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17 03:37:53瀏覽2271|回應5|推薦37 | |
「觀察」: 復次、由五種相,正勤方便,觀察緣起,能盡眾苦,能作苦邊。
何等為五? 一者、觀察諸緣生法生起因緣, 二者、觀察彼滅因緣, 三者、如實了知能趣(=趨)彼滅正行, 四者、修行「法」、「隨法」、「行」, 五者、於證離增上慢: 如是名為善巧觀察及果成滿。 始從未來,依因緣「苦」,逆次乃至「識」緣「名色」[1], 由四種相觀察通達,修習正行。 謂由二相,觀察當來 因有故果有,因無故果無; 既觀察已,通達因無由修正行, 既通達已,隨正修行法隨法行。 又正觀察, 於現法中無明為緣,福及非福、不動新業, 因法有故,隨福、非福、不動業行果識等有; 彼(無明)非有故,此(福、非福、不動行果識等)有亦非有。 既觀察已,如前通達及正修行。 正修行時, 不造無明為緣新業,故業觸已速能變吐(=斷滅、除遣), 於現法中證得如前現見聖道、道果涅槃。 彼於爾時,譬如陶師,舉煩惱火隨眠烝(=蒸)熱, 隨有識身熟烝熱瓮(=罋,瓶),置極清涼涅槃岸上, 令離一切煩惱烝熱,又令如瓦有識身攝依得清涼。 應知如前領受所有身邊際受,乃至廣說,未捨命來常處恆住, 終不退失阿羅漢果,亦不能造無明緣行。 云何於證離增上慢? 謂彼爾時,成就能緣緣起妙善清淨智見,作是思惟: 依勝義諦,無流轉者,無涅槃者 [2], 唯有 彼彼法生故,令彼彼法生, (無明生→有、生→苦(老病死)生) 彼彼法滅故,令彼彼法滅。 (無明滅→無生→苦(老病死)滅 )
知識與智慧 正向苦邊 「知識」的意義,一般而言,應該比較容易定義:我們都讀過很多年的書,各行各業,各種學問,這當然也包括口說耳傳的一般常識。至於什麼是「智慧」,就值得討論一下:譬如,我們可能常常看到父執輩們,或是鄉野村夫,他們或許沒什麼高學歷的專業知識,但是,常常也能說出一些經驗之談的智慧之語,相反的,看來有學問學歷高的人,言語脫離現實,學院派的閉門造車,主張「何不食肉糜」的也是屢見不鮮; 所以,顯然,兩者都很重要,良好的知識訓練,加上人生經歷的真實經驗,才能有脫俗不凡的眼光,剔透生活的高貴真義,而建立自己獨特的生命風格;反智性的貶低學院知識價值、土法煉鋼,與閉門造車式的不食人間煙火、非經驗論的書生誤國,終究都是要窒礙不行的「兩邊」,不得中道而行之的極端;所以,知識是眼目、方向,智慧則是藉由方法論的實踐以後的親驗: 這就是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如果把討論範圍縮小為對人精神生命的提升,尤其是生命真實身心苦(憂悲苦惱)受的現實與解決,佛陀在這兩件事的看法是 o 解決苦的知識─正見 (緣起: Dependent Origination) o 解決苦的智慧─般若 (Prajna: 親驗的智慧) 「正」的漢譯,不是一種排他唯我性(正統/非正統 等)的意思,原始經教裡前後文多半是 ‧ 「究竟苦邊」(苦的完全結束)、 ‧ 「正向苦邊」(朝向苦的完全結束)、 ‧「(離苦行、樂行而專注觀察「緣起」的)中道、(八)正道」的方法等, 也就是說就「脫離苦」(包括身苦、心苦)而言,在佛陀看來最有力量的就是「正見緣起」(知識),和「親自經驗的般若」(智慧);脫離苦,包括從新的角度來看待當下的苦;轉換看法,存入新的緣起概念,不生渴望期待,將來衰敗相發生(一定會發生),就不感到意外;以一期生命週期的結束來說,這也包含停止未來有「生」,而接著不可避免的「老、病、死」衰敗過程。 正見緣起─知識 上面舉了一段玄奘法師翻所譯出的論,解釋《雜阿含經》裡一段緣起相應的文,這一段論主要是說明佛陀教導的「緣起」法 (Dependent Origination) 古意,這個最基本,也是中國人常常望文生義,誤解最多的主題: (A) 萬事萬物的存在、發生,必然相依於其他客觀條件而產成。 既然一切身心萬物是相成相依,「此有故彼有」,條件式的存在,邏輯上自然的推論就是, (B)不依客觀條件、沒有「生、住、滅」過程,永久性、主觀性人事物不存在。 所以初期大乘的《般若》系統總是描述這件真實(Fact) 的觀察為 「緣起如幻」、「如夢幻泡影,如(朝)露亦如(閃)電」、「如(雷)響、如野馬(海市蜃樓)、如陽焰、如芭蕉(其內中空)」… 等等 但是,人類心內情感上總是有一種自我存在真實感直覺,因而投影一種「永恆」的錯覺或是期望,這種形上物(metaphysical object) 或是自性(self, ego)存在的誤解,或可能是人云亦云的誤導,也有可能是經過專心禪定、靈修的個人宗教經驗,它是很真實的感受;並非故意欺人; 印度婆羅門教裡,儒家聖、賢,神教等,都有這種「與梵(Brahma)合一」,或「天人合一」的境界體會,其實,這也都已是人類淨化超越相當的層次,不過,這些境界,照佛陀的體悟,是一種「定境」的存在,然而,即使它能與天地同壽、御天而行的仙道也罷,既然是一種身心「存在」(“有” existence ), 根據 (B)的真實觀察,終究還是要漸漸衰壞(例如,天人有「五衰相現」),定力退失,定力退失以後,過去業力動能(karmic momentum) 因緣主導,還是會從「一種存在」轉到「另一種存在」重複(A)的過程 ,繼續不可避免的經驗身心衰敗的痛苦。 也就是說一般後期佛教的「緣起不滅」、「真空妙有」、「去除假我,真我即現」、「本有佛性」,繞來繞去,最後歸結出一種永恆式的「本體論」、「唯心論」,這或是禪修、靈修、氣功過程的一種體驗,但卻不是佛陀「緣起」「自性畢竟空」之古教原意。 現證(可經驗)般若─智慧 照佛陀《阿含》古教、如果沒有由「身念處」下手的「四念處」(正行、隨法、次法) 開始練習觀察經驗自身「緣起」相依,只見「生」(發生、出現、開始)、「滅」(停止、消失、結束)過程 (或是只觀察滅、滅、滅…) 無主體性, 「不見一物真實可取而無過患」,愛戀的滿足當下就包含了敗壞失望的種子,那麼,下一個「有」的質能互換的存在狀態,就要不可避免的繼續發生:一旦「生」了,老病死的衰敗就是必然了; 所以,「正行」(趨向解脫的方法)觀察的主題就是「十二因緣」,簡而言之,就是觀察到以「無明」為根本的渴愛:對於方生方死、瞬間才生才滅的內、外、身、心、環境動態現象,誤解為永久不變,這就成為身心(五蘊)相續動能,繼續的植入導向苦受的身苦、心苦: 無明 →...→(渴)愛→(執)取→(後)有 → 生→老、死(苦) 一個人要是真正能活出這種智慧,瞭解了生死煩惱相續生滅如幻,一如白天和黑夜、四季的交替,我們就不難明白那種時刻活在當下的氣魄,「身苦心不苦」;以及為什麼 蘇格拉底被迫服毒自殺前,門徒悲傷不已,他卻只是交代要替他歸還欠鄰居的一隻公雞,然後從容待死; 孔子的學生子路被仇家迫害打成肉醬前,還能從容的調整正衣冠。 耶穌被迫害,行刑時還是要求他的天父原諒這些迫害他的人,悲憫人們的無知。 這幾位聖者,都是何等的氣魄,他們一定都經過長期心靈練習的累積,正心誠意,身心真正的能與智慧自然結而為一,在任何時候,都不在世間的禍福、窮通、夭壽限制之內,須臾之間失去「正念」、「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而憂惱; 這樣的依「智慧」為繫心目標的大「定」,「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所產生的無限的寬容與勇氣,就是吾人足以超越憂苦、「究竟苦邊」心靈高尚的品質,與力量來源, 生命結束的當下,一個人的心裡品質滿是智慧、平安、寬容與愛,不管他們生命相續的下一站是那裡,相信一定也是那樣充滿著寧靜、寬大、有愛的地方。 我作如是想。 [1] 十二緣起: 由無明動能而有渴愛,因緣相待而造成不可避免的未來苦受 如前所述,沒有「渴愛」(craving, desperate, bounded ),不是沒有「愛」(love, kindness);也決不是「冷漠」、「無感」、「麻木」(indifferent, passionless, numbness )等等。 [2] 『般若經』說的:「菩薩坐道場時,觀十二因緣不生不滅,如虛空相不可盡,是為菩薩不共中道妙觀」;就是先觀察有「生」「滅」煞有介事的相對現象,而後發現,如幻生滅背後的卻是沒有絕對生滅(「不生不滅」)的涅槃、寂靜、苦的止息。 [3] 論文所註《雜阿含經》292 經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