道相合。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