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09 23:09:52瀏覽2884|回應5|推薦11 | |
那年在洛杉磯做事,爲了業務需要,小子必須時常到外州客戶那裏去談生意。
有一次小子趕著要到德州出差,因爲在辦公室準備一些商務資料時有點耽擱,所以出門時已是非常趕了。 那天是走洛杉磯東邊的安大略機場(Ontario Airport, CA/ONT),該機場當年還不大,有點像早年的松山機場。中間是航站(Terminal Building),兩旁伸出去是甬道與停機坪,以板牆將非管制區隔開。航站前方是短期(Short Term)停車場,所以當我開車到停車場時,一眼就可以看到我要搭乘的飛機——而且在那時段,正好該航空公司僅有一班,所以一看便沒錯。
我開到停車場時已經距啓飛時刻(departure time)僅有兩分鐘,如果我能跑得快一點,只能說差不多有機會趕得上。而且我知道航班在關艙門之後,機長與空服、塔臺、以及地面機務還有好多確認的動作,之後才會由大拖車(Big Tug)推出停機位置。所以在那一刹那我大約還有5分多鐘的機會。 那時候全美國的機場都還有所謂的登機門報到服務(boarding gate check-in):只要旅客沒有托運行李(check-in luggage),就可以不需要在航站的櫃檯報到劃位(check-in),可以直接到登機門口劃座位。我因爲是短期(三天)的差旅,所以只帶了公事箱和西服袋(garment bag)——那時還沒有流行小拖輪行李(rolling suitcase)。自然就可以利用這個服務直接奔到登機口(boarding gate)嘍。 於是一待停好車,就提起箱袋開始趕緊跑,跑,跑。
以前的安全檢查也簡單,只有對手提行李做X-光掃描和簡單搜身動作,那天我穿著簡單,又加上運氣好,檢查綫沒人排隊。檢查員看到我遠遠的跑過來,就也趕緊的操作行李掃描履帶。「沒問題!」「O.K. and hurry up!」——一面還催我「快,快!」。 通過檢查台,便是接到外頭一條長長的登機甬道,就像以前的公路局車站,一排停機位,每架飛機停靠時就是機頭對著甬道。
我一面跑著,一面看見該班飛機已經慢慢地推出停機位置,也就是說已經屬於啓飛狀態(departure status)。照説這時飛機已經在上路的狀態,不可能再接納乘客了。 但我那時心裏抱著:「都已經到了甬道,即使搭不上,我也一定要跑去試試看!」所以就一路跑,一路還向機頭的駕駛艙揮手表示想登機。我想機長是可以看到我在奔跑的。
當我跑到甬道的劃位小櫃檯(kiosk),站在那兒一面喘氣,一面有點懊惱時;只見原來已經推出約20公尺的飛機,突然一下子停住了。再過30秒,它居然又讓那大拖車給慢慢拖囘。一會兒,待回到原來位置,它再次停住,旁邊的登機扶梯開到登機門下,靠上,此時地勤人員叫我「趕快,趕快!」 這時我想都不多想,趕緊把機票遞出,立刻拔足奔上扶梯,艙門已打開,空服員一把拉我進去。匆忙間,我只對站在門口的那位座艙長(purser)道個謝,便趕快找個空位坐下。 飛機再次推出,然後滑行,起飛。 機長可能在駕駛艙看到我在地面從航站沿著甬道跑來。我那時左手擰個大西服袋,右手提個重重的公事箱跑著,一面右手還連箱一起擧高,揮手示意「我來晚了,但我很急,我要搭機。」大概那個的形象也讓他有點同情心理,試想:看著一個旅客那個鏡頭,只要在允許的範圍内能不想個變通的法子嗎? 但不論到底是為何,機長能夠指示地面,要求囘位,開門,收搭誤班旅客。小子覺得只要能夠做出這個決定就表示他是位有決斷力的好機長!
「嘩!從來沒有的經驗!一架已經推出停機位置的飛機,機長居然只因爲看到我在甬道奔來,又揮著手,就決定拖囘位置,讓我登機!!」 「嘩!真是不敢想象!(Unbelievable! How amazing!)」 我不敢說這樣的服務是全球空前或絕後的,但是我相信「即使有,總共應該也不會超過十個!」 (據説在威權年代,有位相當高層官員的眷屬沒趕得及既定的啓飛時刻,於是立即“著令”航務單位,要求機長馬上掉頭囘原停機位,俾讓該眷屬登機。如果此傳聞是真,加以全球有那麼多的威權統治國家,則發生此類情況的機會也絕對不少。如此我這個經驗就只能排在100個裏面了。) 自從【9.11事件】之後,全球所有的登機程序與檢查都嚴格了很多。在美國,許多以前的便利,諸如登機門接友都不可能再有了;手提行李的檢查過程更嚴格的變得有點擾民等等,這使得國内航綫早先只要大約在起飛時刻10分鐘前到航空公司櫃檯的便利性完全不再。 而在台灣,如果是像我以前在中正機場服務的年代,那絕對就是別夢想的事!
所以像我那次:僅用約7分鐘的時間,從停車場跑到登機口(boarding gate),還能讓飛機重開門的故事,應該不會再發生了。 上了飛機以後,一方面是還在喘氣心跳,一方面自己也是一路興奮,結果忘了問機長的名字。應該特別寫信到航空公司致謝才是。
對了,那次是搭乘美國西南航空公司(Southwest Airlines)的班機。
註:這篇文稿用了許多英文單字加註,這並不是小子有意賣弄洋文,而是當年在航空公司服務的習慣仍留存,總是覺得用中英文並列可以確認雙方的溝通沒有誤差。(不知來訪的網友們是否還記得那年新航006班機在桃園機場起飛時用錯跑道,以致發生新航從未曾有過的地面空難事件。其主要原因就是在機長與塔臺的聯絡時沒有互相做好完整的確認所致。) 『Departure』這個字在民航班機使用時,我個人以爲還是用「啓飛」比較接近實況。因爲「啓飛」與「起飛」是兩個狀態,前者只是表示飛機開始啓動引擎,可以推出停機位置;後者則是飛機已滑行(taxi)到了跑道頭,開始要加速,拉起機頭飛上天了,這個動作在英文是屬於take off。兩者是有差別的。而且在航空公司的時刻表中所表示的departure time實在就是「啓飛」時刻,而非「起飛」時間。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