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03 01:08:59瀏覽1651|回應9|推薦49 | |
(我關於小班的書有五、六十本,大都放在老家。有趣的是,這兩本書是兩個朋友先後去法國旅行幫我買的。Pierre Missac於1937年和小班相識,可算是對他晚期研究最熟稔的法國人。) 班雅明 (Walter Benjamin, 1892-1940) 是我碩士時代周旋的對象之一,同學幫我替他取個錯號叫「小班」,或是「小班班」,在苦悶枯燥的哲學研究裡聊增一些人的氣味。我後來陸續接觸到一些批評家和思想家,眼界略開之後,發現我的小班好像沒有想像中的厲害。光是其他幾個 B 字輩的就各有其殊勝之處了: Bachelard 、 Bakhtin 、 Barthes 、 Bataille 、 Bloom 。於是小班被我打入冷宮多年。其實很多是我自己的問題,他開創的幾個研究領域是我還摸不著邊的,而我口味又換來換去的。 (有趣的是,台灣較早兩本翻譯班雅明原著都是從法文翻過來的,一位是林志明教授,一位是許綺玲教授。都是值得收藏的版本。最右邊是Suhrkamp出版社收錄小班的三篇波特萊爾研究。) 往後,我總是有機會跟朋友聊到波特萊爾,談沒幾句才發現原來我對波特萊爾的想法基本上都是小班一手打造的。暮然回首,我不禁要發出遲來的感謝。他向我示範了頂尖的思想家如何在甚麼思維高度以及用哪些重要範疇去分析詩人。他的 < 說故事的人 > 仍然會是我推薦人家進入所謂的「左派文學批評」的最佳叩門磚。整篇文章分成 19 段,其實環環相扣,以嚴謹的思辯貫串起來,可算是黑格爾與盧卡奇小說美學的小型總結。然而精醇的文筆以及律動的思想節奏,讓我們讀起來竟不覺得是一篇學術論文,倒是像聽小班娓娓道來故事講唱與人類精神的命運,而在不知不覺中把艱澀的唯物史觀與辯證法吸收了進去。 (這是我波特萊爾<惡之華>的「秘笈」版本,厚達677頁,裡頭除了原詩之外,還有大量的補充資料,包括波特萊爾本人的文論和藝術批評、同時代和後人的評論與研究、還有精美的插圖。比方在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班雅明的評論也收進此書。) 在此分享幾句班雅明鑄思想與美感於一爐的文字。翻譯採林志明先生的譯文,不敢掠美,我只做了些微更動。「普魯斯特完成了一個了不起壯舉:在片刻之中,使得整個世界以一個人的生命為中心老去」。「普魯斯特所提的不由自主的回憶,事實上不是比較遠離一般所謂的回憶,反而更接近遺忘嗎?而且,這個自發的回憶活動,它以回憶做包裝,內容卻是遺忘,與其說是一種編織連結的工作,不如說是相反?因為在這裡, Penelope 白天織布晚上拆線的工作被顛倒過來,夜晚所織就的,反而被白天拆毀」。 小班的觀察很細膩:「兒童認識這個世界的象徵,那便是長襪。長襪具有夢世界的結構,因為當它在衣櫃裡捲藏起來的時候,它同時既是『口袋』也是『內容』」。「就好像在那瀕死之人的眼前,一生種種形象一一流轉而過,在他的表情姿態和眼神中,也突然展現出不可遺忘者,這使得臨死之人,即使他是個最可憐的惡棍,也對其本人的一生,具有任何一位生者都不能擁有的權威。這權威就是說故事的源頭」。 |
|
( 創作|散文 ) |